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被引量:333
1
作者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全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生态过渡带的自然环境、植被的现状和历史变迁过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环境和植被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草地建设的原则及优化生态模式,其中包括:水分平衡原则,半固定沙丘持... 本文全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生态过渡带的自然环境、植被的现状和历史变迁过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环境和植被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草地建设的原则及优化生态模式,其中包括:水分平衡原则,半固定沙丘持续发展原则,网带状种植原则,滩地草、农、林复古系统模式、软梁半人工草地复合系统模式和硬梁天然草地放牧系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草地 优化模式 植物生态学
下载PDF
胡杨不同叶形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_2 的响应 被引量:172
2
作者 苏培玺 张立新 +3 位作者 杜明武 毕玉蓉 赵爱芬 刘新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 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 .)叶形多变化 ,大致归纳为杨树叶 (卵圆形叶 )和柳树叶 (披针形叶 )两大类。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选择成年树同时具有卵圆形叶和披针形叶的标准株 ,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 ,通过活体测定 ,比较了其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对CO2 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目前大气CO2 浓度下 ,当光强为 10 0 0 μmol·m-2 ·s-1时 ,卵圆形叶 (成年树主要叶片 ) (A)和披针形叶 (成年树下部萌条叶片 ) (B)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 16 .40 μmolCO2 ·m-2 ·s-1和 9.38μmolCO2 ·m-2 ·s-1;水分利用效率 (WUE)分别为 1.5 2mmolCO2 ·mol-1H2 O和 1.18mmolCO2 ·mol-1H2 O ;A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 16 0 0 μmol·m-2 ·s-1和 79μmol·m-2 ·s-1,B的相对应值则为 15 0 0 μmol·m-2 ·s-1和 16 8μmol·m-2 ·s-1。当CO2 浓度加富到 45 0 μmol·mol-1时 ,A的光饱和点升高了 15 0μmol·m-2 ·s-1,光补偿点降低了 36 μmol·m-2 ·s-1;而B的光饱和点降低了 2 72 μmol·m-2 ·s-1,光补偿点则升高了 32μmol·m-2 ·s-1。这表明 ,柳树叶的光合效率较低 ,以维持生长为主 ;随着树体长大 ,柳树叶难以维系其生长 ,出现杨树叶 ,杨树叶更能耐大气干旱 ,光合效率高 ,通过积累光合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叶形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蒸腾作用 CO2加富 荒漠 响应
下载PDF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被引量:162
3
作者 胡隐樵 高由禧 +5 位作者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5-236,共12页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湿润地区不同,干旱地区地表蒸散和植被过程并不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控制因子,因为感热并不输送到自由大气仅是大气边界层的强迫因子;而潜热输送给自由大气并且潜热的释放是大气环流的主要能源,但干旱地区很少或没有水汽和潜热输送到自由大气,所以干旱地区自由大气不能从地面得到热能;地表反射率大和向上长波辐射强致使净辐射亏损大;基于以上原因,干旱地区可能是一个水汽输送和热能的“汇”。这些结果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干旱地区的陆面过程。黑河实验的结果以系统的观测事实证实了绿洲的冷岛效应,临近绿洲沙漠的逆湿现象,即夏季白天常常是绿洲有感热向下输送,临近绿洲的沙漠有水汽向下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干旱地区 沙漠 黑河实验
下载PDF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6
4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景观生态的基本特点和景观嵌块体类型 ,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与景观生态功效的评价 ,利用 80年代和 90年代两期有关景观生态的资料 ,论述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 以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景观生态的基本特点和景观嵌块体类型 ,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与景观生态功效的评价 ,利用 80年代和 90年代两期有关景观生态的资料 ,论述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指出河流廊道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主要生态流 ,河流廊道的变化是导致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荒漠绿洲 水资源 景观空间格局 河流廓道
下载PDF
Study on Soil Microbiotic Crust and Its Influences on Sand-fixing Vegetation in Arid Desert Region 被引量:132
5
作者 李新荣 张景光 +2 位作者 王新平 刘立超 肖洪浪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9期965-970,共6页
Based on secular fixed_site data in the artificial sand_fixing vegetation district at the southeast fringe of the Tengger Desert, the form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otic crusts and its influences on vegetati... Based on secular fixed_site data in the artificial sand_fixing vegetation district at the southeast fringe of the Tengger Desert, the form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otic crusts and its influences on vegetation dynamics were analyzed. Once sand barrier and artificial vegetation have stabilized the surface of the sifting sand, could form aeolian deposition crust and then evolve into algae_dominated crust. Such processes result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physical effects of atmospheric dust and silt deposition on sand surface, sinking and raindrop impact, and soil microorganism activiti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ess than 200 mm precipitation, the presence of microbiotic crust changes the soi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lter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mited precipitation in sand layer and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deep_rooted shrubs.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otic crust and subsurface soil affects the plant growth and seed rain distribution, as a result,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gradually tend to become saturated and finally affects the vegetation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 desert region microbiotic crust sand_fixing vegetation
下载PDF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分析——景观空间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94
6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干旱区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基于生态空间理论和景观格局分析指标,针对荒漠绿洲生态体系,以植被演替为主要生态变化表现以及受外来径流制约的特点,提出区域空间格网化,以网格为研究单元提取指标信息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黑河流域下游三角洲区域为研究实... 本文基于生态空间理论和景观格局分析指标,针对荒漠绿洲生态体系,以植被演替为主要生态变化表现以及受外来径流制约的特点,提出区域空间格网化,以网格为研究单元提取指标信息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黑河流域下游三角洲区域为研究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景观类型的方法相比,景观类型与荒漠绿洲的生态构成相一致,能反映径流影响的景观结构与生态变化,便于生态保护规划与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绿洲 生态体系 景观格局 格网
原文传递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24
7
作者 牛得草 李茜 +2 位作者 江世高 常佩静 傅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5,共9页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物候期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采集植物叶片,分析了其C、N、P含量及计量比在不同月份的变化。结果显示:1)同一生活型的6种植物的叶片C、N、P及C:N、C:P和N:P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且以上各指标季节间的变异系数在6种植物之间也存在差异;2)单个植物种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叶片C、N含量及C:N的季节变异较小,叶片P含量及C:P和N:P的季节变异较大,6种植物叶片C、N含量及C:N由于季节变异所计算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60%–10.20%、6.09%–20.50%和5.87%–18.78%,6种植物叶片P含量的季节变异所产生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43%–43.43%,叶片C:P和N:P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8.48%–31.95%和11.86%–40.73%;3)综合分析6种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各指标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P(28.85%)>C:P(25.02%)>N:P(22.18%)>N(14.22%)>C:N(12.48%)>C(4.62%);4)生长季节与植物种类对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N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植物叶片P含量的变异主要受生长季节影响,植物叶片C:N、C:P和N:P的变异都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活型 灌木
原文传递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84
8
作者 张林静 岳明 +3 位作者 张远东 顾峰雪 潘晓玲 赵桂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分别采用重要值、盖度、多度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 ,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各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红柳、红砂、梭梭这三个群落较高 ,肉叶雾冰藜群... 分别采用重要值、盖度、多度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 ,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各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红柳、红砂、梭梭这三个群落较高 ,肉叶雾冰藜群落、叉毛蓬群落、盐爪爪群落、囊果碱蓬群落和雾冰藜群落居中 ,无叶假木贼群落和碱蓬群落较低 ;2 )研究区总体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 ,随着群落演替其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低高较高的变化趋势 ;3)对荒漠植被 ,以重要值或盖度为指标计测多样性指数较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阜康 荒漠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演变与荒漠化的成因 被引量:86
9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 近 40年来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发展速率为 0 81%~ 1 6 4% /a。以往人们多侧重于对当代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 ,而忽视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 2 0 0 0 0年来气候、风沙、黄土和第四纪环境的演变过程 ,采用GIS对干冷 温湿 干冷三个气候时段的荒漠化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 ,并指出 10 0 0 0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促使北方干旱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时间尺度为万年或千年 ,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尺度为百年或10年。第四纪环境是形成荒漠化的基础 ,植被、土被被破坏是当代荒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近 5 0年来 ,中国北方的气候有向干、热方向演变的趋势 ,因此 ,荒漠化的防治将是 2 1世纪中国的一项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环境 荒漠化 黄土 沙漠 GIS 中国 干旱半旱区 成因 气候 风沙
下载PDF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殷志强 秦小光 +1 位作者 吴金水 宁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351,共9页
通过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系统研究后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提出了风成、水成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判别依据。认为:1)细粒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 通过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系统研究后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提出了风成、水成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判别依据。认为:1)细粒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2)黄土粉尘粒径以<70μm的悬浮颗粒为主,粒度由粗、中、细三个组分构成。粗粒组分含量最高,其中值粒径与源区距离呈负相关,中粒组分百分含量与源区距离呈正相关。3)沙漠沙粒度由一个极其明显的粗粒跳跃组分构成,中值粒径一般位于100~300μm,分选性极好。4)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1μm,2~10μm,10~70μm,70~150μm,150~700μm,>700μm),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分选性差。5)河流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较复杂,其分布特征蕴含了水动力强弱信息。6)沙漠沙→黄土与河流沙→湖泊沉积物其优势组分的粒径均逐渐变细,但水成相对应组分比风成组分粒径要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沙漠沙 湖泊 河流 粒度特征 多组分分布
下载PDF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67
11
作者 张林静 岳明 +3 位作者 顾峰雪 张远东 潘晓玲 赵桂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对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 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 3层土壤 19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土壤酸碱度、全盐量、Cl-、K+ +Na+ 、Mg2 + 、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5 ) .酸碱度和有机质... 对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 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 3层土壤 19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土壤酸碱度、全盐量、Cl-、K+ +Na+ 、Mg2 + 、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5 ) .酸碱度和有机质与多样性的最好拟合为二项式 ,即高的物种多样性出现在梯度中间位置 .其余 6个指标与物种多样性为显著线形负相关关系 ,表明全盐量、Cl-、K+ +Na+ 、Mg2 + 含量越多 ,物种多样性越小 .全N和速效P与均匀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全N和速效P含量上升 ,均匀度显著下降 .植物个体数与土壤水盐的回归分析表明 ,植物多度受土壤水分和盐分影响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阜康 绿洲荒漠过渡带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环境因子 耦合关系
下载PDF
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盐分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77
12
作者 弋良朋 马健 李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65-3571,共7页
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盐碱化土壤分布面积较广、土壤积盐较重的地区,这里发育着丰富的盐生植物。目前对于干旱荒漠区盐生植物根际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不同盐生植物的根际特征对于研究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环境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 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盐碱化土壤分布面积较广、土壤积盐较重的地区,这里发育着丰富的盐生植物。目前对于干旱荒漠区盐生植物根际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不同盐生植物的根际特征对于研究盐生植物适应盐渍环境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采用盆栽根袋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荒漠盐生植物的根际盐分和养分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盐分在盐生植物根际发生富集,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总盐和8种主要盐分离子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而在拒盐盐生植物根际中增加不显著,其中Cl-和Na+的富集程度相对其它6种离子的富集程度要高。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根际土中的SO42-/Cl-比土体有显著的降低,表明在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Cl-的富集程度比SO42-高,拒盐盐生植物根际土盐分SO42-/Cl-比略有提高。7种盐生植物根际土中的Na+/K+,Na+/Ca2+,Na+/Mg2+比均较土体有显著的增加,芦苇根际土中的增加最小。在所有研究植物中,根际土壤中全N含量比土体的含量高,但全P和全K含量却比土体的含量低;根际土壤中有效态养分的变化则与全态相反,根际土壤中的有效N含量比土体中的都显著降低,除芦苇外,其他六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都高于土体,但有效P的富集不及有效K富集的程度高。在研究的七种植物中,钠猪毛菜根际土壤的有效N亏缺量最高,有效P和速效K富集也最少。7种植物,尤其是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的地上部分的主要盐离子含量比地下部分高,如Cl-、Na+、Ca2+和K+,在根际富集程度最高的Cl-和Na+,在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增加的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盐生植物 荒漠 盐分 养分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全新世以来的演变 被引量:66
13
作者 杨小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4,共8页
本文阐述了巴丹吉林沙漠丘间地湖泊及其周围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研究地区湖泊中的TDS变化范围较大 ,介于 1 .2g/L和 3 98.2g/L之间。微咸湖泊属于Na (Ca) (Mg) Cl (SO4) (HCO3)类型 ,而含盐量高的湖泊则属于Na (K) Cl (CO3) ... 本文阐述了巴丹吉林沙漠丘间地湖泊及其周围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研究地区湖泊中的TDS变化范围较大 ,介于 1 .2g/L和 3 98.2g/L之间。微咸湖泊属于Na (Ca) (Mg) Cl (SO4) (HCO3)类型 ,而含盐量高的湖泊则属于Na (K) Cl (CO3) (SO4)类型。文章根据同位素分析结果 ,提出了浅层地下水年龄都较年轻的观点。结合对古湖岸地貌与沉积的研究 ,文章还指出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湖泊在全新世发生过明显变化 ,湖水矿化度的增高和水域面积的快速萎缩是由于全新世中期以来出现的干旱化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湖泊 地下水 水化学 全球变化 全新世
下载PDF
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罗明 邱沃 《中国草地》 CSCD 1995年第5期29-33,共5页
对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中分布的微生物数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9.8%。0~40cm土层是该类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生物学活性最大的区域。土壤微生物呈明显... 对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平原荒漠盐渍草地中分布的微生物数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9.8%。0~40cm土层是该类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生物学活性最大的区域。土壤微生物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氮素生理群微生物以氨化细菌最多,芽孢细菌次之,硝化细菌极少,好气固氮菌未测定到。平原荒漠盐渍草地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密度均低于同地区的耕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态分布 荒漠 盐渍草地
原文传递
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69
15
作者 白永飞 黄建辉 +6 位作者 郑淑霞 潘庆民 张丽霞 周华坤 徐海量 李玉霖 马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领域,重点介绍了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与调控机制联网研究的思路、关...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领域,重点介绍了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与调控机制联网研究的思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实验设计、观测指标体系,以及联网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联网实验研究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原文传递
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贾宝全 慈龙骏 +2 位作者 蔡体久 高志海 丁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以甘肃省的民勤绿洲为例 ,选择土壤水分最为亏缺的 7月 ,对白刺 (Nitrariatangutorum)沙包不同迎风面 ,以及绿洲和荒漠交错地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白刺沙包而言 ,其上层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中间层... 以甘肃省的民勤绿洲为例 ,选择土壤水分最为亏缺的 7月 ,对白刺 (Nitrariatangutorum)沙包不同迎风面 ,以及绿洲和荒漠交错地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白刺沙包而言 ,其上层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中间层次 (4 0~ 80cm)则刚好相反。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上 ,灌丛沙包与沙丘间低地水分变化有很大的不同 ,总体而言 ,丘间地水分含量大于灌丛沙包 ,但在距离绿洲 40 6m处 ,二者均出现一个土壤水分的最低值。在丘间地表层 ,水分变化是距离绿洲愈近 ,土壤含水量愈高 ;而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则刚好相反。在灌丛沙包上 ,其土壤水分大多在 1.5 %左右 ,远低于植物的萎蔫系数 ,故不能够满足植物生命活动之需 ;在绿洲至流动沙丘这一环境梯度带 ,其水分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 3个区间。基本规律是 ,愈靠近绿洲 ,土壤含水量也愈高 ;而随着与绿洲距离的逐渐拉大 ,其深层含水量增加、各土层之间的含水量差值也在逐步增大。在丘间地与灌丛沙包底部接触处的丘间地上层 ,存在一个 2 0cm厚度的高含水层 ,这一层次为灌丛植物在年内气候干旱期的生命维持提供着重要水源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带 绿洲 荒漠 土壤水分 年内干旱期
下载PDF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量:63
17
作者 赵哈林 赵学勇 +3 位作者 张铜会 张小由 李玉霖 刘立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可以归结为荒漠的荒漠化和绿洲的荒漠化两种类型。其中,荒漠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主要发生于土质荒漠和沙质荒漠。土质荒漠沙漠化的最终结果将由土质荒漠演变为沙质荒漠或砾质荒漠或风蚀劣地,沙质荒漠的沙...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可以归结为荒漠的荒漠化和绿洲的荒漠化两种类型。其中,荒漠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主要发生于土质荒漠和沙质荒漠。土质荒漠沙漠化的最终结果将由土质荒漠演变为沙质荒漠或砾质荒漠或风蚀劣地,沙质荒漠的沙漠化是由固定、半固定沙质荒漠演变为流动、半流动沙质荒漠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流动沙质荒漠。绿洲的荒漠化主要包括绿洲的干旱化、沙漠化和盐渍化3种类型。其中,干旱化常导致绿洲植被的衰退和死亡,致使绿洲萎缩,其边缘地带常和沙漠化叠加,导致流沙对绿洲的入侵。如果绿洲水源完全断绝,其绿洲将会消失,最终演变为沙质荒漠或风蚀劣地。绿洲盐渍化主要源于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抬升,下层土壤盐分聚集地表所致,其结果是形成盐渍化绿洲。我国西北地区土质荒漠的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东部、天山南麓冲积扇上的土质荒漠带,以及准噶尔盆地北侧的荒漠草原带;沙质荒漠的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绿洲干旱化和沙漠化以甘肃民勤最为典型,而绿洲的盐渍化主要发生于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绿洲 沙漠化 盐渍化 土壤 植被
原文传递
塔克拉玛干风积沙工程特性 被引量:55
18
作者 陈忠达 张登良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风积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丰富的物质 ,也是沙漠地区筑路的基础材料。根据大量的室内外试验结果 ,系统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积沙的工程特性 。
关键词 风积沙 工程特性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公路
下载PDF
临近绿洲的沙漠上空近地面层内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51
19
作者 胡隐樵 王俊勤 左洪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1991年7月在HEIFE实验区沙漠站进行了一次水汽输送观测实验。观测发现近地面层内比湿廓线常常出现极小值,该极小值高度为零水汽通量面的高度。这个高度以上水汽向下输送,廓线呈逆湿特征,这个高度以下水汽向上输送,廓线呈蒸发特征。沙漠... 1991年7月在HEIFE实验区沙漠站进行了一次水汽输送观测实验。观测发现近地面层内比湿廓线常常出现极小值,该极小值高度为零水汽通量面的高度。这个高度以上水汽向下输送,廓线呈逆湿特征,这个高度以下水汽向上输送,廓线呈蒸发特征。沙漠上空近地面层内水汽不是常通量,在一个固定高度上观测到的水汽通量和“潜热通量”不能代表地面的蒸发量和潜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近地面层 水汽通量 廓线 观测 沙漠 逆湿 高度 绿洲 潜热通量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植物多样性及群落分类 被引量:53
20
作者 张荣 刘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56-6066,共11页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以1000m2/样地为最小观测面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61样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92个物种,隶属于22科71属,单种科、单种属多,区系优势现象明显。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81.5%,短命植物占43.5%,对物种丰富度和...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以1000m2/样地为最小观测面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61样地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发现92个物种,隶属于22科71属,单种科、单种属多,区系优势现象明显。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81.5%,短命植物占43.5%,对物种丰富度和盖度的空间变化起决定作用。属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型成分占大多数,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分布特征。总物种数,草本物种数,短命植物物种数与纬度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和海拔显著正相关。从南到北,总盖度、草本盖度和短命植物的盖度显著下降,灌木的盖度则增加,从西到东,总盖度、草本盖度和短命植物的盖度显著增加,而灌木的盖度则减少。采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方法,根据纬度、土壤pH值和海拔,将61样地分为4个群落。结合降水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梯度变化所导致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推测如果未来降水持续增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本植物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物种丰富度 群落 区系分析 多元回归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