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全面理解列宁革命理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季正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8,306-307,共9页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列宁思想的重要内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有一个发展和完善过程,而且带有明显的俄国性和实践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列宁思想的重要内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有一个发展和完善过程,而且带有明显的俄国性和实践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列宁曾经辗转于欧洲,因此对西欧发达国家与落后的俄国的革命形式和条件的异同有深刻的把握。列宁能深刻地洞察现实和形势的新变化,强调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改良都是手段,都要服从于革命的目的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十月革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苏联的解体不能归咎于十月革命,而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一国胜利论 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
下载PDF
“一国胜利论”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对郑异凡《一个流行说法与误读马恩》的几点认识
2
作者 王昌英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10,14,共5页
郑异凡指出,由于"同时发生论"是马恩早期的片言只语,以及相关文章发表时间等原因,"一国胜利论"不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郑异凡的《一个流行说法与误读马恩》的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马恩的&... 郑异凡指出,由于"同时发生论"是马恩早期的片言只语,以及相关文章发表时间等原因,"一国胜利论"不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郑异凡的《一个流行说法与误读马恩》的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马恩的"同时发生论"包含"一国胜利论"的思想;"一国胜利论"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一国胜利论” “同时发生论” 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论中国知识界接受马列主义的重要前提:“一国胜利论”及其实践
3
作者 韦健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1,共7页
"一国胜利论"提出并实践成功之前,中国知识界如梁启超、宋教仁、孙中山等只介绍马克思主义而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所接触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同时胜利论"。该理论阐明社会主... "一国胜利论"提出并实践成功之前,中国知识界如梁启超、宋教仁、孙中山等只介绍马克思主义而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所接触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同时胜利论"。该理论阐明社会主义革命将同时发生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欧美各国,并且该理论在实践中还没有变成现实;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主义也未充分发展。列宁主义的"一国胜利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成功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由此,中国知识界开始广泛传播、接受并实践马克思主义。这说明列宁主义的"一国胜利论"及其实践的影响是中国知识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知识界 同时胜利论 一国胜利论
下载PDF
日俄战争与列宁“一国胜利论”的形成
4
作者 吴日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4,共6页
列宁并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认识到,落后的俄国可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走向社会主义。早在1904年,随着日俄战争爆发,列宁指出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分析了战后俄国有利的革命形势,运用革命辩证法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领导并发... 列宁并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认识到,落后的俄国可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走向社会主义。早在1904年,随着日俄战争爆发,列宁指出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分析了战后俄国有利的革命形势,运用革命辩证法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领导并发动了俄国十二月起义,从而在实践中鲜明地体现了"一国胜利论"的思想。列宁"一国胜利论"的内在逻辑最初来源于巴黎公社起义。普法战争引发巴黎公社起义,日俄战争引发俄国十二月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俄国十月革命,三者存在同样的思想方法和革命逻辑。列宁"一国胜利论"实际成熟于日俄战争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列宁 一国胜利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