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健从“太少两感”辨治急性脊髓炎所致神经源性膀胱 被引量:2
1
作者 常宁 刘健 《河南中医》 2021年第5期722-725,共4页
刘健教授认为,急性脊髓炎病机为体虚内伤,感受外邪,越经而传,直中少阴,以致表里同病,真阳失运,形成"太阳、少阴两感"(简称"太少两感")的病理状态。神经源性膀胱为体虚外感,或寒邪过甚,内舍于太阳经膀胱之腑,少阴经... 刘健教授认为,急性脊髓炎病机为体虚内伤,感受外邪,越经而传,直中少阴,以致表里同病,真阳失运,形成"太阳、少阴两感"(简称"太少两感")的病理状态。神经源性膀胱为体虚外感,或寒邪过甚,内舍于太阳经膀胱之腑,少阴经肾阳虚衰,以致太少两感,经气闭塞,膀胱气化无力,水道失司,而成膀胱蓄水之证。刘健教授基于"太少两感"病机,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五苓散等经方组合化裁治疗,获得良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助阳开表,可交通表里,祛邪外出;真武汤温肾阳制寒水,可补阳固本,温暖心脾;五苓散通阳化气,促进膀胱气化,恢复排尿行水机能。同时注意辨别轻重缓急,若阳衰欲脱,当急救其里,纵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待病因祛除,病情稳定,以党参、黄芪、山药、山萸肉、薏苡仁、五味子等温养脾肾,益气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神经源性膀胱 “太少两感” 麻黄附子细辛汤 真武汤 五苓散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