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基本定位、方法遵循、根本依托 被引量:39
1
作者 魏崇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的“标识性概念”。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文本,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透析频次与位置反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的“标识性概念”。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文本,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透析频次与位置反映出来的逻辑关联及价值意蕴,构成了开拓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研究的新视角。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现代与中国传统的比较是考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维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密切勾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愿景展现。作为“两个结合”的典范,“六个必须坚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依托。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概念为方法,科学认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定位、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是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 两个结合 六个必须坚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维度 被引量:24
2
作者 陆卫明 邓皎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7,共1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文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加突出的重要战略地位,使之成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战胜风险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文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加突出的重要战略地位,使之成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战胜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同时,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深度融合,凝聚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文化力量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为人本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和平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动力,提出必须坚持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推进路径;必须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树立正确的文化叙事思维,推动话语创新、路径创新、策略创新,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驱动力、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维度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17
3
作者 崔延强 张子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将“魂脉”与“根脉”相结合,在认识论、历史观和辩证法层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正面回应了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困境,聚焦西方现代文明的自反性问题和价值异化倾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哲学意蕴,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思想伟力,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文化主体性 文明形态 全球文明倡议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理性理论成果 被引量:17
4
作者 金民卿 古晓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4,F0002,共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基础,从文化维度破解时代之问的科学答案,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持续开放、实践性强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文化领导权、文化指导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基础,从文化维度破解时代之问的科学答案,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持续开放、实践性强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文化领导权、文化指导思想、文化发展目标、新时代文化使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文化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形成了重大原理性理论成果。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贯彻其实践要求、工作部署,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原理性理论成果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使命
下载PDF
“两个相结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传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0,共9页
"两个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对于我们科学认识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提出标志着... "两个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对于我们科学认识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认识已经由实践探索上升到把握规律的新阶段。"两个相结合"相互联结、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性实践。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本质和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民族区域自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了什么? 被引量:18
6
作者 郝时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3,共9页
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有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苏联模式"还是"中国特色"的问题,成为观察、评判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焦点。"坚持与完善"、"放弃与取消"的争论,涉及中国解决民族问题... 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有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苏联模式"还是"中国特色"的问题,成为观察、评判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焦点。"坚持与完善"、"放弃与取消"的争论,涉及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抉择、制度设计、理论依据和基本法律层面。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行了阐释,专门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的论述,对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进行了回应。本文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做一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制度保障 政策源头 两个结合 依法完善
原文传递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的新认识 被引量:18
7
作者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6,148,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提出的新论断,体现党中央的新认识。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思想发展逻辑,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提出的新论断,体现党中央的新认识。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思想发展逻辑,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大论断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时代提出实践新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发展,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篇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意蕴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包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176,共14页
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论断的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可以从五个... 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论断的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其时代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开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物质保障、精神动力、文化支持和生态环境支持。“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对中国近现代以来思想文化变革的深刻总结,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着方法与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根本保障。“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需要和发展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显著特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情怀,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立场、外交智慧、价值原则和生态智慧。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有利于在世界文明版图中找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为其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逻辑构造及其展开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共17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下形成的标识性概念。法治、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关键词的相互关系,深蕴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法理逻辑,即法治是现代化事业的内在构成、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外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法治变革的...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下形成的标识性概念。法治、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关键词的相互关系,深蕴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法理逻辑,即法治是现代化事业的内在构成、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外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法治变革的强大动力。这一法理逻辑,在历史道路上体现为逐层展开的“实践三问”,即要法治还是要人治、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创造什么样的法治形态;在新征程上,要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从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有机体、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等角度持续推进;在价值意蕴上揭示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文明表征,即以幸福生活权彰显人权文明、以法典化彰显制度文明、以法治体系彰显治理文明、以“两个结合”为路径方法推进中华法治文明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现代化 法治文明 “两个结合”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建构:时代旨趣、思维逻辑及实践向度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国启 蔺叶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洽、实践证道、价值融通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符号表征方式和价值阐释式样,蕴含着通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理念传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洽、实践证道、价值融通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符号表征方式和价值阐释式样,蕴含着通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理念传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意图。其叙事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与理论内涵的合理阐释、实践经验的逻辑提升与实践发展的有效引领,更指涉价值争议的逻辑澄明与价值正义的时代形塑。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建构需具备科学的思维逻辑,既要准确把握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两个大局”时代之位,始终坚持“两个确立”的动力之源,又要努力夯实“两个结合”的思想之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需通过“以一统多”的“现代化”主体力量、打造“融通中外”的“现代化”内容范畴、借助“媒介融合”的“现代化”载体工具、依托“共同价值”的“现代化”情境预设等维度系统把握和推进,在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实现其“理想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叙事体系 两个大局 两个确立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海群 蒲清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和时代精华,是以习近平同志...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和时代精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成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成就,立足新时代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清中国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时代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立场上的人民性、本质上的实践性和体系上的开放性。就其原创性贡献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地位,突出文化对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的使命任务,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提出将文化发展的主体性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结合,增强思想文化主动,发起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两个结合” 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颜利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精华与实践总结,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厚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精华与实践总结,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厚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其价值观、主体观、创新观、问题观、系统观和天下观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邃光辉。坚持人民至上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价值观,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由人民评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实践相互影响的实践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不断深化对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系统性策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胸怀天下,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不同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世界大同观与天下观。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新华章的谱写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辩证关系和实践创新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余卫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两个结合”作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两个结合”作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依存又相得益彰,既交融互动又辩证统一,不仅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且直接构成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而要在“两个结合”的创新实践中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充分认识“两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实践基础上的问题导向和理论创新,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科学内涵 辩证关系 实践创新
下载PDF
“两个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增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两个相结合"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探索的深刻总结,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结合,才能实现以马克思主... "两个相结合"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探索的深刻总结,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结合,才能实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和在中国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功能。新时代在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要更好地实现"两个相结合",就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坚持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经验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2
15
作者 燕连福 林中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7,共13页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思考的重大命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思考的重大命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时偕行精神、知行合一精神相结合,纠正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唯书唯上、形式主义等错误,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积累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遵循,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化两者结合,在价值层面自信自强,在治理层面提升治理水平,在世界层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百年党史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8
16
作者 段妍 段丽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原创性贡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提...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原创性贡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命题,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在践行“七个着力”中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科学把握“两个结合”重大意义与内在规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落脚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士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蕴。作为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蕴。作为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真理性,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也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内蕴接续推进现代文明、转化发展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两个结合”的坚持和发展使之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图景和文明前景,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新的文明叙事、复兴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担负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合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双重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的文明意蕴就在于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现代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文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意蕴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乐强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8,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深刻把握中国的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特色及发展规律,而“两个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深刻把握中国的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特色及发展规律,而“两个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形式,才能造就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此而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是建构当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全面理解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建生 《出版与印刷》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文章从理论构成(11个方面)、部署要求(16个方面)、最新成果(7个方面)三个组成部分,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从整体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三个维度学习理解领会、贯彻落实执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总结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 文章从理论构成(11个方面)、部署要求(16个方面)、最新成果(7个方面)三个组成部分,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从整体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三个维度学习理解领会、贯彻落实执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总结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于出版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文章指出,出版工作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在履行文化新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更高目标下,努力奋斗,久久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出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视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俊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对思政课教学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从“两个结合”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目的”价值,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对思政课教学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从“两个结合”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目的”价值,把握好其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时代价值、教学维度、基本目标和实践原则几个基本问题,对思政课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教学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