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唱歌一般的哭声,给旧我送葬──《伤逝》新解 |
赵敬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0
|
|
2
|
背对故乡──鲁迅的思乡心理与其小说创作 |
张全之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3
|
家族哀史与鲁迅小说的骨骼和血肉 |
王培元
|
《新华文摘》
|
2023 |
0 |
|
4
|
世纪之交的“精神界之战士”的言说——论巴金晚年散文创作 |
姚春树
江震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5
|
“精神界之战士”的象征──论鲁迅对耶稣的理性观照 |
王学富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1
|
|
6
|
从个体剖析到社会整体批判──对于《起死》的一种解读 |
梁启谈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2
|
|
7
|
鲁迅与尼采反“现代性”的契合 |
张钊贻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3
|
|
8
|
鲁迅现代思想意识的内部线索 |
张新颖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9
|
从《摩罗诗力说》谈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意义 |
谭福开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10
|
鲁迅和人文精神的重建 |
程捷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1
|
烽烟·战士·母亲——“七月”诗派综论之二 |
江锡铨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12
|
悟己为奴与立人 |
张梦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3
|
论鲁迅思想质变渐进式完成的发展线索 |
谭玉良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4
|
从鲁迅的孤独看民族先驱的悲剧精神 |
李龙
于水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1
|
|
15
|
国民信仰建构中的鲁迅与尼采 |
谭桂林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精神界战士”谱系的自觉承续──摩罗思想随笔序 |
钱理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7
|
鲁迅早期思想与易卜生 |
吴二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
18
|
也谈小说《药》的主题 |
牛鹤龄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19
|
矢志赴赤潮 以笔当旌戟──鲁迅为真理而战斗的不屈精神与辉煌业绩(一) |
艾斐
|
《党史文汇》
|
1998 |
0 |
|
20
|
鲁迅离我们有多远 |
|
《小学生时代》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