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9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1984—1988) 被引量:25
1
作者 樊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6-81,75,共7页
一余华以冷酷的《现实一种》震动了文坛。有人这么谈自己的读后感:“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碴子。”①的确不错。但如果去读读四年前同一位余华的《星星》,我们会为另一种感受所惊讶:这是没有一丝冷酷,有的是淡淡的温馨!余华曾经... 一余华以冷酷的《现实一种》震动了文坛。有人这么谈自己的读后感:“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碴子。”①的确不错。但如果去读读四年前同一位余华的《星星》,我们会为另一种感受所惊讶:这是没有一丝冷酷,有的是淡淡的温馨!余华曾经有过那么一颗晶莹的童心! 《星星》与《现实一种》之间,有一道不可思议的鸿沟。余华是怎样跨过这道鸿沟的?从温馨到冷酷,作家怎样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走完了一段本来是十分漫长的旅程?在这“突变”的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人性恶 中国作家 读后感 主题 世界文学 弗洛伊德 童心 北京文学 六十年代
下载PDF
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雪光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4-224,共11页
关键词 芝加哥 社会学 读后感 解剖 灾难 高温 死亡
原文传递
媒体语言研究刍议——《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读后感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龙生 张桦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8-143,共6页
关键词 《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 姚喜双 学科建设 语体 读后感
下载PDF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精髓与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1,共3页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明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发展战略,真可谓恰逢其时。这一任务和战...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明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发展战略,真可谓恰逢其时。这一任务和战略抓住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一任务和战略,我们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以及北京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民教育、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失地农民致贫问题的解决和"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但愿这些讨论能够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运动 日本 第三次产业 大分县 读后感
下载PDF
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陈思和三十年集序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键词 陈思和 生活 治学 香港岭南大学 “文革” 读后感 七律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伦理:从专业伦理向公民道德拓展——《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读后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昌凤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4,共2页
传播伦理近期在中国的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超出新闻传播专业的范畴,拓展成为公民道德的一部分。在“Web2.0”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个个都有自媒体,传播伦理已然成为一项待普及的公民素养。新闻伦理——媒介伦理——公众传... 传播伦理近期在中国的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超出新闻传播专业的范畴,拓展成为公民道德的一部分。在“Web2.0”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个个都有自媒体,传播伦理已然成为一项待普及的公民素养。新闻伦理——媒介伦理——公众传播伦理的拓展,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伦理 媒介伦理 公民道德 互联网时代 道德推理 专业伦理 读后感 案例
原文传递
开拓面向阅读的图书馆学领域——《阅读疗法》读后感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素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与阅读相关的问题,在西方图书馆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学向苏联学习,苏联图书馆学也崇尚阅读研究。但在图书馆学"情报化"的发展进程中,理论家们更加关注技术问题,使阅读研究边缘化。幸好,近年来随着... 与阅读相关的问题,在西方图书馆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图书馆学向苏联学习,苏联图书馆学也崇尚阅读研究。但在图书馆学"情报化"的发展进程中,理论家们更加关注技术问题,使阅读研究边缘化。幸好,近年来随着阅读研究生力军王余光、徐雁等大牌学者进入图书馆学核心层,加之整个社会对于国民阅读的关注与担忧,阅读研究终于重归图书馆学主流领域。在近年阅读研究回归主流的进程中,一部极为畅销的著作《阅读疗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小编王波用这样一部佳作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图书馆学家的名字。王素芳已是多次为本刊撰写书评了,但我觉得由王素芳为《阅读疗法》写书评是最合适的。这不仅是她从阅读疗法研究中看到了王波的图书馆人文精神,还因为她与王波恰是同门师兄妹。也许只有持"小师妹"心态,才能在如今的书评大潮流中,信手写下如此篇幅与深度的"局限与展望"。也许读过这篇书评后,王波或他人的下一部阅读著作应该是"阅读疗效"、"阅读疗方"一类了。本期徐建华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本书名释义的工具书。徐教授是图书馆界关注阅读的重要人物,大牌教授的书评,文字与结构自然无可挑剔,但徐教授本篇书评过于偏重所评对象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缺少一些"图书馆学观点",比如该书对图书馆阅读推介活动的支持,我以为是一种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图书馆学 《阅读疗法》 读后感 图书馆人文精神 阅读研究 新中国成立 图书馆学家 推进作用
下载PDF
试论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兼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承波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分析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 ,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由此认识到 ,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自由教育 专业教育 普通教育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哲学》 读后感
下载PDF
考古学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布鲁斯·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读后感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淳 《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37-45,共9页
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说过.经历了大概四十年,我们这些考古学者,尤其是英美的考古学者.才逐渐意识到真正的考古学史不仅是指考古发现的历史,也不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事实上。真正意义的考古学史也是考古学思想的发展史... 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说过.经历了大概四十年,我们这些考古学者,尤其是英美的考古学者.才逐渐意识到真正的考古学史不仅是指考古发现的历史,也不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事实上。真正意义的考古学史也是考古学思想的发展史。他还说,经验证明.难度最大的进展是观念上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史 发展史 思想观念 读后感 第二版 思想史 布鲁斯 考古学家
下载PDF
阎连科的《四书》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彬彬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3,共6页
一阎连科将自己的长篇小说新作《四书》,印制了"亲友赠阅版",我有幸得到一册。我想,得到这赠阅版者,人数应该也颇不少,所以我不妨来谈谈读后感。何况我深信,这部多少有些奇特的长篇小说,或迟或早,是广大读者都能读到的。
关键词 《四书》 阎连科 长篇小说 读后感
原文传递
各司其职 比翼齐飞——伍绍祖同志答记者问读后感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翼鉴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认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改革回顾——伍绍祖同志采访记》中的“党和政府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体委只抓金牌,不抓体质是本末倒置”的观点切近中国体育现状。中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要进行重大改革,管理体育... 认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改革回顾——伍绍祖同志采访记》中的“党和政府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体委只抓金牌,不抓体质是本末倒置”的观点切近中国体育现状。中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要进行重大改革,管理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竞技体育)的行政机构必须分开。增强体质单靠体育部门不行,必须要有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竞技 行政机构改革 读后感
下载PDF
人口变迁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国空巢》读后感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友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50,共11页
关键词 人口变迁 空巢 读后感 20世纪90年代初 计划生育政策 民族 低生育水平 人口形势
下载PDF
翻译与背景知识——应征译文读后感之三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雪帆 《外国语》 1983年第3期50-52,共3页
一般说来,要译好一篇作品,除须具有语言水平——即通晓两国语言文字外,还得具备有关事物的历史、地理、社会等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两者其中之一,就不可能译好文章,甚至会造成种种误译。阅读《外国语》和《译林》两家编辑部举办的译文比... 一般说来,要译好一篇作品,除须具有语言水平——即通晓两国语言文字外,还得具备有关事物的历史、地理、社会等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两者其中之一,就不可能译好文章,甚至会造成种种误译。阅读《外国语》和《译林》两家编辑部举办的译文比赛应征译稿之后,感到许多译者基本上都具有语言和背景这两方面知识,因此他们的译文读来文理通顺,明白晓畅,似无懈可击。但也有一些译者缺乏有关事物的背景知识而使译文与原作意思不相吻合,值得引起注意。现仅就小说“Son”的译稿中有关一些背景知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知识 历史地理 大萧条 初步探讨 译文 读后感 翻译 知识问题 译者 语言文字
原文传递
会计史研究领域内的一次新突破——《会计史研究》一、二卷读后感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家澍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会计史 新突破 发展史 中国 生产 环境 研究领域 读后感 科学 历史
原文传递
“今日阅读”三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雯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1,共3页
从阅读权利不是阅读需求的最基本动因,对"功利的阅读"和"愉悦的阅读"不宜人为地扬此抑彼,阅读是否可以"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对《今日阅读》试刊号的读后感。
关键词 《今日阅读》 阅读研究 阅读需求 阅读类型 “悦读” 阅读指导 读后感
下载PDF
富国强兵之路的可贵探索——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读后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晋藩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7-144,共8页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之一,《校■庐抗议》一书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对改革清朝弊政,采取西学,以达富国强兵之路,做了可贵的探索。本文除对这两个方面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外,还指出了冯桂芬的思想对于洋务派、维新...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之一,《校■庐抗议》一书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对改革清朝弊政,采取西学,以达富国强兵之路,做了可贵的探索。本文除对这两个方面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外,还指出了冯桂芬的思想对于洋务派、维新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学习西方的目的在于“驾而上之”,其立脚点在于自强。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桂芬 近代 《校邠庐抗议》 读后感 中国 洋务运动
原文传递
小议“新鞋”、“老路”——《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读后感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言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3,共2页
这是一篇好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愿意读它。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困惑不解、扣人心弦的问题,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会启发人们各式各样的思考(不必急于要求谁来定论)。近年来,关于课程改革的文章有很多鸿篇大论,自然各有意义,但像... 这是一篇好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愿意读它。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困惑不解、扣人心弦的问题,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会启发人们各式各样的思考(不必急于要求谁来定论)。近年来,关于课程改革的文章有很多鸿篇大论,自然各有意义,但像这样关心、贴近学校教师实际,勇于探讨敏感的、人们迫切想要得到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是更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应该提倡这种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感 新课改 课程改革 文章 教师 学校 学风
下载PDF
示之以弱,予之以强
18
作者 杜春蕾 《江西教育》 2024年第10期79-80,共2页
作为一名教龄二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刻谨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总是老老实实对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用实力去打动学生,用知识去吸引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然而看上去如此“强大”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龄二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刻谨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总是老老实实对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用实力去打动学生,用知识去吸引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然而看上去如此“强大”的教师,也有“不够强”的时候。比如,我突然决定同学生一起写一篇读后感时,却发现自己写出来的读后感毫不出彩……为什么我突然决定同学生一起写一篇读后感呢?当然是因为我自己也不太会写读后感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读后感 陶行知 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打动学生 出彩 实力
原文传递
老而弥新:储槐植教授学术印象——《刑事一体化论要》读后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兴良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刑事一体化 学术思想 印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后感 北京大学法学院 “老” “新”
下载PDF
学会写读后感
20
作者 丁燕伟 《少年月刊》 2024年第29期36-39,共4页
丁丁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好书,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乐乐:读后感就是介绍文章中讲了什么吧?丁丁老师:不完全是这样,读后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内容的概括,二是读后的感受或体会。... 丁丁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好书,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乐乐:读后感就是介绍文章中讲了什么吧?丁丁老师:不完全是这样,读后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内容的概括,二是读后的感受或体会。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联系生活写感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感 老师 喜欢阅读 一篇文章 好书 内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