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14
1
作者 丰锋 叶春海 +1 位作者 王耀辉 李发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4-28,32,共6页
以淮山(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茎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1)℃、光照强度24~30umol/m^2·s^-1、光照时间10h/d条件下对淮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MS+NAA0.03mg/L... 以淮山(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茎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1)℃、光照强度24~30umol/m^2·s^-1、光照时间10h/d条件下对淮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MS+NAA0.03mg/L+KT3.00mg/L+Ad5.00mg/L+PVP100mg/L对芽的诱导最好,平均芽数达3.5445个,出芽率为94.45%;组合MS+NAA0.01mg/L+KT3.00mg/L+Ad7.50mg/L+PVP300mg/L对多芽体的增殖最好,平均增重2.9686倍;组合MS+IBA0.20mg/L+PVP300mg/L对生根最好,平均根数达15.545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 组织培养 多芽体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文瑾 雷剑 +1 位作者 王连军 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17-5420,共4页
2012年4~11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中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设置覆盖黑色和白色地膜2个处理和1个不覆地膜的对照,以考察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 2012年4~11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中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设置覆盖黑色和白色地膜2个处理和1个不覆地膜的对照,以考察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处理能够提高甘薯膨大中所需要的积温,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积温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和对照;2个品种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单株地上和地下鲜重均高于对照;2个品种在不同地膜处理下的干率变化不大。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覆盖黑色地膜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和对照;MDA含量紫色薯低于淀粉型甘薯;POD活性紫色薯高于淀粉型甘薯。测产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处理能明显提高甘薯产量,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地下部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和对照。总的来说,黑色地膜覆盖效果优于白色地膜和对照,淀粉型甘薯生长发育优于紫色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 )burkill]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武陵山区高淀粉甘薯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瞿勇 徐怡 +3 位作者 陈巧玲 叶兴枝 吴艳梅 程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3期4473-4474,4478,共3页
引进了高淀粉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商薯19,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底肥水平、种植密度以及追肥用量条件下甘薯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在武陵山气候条件下,商薯19在底肥(复合肥)600 kg/hm^2、密度为7.50万株/hm^... 引进了高淀粉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商薯19,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底肥水平、种植密度以及追肥用量条件下甘薯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在武陵山气候条件下,商薯19在底肥(复合肥)600 kg/hm^2、密度为7.50万株/hm^2、追肥(尿素)225 kg/hm^2的最佳栽培模式下鲜薯产量达到61 950 kg/hm^2,且大中薯率达到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著[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 商著19 施肥模式 种植密度 正交试验 武陵山区
下载PDF
棚内小型人力三七精量播种机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油瑞菊 胡红超 +3 位作者 曾四伟 杨振杰 张新星 余杨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86-4987,5010,共3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棚内小型人力三七精量播种机,该机器主要由传动装置、排种装置、机架等组成。工作时,小轮可以升起一定高度,保证机架平衡;运输时,小轮轴可以自由旋下,保证与大轮在同一水平面上;播种时,大轮经二级传动带动排种器旋转,大... 设计了一种新型棚内小型人力三七精量播种机,该机器主要由传动装置、排种装置、机架等组成。工作时,小轮可以升起一定高度,保证机架平衡;运输时,小轮轴可以自由旋下,保证与大轮在同一水平面上;播种时,大轮经二级传动带动排种器旋转,大轮转一圈,排种盘转12圈,共完成播种48粒,株距5 cm。该机器按照行距4 cm在机架并排安装精量播种单体15个,单次可以完成播种15行,大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 小型人力精量播种机 设计
下载PDF
薯蓣属马肠薯蓣的分类修订
5
作者 周义峰 陈闽 +1 位作者 孙小芹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马肠薯蓣(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隶属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inn.)根状茎组(Sect.Stenophora Uline)^([1])278。Prain等^([2])根据1928年秦仁昌采自广西罗城县大林山的标本(秦仁昌5319,... 马肠薯蓣(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隶属于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inn.)根状茎组(Sect.Stenophora Uline)^([1])278。Prain等^([2])根据1928年秦仁昌采自广西罗城县大林山的标本(秦仁昌5319,5335)命名马肠薯蓣,并建立Sect.Illigerestrum Prain et Burkill^([3]),将马肠薯蓣归入该组。该组地上茎几乎不分枝,左旋;叶3裂,无毛;雄花簇生成小伞状或总状,花被片呈轮状排列;花药6枚,3大、3小;雌花花被片呈轮状排列,总状花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肠薯蓣 Sect.Illigerestrum Prain ET burkill 分类修订
下载PDF
广东淮山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聂凌鸿 宁正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广东淮山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脱脂、脱蛋白、脱色、两次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多糖精品,经纸层析、旋光度测定、紫外光谱鉴定为均一多糖。在体外设计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等3个体系,分别加... 广东淮山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脱脂、脱蛋白、脱色、两次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多糖精品,经纸层析、旋光度测定、紫外光谱鉴定为均一多糖。在体外设计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等3个体系,分别加入广东淮山不同浓度的多糖粗品和精品,结果表明,广东淮山多糖粗品及精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较高清除作用,但对脂质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而且经纯化精制后的广东淮山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小于其粗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淮山 水溶性多糖 分离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山药
下载PDF
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2
7
作者 冯光泉 张文斌 +2 位作者 陈中坚 王勇 崔秀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3年生三七块根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中 3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 ,了解三七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存在情况 ,为三七 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七的主产区选择了 4 8个点 ,每点分别采集三年生三七块根及其... 目的 通过对 3年生三七块根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中 3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 ,了解三七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存在情况 ,为三七 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七的主产区选择了 4 8个点 ,每点分别采集三年生三七块根及其根际栽培土壤样品 ,进行砷、铅、汞 3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残留量的检测分析。结果 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 3种重金属元素残留量大多符合标准规定 ,只有少数高于规定标准。结论 三七主产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均符合 GAP对栽培土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四川桤木人工林不同年龄段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贤词 文仕知 +1 位作者 冯汉华 杨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湖南湘西北地区3个立地条件相近的5年生、8年生和14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桤木林分的生产力分别为14.40、13.30、16.67 t·hm-2,均表现出较大的生产力.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不同年龄 生物量 人工林 四川桤木
下载PDF
三七植株的性状差异及其对三七产量和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陈中坚 王勇 +2 位作者 曾江 李忠义 田玉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了解三七的性状差异对三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确定三七的选育对象。方法 对三七茎杆的绿色和紫色 ,三七块根断面的绿色和紫色的田间调查和小区试验 ,找出了它们的自然分布规律及对三七产量、株高的影响 ,同时通过分析测定 ,寻找... 目的 了解三七的性状差异对三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确定三七的选育对象。方法 对三七茎杆的绿色和紫色 ,三七块根断面的绿色和紫色的田间调查和小区试验 ,找出了它们的自然分布规律及对三七产量、株高的影响 ,同时通过分析测定 ,寻找紫色块根三七与绿色块根三七在折干率、总皂苷含量和淀粉含量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绿茎三七的产量、株高、最大单株重和平均单株重均优于紫茎三七 ,但存苗率低于紫茎三七。绿三七的折干率高于紫三七 ,而紫三七的总皂苷含量比绿三七高 48.5 2 % ,淀粉含量则是绿三七比紫三七高 38.0 7%。结论 三七的品种选育应以绿茎紫块根三七为对象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性状差异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三七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纹图谱鉴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崔秀明 董婷霞 +1 位作者 陈中坚 詹华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目的 建立三七及其混淆品的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 HPL C方法 ,测定三七、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三七不同部位及其 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结果 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及其 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 ,三七不同... 目的 建立三七及其混淆品的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 HPL C方法 ,测定三七、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三七不同部位及其 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结果 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及其 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 ,三七不同部位也有差异。结论  HPL C皂苷指纹图谱鉴别三七及其混淆品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指纹图谱 混淆品 皂苷 HPLC 中药材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黄山药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7
11
作者 董梅 吴立军 +1 位作者 陈泉 王本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研究黄山药的化学成分 ,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 (IR ,ESI MS ,1HNMR ,13CNMR ,DEPT ,1H 1HCOSY ,HMQC ,HMBC ,NOESY)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山药根茎的乙醇提... 目的 研究黄山药的化学成分 ,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 (IR ,ESI MS ,1HNMR ,13CNMR ,DEPT ,1H 1HCOSY ,HMQC ,HMBC ,NOESY)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山药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种甾体皂苷 ,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 2 6 O β D 吡喃葡糖基 3β ,2 6 二醇 2 3(S) 甲氧基 2 5 (R) Δ5,2 0 ( 2 2 ) 二烯 呋甾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1→ 2 )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1→4) ] β D 吡喃葡糖苷 (I) ,伪原薯蓣皂苷 (pseudoprotodioscin ,II) ,2 6 O β D 葡吡喃糖基 2 5 (R) 呋甾 Δ5,2 0 ( 2 2 ) 二烯 3β,2 6 二羟基 3 O [α L 鼠李吡喃糖基 (1→ 2 ) ] β D 葡吡喃糖苷 (III)。 结论 I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黄山药皂苷C ,II,III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药 甾体皂苷 黄山药皂苷C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三七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被引量:24
12
作者 侯连兵 陈振德 +2 位作者 陈志良 许重远 杨西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59-860,共2页
目的 :对三七及其混淆品进行蛋白多肽电泳鉴别。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三七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进行分析。结果 :三七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三七的生药鉴别方法。
关键词 三七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生药鉴别 混淆品 蛋白多肽
下载PDF
HPLC-ELSD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7
13
作者 江英桥 王强 +1 位作者 马世平 党学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 Rg1 的含量。色谱柱为 CL C- ODS (6 .0mm× 15 0 m 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30∶ 70 ) ,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定量方法简单 ,准确。回收率为 10 0 .5 0 % ,RSD为 1.82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 Rg1 的含量。色谱柱为 CL C- ODS (6 .0mm× 15 0 m 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30∶ 70 ) ,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定量方法简单 ,准确。回收率为 10 0 .5 0 % ,RSD为 1.82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七中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和 HPL C法基本一致 ,说明该方法定量准确 ,回收率为 10 1.5 0 % ,RSD为 1.44 %。结论认为两方法均可以控制三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HPLC-ELSD 人参皂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广东淮山多糖的纯化及化学结构鉴定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聂凌鸿 宁正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01-106,共6页
广东淮山 (DioscoreafordiiPrainetBurkill)先后经过热水和碱液浸提 ,所得多糖分别经过乙醇沉淀、脱脂、三氯乙酸 (结合两次Sevage法 )脱蛋白、活性炭脱色、SephadexG- 75柱层析 ,可得到经纸层析、旋光度测定、分子质量测定和定性化学... 广东淮山 (DioscoreafordiiPrainetBurkill)先后经过热水和碱液浸提 ,所得多糖分别经过乙醇沉淀、脱脂、三氯乙酸 (结合两次Sevage法 )脱蛋白、活性炭脱色、SephadexG- 75柱层析 ,可得到经纸层析、旋光度测定、分子质量测定和定性化学反应鉴定为均一性的多糖DFPN -Ⅰ和DFPA -Ⅰ。DFPN -Ⅰ完全酸水解后纸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确定其糖基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 1.2 6∶1.0 0∶2 .87。DFPA -Ⅰ完全酸水解后纸层析及气相色谱分析 (结合糖醛酸含量测定 )确定其糖基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2 .18∶1.0 0∶3.39∶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淮山 多糖 提取 纯化 成分鉴定 化学结构 性质
下载PDF
五加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宋菊 龙月红 +2 位作者 林丽梅 尹峰 邢朝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070-5075,共6页
目的获取五加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以及进化关系。方法以已测序完成的10个属的20种五加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系统比较基因组间的差异,分析4个IR边界扩张与收缩情况,并以近缘物种当归为外类群,使用MEGA 4.0构建系统进化树,... 目的获取五加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以及进化关系。方法以已测序完成的10个属的20种五加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系统比较基因组间的差异,分析4个IR边界扩张与收缩情况,并以近缘物种当归为外类群,使用MEGA 4.0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20种五加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小,最大差仅1 909bp。各物种均出现基因替换现象,由cem A基因替换ycf10基因,且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由t RNA引起。通过比较发现,五加科物种的4个IR边界比较保守,仅野三七、三七和穗序鹅掌柴的边界基因进入IR区的长度与其他物种的差异较大。以当归为外类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各节点的支持率较高,清晰地反映了各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论叶绿体基因组涵盖的信息量大,可以用于分析关系较近与进化较快物种的系统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科 叶绿体基因组 刺五加 人参 三七 穗序鹅掌柴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不同立地条件下桤木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丽丽 文仕知 +1 位作者 王珍珍 何功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5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垣地区和汨罗地区桤木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3.42和22.77 kg/株,林分生物量分别为54.65和57.66 t/hm2,生产力分别为10.93和11.53 t/(hm2.a).对汨罗地区桤...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5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垣地区和汨罗地区桤木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3.42和22.77 kg/株,林分生物量分别为54.65和57.66 t/hm2,生产力分别为10.93和11.53 t/(hm2.a).对汨罗地区桤木进行间伐,同时适当施肥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四川桤木 立地条件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益肾调肝方治疗乳腺癌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蒋益兰 赵晔 蔡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方对乳腺癌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证候群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益肾调肝方口服,对照组予更年安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积分、临床主...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方对乳腺癌患者类更年期综合征证候群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益肾调肝方口服,对照组予更年安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积分、临床主症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雌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临床主症、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临床主症的改善方面以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尤为明显,改善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心电图方面异常。结论益肾调肝方治疗乳腺癌合并类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类更年期综合征 益肾调肝方 更年安胶囊 临床观察 生地黄 淮山 百合
下载PDF
广东淮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聂凌鸿 宁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3-45,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热水浸提和碱提广东淮山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广东淮山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w∶v)、45℃水浴、浸提2h;当浸提液浓缩4倍,95%乙醇添加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时,可得到多糖的最高沉...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热水浸提和碱提广东淮山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广东淮山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w∶v)、45℃水浴、浸提2h;当浸提液浓缩4倍,95%乙醇添加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时,可得到多糖的最高沉降率98.3%。碱提广东淮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NaOH浓度0.3mol/L,浸提时间1h,醇沉浓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淮山 提取工艺 碱提 热水浸提 水溶性多糖
下载PDF
三七GAP栽培的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崔秀明 王朝梁 +1 位作者 陈中坚 王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对三七 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为制定三七 SOP和建立三七 GAP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方法对三七 GAP种植基地规划区进行水资源、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三七 GAP种植基地规划区大气... 目的 对三七 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为制定三七 SOP和建立三七 GAP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方法对三七 GAP种植基地规划区进行水资源、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三七 GAP种植基地规划区大气环境质量达 GB30 95 - 8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一级标准 ,水资源达 GB5 0 84-8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的一类标准 ,土壤环境达 GB15 6 18- 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结论 三七GAP种植区环境质量良好 ,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环境 大气环境 水资源 GAP 环境质量评价 中药
下载PDF
扣子七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朝霞 潘家荣 +1 位作者 邹坤 杨兴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1-302,共2页
目的对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技术及计算机联用仪首次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 目的对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技术及计算机联用仪首次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含量为最高;其次是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奥、4(14),11-桉叶二烯、人参炔醇、4,11-十四碳二烯-环氧醚,烷烃及甾酮类。结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扣子七挥发油主要成分,斯巴醇可作为人参属植物中扣子七与其它植物的主要鉴别成分,含量较高的人参炔醇具有强的生物活性而对扣子七的进一步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子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