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秃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优优 庄晓晟 +4 位作者 许嘉家 胡莉芳 孙蔚凌 夏济平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25(OH)维生素D[25-(OH)-D]的血清学水平与斑秃(alopecia areata,AA)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3)碳尿素呼气实验(^(13)C-UBT)检测斑秃患者胃肠道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25(OH)维生素D[25-(OH)-D]的血清学水平与斑秃(alopecia areata,AA)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3)碳尿素呼气实验(^(13)C-UBT)检测斑秃患者胃肠道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斑秃患者外周血中25-(0H)-D水平。结果:斑秃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p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该感染与斑秃是否活动、患者的病程及斑秃的严重程度也都未发现明显相关性。血清25-(OH)-D检测发现,斑秃患者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且,病程<1年的患者25-(OH)-D水平明显低于病程>1年的患者。结论:Hp感染与斑秃的发病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维生素D的缺乏与斑秃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幽门螺杆菌 25(oh)维生素D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儿血浆25(OH)D水平与铁调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项珊 周士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血浆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铁调素(Hepc)和血红蛋白(H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IBD患儿200例,其中1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64例克罗恩病(CD),依据疾病活动性分...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血浆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铁调素(Hepc)和血红蛋白(H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IBD患儿200例,其中1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64例克罗恩病(CD),依据疾病活动性分为UC活动组(62例)、CD活动组(30例)、UC缓解组(74例)、CD缓解组(34例),同期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儿童血浆25(OH)D、Hepc、Hb水平。[结果]在血浆25(OH)D、Hb水平方面,UC活动组、CD活动组、UC缓解组、CD缓解组明显低于健康组,UC活动组、CD活动组明显低于UC缓解组、CD缓解组,在血浆Hepc水平方面,UC活动组、CD活动组、UC缓解组、CD缓解组明显高于健康组,UC活动组、CD活动组明显高于UC缓解组、CD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活动组与CD活动组、UC缓解组与CD缓解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水平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25(OH)D水平与血浆Hep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H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25(OH)D、Hepc、Hb水平与小儿IBD的发生及其疾病活动性发展有关,患儿低血浆25(OH)D水平可能会促使机体失血、肠道局部炎症等而加重病情,检测上述因子水平可能可作为评估患儿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25(oh)维生素D 铁调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TGF-β1、25(OH)维生素D及维生素B12水平与病情严重性及愈合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童利伟 侯雨 +4 位作者 夏娟 曾燕丽 李其英 胡晓红 刘孝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5(OH)维生素D[25(OH)D]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病情严重性及愈合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DFU患者为DFU组,同期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T2DM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5(OH)维生素D[25(OH)D]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病情严重性及愈合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DFU患者为DFU组,同期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T2DM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NC组。比较各组对象临床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指标[TGF-β1、25(OH)D、VitB12]水平;DFU组再按照Wagner标准分为1级(n=21)、2级(n=38)、3级(n=32)、4级(n=43)、5级(n=26)5个亚组,比较5个亚组患者血清TGFβ1、25(OH)D、VitB12水平;Pera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GF-β1、25(OH)D、VitB12水平与Wagner分级的相关性;随访足溃疡愈合状况,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TGF-β1、25(OH)D、VitB12对DFU愈合率的影响。结果:T2DM组及DFU组患者FPG、HbAlc、TG、HOMA-IR及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NC组(P<0.05);DFU组患者HbAlc、TG、HOMA-IR及血清TGF-β1水平高于T2DM组(P<0.05)。NC组、T2DM组及DFU组患者血清25(OH)D、VitB12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Wagner 1~5级血清TGF-β1水平依次升高,25(OH)D、VitB12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GF-β1水平与Wagner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清25(OH)D、VitB12水平与Wagner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F-β1、25(OH)D、VitB12为影响DFU愈合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DFU患者血清TGF-β1表达上调,25(OH)D、VitB12下调,三者均与患者病情程度及愈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转化生长因子-Β1 25(oh)维生素D 维生素B12 Wagner分级 愈合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糖调节受损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4
作者 王秀清 曹彦茹 席文琪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地区成人糖调节受损患者25(OH)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呼和浩特地区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糖调节受损的成人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采用稳态模型及糖耐量相关指标评估胰...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地区成人糖调节受损患者25(OH)维生素D水平,探讨其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呼和浩特地区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糖调节受损的成人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采用稳态模型及糖耐量相关指标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结果 该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检出5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维生素D不足检出3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维生素D正常检出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为0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成人糖调节受损患者25(OH)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提示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患者糖调节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维生素D 糖调节受损 成人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OH)维生素D水平与病死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姝焜 李贵森 +3 位作者 蒲蕾 洪大情 王君茹 王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56例,检测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患者血25(OH)D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缺乏组49例、不足组69例和正常组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56例,检测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患者血25(OH)D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缺乏组49例、不足组69例和正常组38例。随访时间为40个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结果随访40个月后,156例中死亡26例(16.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3例。缺乏组死亡15例(30.6%),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9例;不足组死亡8例(11.6%),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3例;正常组死亡3例(7.9%),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缺乏组全因病死率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分别与不足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25(OH)D≤15ng/mL是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未矫正(RR=4.43,95%CI:1.28~15.32,P〈0.05)和矫正(RR=4.92,95%CI:1.23~19.66,P〈0.05)年龄、性别等因素后结果均显示25(OH)D≤15ng/mL是全因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未矫正时25(OH)D≤15ng/mL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RR=8.12,95%CI:1.04~64.15,P=0.047)。结论 MHD患者25(OH)D水平普遍偏低,25(OH)D≤15ng/mL为MHD患者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25(oh)维生素D 全因死亡 心血管疾病死亡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芳 邓玮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将98例OA患者分两组,即轻度患病组(Ⅰ级+Ⅱ级)43例,重度患病组(Ⅲ级+Ⅳ级)55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25-OH...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将98例OA患者分两组,即轻度患病组(Ⅰ级+Ⅱ级)43例,重度患病组(Ⅲ级+Ⅳ级)55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25-OH)维生素D、骨钙素(Oste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和甲状旁腺素(PTH)的浓度。结果血清骨代谢指标中,(25-OH)维生素D和Osteoc在OA发病时均显著降低,其中Osteoc在重度患病组表现更显著。OA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β-Cr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H在OA发病时升高(P<0.01),且随着病程的加重而增高。结论在OA患者中血清(25-OH)维生素D和Osteoc水平明显下降,促进了PTH的分泌,可能影响了骨生成和骨转化过程,促进了O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25-oh)维生素D 甲状旁腺(PTH)
下载PDF
糖尿病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骨密度和25(OH)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耀 谷粒 +2 位作者 宁成 雷敏 徐秀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2219-222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50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测定骨密度、25(OH)维生素D等指标,并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25(OH)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低...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50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测定骨密度、25(OH)维生素D等指标,并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25(OH)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均<0.05),2组腰椎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25(OH)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是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25(OH)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代谢异常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非常明显,糖尿病患者25(OH)维生素D、i PTH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骨密度 25(oh)维生素D
下载PDF
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世虎 凌生林 +1 位作者 叶彬 茹小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882-28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CABG的冠心病病人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5(OH)维生素D对POAF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 目的探讨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CABG的冠心病病人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5(OH)维生素D对POAF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25(OH)维生素D预测POAF的临床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OAF和非POAF病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OH)维生素D、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RP是POA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25(OH)维生素D是POAF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25(OH)维生素D预测POAF的灵敏度为0.897,特异性为0.588,截断值为7.75 ng/mL,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是POAF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低水平的25(OH)维生素D是导致POAF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25(oh)维生素D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9
作者 杜晓敏 戴科芳 +6 位作者 翟磊 刘洁 张瑞英 李鹏 赵志蕾 赵金霞 于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2期1212-1215,122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肝功能损伤指...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肝功能损伤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肾功能损伤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根据28 d生存情况决定预后。在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中25(OH)维生素D水平。根据25(OH)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维生素D充足及轻度缺乏组(A组)和重度缺乏组(B组),比较各组APACHEⅡ评分、肝功能损伤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炎症指标及28 d病死率,并采用ROC评估25(OH)维生素D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B组患者ALT、AST、GGT及Scr、BUN、CRP、PCT水平均高于A组(P均<0.05),B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A组,B组28 d病死率(22.86%)高于A组(11.49%)(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25(OH)维生素D水平与ALT、AST、GGT、Scr、BUN、CRP、PCT、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维生素D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为22.19μg·L-1,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21~0.949),灵敏度为85.29%(29/34),特异度为82.91%(131/158)。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预测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维生素D 脓毒症 预后 相关性 ROC曲线
下载PDF
25(OH)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周小莉 李道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25(OH)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748例体检人员根据25(OH)维生素D水平分为4组,即Q1组(183例,<8.23 ng/dl)、Q2组(190例,8.23~15.57 ng/dl)、Q3组(194例,15.58~23.99 ng/dl)、Q4... 目的探讨25(OH)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748例体检人员根据25(OH)维生素D水平分为4组,即Q1组(183例,<8.23 ng/dl)、Q2组(190例,8.23~15.57 ng/dl)、Q3组(194例,15.58~23.99 ng/dl)、Q4组(181例,>23.99 ng/dl)。对比分析4组研究对象临床、生化指标、颈动脉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与C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 4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钙(Ca)、磷(P)、 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Q1组CIMT>Q2、Q3组,Q4组CIMT厚度指数最低(P<0.05)。Q1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而Q4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发现,CIMT与年龄、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SBp、LDL呈正相关性,与HDL、25(OH)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性。将与CIMT相关的各变量和颈动脉斑块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LDL和维生素D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维生素D水平与CIMT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维生素D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下载PDF
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付丽坤 崔红梅 +6 位作者 卢坤玲 邹春燕 纪桂贤 李莉 李京龙 盛丽娜 谢长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25nmol/L(n=28,D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应用T1WI同/反相位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28.66±6.45)%及C组(38.74±11.47)%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组(22.79±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54.79±5.28)%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减低,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呈负相关关系(P<0.05,r=-0.125)。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越低,肝脏脂肪含量越高,血清25(OH)维生素D有望成为NAFL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维生素D 肝内脂肪含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VD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金卉 王春艳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VD3)水平和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并分析DPN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收集航空总医院13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一组糖尿病不伴有2型周围神经病变(NDPN)...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VD3)水平和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并分析DPN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收集航空总医院13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一组糖尿病不伴有2型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共有57例;另外一组则为DPN组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进行分析,采集并测定受试患者的HbA1c、FBG、PBG、Cr、ALT、LDL-C、VD3水平,统计NDPN组和DPN组VD3水平缺乏的比例,并对两组患者的VD3水平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PN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PN可能的病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DPN组和NDPN组患者在病程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0.05)。DPN组患者平均血清VD3水平为(24.55±11.27)ng/mL,NDPN组水平为(50.43±18.48)ng/mL,DPN组患者VD3水平低于NDPN组VD3水平(P<0.05),93.6%的DPN组患者存在VD3缺乏,22.8%的NDPN患者存在VD3缺乏,DPN组VD3缺乏的比例更高(P<0.05)。经回归分析得知,病程和VD3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D3水平缺乏在DPN患者中是比较普遍的,另外VD3缺乏与DP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DPN的发生与进展可能和病程和VD3缺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维生素D3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晓雷 程海燕 +3 位作者 徐青田 马志伟 徐南飞 吴文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21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n=110)及T... 目的探讨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21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n=110)及T2DM合并LI组(DLI,n=111),比较两组血清25(OH)D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根据血清25(OH)D水平三分位数由低至高分为7. 92~27. 34 nmol/L组、27. 34~37. 53 nmol/L组及37. 53~67. 74 nmol/L组,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DLI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T2DM组[(29. 10±10. 42)vs(36. 76±11. 60)nmol/L],年龄[(67. 42±8. 20)vs(61. 94±9. 81)]岁、血清碱性磷酸酶[(66. 42±19. 17)vs(61. 08±15. 13)IU/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41. 78±21. 04)vs(35. 09±14. 23)pg/ml]、10月至次年3月入院的患者比例(60. 36%vs 46. 36%)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比例(73. 87%vs 57. 27%)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2DM患者LI患病率随血清25(OH)D水平升高而下降(68. 5%vs 45. 3%vs 37. 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日照呈正相关(r=0. 141,P=0. 037),与SUA、TC、LDL-C及PTH呈负相关(r=―0. 255、―0. 227、―0. 198、―0. 234,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25(OH)D水平是T2DM患者发生LI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常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低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L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维生素D 糖尿病 2型 腔隙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25(OH)维生素D3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秀清 刘敏 +1 位作者 康静 云庆茹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9-80,83,共3页
目的:分析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25(OH)维生素D3水平,了解25(OH)维生素D3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19-06期间内蒙古和浩特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60岁以下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62例,分别检测25(OH)维生素D... 目的:分析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25(OH)维生素D3水平,了解25(OH)维生素D3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19-06期间内蒙古和浩特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60岁以下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62例,分别检测25(OH)维生素D3、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水平,依据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25(OH)维生素D3正常组、不足组及缺乏组,比较三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水平差异,分析25(OH)维生素D3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5(OH)维生素D3缺乏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不足组高于正常组,而25(OH)维生素D3正常组空腹C肽高于不足组高于缺乏组。结论:初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中,当25(OH)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时,其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25(oh)维生素D3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C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儿童血清中视黄醇、25-OH-维生素D_3和α-生育酚浓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芳 刘彦华 +3 位作者 汪云利 韩威 邓念华 李晋川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儿童血清中视黄醇、25-OH-维生素D3和α-生育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方法:以无水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血清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用正己烷提取,吹氮气浓缩后用HPLC测定。结果:...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儿童血清中视黄醇、25-OH-维生素D3和α-生育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方法:以无水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血清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用正己烷提取,吹氮气浓缩后用HPLC测定。结果:视黄醇、25-OH-维生素D3和α-生育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5-500μg/mL、0.012-500μg/mL和0.1-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15μg/mL、0.012μg/mL和0.1μ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8%、2.09%和4.63%。三种脂溶性维生素各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0%。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适于血清样品中视黄醇、25-OH-维生素D3和α-生育酚三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视黄醇 25-oh-维生素D3 Α-生育酚 血清
原文传递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25-OH-VD_3与CD4^+ T淋巴细胞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春艳 朱华 +1 位作者 宋瑞霞 李俊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17-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_3(25-OH-VD_3)的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CD4^+T淋巴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岁以上的临床控制良好能够接受管理和规范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研究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没有急性发作,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_...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_3(25-OH-VD_3)的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CD4^+T淋巴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岁以上的临床控制良好能够接受管理和规范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研究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没有急性发作,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_3水平,选取能够接受规范化管理的哮喘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OH-维生素D_3低于30ng/mL的患儿42例为研究组,维生素D大于30ng/L哮喘患儿40例为对照组,患儿在检测维生素D水平同时抽血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监测患儿肺功能,所有患儿均按2016版儿童哮喘防治指南[1]规范治疗,研究组给予每天口服维生素D400U治疗3月后,分别抽血检测血清25-OH-VD_3及血清IFN-γ、IL-4水平,并复查肺功能。结果 (1)研究组及对照组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每天给予口服维生素D400IU治疗3月,复查维生素D水平与对照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4、IFN-γ及IL-4/IFN-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经3月维生素D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IL-4、IFN-γ及IL-4/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经过维生素D干预后IL-4水平有下降,IFN-γ水平有下降,但IL-4/IFN-γ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研究组治疗前肺功能结果,与维生素D干预治疗3月后肺功能结果比较,给与维生素D干预后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及1秒率(FEV1/FVC),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75)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PEF%及FEV1/FVC%及EFE25%、EFE50%、EFE75%有相关性(P <0.05),维生素D与肺功能FVC无相关性(P> 0.05)。结论 25(OH)维生素D_3水平可能通过影响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影响体液免疫,维生素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25(oh)维生素D3 IL-4 IFN-γ 肺功能
下载PDF
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迅 任天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和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等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测定SLE女性患者腰椎(L1~4)、两侧股骨颈BMD,从中筛选出40例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测定血钙、血磷、25(OH)维生素D3、ALP、PINP、CTX等指标,并与4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所选患者与同年龄段健康女性相比各部位BMD均显著降低(P〈0.001)。患者的25(OH)维生素D3水平较健康女性显著降低(P〈0.001),而血钙、血磷、ALP、PINP、CTX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下降,血钙、血磷、ALP、PINP、CTX水平与BMD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25(oh)维生素D3 I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含高钙和维生素D的强化奶能有效提高健康的绝经后的中国女性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并减少骨吸收 被引量:2
18
作者 Marlena C Kruger PengCheng Ha +5 位作者 Joanne M Todd Barbara Kuhn-Sherlock Linda M Schollum Jiliang Ma George Qin Edith Lau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钙摄入水平低以及体内维生素D不足是导致亚洲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钙维生素D强化牛奶(HCM)对健康的中国绝经后妇女的体内维生素D状态和骨吸收标志物进行干预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对象为55岁以上,绝经至... 目的钙摄入水平低以及体内维生素D不足是导致亚洲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钙维生素D强化牛奶(HCM)对健康的中国绝经后妇女的体内维生素D状态和骨吸收标志物进行干预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对象为55岁以上,绝经至少5年的女性。共有124名女性进行了总体健康状况和骨密度检查筛选。63名女性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12w内每日饮用两次高钙/维生素D强化奶(含900 mg钙、96 mg镁、2.4 mg锌和6.4μg维生素D)。2组分别在试验开始、试验2 w、8 w和12 w时测量血矿物质、25(OH)维生素D3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结果对照组女性平均年龄为63±4.6岁,高钙强化奶(HCM)组女性平均年龄为62±3.8岁。所测得的每日钙摄入量的基线值为HCM组260~482 mg,对照组为252~692 mg。12 w后HCM组的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降低(P<0.05)。HCM组的血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提高(33.13~39.49 nmol/L),而对照组则维持不变(29.27~28.21 nmol/L)。HCM组的血CTX水平在0 w和2 w之间下降了25%,并保持不变直至第12w。从第2w开始HCM组和对照组相比血CTX水平就出现了显著差异(P<0.001)。结论通过饮用含高钙和维生素D的强化奶(HCM),在2至4w内能显著提高中国绝经妇女体内维生素D水平,并减少骨吸收破坏。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含高钙和维生素D的强化奶(HCM),能减少骨吸收和骨量丢失的风险,从而减少患骨质疏松和由此引起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绝经后的女性 含钙强化奶 骨标志物CTX 维生素D水平 25(oh)维生素D3 中国
下载PDF
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仿 周琼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9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456例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并随访2年。将MMSE评分降低2分以上定...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456例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并随访2年。将MMSE评分降低2分以上定义为认知功能减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价血清25(OH)维生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的受试者年龄、Barthel指数、中重度饮酒比例、基线MMSE评分及痴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年后共有156例受试者发生认知功能减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和基线MMSE评分、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随着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其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增高(P<0.05)。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血清25(oh)维生素D 认知功能减退
下载PDF
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陈国度 林新聪 +1 位作者 柯鹏翔 严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与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莆田市第一医院PHC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3水平以...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与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莆田市第一医院PHC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3水平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血清患者25(OH)D3水平与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 cancer staging,CNLC)、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HC患者,其血清25(OH)D3水平主要相关因素为CNLC分期、淋巴结转移,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可为疾病治疗及其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健康体检 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 甲胎蛋白 CNLC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