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 |
马庆株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3
|
|
2
|
固化的“用来”及其相关的句法格式 |
储泽祥
曹跃香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2
|
|
3
|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 |
梁银峰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4
|
|
4
|
关于趋向补语“来”、“去”的几个问题 |
刘月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0 |
32
|
|
5
|
焦点标记“来” |
鲁晓琨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6
|
连动结构中的“来” |
辛承姬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4
|
|
7
|
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 |
梁银峰
|
《语言科学》
|
2005 |
31
|
|
8
|
概数助词“来”和“多” |
张谊生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26
|
|
9
|
湖北公安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 |
朱冠明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10
|
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 |
邢福义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11
|
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
梁银峰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12
|
山西晋语区的事态助词“来”“来了”“来来”“来嘅” |
史秀菊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3
|
汉语中的两种不及物动词与汉语第二语言习得 |
袁博平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14
|
陕北、内蒙古晋语中“来”表商请语气的用法及其源流 |
邢向东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15
|
表示概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 |
杨德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4
|
|
16
|
吴语中的“来”和“来”字结构 |
钱乃荣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14
|
|
17
|
“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 |
王丽彩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5 |
12
|
|
18
|
山东省寿光方言的助词 |
张树铮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19
|
从来牟的释义谈中国栽培大麦起源问题 |
徐廷文
冯宗云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1 |
12
|
|
20
|
论六言诗的格律 |
林亦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