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踏飞燕”新解
1
作者 王古今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297-309,423,共14页
前言1969年,独立铜圆雕'马踏飞燕'(图1)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城北二里的雷台墓,又称'铜奔马'或'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匹昂首嘶鸣,躯干强壮且四肢修长;头顶鬃毛和马... 前言1969年,独立铜圆雕'马踏飞燕'(图1)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城北二里的雷台墓,又称'铜奔马'或'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匹昂首嘶鸣,躯干强壮且四肢修长;头顶鬃毛和马尾向后方飘飞,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右后蹄踏回头观望的飞鸟,极富感染力。雕塑整体构思奇特、造型优美,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成功塑造了运动速度与整体平衡相统一的奔马与飞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alloping horse treading on a flying swallow' Dayuan horse heavenly horse
原文传递
铜马非马——中国旅游图形标志“马踏飞燕”新解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幸福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马踏飞燕”是件属于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现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人们往往从其具体形象上认定它是奔马和飞燕的造型。通过分析其历史背景,揭示出它是汉代崇龙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汉代龙凤文化进入和谐的时代写照。其马... “马踏飞燕”是件属于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现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人们往往从其具体形象上认定它是奔马和飞燕的造型。通过分析其历史背景,揭示出它是汉代崇龙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汉代龙凤文化进入和谐的时代写照。其马不是马,而是马龙;飞燕也不是燕子,而是凤。将“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既体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寓意着事业的龙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马踏飞燕 铜奔马
下载PDF
东汉文物“马踏飞燕”在表情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璐璐 顾文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章通过表情包的形式将“马踏飞燕”进行创造性表达进而达到宣传继承和发展文物本体的目的。结合当代设计的审美和受众群体心理需求,将“马踏飞燕”形象萌化,注入新潮网络语言,同时将其从静态延展到二维动态,探索“马踏飞燕”表情包设... 文章通过表情包的形式将“马踏飞燕”进行创造性表达进而达到宣传继承和发展文物本体的目的。结合当代设计的审美和受众群体心理需求,将“马踏飞燕”形象萌化,注入新潮网络语言,同时将其从静态延展到二维动态,探索“马踏飞燕”表情包设计策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马踏飞燕”表情包作品及衍生品。该作品保留了“马踏飞燕”的特征形式,创新了形象及设色,是一种让国宝“活”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踏飞燕 表情包设计 文物 创新
原文传递
郭沫若与铜奔马新论
4
作者 张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8,共7页
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在郭沫若的重点推荐下,成为名扬世界的文物,对于此件文物与郭沫若之间的关系,还有若干史实需要进一步证实与更正。郭沫若对于铜奔马的喜爱,显示了他以文入史的研究策略以及学术情感,郭沫若之所以慧眼识马,主要的原... 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在郭沫若的重点推荐下,成为名扬世界的文物,对于此件文物与郭沫若之间的关系,还有若干史实需要进一步证实与更正。郭沫若对于铜奔马的喜爱,显示了他以文入史的研究策略以及学术情感,郭沫若之所以慧眼识马,主要的原因有:一是铜奔马本身的史学价值获得了作为史学家郭沫若的学术认同;二是铜奔马造型所展示出的浪漫主义精神契合了作为文学家郭沫若的创造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铜奔马 马踏飞燕
下载PDF
汉代对河陇地区的开发及其文学史意义
5
作者 霍志军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第3期139-145,156,共7页
汉代开发河陇不仅是重大政治事件,而且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西渐、佛法东来,首先在河西地区相互融合调适,再以新的文化形态输出或输入,源源不断地向中华文明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大量外地文士的到来、陇籍文人的成长、军... 汉代开发河陇不仅是重大政治事件,而且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西渐、佛法东来,首先在河西地区相互融合调适,再以新的文化形态输出或输入,源源不断地向中华文明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大量外地文士的到来、陇籍文人的成长、军屯文学的兴起等,使中国文学版图向西北地区拓展,向来被认为是文化荒漠的河陇地区初步形成了地域文学中心。以"马踏飞燕"铜马俑为代表的艺术创造实绩,证明汉代陇右地区的艺术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河西 马踏飞燕 文学史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