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雪梅 任洪涛 +4 位作者 罗琼仙 占琪 李燕丽 吕才有 李家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72-82,共11页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含氮类和烃类等8类83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16个组分中,醇类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2.538%;其次为醛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21.031%。‘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酚类、烃类、含氮类和萜烯类等11类101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21个组分中,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19.077%;其次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12.210%。本研究结果对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紫娟’茶创新产品,促进云南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普洱熟茶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特种“紫娟”红茶与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吕世懂 姜东华 +2 位作者 刘川 黄伟 孟庆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 为了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对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与滇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紫娟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3种,从滇红茶中鉴定出香气成分82种,它们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44.42%和44.99%;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植醇、咖啡因、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香叶醇等;而滇红茶的香气成分主要为芳樟醇、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植醇、香叶醇、咖啡因、水杨酸甲酯等。研究发现,紫娟红茶和滇红茶在香气组成上较接近,共有香气成分77种;紫娟红茶除醛类、酯类和酸类含量低于滇红茶外,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滇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红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仝佳音 夏丽飞 +4 位作者 杨方慧 张艳梅 马玉青 潘联云 方成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133-136,142,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以及GC-MS联用技术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中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等,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以及GC-MS联用技术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加工的紫娟红茶中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等,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其中加入摇青的工艺发酵5.0 h的红茶香气成分有芳樟醇、苯乙醛、顺式-3乙烯基乙酸酯等,采用重萎凋并发酵3.5 h的香气成分有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醛、香叶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新工艺 摇青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下载PDF
“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紫娟红茶发酵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周祎炜 燕飞 +6 位作者 曲东 李新生 谢侗 闫瑞瑞 习林杰 陈小华 赵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为探究泾阳散装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种类及其对紫娟红茶品质的影响,从泾阳散装茯砖茶中分离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并用其对紫娟红茶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经发酵后,“金花”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茶汤色泽由亮... 为探究泾阳散装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种类及其对紫娟红茶品质的影响,从泾阳散装茯砖茶中分离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并用其对紫娟红茶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经发酵后,“金花”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茶汤色泽由亮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均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花青素、总黄酮含量整体呈升高的变化趋势。经谢瓦曲霉发酵后的紫娟红茶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茶汤色泽滋味,还可以促进紫娟红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物质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谢瓦曲霉 散茶发花 茶叶品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娟红茶与汉中红茶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敬媛 陈德经 +1 位作者 付静 徐晖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5-71,共7页
以八月末云南紫娟红茶和汉中绿叶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与测定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香气化合物,对紫娟红茶和汉中红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娟红茶外形挺直,汤色较红,气味蜜香;汉中红茶外形卷曲,汤色明亮,滋味甘醇;紫娟红... 以八月末云南紫娟红茶和汉中绿叶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与测定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香气化合物,对紫娟红茶和汉中红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娟红茶外形挺直,汤色较红,气味蜜香;汉中红茶外形卷曲,汤色明亮,滋味甘醇;紫娟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花青素及茶褐素含量显著高于汉中红茶,可溶性糖、茶红素含量显著低于汉中红茶,咖啡碱、茶黄素与汉中红茶相比差异不显著;紫娟红茶与汉中红茶中分别检出21种和27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109%和2.293%;紫娟红茶和汉中红茶中均鉴定出50种挥发性化合物,有26种化合物不同,紫娟红茶主要表现花蜜香,汉中红茶焦糖甜香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汉中红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香气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