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方式的转换与小说翻译效果——以《水浒传》第47回三个译文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克友 任东升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0,共4页
叙事方式是小说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在小说翻译中,叙述方式的转换与语言、文化的转换共同完成原作审美价值的整体转移,因而影响到译作的整体艺术效果。《水浒传》第47回的三个历时译本在叙述模式的转换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译本的出... 叙事方式是小说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在小说翻译中,叙述方式的转换与语言、文化的转换共同完成原作审美价值的整体转移,因而影响到译作的整体艺术效果。《水浒传》第47回的三个历时译本在叙述模式的转换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译本的出现符合译文读者的接受规律,叙述方式的不同,反映出它们在呈现原作整体风貌过程中的不同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叙事方式 转换 艺术效果
下载PDF
论《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朝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水浒传》作者给108条好汉各取一个名、一个绰号,甚至两个绰号,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系列化的人物绰号和明丽新奇的绰号形式,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人物绰号体现了时代的褒贬爱憎和民族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水浒传》 人物绰号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时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描写,使《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社会风俗史”的意义。在漫长的成书过程中,《水浒传》不仅在叙事艺术上经历了反复锤锻,同时也积淀、凝聚了“近古”以来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普遍的观念意识和情绪心理,形成了带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英雄传奇 社会风俗史 精神意象
下载PDF
《水浒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 被引量:6
4
作者 董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1-93,共3页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男人为主的作品,但却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女性观,主要表现为对女性美的否定和红颜祸水的观念,显示出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水浒传》 传统文化 女性观
下载PDF
论“替天行道”——《水浒传》的思想倾向新探(一) 被引量:9
5
作者 雷会生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6-43,共8页
梁山起义并不是农民(或市民、游民)起义,而是由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人民起义。梁山起义的性质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替天行道"思想为指导的,以武装... 梁山起义并不是农民(或市民、游民)起义,而是由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人民起义。梁山起义的性质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替天行道"思想为指导的,以武装斗争为手段的政治斗争。斗争的实质是"护道"。"替天行道"就是替天行"仁"、替天行"义"、替天行"礼",就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王道"社会。梁山起义的性质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自周秦以至近代)中,贯穿始终的矛盾斗争并不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大众为实现理想的王道——礼制社会与专制统治者背离"王道"、背弃"礼义"而进行的道义斗争。《水浒传》则是"志于道"的知识分子用小说(稗史)形式,弘扬孔子《春秋》精神,"替天行道"的艺术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梁山起义性质 替天行道 士志于道 道高于君
下载PDF
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丽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关于《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作者,二是通过版本。由于作者真伪难辨,原始版本未曾发现,所以从作者或版本来考察《水浒传》成书时间最终都陷入了僵局。新时期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或从文本出发... 关于《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作者,二是通过版本。由于作者真伪难辨,原始版本未曾发现,所以从作者或版本来考察《水浒传》成书时间最终都陷入了僵局。新时期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或从文本出发,寻求成书时间的内证;或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去探讨成书时间。前种方法颇有说服力,但也存在局限性。后种方法立足于现有的有关《水浒传》传播与接受的材料,力图使讨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无疑都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时间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怎样看待《水浒传》中的暴力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前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1-74,共4页
如何看待梁山好汉的暴力行为?这是明清以来就争论不休的老话题。本文以为应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水浒世界的乱砍乱杀现象是正义集团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二是梁山好汉的暴力倾向是黑暗专制社会的产物;三是“替天行道”决非... 如何看待梁山好汉的暴力行为?这是明清以来就争论不休的老话题。本文以为应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水浒世界的乱砍乱杀现象是正义集团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二是梁山好汉的暴力倾向是黑暗专制社会的产物;三是“替天行道”决非一块空招牌,不能否认水浒世界主流的正义性;四是《水浒》渲染血腥场景带有迎合市民审美口味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暴力倾向 正义性
下载PDF
用接受美学读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被引量:6
8
作者 龙协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1,共6页
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如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就能获得一个新的读解视角。在不断开掘这两部书的美学意蕴方面,应提倡认同而不求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 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如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就能获得一个新的读解视角。在不断开掘这两部书的美学意蕴方面,应提倡认同而不求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毋须共同理解,但求各有卓见。罗贯中、施耐庵加工整理创作这两部书,只是做了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的文本赋形工作,而被称为作品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应理解为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到接受传播这样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真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下载PDF
男权视野下的《水浒传》女性形象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秋晨 《菏泽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水浒传》中的女性可以分为罪不当死却死于非命的"淫妇"、巫婆化了的"虔婆"、行同小丑的三位女将以及苍白无力没有艺术生命力的贞洁娘子等几类。作者是从男权视野出发塑造了潘金莲等女性形象,其妇女观存在一定的... 《水浒传》中的女性可以分为罪不当死却死于非命的"淫妇"、巫婆化了的"虔婆"、行同小丑的三位女将以及苍白无力没有艺术生命力的贞洁娘子等几类。作者是从男权视野出发塑造了潘金莲等女性形象,其妇女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勇于塑造三个女英雄形象,说明作者的妇女观也有进步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妇女观 淫妇 虔婆 女将
下载PDF
施耐庵和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永祜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37,共14页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林冲的命运纠结在一起,有性格对照的艺术考虑。新发现的史料记述了历史人物林冲性格"恣横凶暴",《水浒传》的残存描述与之一致。罗贯中改塑了原型人物的性格,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罗贯中删去了史进在东平府的活动,重点写在华阴县的活动,与对史、鲁、杨故事的安排与总体思想倾向密切相关。有内证表明名马和排兵布阵的描写为罗贯中手笔。罗贯中的贡献还表现在人物数量的扩大和诗词、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施耐庵 罗贯中
下载PDF
从施彦端的“仕途”论《水浒传》的作者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成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94-101,共8页
在《水浒传》研究中,关于施彦端的"仕途"问题向来观点不一,然而从《水浒传》内部的北方地理态势与气候风物的描写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三个方面,可以说明苏北那个曾为"进士"并曾"为官"的施彦端字耐庵者并... 在《水浒传》研究中,关于施彦端的"仕途"问题向来观点不一,然而从《水浒传》内部的北方地理态势与气候风物的描写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三个方面,可以说明苏北那个曾为"进士"并曾"为官"的施彦端字耐庵者并非《水浒传》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彦端 《水浒传》 施耐庵
下载PDF
中晚明之交文学新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康宜 张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32,共10页
在中国历史上,16世纪是一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多年间(1522—1566),宦官擅权,朝纲废弛。其时倭寇日炽于沿海,不断滋扰;而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人再犯北京,惟因许以贡市,才得转危为安。在此期间,不断有正直的官员——... 在中国历史上,16世纪是一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多年间(1522—1566),宦官擅权,朝纲废弛。其时倭寇日炽于沿海,不断滋扰;而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人再犯北京,惟因许以贡市,才得转危为安。在此期间,不断有正直的官员——如海瑞、杨慎等——冒着生命危险,屡次向皇帝上疏而被逮入狱或遭放逐。贬谪文学也因而兴起。同时,这也是一个改写小说的时代,《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书都在此时得到了十分完整的改定,否则后来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小说”。与此同时,印刷业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很多文学作品也因此由坊间大量出版。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中,政治迫害并没有使人沉默,而是造就了新一代的作者和读者,尤其是许多读者时时有好奇、求知之欲。此外,嘉靖时期文学产物的丰富和多彩多姿都让人不得不拿它与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皇帝 杨慎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原文传递
造反与招安的表面矛盾及宋江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5
13
作者 尤海燕 《菏泽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又造反又招安。在对宋江曲折的人生道路的解读中体察并接近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阐释其在造反和招安的表面矛盾后隐藏的深层秘密:抱负与地位的落差是宋江造反的能量基础;...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又造反又招安。在对宋江曲折的人生道路的解读中体察并接近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阐释其在造反和招安的表面矛盾后隐藏的深层秘密:抱负与地位的落差是宋江造反的能量基础;主观上不愿终生与主流社会为敌,不愿永远做"乱臣贼子",客观上梁山的经济问题、暴力问题难以合法而有效地解决,是他被招安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宋江 造反 招安
下载PDF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新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浦玉生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54,共9页
一部旷世巨著《水浒传》家喻户晓,但作者施耐庵却成了千古之谜。本文作者30年来从耐庵故里出发行程万里,对施耐庵流徙过的地方一一寻踪访迹,对出土文物、历史资料、民间口碑进行系统思考,去伪存真,从而勾勒出施耐庵生平事迹的轮廓。从... 一部旷世巨著《水浒传》家喻户晓,但作者施耐庵却成了千古之谜。本文作者30年来从耐庵故里出发行程万里,对施耐庵流徙过的地方一一寻踪访迹,对出土文物、历史资料、民间口碑进行系统思考,去伪存真,从而勾勒出施耐庵生平事迹的轮廓。从事物的本原出发,这一研究方法对认识施耐庵与《水浒传》有开创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施耐庵 施彦端 生平
下载PDF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文秀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巾帼英雄、反面女性、贞洁烈女以及年长老妇等四个方面,从创作的时代、思维受到的影响及作者的女性观等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呈现的差异及其原因。
关键词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巾帼英雄 女性观
下载PDF
宋江“忠”、“义”思想的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水浒传》宋江形象的忠义思想主要是:宣扬或向往对君对国的忠和对友对民的义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宋江很想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却不能超越历史的、阶级的局限。
关键词 《水浒传》 宋江形象 忠义思想 矛盾性 历史局限性 施耐庵 古典小说 中国
下载PDF
《水浒传》“灵官殿”小考——兼及《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0-113,135,共5页
《水浒传》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都写到了刘唐醉卧灵官殿,这应是灵官信仰在民间较为普遍所致。有关灵官之名及其事迹、信仰的记载都大量出现于明永乐年间之后,因此,关于灵官殿的细节应视为推断《水浒传》成书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浒传》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王灵官 灵官信仰 成书时间
下载PDF
曲亭马琴对金圣叹《水浒传》评点的接受与批判 被引量:3
18
作者 勾艳军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曲亭马琴在金圣叹评点的影响下,对《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持否定态度,并对其中的残忍血腥描写深感不满。然而,曲亭马琴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垒圣叹评点的缺陷,即前后观点往往摇摆不定甚至自相矛盾。而且,马琴还对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 曲亭马琴在金圣叹评点的影响下,对《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持否定态度,并对其中的残忍血腥描写深感不满。然而,曲亭马琴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垒圣叹评点的缺陷,即前后观点往往摇摆不定甚至自相矛盾。而且,马琴还对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的真伪问题提出质疑,并断定古本《水浒传》中施耐庵的序言也为圣叹伪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亭马琴 金圣叹 《水浒传》评论 辩论无定 真伪
原文传递
梁山好汉绰号中的文化蕴含
19
作者 石麟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有些一看就能明白其含义,但有些绰号,却要经过艰苦的考证。有些绰号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蕴含,被不少人所忽视。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已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阐释解读,但也有些解释值得商榷。进行更深入地甄别...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有些一看就能明白其含义,但有些绰号,却要经过艰苦的考证。有些绰号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蕴含,被不少人所忽视。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已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阐释解读,但也有些解释值得商榷。进行更深入地甄别考证和理解阐发,有助于更好地阅读《水浒传》并明白其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梁山好汉绰号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萧让与《水浒传》中的书法描写
20
作者 王双腾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圣手书生萧让是《水浒传》塑造的游民书法家,最初为搭救宋江聚义梁山,招安后因书法被蔡京赏识,成为蔡京府的门馆先生。《水浒传》以萧让为中心的书法描写,既反映出宋代书法因刻帖兴盛出现的平民化特征,也体现了底层民众虽然能够从实用... 圣手书生萧让是《水浒传》塑造的游民书法家,最初为搭救宋江聚义梁山,招安后因书法被蔡京赏识,成为蔡京府的门馆先生。《水浒传》以萧让为中心的书法描写,既反映出宋代书法因刻帖兴盛出现的平民化特征,也体现了底层民众虽然能够从实用性的角度利用书法,却无法将书法当作艺术进行欣赏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让 《水浒传》 书法 游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