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11
1
作者 陈迅 韩亚琴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105,共7页
本文介绍了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并指出了一些企业应重视的社会责任层次。其结论是:社会责任的定义应该是全面的,但是履行应该是分层次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确定... 本文介绍了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并指出了一些企业应重视的社会责任层次。其结论是:社会责任的定义应该是全面的,但是履行应该是分层次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确定所处的社会责任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负外部性 SA8000 民工荒
原文传递
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99
2
作者 章铮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29,共9页
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角度估算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民工的收支,分析了影响这类民工进城定居或回乡的若干重要因素,同时,分析了民工决策对民工供给的影响。本文指出:第一,年收入、预期工作年限和房价是影响民工家庭进城定居的主要因素。从事... 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角度估算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民工的收支,分析了影响这类民工进城定居或回乡的若干重要因素,同时,分析了民工决策对民工供给的影响。本文指出:第一,年收入、预期工作年限和房价是影响民工家庭进城定居的主要因素。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民工的家庭进城定居的最大障碍是预期工作年限太短。第二,对打算回家乡办厂、开店的民工来说,工资的增加反而会导致他们提前回家乡,从而减少民工供给。第三,民工中的技术工人预期工作年限较长,因而具有进城定居的职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预期工作年限 民工荒 民工中年失业 技术工人密集型
原文传递
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 被引量:88
3
作者 包小忠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0,共6页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①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模型,在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向右上方倾斜,如此,刘易斯模型就能够解释不久前...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①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模型,在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向右上方倾斜,如此,刘易斯模型就能够解释不久前中国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实际上是由于工资粘性造成的一种假象,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并没有错误。对企业来说,提高农民工名义工资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基本措施,本文也认为农民工工资提高是一件大好事,但部分没有能力提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战术的调整,甚至转进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劳动力供给曲线
下载PDF
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 被引量:93
4
作者 刘林平 万向东 张永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53,共9页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外来工(农民工)主要(只能)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利用网络寻找工作不一定能使他们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岗位,却可以节省找工成本。由于外来工工资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工作,...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外来工(农民工)主要(只能)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利用网络寻找工作不一定能使他们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岗位,却可以节省找工成本。由于外来工工资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工作,因而有较高的流动率。高流动率造成了劳工短缺即“民工荒”。作为群体的外来工之所以工资低,主要是最低工资标准丧失了调节作用,这是基本的、直接的制度缺陷。外来工的高流动性还塑造了劳资关系双方的短期行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农民工高流动率和不能转化为真正的职业工人的制度背景,这就是“半工半耕”和城乡二元户籍划分的正式制度、乡土社会的传统社会规范和社会公众(包括农民工自身)对农民工的认知心理等非正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短缺 民工荒 高流动性
原文传递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 被引量:78
5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用工调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即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从劳动力市场的演变趋势观察,本文提出了... 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用工调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即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从劳动力市场的演变趋势观察,本文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日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迁移成本,通过发挥工会组织功能发育新型的工资形成机制,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改善整体劳动环境和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 被引量:80
6
作者 蔡昉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当前的用工荒固然与宏观经济形势直接相关,但更是2004年以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合乎规律的延续,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民工荒的出现,总体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变化的趋势,因此也必然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本... 当前的用工荒固然与宏观经济形势直接相关,但更是2004年以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合乎规律的延续,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民工荒的出现,总体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变化的趋势,因此也必然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本文建议积极创造政策条件,把民工荒转化为经济社会变革的机遇,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成因 政策
下载PDF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5
7
作者 许小青 柳建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5,共3页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农民工产生了教育培训的需求,同时也要求其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然而现实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较之解决农民工就业和权益保护等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民工 民工荒 教育培训 对策
下载PDF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被引量:64
8
作者 侯东民 王德文 +3 位作者 白南生 钱文荣 谢长青 周祝平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47,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社科院 民工荒 刘易斯 拐点 农业劳动力转移 返乡 经济规模 经济研究所
原文传递
“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56
9
作者 王正中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76,共2页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今农民工队伍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行为与他们“有工就打”的前辈有着不同的目的与动机。当今“民工荒”实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民工荒”,它正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的务工环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关键词 民工荒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方式 理性选择
下载PDF
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52
10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高文书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2,共7页
“民工荒”现象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高速增长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格局的新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现象不仅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而且也说... “民工荒”现象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高速增长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格局的新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现象不仅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而且也说明需要利用全国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当前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及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工荒 劳动力流动 经济格局
下载PDF
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 被引量:51
11
作者 章铮 谭琴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1,共7页
本文运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出现“民工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的年轻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 本文运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出现“民工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的年轻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会导致很大一部分35—55岁的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不得不回乡。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以及民工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职工年龄结构 民工荒
原文传递
“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宗坪 《山东经济》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民工荒"的出现推论"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的命题是伪命题,"刘易斯拐点"的真正含意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相悖的;"民工荒"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矛盾现象... "民工荒"的出现推论"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的命题是伪命题,"刘易斯拐点"的真正含意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相悖的;"民工荒"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矛盾现象,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民工荒"现象是一种市场经济现象,是劳动与资本权力博弈的结果,告诫我们要改变过分依赖"人口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剩余劳动力
下载PDF
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47
13
作者 方行明 韩晓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70,共11页
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覆盖面越来越广。因此,需要对过去的有关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本研究认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 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覆盖面越来越广。因此,需要对过去的有关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本研究认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但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快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三产业,"民工荒"在第二产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但由于农村人口结构中青壮年及新生人口比例的不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已经不大。对此,应优先满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通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的趋势,缓解用工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人口结构
下载PDF
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2
14
作者 冯晓英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7,共8页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城市人口规模 户籍 城市人口规模 调控政策 北京市 回顾与反思 城市流动人口 政府制度创新 社会政策 建国50年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尔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现象,只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生的一种劳动力需求超过劳动力供给的暂时性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供求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地区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会逐渐回落。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下载PDF
两轮“民工荒”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李波平 田艳平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4,112,共7页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和报道,基于发生的背景,从缺工的地区、行业、企业、工种等角度对比分析两轮"民工荒"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订单增加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直接原因;而低工资、低成本、外...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和报道,基于发生的背景,从缺工的地区、行业、企业、工种等角度对比分析两轮"民工荒"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订单增加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直接原因;而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两轮"民工荒"发生的相同的深层次原因;户籍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是两轮"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两轮"民工荒"折射出农民工主体及价值观念变化很大,惠农政策效果更加显现,区域格局发生更大变化,劳动力分流更加明显;但也揭示了企业的用工模式、管理体制没有改进;说明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发展步伐缓慢。两轮"民工荒"启示我们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将我国的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经济增长 模式转变 劳动力市场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 被引量:43
17
作者 余东华 范思远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8,共8页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从表面上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上供求结构的失衡,但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增值能力不强的困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从表面上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上供求结构的失衡,但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增值能力不强的困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双轮驱动",优化就业市场结构,是解决"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悖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原文传递
民工荒、半城市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杨永华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76,共6页
民工荒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而是表示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应对民工荒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实质是改变低人权优势,调整农民... 民工荒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而是表示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应对民工荒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实质是改变低人权优势,调整农民工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关键措施是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的户籍迁入工作所在的城镇,使候鸟式的民工变为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低人权优势 户籍制度 半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模式
原文传递
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简新华 张建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不是同步实现的,而是先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实现非农化,再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实现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不是同步实现的,而是先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实现非农化,再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实现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合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等非正常现象,完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 民工 民工荒 市民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 被引量:37
20
作者 翟振武 杨凡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3,共9页
本文从人口波动的独特视角对"民工荒"现象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国人口的波动使劳动年龄人口自身的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动: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年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而企业则坚持只使用劳动力最年轻时期的浪费型用工模... 本文从人口波动的独特视角对"民工荒"现象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国人口的波动使劳动年龄人口自身的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动: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年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而企业则坚持只使用劳动力最年轻时期的浪费型用工模式,导致年轻劳动力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迅速减少,破坏了企业每年劳动力更替的补给通道。高等教育的初次职业分流作用使本就日益减少的年轻劳动力中体力劳动者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所以"民工荒"问题并不主要是刘易斯拐点所描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的城乡间流动问题,而是由于人口波动和高等教育扩招造成年轻的体力劳动者规模整体减少的问题,是伊斯特林所描述的人口长波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伊斯特林长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