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中的“血腥描写”及其文化阐释 被引量:7
1
作者 杜贵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
《水浒传》中包括食人、虐杀与滥杀等"血腥描写",既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又是上古文化传统的产物,同时是当时小说写人艺术由"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之幼稚与蒙昧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进阶。读者只有以历史与美学... 《水浒传》中包括食人、虐杀与滥杀等"血腥描写",既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又是上古文化传统的产物,同时是当时小说写人艺术由"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之幼稚与蒙昧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进阶。读者只有以历史与美学的观点,对《水浒传》主旨、总体构思及叙事写人艺术作全面具体的分析,才有可能对这些"血腥描写"产生历史的同情与审美的接受。至于某些人以《水浒传》"血腥描写"是"宣扬暴力"的指责,则是非文学或不善读书及杞人忧天的批评。《水浒传》通过有关描写已表示了对"血腥"行为的否定。当前,《水浒传》阅读与传播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需出现与时俱进的关于《水浒传》乃至其他古典小说的研究与批评,以扶正纠谬,探幽烛隐,引导构建名著阅读与传播"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血腥描写 食人 虐杀 滥杀
下载PDF
走火入魔的前卫艺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履生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面对国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食人”等“行为艺术”本刊开辟专栏,邀请美术理论家和画家来进行笔谈讨论,这本是刊物和理论家、画家们及时而有责任感的表现。但朱青生在接受邀请后却认为《美术》杂志社组织这场讨论“目前还不具备基础背... 面对国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食人”等“行为艺术”本刊开辟专栏,邀请美术理论家和画家来进行笔谈讨论,这本是刊物和理论家、画家们及时而有责任感的表现。但朱青生在接受邀请后却认为《美术》杂志社组织这场讨论“目前还不具备基础背景知识”只有等他先来给大家上一堂“现代艺术常识”的启蒙课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否则就不能“防止行外人士”把“食人”等“行为艺术”当成“社会上的反常现象。这种态度未免傲慢,缺乏尊重他人的起码礼貌。 邵大箴、陈履生等几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应邀寄来文章参加讨论。本刊并不认为,他们因为没有事先听朱青生的“现代艺术常识”启蒙课而没有资格来参加对“食人”等“行为艺术”的讨论本刊也并不认为因为他们把“食人”等“现代艺术”视为“社会上的反常现象”,而就应把他们都当成没有“现代艺术常识”的“行外人士”。我们将邵大箴、陈履生等几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的文章连同朱青生的“现代启示录”一并全文发表于下,请广大读者自己来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前卫艺术 艺术家 行为艺术 现代艺术 食人 人体标本 文化立场 公共利益 美术理论 尸体
原文传递
食物、食人、性与权力关系——安杰拉·卡特20世纪70年代小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武田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食物的意象在安杰拉·卡特20世纪70年代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卡特的笔下,它变成了批判旧有体制和构建自身理论话语的利器。食物始终与性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充当压迫性权力关系的中介,亦可以充当权力和自我认同的表... 食物的意象在安杰拉·卡特20世纪70年代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卡特的笔下,它变成了批判旧有体制和构建自身理论话语的利器。食物始终与性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充当压迫性权力关系的中介,亦可以充当权力和自我认同的表征,还可以象征权力关系的消解;食物既可以充当女性遭受父权暴君掠夺的证据,亦可以由被掠夺的女性或自我需要完善的男性来充当,还可以象征男女两性的解放与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杰拉·卡特 食物 食人 权力关系
下载PDF
食人、食物:析《天堂》中的权力策略与反抗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彬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莫里森的小说《天堂》政治色彩浓厚,种族、性别等权力交织成一张权力之网,通过食物和食人两种权力策略经济、有效地将黑人和女人等所谓'不正常的人'收编到网内,并对其实施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规训与惩罚'。然而,权力与反... 莫里森的小说《天堂》政治色彩浓厚,种族、性别等权力交织成一张权力之网,通过食物和食人两种权力策略经济、有效地将黑人和女人等所谓'不正常的人'收编到网内,并对其实施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规训与惩罚'。然而,权力与反抗共生。昏暗的修道院本身便是对现代权力'可视性'的一种挑战,其中的女性以'食'为剑向权力发起的反击再次证实:无所不在的权力并非无所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天堂》 食物 食人 权力
原文传递
食人演示中的文化模式批判——评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的《晚风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炳钧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一定程度上说,耶利内克的短剧《晚风总统》是对奥地利大众剧作家内斯特罗伊的滑稽剧《晚风酋长》的重新解读与反思。在现在与过去的互文对话之中,引言脱离了原来的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的指涉可能,在对历史话语的反思中使人窥见到... 在一定程度上说,耶利内克的短剧《晚风总统》是对奥地利大众剧作家内斯特罗伊的滑稽剧《晚风酋长》的重新解读与反思。在现在与过去的互文对话之中,引言脱离了原来的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的指涉可能,在对历史话语的反思中使人窥见到文化模式的移置、转换。本文尝试在对这两个文本比较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耶氏剧作是如何通过文学审美方式对文化模式的不同侧面进行演示的,是如何通过怪诞戏耍的表现方式,通过对原本二元对立的模式的混淆演示,来进行文化模式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利内克 文化模式 演示 食人 记忆 媒体 模仿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的食人现象述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俊然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秦汉帝国四百多年间一直存有食人现象,这种食人现象分为两种,即天灾性食人与人祸性食人。二者交替出现,是秦汉时期食人现象的新特点。通过对秦汉时期食人现象历史演变轨迹的梳理,人们可以认清当时食人现象的一些内容。为了食人惨剧不再... 秦汉帝国四百多年间一直存有食人现象,这种食人现象分为两种,即天灾性食人与人祸性食人。二者交替出现,是秦汉时期食人现象的新特点。通过对秦汉时期食人现象历史演变轨迹的梳理,人们可以认清当时食人现象的一些内容。为了食人惨剧不再重演,一方面应努力提高科技,发展经济,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改善其行政能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食人惨剧或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食人 天灾 社会
下载PDF
食人传说与异域想象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1期48-56,共9页
在《点石斋画报》众多的图画新闻中有许多是关于"食人族"的报道。其中一些是关于西方"食人族"的报道,一些是关于番国"食人"风俗的报道,还有一些是关于国人"食人"的报道。"食人"传说... 在《点石斋画报》众多的图画新闻中有许多是关于"食人族"的报道。其中一些是关于西方"食人族"的报道,一些是关于番国"食人"风俗的报道,还有一些是关于国人"食人"的报道。"食人"传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流传极其广泛。在文化交流和冲突的初期,"食人传说"往往极端活跃,成为文化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本文从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中的"食人"新闻出发,尝试从原始思维、文化分类、文化想象几个方面对食人传说的的类型,特点和成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食人 异域想象 传说
下载PDF
《孔乙己》主题重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漆福刚 赵黎明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7,共5页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发表的一篇作品。关于《孔乙己》的主题 ,一直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话题 ,近百年来对鲁迅小说《孔乙己》主题误读种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为反对封建科举制度说 ;二为等级观念说。将《孔乙己》主题...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发表的一篇作品。关于《孔乙己》的主题 ,一直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话题 ,近百年来对鲁迅小说《孔乙己》主题误读种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为反对封建科举制度说 ;二为等级观念说。将《孔乙己》主题的探讨纳入鲁迅作品反“看客”母题系统来加以解读 ,揭示出《孔乙己》的主旨在于揭露抨击“看客食人”的现象 ,并具体分析其“看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主题 重探 误读 "看客" "食人"
下载PDF
“食人”及其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炳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3-185,共3页
"食人"现象滥觞于旧石器时代,存在于世界很多地方。在近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食人"不断地变化着自己的存在形态。它经历了一个由"人肉圣餐"到"图腾圣餐",再到"象征物圣餐"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食人 人肉圣餐 图腾圣餐 象征物圣餐
下载PDF
被食、自食与食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喜仁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7-89,共3页
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曹七巧的一生经历了被食、自食与食人的过程,这既有外部环境原因,也有人物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曹七巧所处的病态社会是其人性堕落的诱因,其自身情欲和钱欲的不可调和导致了人性的丧失,... 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曹七巧的一生经历了被食、自食与食人的过程,这既有外部环境原因,也有人物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曹七巧所处的病态社会是其人性堕落的诱因,其自身情欲和钱欲的不可调和导致了人性的丧失,同时好胜猜忌的个性对人物的命运也有重要影响。曹七巧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七巧 被食 自食 食人 悲剧
下载PDF
食物、饥饿、食人:《双城记》中的饮食书写——美味背后
11
作者 刘丹 《文存阅刊》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饮食书写十分丰富。作者不仅关注到食物的阶级差异,还对底层阶级的饥饿和食人现象进行了描写。《双城记》的饮食书写意蕴丰富,暗含着狄更斯对暴民活动、过度饮酒、食人行为的不赞同,以及对...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饮食书写十分丰富。作者不仅关注到食物的阶级差异,还对底层阶级的饥饿和食人现象进行了描写。《双城记》的饮食书写意蕴丰富,暗含着狄更斯对暴民活动、过度饮酒、食人行为的不赞同,以及对贵族阶级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双城记》 饮食书写 饥饿 食人
下载PDF
“虎噬人”母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练春海 《形象史学》 2015年第2期30-58,共29页
一虎噬人母题及有关器物虎噬人母题,又称'虎食人'或'人虎相抱'母题,也有学者将之称为'人兽母题'~[1]、'巫蹻'~[2],甚至'辟邪'~[3]。通常指商周时期出土或传世器物中,有人、人首或与人相关的造... 一虎噬人母题及有关器物虎噬人母题,又称'虎食人'或'人虎相抱'母题,也有学者将之称为'人兽母题'~[1]、'巫蹻'~[2],甚至'辟邪'~[3]。通常指商周时期出土或传世器物中,有人、人首或与人相关的造型和虎或虎身的某一部分造型组合在一起的图像、浮雕或圆雕装饰。其实使用诸如'虎食人'或'人虎相抱'之类较直观地反映图像特征的术语并不能够充分概括此类图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雕 特征 器物 食人 造型 母题 图像
原文传递
文明人的食人焦虑和帝国的纾解策略——十八世纪初期英国文学中的食人书写
13
作者 王晓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79,共19页
西方历史上的食人包括两种意涵:一是知识史上作为禁忌的食人行为,二是作为医药的尸体。十八世纪初期,笛福、切特伍德、奥宾和斯威夫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中都存在着或隐或显的文明人食人情节,体现了启蒙后的英帝国的食人焦虑。在他们的文... 西方历史上的食人包括两种意涵:一是知识史上作为禁忌的食人行为,二是作为医药的尸体。十八世纪初期,笛福、切特伍德、奥宾和斯威夫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中都存在着或隐或显的文明人食人情节,体现了启蒙后的英帝国的食人焦虑。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作为英帝国投射性认同产物的食人族成了纾解文明人食人焦虑的一种综合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人 焦虑 西方文明 投射性认同
原文传递
疯狂原始人
14
作者 雨田里 《少年科普世界(快乐数学4-6年级版)》 2021年第4期2-4,40,共4页
小伊突然想起盖说过有困难就呼唤他,他一定有办法!小伊立刻捡起不远处的一只牛角,使劲地吹响了牛角。没想到盖真的出现了!他从树林中冲出来,越过一块大石头,一下子跳到小伊面前,熟练地用打火石点燃一支火把。就在食人鸟快飞过来的时候,... 小伊突然想起盖说过有困难就呼唤他,他一定有办法!小伊立刻捡起不远处的一只牛角,使劲地吹响了牛角。没想到盖真的出现了!他从树林中冲出来,越过一块大石头,一下子跳到小伊面前,熟练地用打火石点燃一支火把。就在食人鸟快飞过来的时候,盖一手将小伊护住,一手将火把高高举起。食人鸟靠近火把时,就像碰到刺刀一样立刻避开了。原来,食人鸟怕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 食人 火把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社会领域中的大屠杀现象
15
作者 郭俊然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6-50,共5页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性和差异性,差异性表明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社会上层,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制定规则和破坏规则的人。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报复、权力腐败、权力腐败与心理变态、人祸、人祸与天灾、天灾和思想狭隘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绝对权力的滥用、周期性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社会 大屠杀 食人
下载PDF
反常的行为和反常的理论——听朱青生传达“现实世界之外的消息”有感
16
作者 廖少华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看了《美术》杂志2001年第四期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我认为陈履生、邵大箴等七位先生对“食人”等“行为艺术”旗帜鲜明地批判,是正确的,表达了广大读者的良知。读了朱青生的文章《这是现代艺术》,感到十分困惑,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 看了《美术》杂志2001年第四期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我认为陈履生、邵大箴等七位先生对“食人”等“行为艺术”旗帜鲜明地批判,是正确的,表达了广大读者的良知。读了朱青生的文章《这是现代艺术》,感到十分困惑,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怎么还要为“食人”等丑恶的“行为艺术”进行辩护,这还有普通人的良知吗?既然进行辩护,就应该正面来堂堂正正的辩护。但这位朱博士的辩护,躲躲闪闪,兜来兜去,甚是不高明。朱青生说“现代艺术”神秘地带着“现实世界之外的消息”,要大家对它顶礼膜拜。这真有一点艺术邪教的味道!下面,我们就来跟着朱青生走一走,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现实世界之外的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现实世界 行为艺术 食人 当代艺术 现代公民 背景知识 进行辩护 社会文化 形式逻辑
原文传递
鬿雀
17
《少儿国学》 2022年第4期40-41,共2页
《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
关键词 四经 鼠足 食人
原文传递
透视太平天国时期的食人现象
18
作者 李惠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太平军北方战场出现过食人现象 ,这种现象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饥饿求生性食人 ;一是习得性食人 ,包括惩罚性食人、仇恨性食人及医疗用药性食人等。农民军的食人行为带有政治斗争的成分或封建迷信的色彩 ,是在与清王朝统治势力较量中由时... 太平军北方战场出现过食人现象 ,这种现象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饥饿求生性食人 ;一是习得性食人 ,包括惩罚性食人、仇恨性食人及医疗用药性食人等。农民军的食人行为带有政治斗争的成分或封建迷信的色彩 ,是在与清王朝统治势力较量中由时代局限、阶级局限连带产生的一种“反人性”的恶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太平军北伐 饥谨 食人 恶俗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食人叙述
19
作者 张泓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3期155-160,共6页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食人叙述包括灾年食人、蛮夷食人、虎不食人等三类,这种叙述与纪昀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的创作理念有关,也和清朝的愚民教育有关,如与蒲松龄的记载相比,《阅微草堂笔记》对明末的灾年食人叙述更可见纪昀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食人 愚民
下载PDF
“健忘”:赵树理小说中一个永久的话题
20
作者 刘彦田 刘思扬 梁艳玲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赵树理在部分小说中塑造了以“三仙姑”为代表的“健忘者”形象,这些人物大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即“被食”受人欺,也有着“食人”欺压人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当年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性”中的“健忘性”。作家所塑造的形象,虽然... 赵树理在部分小说中塑造了以“三仙姑”为代表的“健忘者”形象,这些人物大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即“被食”受人欺,也有着“食人”欺压人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当年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性”中的“健忘性”。作家所塑造的形象,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压迫或者被压迫的过程中,文化是根基,如果不彻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健忘性,农村和农民的解放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解放,农村和农民必将成为民族进步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忘 被食 食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