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孔子家语》札记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朝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1,共9页
《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宝贵材料,但由于长期以来该书“伪书”说的影响,人们对其价值仍然心存疑虑。其实,该书与包括《礼记》、《大戴礼记》在内的传世文献以及新出土文献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细心将《家语》与之比较,不难... 《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宝贵材料,但由于长期以来该书“伪书”说的影响,人们对其价值仍然心存疑虑。其实,该书与包括《礼记》、《大戴礼记》在内的传世文献以及新出土文献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细心将《家语》与之比较,不难发现它的确应该是孔子弟子记录的汇编,其基本的、主要的内容还应当是原始面貌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札记 《礼记》 《大戴礼记》
下载PDF
《礼记》版本杂识 被引量:11
2
作者 乔秀岩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本文讨论《礼记》经注诸版本间之关系及其价值,认为现存版本可分两系统,一为《唐石经》———宋监本系统,抚州本、八行注疏本属焉;余仁仲本、纂图互注本及十行注疏本、闽、监、毛本属另一系统。清代校勘《礼记》的两部代表性著作《礼记... 本文讨论《礼记》经注诸版本间之关系及其价值,认为现存版本可分两系统,一为《唐石经》———宋监本系统,抚州本、八行注疏本属焉;余仁仲本、纂图互注本及十行注疏本、闽、监、毛本属另一系统。清代校勘《礼记》的两部代表性著作《礼记注疏校勘记》、《抚本礼记考异》都未见到余仁仲本及纂图互注本,因而未能辨识十行本众多讹误的由来。今校余仁仲本,知十行本经注文本的底本是余仁仲本或类似余仁仲本的别本,十行本与抚本、八行本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至于岳本,应视为这两种系统的混成品,实不足珍重。这种认识也推翻了十行本在经注、疏汇刻本的基础上附入《释文》而成的通俗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版本 校勘记
原文传递
出土秦汉简牍中的“历记” 被引量:8
3
作者 郑传斌 《中原文物》 2004年第4期55-58,72,共5页
在出土的秦汉简牍中 ,有不同类型的记载当时历法的简牍 ,学者们一般都将它称作“历谱”。其实这种命名并不恰当 ,也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简牍的性质。我们认为 ,除了把一部分改成作“历日”以外 ,还有一部分应当命名为“历记”。
关键词 秦汉简牍 “历记” 古代历法 “历谱”
原文传递
《礼记》有关篇章作者及成文年代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亚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0-91,共2页
郭店简与上博简的发现与研究使《礼记》有关篇章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我们认为《礼记》一些有关思想方面的重要篇章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的儒家七十子及后学之手,他们在战国时代社会环境的要求之下,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儒学。
关键词 《礼记》 《礼运》 七十子后学
下载PDF
《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月令》是《礼记》第六篇,其内容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基本相同,主要记载了一年十二月的天象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政令,是一篇中国古代农业研究史上重要的文献。关于它的成篇年代,自汉代以来,众说纷纭,从而... 《月令》是《礼记》第六篇,其内容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基本相同,主要记载了一年十二月的天象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政令,是一篇中国古代农业研究史上重要的文献。关于它的成篇年代,自汉代以来,众说纷纭,从而影响了它的价值。通过考查,《月令》当成篇于战国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礼记 十二纪 时则训
下载PDF
中国古代侠义小说二题 被引量:3
6
作者 袁良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侠义精神乃人类善良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思想流派以及汉初《史记》侠义观的撮要勾勒,论证了中国古代侠义资源的丰厚性。正是在这种丰厚资源的基础上,萌生了中国最早的侠义小说《干将莫邪》和《李寄》,开... 侠义精神乃人类善良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思想流派以及汉初《史记》侠义观的撮要勾勒,论证了中国古代侠义资源的丰厚性。正是在这种丰厚资源的基础上,萌生了中国最早的侠义小说《干将莫邪》和《李寄》,开辟了中国侠义小说的源头。对《干将莫邪》和《李季》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也指出了它们客观存在的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义精神 滥觞 <干将莫邪> <李寄> 干宝
下载PDF
“礼”的传承与转化:中国当代公共文明的本土资源 被引量:5
7
作者 曹丽 杨胜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礼记》一方面记述了殷周以来有关"礼"的种种制度、仪节和观念,同时又通过对《仪礼》的解释、发挥,体现了孔子及其后学重建礼制秩序的构想。《礼记》中针对家族以外的社会行为规范,可视为中国"公共文明"之发端。但... 《礼记》一方面记述了殷周以来有关"礼"的种种制度、仪节和观念,同时又通过对《仪礼》的解释、发挥,体现了孔子及其后学重建礼制秩序的构想。《礼记》中针对家族以外的社会行为规范,可视为中国"公共文明"之发端。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和国人文明意识的日益自觉,《礼记》所阐述的礼学体系需要进行基础性重构,从中国传统之"礼"的精神和原则中,可以传承和转化出自由、自律、分享和责任等现代性观念,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共文明建设的本土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礼学 公共文明
下载PDF
宋代《礼记》学文献综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6期17-20,共4页
宋代的《礼记》学受到宋代学风的影响甚深,疑经疑传的特点很明显。宋代《礼记》学文献的数量很大,分为论说类和考据义理并重类两大类型,广泛分布于经、史、子、集、丛各部。宋代《礼记》学文献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宋代 礼记 礼记学文献
下载PDF
战国楚简的发现和《礼记》研究的反思
9
作者 王锷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的发现和上海博物馆收藏楚竹书的公布,轰动了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这批楚简,与儒家经典《礼记》、《诗经》和道家《老子》等文献,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引发对两千年《礼记》研究的反思。文章从《礼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的发现和上海博物馆收藏楚竹书的公布,轰动了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这批楚简,与儒家经典《礼记》、《诗经》和道家《老子》等文献,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引发对两千年《礼记》研究的反思。文章从《礼记》研究存在的问题、《礼记》的真伪、《礼记》与秦汉学者的关系、《礼记》研究的意义等四个方面,探讨《礼记》研究的现状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礼记》不存在真伪问题,主要是四十六篇成篇年代先后的问题。四十六篇中的大多数和部分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先秦之作。秦汉学者在四十六篇的流传和整理中,功劳卓著。戴圣将《曲礼》等四十六篇编成《礼记》,后经郑玄等人的注解,基本奠定了《礼记》的学术和政治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上博简 戴圣 礼学 战国 《礼记》 中国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10
作者 闫月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2,共13页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成感通互动的境域。在此一语境中,祭祀物色与所处季节直接相关,祭物参与仪式展演,成为意义的生成方式。月令图式是祭祀仪式的根据,这一图式展现出物候、农事和政令的协调。因而,感物与礼制场景直接相关,感物应物候之变,感人循礼制之限。在早期文本中,物不仅是外物,更是祭祀之物;情不仅是私人情感,也是公共情感。通过情实现群体的共鸣,是仪式表演的抒情策略,它最终指向家庭、族群和社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因此,在礼制背景中,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性,其早期形态并非指向个人情感,而是指向公共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月令 仪式 礼乐 公共情感
下载PDF
李济与西方博物馆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玲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00,共5页
民国时期西方博物馆知识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留学出身的考古学者李济参与早期博物馆知识传播的同时,积极从事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创建活动,打破了本土古物私家收藏的传统,积极宣扬古物公有公藏的博物馆思想,对其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产生... 民国时期西方博物馆知识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留学出身的考古学者李济参与早期博物馆知识传播的同时,积极从事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创建活动,打破了本土古物私家收藏的传统,积极宣扬古物公有公藏的博物馆思想,对其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 考古采集品 博物馆
原文传递
王旭老师论脾阴虚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文 王超凡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5期41-42,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结直肠炎症性病变,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澼"等范畴。病变多以溃疡为主,局限于黏膜层,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结直肠炎症性病变,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澼"等范畴。病变多以溃疡为主,局限于黏膜层,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兼见多种全身症状。此病病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且在病变涉及所有大肠时有恶变的机率,然而祖国医学在其治疗方面有着丰硕的经验,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泄泻 痢疾 肠澼
下载PDF
《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拘急、里急、弦急”考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星妤 徐爽 钟相根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367-1370,共4页
“拘急”作为张仲景疾病分类中的“阴病十八”之一,在《金匮要略》虚劳病篇体现最为突出,类似还有“里急”“弦急”。此三者的具体释义及症状体征的描述模糊不清,影响到临床诊疗。本文参考各家注释,结合腹诊研究,对“拘急、里急、弦急... “拘急”作为张仲景疾病分类中的“阴病十八”之一,在《金匮要略》虚劳病篇体现最为突出,类似还有“里急”“弦急”。此三者的具体释义及症状体征的描述模糊不清,影响到临床诊疗。本文参考各家注释,结合腹诊研究,对“拘急、里急、弦急”进行考释:“拘急”指紧张不舒,发作突然、急切,抚之不仁;“里急”指脐周胀、痛不明显,按之紧张,但软而不硬;“弦急”指腹壁薄,鸠尾凹陷,脐下如按琴弦。治疗均须重用芍药之甘以缓诸“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拘急” “里急” “弦急” 腹诊 芍药 张仲景
下载PDF
郭嵩焘《礼记质疑》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冠伟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礼记质疑》是郭嵩焘最主要的礼学专著,历来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文章在对《礼记质疑》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后,不赞成对该书过分地贬斥,认为该书虽有不少疏失,但其中言之成理的意见亦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该书于治礼发表了一些较好的意见(观... 《礼记质疑》是郭嵩焘最主要的礼学专著,历来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文章在对《礼记质疑》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后,不赞成对该书过分地贬斥,认为该书虽有不少疏失,但其中言之成理的意见亦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该书于治礼发表了一些较好的意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礼记 礼记质疑
下载PDF
郭店简与《礼记》二题
15
作者 龚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礼记》与郭店简的比较看,传说中的《子思子》一书既有子思记述孔子的言论,也有子思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礼记》收入七十子的著作时,作了适应时代的删削,但仍是进一步研究孔门思想的宝贵资料。郭店简与《礼记》在思想内... 从《礼记》与郭店简的比较看,传说中的《子思子》一书既有子思记述孔子的言论,也有子思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礼记》收入七十子的著作时,作了适应时代的删削,但仍是进一步研究孔门思想的宝贵资料。郭店简与《礼记》在思想内容上的某些接近,说明它虽不必被称为《礼记》,但却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礼记》的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礼记 《子思子》
下载PDF
自然天道与人间秩序——《礼记》政治智慧论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0,152,共6页
《礼记》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儒家贯通自然天道与人间秩序的智慧。在《礼记》中,日常生活、政治生活都从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上寻找到依据,进而得到合理解释;同时,人类生活秩序又因为源于至高无上的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而获得了合法性和... 《礼记》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儒家贯通自然天道与人间秩序的智慧。在《礼记》中,日常生活、政治生活都从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上寻找到依据,进而得到合理解释;同时,人类生活秩序又因为源于至高无上的天地万物及其自然秩序而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贯通自然、生活与政治,人类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活动实现了统一。因此,在改造自身的人类活动中,也应该考虑和尊重自然的因素,实现人类行为与天地万物的合拍、同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自然 生活 政治
下载PDF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刚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是"仁爱",不仅"爱人",还要"爱物",是"合敬同爱"、普爱众生。《礼记》处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人们对一切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以时",适时发展农业,这是一种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举措。《礼记》所赋有的和谐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人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整体和谐现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和谐生态 “和而不同” “仁爱”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先秦至西汉《礼记·缁衣》学术溯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戌国 延瑞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5-78,共4页
传世本《缁衣》作为戴圣辑《礼记》中的一篇,其成篇年代、作者及其后的传授情况历来不详。上世纪90年代湖北出土了一批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回购了一批楚简,这两批文献中都有《缁衣》篇,证明其成篇年代不晚于战国。传世本、郭店简... 传世本《缁衣》作为戴圣辑《礼记》中的一篇,其成篇年代、作者及其后的传授情况历来不详。上世纪90年代湖北出土了一批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回购了一批楚简,这两批文献中都有《缁衣》篇,证明其成篇年代不晚于战国。传世本、郭店简本、上博简本三者互证,使我们可以对《礼记·缁衣》作一番追本溯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缁衣》 《礼记》 郭店楚简 上博简 学术源流
下载PDF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英文版《西阴村史前的遗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斌 马文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20,共14页
1926年10~12月李济发掘西阴村遗址,是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端[1],曾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2]。1927年8月他在清华学校出版的《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以下简称“中文版报告”)[3],则是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报告第... 1926年10~12月李济发掘西阴村遗址,是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端[1],曾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2]。1927年8月他在清华学校出版的《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以下简称“中文版报告”)[3],则是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报告第一章“缘起”介绍了西阴村发掘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 弗利尔美术馆 英文版《西阴村史前的遗存》 梁思永
原文传递
《礼》古记与子思之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邢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1,共7页
《礼》类战国古文记文,是一种长期为人所忽略的古代学术文体。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简中,见有多种此类"《礼》古记"的作品,与传为子思之学的儒家传统有关。研究出土文献中的"《礼》古记"类作品,不仅使我们得以考察传为... 《礼》类战国古文记文,是一种长期为人所忽略的古代学术文体。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简中,见有多种此类"《礼》古记"的作品,与传为子思之学的儒家传统有关。研究出土文献中的"《礼》古记"类作品,不仅使我们得以考察传为子思学派作品的早期面貌,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文献的文献形式与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思 礼记 出土文献 古文 《礼》古记 《礼》古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