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24
1
作者 龙静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8,共6页
道德治理在古代中国是以"礼治"或"德治"的话语方式出现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礼治"或"德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国家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 道德治理在古代中国是以"礼治"或"德治"的话语方式出现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礼治"或"德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国家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治理是在扬弃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但无论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看,还是从国家治理能力看,道德治理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道德治理是治理主体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中的一种。在国家治理能力中,道德治理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协同社会组织及全体公民,综合运用各种力量,来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道德问题,为国家有序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的能力。当前的道德治理应重点处理好正利益与正观念,正法制与正人心,正官德与正民风这三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国家治理 民风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内容及其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平旭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2,共3页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探讨我国古代官德教育对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教育 启示
原文传递
职业道德视野中的“官德”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黄伟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5-49,共5页
本文把“官”视作一种特殊的职业 ,从新时期“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官德”建设的内容、“官德”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 ,论述了职业道德视野中的“官德”建设。
关键词 职业道 自律意识 共产主义理想 为人民服务 敬业精神 钻研精神
下载PDF
官德:身份伦理的视野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建华 周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1-46,共6页
过去我们一直把官德建设作为职业道德建设来抓,结果使官德建设的超前性与社会道德的现实性相混淆,使官德标准降为民德标准,从而导致了官德的普遍滑坡。如果从身份伦理的角度看,官德是一种角色道德。官的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官德... 过去我们一直把官德建设作为职业道德建设来抓,结果使官德建设的超前性与社会道德的现实性相混淆,使官德标准降为民德标准,从而导致了官德的普遍滑坡。如果从身份伦理的角度看,官德是一种角色道德。官的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官德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地位。儒家的身份伦理及其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伦理 角色道 职业道
下载PDF
官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刍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建华 《学习论坛》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官德状况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有着决定性影响,是整个国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但如何有效地考量官员道德一直是一个模糊化的问题,有抽象标准而无具体细则,可以大言其道但无法操作,有... 官德状况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有着决定性影响,是整个国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但如何有效地考量官员道德一直是一个模糊化的问题,有抽象标准而无具体细则,可以大言其道但无法操作,有质化标准而无量化评定。只有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结合本国实际,才能构建起科学的官德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官德建设的盲区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铃枣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6,共3页
本文探讨了官德建设存在的四个盲区:即官德建设过份依赖人性而忽视理性;过份依赖道德调节而忽视制度制约;过份强调自律而忽视他律;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人物错当成具有普遍意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即科学理性地分析官德建设的人性前提... 本文探讨了官德建设存在的四个盲区:即官德建设过份依赖人性而忽视理性;过份依赖道德调节而忽视制度制约;过份强调自律而忽视他律;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人物错当成具有普遍意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即科学理性地分析官德建设的人性前提;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行政道德规范;加强他律性的监督制约机制;探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的官德建设的制度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自律 他律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德的现代借鉴 被引量:6
7
作者 欧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 ,“为官重德”、“浩然正气”、“谨言慎行”、“重义轻利”等是中国古代官德的基本内容 ,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传统道 领导干扰 修养 中国 古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及其现代借鉴 被引量:6
8
作者 岑大利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德建设。官员的道德修养,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为了保证官吏能够按照官德的要求去为官行政,朝廷推行保障官德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并举、入仕新人学习为官之道、重视官员的家庭道德教育;实...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德建设。官员的道德修养,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为了保证官吏能够按照官德的要求去为官行政,朝廷推行保障官德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并举、入仕新人学习为官之道、重视官员的家庭道德教育;实行保障官德的体制——"以德为先"的选任标准、"彰善瘅恶"的监察制度、"奖廉惩贪"的考核机制、"严于治吏"的法律制度。借鉴历史经验,必须进行现代官德教育,加强当代官德的制度化建设,改造旧时代官德建设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治国 中国传统文化 干部教育
原文传递
寻求宪法原则下的德治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永坤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共6页
依法治国已经入宪,德治应当与法治这一宪法原则相容。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德治资源可资利用。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创建周王朝的初期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内容包括德政、统治者的私德、以德化民等,其核心是德政,传统德治与作为宪法原则... 依法治国已经入宪,德治应当与法治这一宪法原则相容。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德治资源可资利用。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创建周王朝的初期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内容包括德政、统治者的私德、以德化民等,其核心是德政,传统德治与作为宪法原则的法治并不相容,它在政治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依据、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存在冲突,必须对传统德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与法治相容,这包括赋德政以新的时代内容、对德的内容进行限制与改造、在法律安定的前提下发挥德的纠偏作用、对道德教化作民主转换等等。德治当从正官德始,并使之法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原则 传统 依法治国 时代内容 民主 应当 存在
原文传递
论官德规范机制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和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按照“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在道德建设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官为民之表率,所以搞好公民道德建设要先搞好官德建设。官德建设的基础是官德规范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官... 按照“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必须在道德建设方面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官为民之表率,所以搞好公民道德建设要先搞好官德建设。官德建设的基础是官德规范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官德规范,并按照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原则把官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同时建立一套能将官德规范迅速贯彻到官员中去的道德内化机制,一套能促进官员自觉遵守官德规范的道德激励机制,一套有制约力的道德监督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化 实施机制 规范机制
下载PDF
官德层次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庞洪铸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1,共4页
官德是领导干部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是一个由多重道德要求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民道德,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和履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二层次是职业道德,是国家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官德的底线规范... 官德是领导干部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是一个由多重道德要求组成的复合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民道德,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和履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二层次是职业道德,是国家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官德的底线规范;第三层次是行政道德或行政伦理,是从行政工作作为一项特殊职业的特点中引申出来的特殊职业道德,是对领导干部较高的道德要求;第四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是官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要求。强调官德的层次性,目的是用共产主义道德统领官德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用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 公务员 职业道
原文传递
《史记·循吏列传》与历代正史《循(良)吏传》的设置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大明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127,192,共11页
司马迁撰《史记·循吏列传》,认为"循吏"乃"奉法(职)循理之吏"。司马迁记载"循吏"事迹,对他们的为政特点有具体的表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为政宽厚仁德、反对威严苛酷的吏治思想。后代正史沿用《史记... 司马迁撰《史记·循吏列传》,认为"循吏"乃"奉法(职)循理之吏"。司马迁记载"循吏"事迹,对他们的为政特点有具体的表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为政宽厚仁德、反对威严苛酷的吏治思想。后代正史沿用《史记》体例而设置《循吏传》(或变言为"良吏"、"良政"、"能吏"),对司马迁的吏治思想有继承,也有引申发挥。历代史家的所作所为,为我们探讨古代吏治和官德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史料和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循吏
原文传递
古代官场文化中的官德教育——古代官箴书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岑大利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1,共4页
古代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从政经验写成官箴书,供为官者学习和借鉴。官箴书的种类可分为:公犊选编、从政指南、州县官入门、幕学书、戒石铭等,分别针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幕僚和书吏,提出了不同的官德要求和从... 古代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从政经验写成官箴书,供为官者学习和借鉴。官箴书的种类可分为:公犊选编、从政指南、州县官入门、幕学书、戒石铭等,分别针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幕僚和书吏,提出了不同的官德要求和从政技巧。另外,官箴书中还反映了许多官德问题和官场的潜规则,值得为官者警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古代场文化
原文传递
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春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本文把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一般讨论具体化为对我国金昌等地"把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等私德作为选拔和评价干部的硬性条件"这一实际做法的争议,通过对正反双方各种观点的系统梳理、辩驳和评价,提出以下观点:(1)官员的家庭美德、... 本文把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一般讨论具体化为对我国金昌等地"把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等私德作为选拔和评价干部的硬性条件"这一实际做法的争议,通过对正反双方各种观点的系统梳理、辩驳和评价,提出以下观点:(1)官员的家庭美德、私交情谊属于其私德范畴,不宜抹杀公德与私德的分殊,不宜用私德统一官德;(2)孝行之于官德,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3)用传统儒家伦理重建当代中国官德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行 必要 充分
原文传递
道家官德论管窥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锡琛 《求索》 CSSCI 2003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精于“君人南面之术”的道家深刻认识到为官之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他们针对时弊而提出守朴去智、以慈为怀、崇俭寡欲、谦下不争等为官者的道德要求,其思想精华不仅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过积极作... 精于“君人南面之术”的道家深刻认识到为官之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他们针对时弊而提出守朴去智、以慈为怀、崇俭寡欲、谦下不争等为官者的道德要求,其思想精华不仅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过积极作用,且对于现代管理伦理学和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管理伦理 行政管理 行政道
下载PDF
论行政人员自我节制的德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康之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7-64,共8页
关于行政人员的德性研究,对于现代“官德”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行政人员与一般社会成员一样,应当拥有许多德性。其中,自我节制是行政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德性之一。行政人员遵纪守法、禁制自我情欲等,是自我节制的基本内容。行政... 关于行政人员的德性研究,对于现代“官德”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行政人员与一般社会成员一样,应当拥有许多德性。其中,自我节制是行政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德性之一。行政人员遵纪守法、禁制自我情欲等,是自我节制的基本内容。行政人员通过自我节制的途径,可以赢得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自由。但是,自我节制德性的形成和发挥作用,都会面对一些障碍,其中,个人的自负是最主要的障碍,行政人员克服这一障碍的正确途径就是克已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节制 行政人员 情感 自负 克己容人
原文传递
对政德、官德、行政道德的历史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政德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而推行的道德准则 ,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大德 ,是制度层面上的德性 ,也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德性。官德就是为官者的道德 ,尤指为官者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行政道德则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的从业人员和行政... 政德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而推行的道德准则 ,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大德 ,是制度层面上的德性 ,也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德性。官德就是为官者的道德 ,尤指为官者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行政道德则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的从业人员和行政部门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这三个概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支撑着中国行政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向度 考察 行政道 国家道
下载PDF
关于官德及其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利斌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官德(即党政干部道德)既可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界定,也可从角色伦理的维度来把握;它既具政治伦理的特点,又具行政伦理的内涵。在现代法治社会,官德作为一种道德控制方式,它并不因为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而失去作用,它仍然是保障... 官德(即党政干部道德)既可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界定,也可从角色伦理的维度来把握;它既具政治伦理的特点,又具行政伦理的内涵。在现代法治社会,官德作为一种道德控制方式,它并不因为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而失去作用,它仍然是保障官员正确行使权力、实现政治和行政责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必要性
下载PDF
论公共权力视阈下的官德建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小玲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官"是掌握权力的人群,其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公共权力。在良好的政治中,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其制约方式大致可分为制度的与道德的两类,其中道德对权力的制约更为基础。
关键词 公共权力 他律 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官德建设: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强 颜德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0,共5页
官德建设的手段应以他律为主。然而,强调官员修养和自律构成当前中国官德建设的主要特色,主要表现有:以官品为主体的官德建设被大力倡导,教育培训成为官德建设的主要手段,官德评价缺少配套机制,德孝选官现象不断涌现等。这种自律为主的... 官德建设的手段应以他律为主。然而,强调官员修养和自律构成当前中国官德建设的主要特色,主要表现有:以官品为主体的官德建设被大力倡导,教育培训成为官德建设的主要手段,官德评价缺少配套机制,德孝选官现象不断涌现等。这种自律为主的方式,违背了官德的公德本质,是当前官德建设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此,文章提出,制度应该成为今后我国官德建设的核心,要重点加强现代民主制度、咨询管理制度和监督惩处制度的建设。为防止制度空壳化,应在全社会倡导和建立对制度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律 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