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问题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59
1
作者 韩肖清 李廷钧 +1 位作者 张东霞 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36-3046,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是引领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及转型的重要前提。首先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指出低碳电力规划所面临的源-荷不确定性加剧、低碳电力市场化发展、碳水平评估、运行模拟、多主体协同规划若干新问题,提出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是引领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及转型的重要前提。首先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指出低碳电力规划所面临的源-荷不确定性加剧、低碳电力市场化发展、碳水平评估、运行模拟、多主体协同规划若干新问题,提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模型及技术框架,最后结合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特征及框架对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给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低碳发展目标下的电网规划决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规划 低碳评价体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 被引量:133
2
作者 方创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明确,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 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的战略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都市圈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明确,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凸显。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基本方向为:本土化建群与全球化建群相结合,推动建设双循环型城市群;以圈鼎群与以群托圈相结合,形成都市圈鼎托型城市群;留足生态空间优化三生空间,建设既富又美的美丽型城市群;强化创新驱动与低碳引导,建成碳达峰与碳中和型城市群。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的综合效应体现在:巩固提升城市群的核心战略地位,适度调控强大的吸管效应;优化重组城市群"5+5+9"的空间组织新格局,全面提升高度一体化效应;充分发挥沿海、沿江和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联动引领效应;高度关注边境地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稳疆固边效应;依托金融中心,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聚财敛财效应;充分放大城市群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带动效应;突出关注城市群空间扩展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都市圈 综合效应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原文传递
“碳中和”的内涵、创新与愿景 被引量:98
3
作者 邹才能 薛华庆 +8 位作者 熊波 张国生 潘松圻 贾成业 王影 马锋 孙倩 关春晓 林敏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57,共12页
地质作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是地质历史时期5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之一。人类工业化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气CO_(2)温室效应加剧,生存环境面临威胁与挑战。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 地质作用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是地质历史时期5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的主要诱因之一。人类工业化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气CO_(2)温室效应加剧,生存环境面临威胁与挑战。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探究“碳中和学”的理论与技术内涵、科技创新体系和发展前景,具有深远的意义。研究结论认为:①碳中和体现“能源学”与“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碳减排、零碳、负碳、碳交易等;②碳中和催生以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S(碳捕集与封存)为核心的碳工业和以绿氢为核心的氢工业等新产业;“灰碳”和“黑碳”是CO2的两种应用属性,“碳+”“碳-”“碳=”是碳中和的3种产品与技术;③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能源转型规模大,碳中和实现周期较短;二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不确定性、利用经济性、颠覆性技术难预测性等问题;三是转型后可能面临新的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关键矿产资源“断链子”等风险;④基于目前的认知预判能源领域的十大颠覆性技术与产业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采、CCUS/CCS、氢能与燃料电池、生物光伏发电、天基太阳能发电、光储智能微网、超级储能、可控核聚变、智慧能源互联网,同时碳中和需要实施节能提效、减碳固碳、科技创新、应急储备、政策支撑五大战略协同工程;⑤未来我国不同能源类型定位各有侧重,煤炭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与“兜底”作用,石油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急需”与民生原料用品“基石”作用,天然气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接替”与“主力”作用;⑥碳中和是绿色化工业革命、减碳化能源革命、生态化科技革命的重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碳减排 碳工业 氢工业 能源转型 能源独立 能源学 碳中和学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赋能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1
4
作者 徐政 左晟吉 丁守海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2-71,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共同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本文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动因与实施背景,表明"3060"目标与双循环战略的互融互通是实现经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共同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本文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动因与实施背景,表明"3060"目标与双循环战略的互融互通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升级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接着分别从国内大循环的供给端和需求端以及国际大循环的角度阐释碳达峰、碳中和对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内在逻辑。最后,从完善碳排放交易价格机制以显示高质量发展经济信号,重构能源体系以发挥高质量发展改革潜力,扩大绿色需求以牢固高质量发展外部支撑,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激发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张怡 刘金硕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6,共12页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正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大力推行碳减排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面临普遍的碳排放总量大、用能技术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考虑建材生产、运输等建筑上下游产业,我国建筑领域年碳排放占总碳排放比例超过4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增建筑涉及建筑行业生产、流动和消费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绿色建筑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借鉴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国际举措,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基础上总结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认证 绿色信息披露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68
6
作者 樊大磊 李富兵 +3 位作者 王宗礼 苗琦 白羽 刘青云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能源行业革命性的变革,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能源行业革命性的变革,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等能源矿产自主供应能力不足,未来较长时间内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居主导地位。受资源禀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承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初步预测2030年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峰值45亿t标准煤左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85%左右。通过展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内能源矿产发展利用的顶层设计;二是大力提升国内油气资源自主供应能力;三是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与能源安全保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源矿产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被引量:59
7
作者 张卫建 严圣吉 +2 位作者 张俊 江瑜 邓艾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892-3902,共11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95%以上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仍然靠国内农业生产。农业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更是重要的碳固定汇,固碳减排潜力巨大。因此,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95%以上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仍然靠国内农业生产。农业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更是重要的碳固定汇,固碳减排潜力巨大。因此,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可以且应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为此,作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双赢策略。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之间,在增产与固碳、增产与减排、固碳与减排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等层面存在冲突和协同关系,但协同强于冲突;农业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方向上高度一致,目标上相辅相成。科研实践和技术示范推广案例也证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创设等途径实现双赢。依据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作者认为种植业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碳达峰的峰值及达峰进程将取决于畜牧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要求;农业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将主要视甲烷(CH_(4))等非二氧化碳(CO_(2))温室气体减排力度,以及农业综合固碳潜力的发挥。农业碳达峰指日可待,但在目标设定上不能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改善;农业碳中和任重道远,必须固碳与减排兼顾,并以农业CH_(4)等非CO_(2)温室气体减排为优先。总之,粮食安全下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农业固碳减排科技创新、农业碳监测与评价方法创建、以及农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和新政策创设等综合支撑。本文的建议可为国家及地方制定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及行动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科技创新和政策创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 碳达峰 碳中和 温室气体 碳固定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氢能政策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52
8
作者 何青 孟照鑫 +1 位作者 沈轶 胡华为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6,共10页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本文从国家和地市两方面阐述了我国氢能发展政策,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氢能发展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在我国大量扶持政策及财政补贴激励下,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建成制...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本文从国家和地市两方面阐述了我国氢能发展政策,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氢能发展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在我国大量扶持政策及财政补贴激励下,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建成制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加氢站等全方位布局的氢能产业链;我国在氢能顶层规划、氢能关键部件及核心技术等方面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应加强氢能发展战略引导、氢能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展绿氢应用示范并拓宽氢能应用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政策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 燃料电池 加氢站 制氢储氢
下载PDF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5
9
作者 邢奕 崔永康 +5 位作者 田京雷 苏伟 王伟丽 张熙 刘义 赵秀娟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1-811,共11页
在总结了国外低碳排放项目和国内各大钢企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技术节点和低碳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从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三个层次划分梳理当今钢铁行业的众多低碳技术,并对各个低碳技术的碳排放削减量、成熟度和推广时间进行归纳.在... 在总结了国外低碳排放项目和国内各大钢企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技术节点和低碳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从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三个层次划分梳理当今钢铁行业的众多低碳技术,并对各个低碳技术的碳排放削减量、成熟度和推广时间进行归纳.在碳减排方面,通过优化工艺和流程再造减少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如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技术;在碳零排方面,利用氢气或清洁电能减少或者替代高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煤炭/焦炭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氢冶金技术;在碳负排方面,主要从高碳排放强度高炉炼铁工序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分别在钢厂内进行自身绿色循环利用和在厂外进行化工联产制造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甲醇乙醇等),对靠近油田的钢材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在末端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钢铁行业 碳减排 碳零排 碳负排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的电能替代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屈博 刘畅 +1 位作者 李德智 郭炳庆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1年第2期1-3,9,共4页
长期以来,化石能源支撑着我国工业文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难题。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电能替代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首先梳理了"... 长期以来,化石能源支撑着我国工业文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难题。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电能替代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首先梳理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分阶段任务,分析整理了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电能替代发展前景;并列举了"十三五"期间电能替代工作取得的成就;最后据此分析了电能替代各项技术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战略及后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电能替代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36
11
作者 邱子健 靳红梅 +6 位作者 高南 徐轩 朱津宏 李庆 王子清 徐拥军 申卫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8-669,共12页
为探讨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未来碳排放趋势,利用排放因子法对江苏省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0—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9年的CO_(2)排放当量(CO_(2)e)整体... 为探讨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未来碳排放趋势,利用排放因子法对江苏省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2020—2030年全省农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9年的CO_(2)排放当量(CO_(2)e)整体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2005年达峰,估算为8361.77万t,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则分别在2010年、2003年达峰,种植业排放量远高于畜牧业。农业CO_(2)e排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03年后排放强度逐年递减,到2019年已降至1.31 t·万元^(-1);在各碳源中,水稻种植是全省农业碳排放的最大排放源,而在主要畜禽中,猪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碳排放远高于其他畜禽;预计2020—2030年,伴随城镇化发展、农业人均GDP提高和农业碳排放强度的进一步降低,全省农业CO_(2)e排放量仍将呈下降趋势,在减碳的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经济高效发展。研究表明,江苏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未来农业碳排放的持续降低将有利于加速全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碳排放 种植业 畜牧业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综述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金喜 苏词 +2 位作者 王超 荆鹏 侯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260,共18页
道路设施是庞大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体量庞大、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修复和拆除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新的建筑材料,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用于... 道路设施是庞大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体量庞大、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修复和拆除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新的建筑材料,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及施工中各种施工设备的运行,同时会产生大量的CO_(2)和其他有害气体.因此,在道路基础设施领域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碳排放问题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节能减排技术特征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道路基础设施领域今后的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新技术在节能减排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今后强化创新性技术的研发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基础设施 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尚杰 吉雪强 +1 位作者 石锐 朱美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3-557,共15页
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对于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缺乏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进行的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制约了区域农业协同减排活动的开展。本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 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对于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缺乏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进行的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制约了区域农业协同减排活动的开展。本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和网络视角,以2010—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为研究对象,以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其农业碳排放效率,利用修改的引力模型构建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引力矩阵,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就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QAP模型就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1)在研究期间,中国31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较快,由0.400增长至0.756,增长88.8%,但仍有一定改进空间,且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其空间效应在全国范围呈现空间关联网络特征。2)在研究期间内,中国31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关联性增强,网络内部森严的等级关系逐渐松散,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且该空间关联网络形成了多个网络中心,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和控制;东部沿海地区是该空间关联网络空间溢出的主要目的地。3)交通运输水平差异和第一产业产值差异有利于推动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相似的居民人均收入和信息化水平以及相近的空间距离能够促进空间关联网络形成。为此,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相关政策措施应当考虑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农业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新东 上官方钦 +2 位作者 邢奕 侯长江 田京雷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3-862,共10页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解决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和难题,展开了一系列政策、技术和行动方案的研究.对比国内外钢铁企业碳排放强度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了引起碳排放强度差异性的原因,并给出我国钢铁工业...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解决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和难题,展开了一系列政策、技术和行动方案的研究.对比国内外钢铁企业碳排放强度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了引起碳排放强度差异性的原因,并给出我国钢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总体方向.解析了中国钢铁工业及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实施方案,并重点基于某大型钢铁企业当前生产、装备、工艺流程、碳排放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了未来产能装备、工艺变革、技术创新、能源转型等方面规划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具体的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为我国钢铁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示范和引领.路线图指出,该企业低碳发展将经历“碳达峰平台期、稳步下降期及深度脱碳期”三个阶段,通过实施铁素资源优化、流程优化重构、系统能效提升、用能结构优化、低碳技术变革、产业耦合降碳六大技术路径,建设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及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LCA)碳足迹两大平台,实现202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10%,203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最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详细阐明了该企业对各技术路径的规划目标,测算了各减碳技术路径实施后带来的碳减排量期望值,比较了不同技术路径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带来的减碳效果.最后,结合该企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出我国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碳达峰 碳中和 技术路线图 实施方案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城乡规划策略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春慧 胡林 +2 位作者 王晓宁 杨笑波 陈秋萌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人类生产、生活的城乡空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汇集区,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文章在梳理“双碳”目标与城乡规划关系的基础上,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方面探索全域、全空间、全要素、全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路径,从城乡布局... 人类生产、生活的城乡空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汇集区,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文章在梳理“双碳”目标与城乡规划关系的基础上,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方面探索全域、全空间、全要素、全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路径,从城乡布局、资源利用、城乡治理等角度提出“双碳”目标导向下的规划策略:构建低碳化空间格局,提升空间减碳效益;引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城镇化的生态转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行低影响开发,建设低碳化基础设施;倡导绿色生态理念,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聚焦城乡治理,创新低碳社会治理新路径,以期为未来空间规划的编制、各领域“双碳”目标的落实和低碳城市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碳达峰 碳中和 城乡规划 规划策略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 被引量:23
16
作者 邹才能 陈艳鹏 +1 位作者 熊波 刘翰林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8,共11页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碳中和下新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的前沿、能源强国建设的主力、绿色地球建设的动力,肩负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使命。当整个人类社会都被纳入碳中和体系,我们将获得并长久拥有一个绿色宜居地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中和学 新能源 能源转型 能源独立 碳中和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迈向“双碳”目标的政策执行保障机制研究——来自低碳试点城市的实证经验 被引量:27
17
作者 郭施宏 王雪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8,共12页
低碳试点建设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尽管各试点城市都进行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设计,但政策执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低碳试点的实证经验,从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层面等探究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执... 低碳试点建设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尽管各试点城市都进行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设计,但政策执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低碳试点的实证经验,从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层面等探究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金保障机制、监测核算机制是碳减排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组织保障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充分条件;目标责任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尚未有效促进碳减排;信息公开机制在缺乏目标责任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情况下,能够有效通过社会参与促进低碳发展。指出中国在迈向“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应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和组织保障机制,完善监测核算和目标责任制的组合机制,以及细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环境治理体系 低碳试点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压缩碳排放峰值加速迈向净零碳 被引量:27
18
作者 潘家华 《环境经济研究》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向国际社会宣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对全球推进《巴黎协定》目标意义重大,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积极而深远。本文阐释了责任担当的气候雄心,分析了碳达峰走向碳中和的高质量发展机遇和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净零碳转... 中国向国际社会宣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对全球推进《巴黎协定》目标意义重大,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积极而深远。本文阐释了责任担当的气候雄心,分析了碳达峰走向碳中和的高质量发展机遇和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净零碳转型发展。本文认为净零碳发展导向,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我们要正确理解碳中和的实质内涵,协同提升气候韧性。在学理上,也要深化认知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净零碳 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吉雪强 刘慧敏 张跃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1,共11页
研究目的:探明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研究方法: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 研究目的:探明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研究方法: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地流转面积扩大会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2)农业化学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地流转主要通过降低农业化学化水平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过程中发挥遮掩效应(削弱作用),农地流转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降低其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通过加快农地流转、提升农业化学物资使用效率、推动清洁型农业机械应用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减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工具变量 中介模型
下载PDF
碳达峰目标实现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路径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余丽 周旭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共10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我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承诺与实现时间。为了更快更好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进一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充分理解和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内涵与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我国应立足当前低碳治理形势,深入剖...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我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承诺与实现时间。为了更快更好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进一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充分理解和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内涵与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我国应立足当前低碳治理形势,深入剖析开展碳达峰相关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积极参考已实现碳达峰的经济技术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碳排放科学限制、碳固化技术完备和碳制度体系保障为一体的中国碳达峰特色路径,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维护国际气候安全、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国际经验 中国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