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年第4期19-32,共14页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蓝勇樟科楠木属(PhoebeNees)楠木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经济林木。古代楠又写成,又有称其为赤、交让木。在历史时期中国楠木生长的地理分布远比现在广阔,成林面积十分广,在中国经济中...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蓝勇樟科楠木属(PhoebeNees)楠木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经济林木。古代楠又写成,又有称其为赤、交让木。在历史时期中国楠木生长的地理分布远比现在广阔,成林面积十分广,在中国经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最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分布变迁 明清时期 悬棺 唐宋时期 地理分布 《山海经》 省博物馆 四川 民族学研究
原文传递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6-38,46,共4页
土家族丧葬习俗的主要文化内涵体现为:一是呈现着民族族源的历史轨迹;二是展示了民族传统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特别是独特的生命意识;三是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渗透与交融。
关键词 岩墓 悬棺 土家族 形式 生命意识 习俗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巴蜀文化初论》商榷 被引量:13
3
作者 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徐中舒先生作《巴蜀文化初论》,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二期,其中颇多创见,而论及西南诸族的问题,则亦有可以商榷者。徐先生认为板楯蛮(亦称为賨人)是巴族,这是对的;但是文中又说:“哀牢和氐,都属巴族。”(《四川... 徐中舒先生作《巴蜀文化初论》,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二期,其中颇多创见,而论及西南诸族的问题,则亦有可以商榷者。徐先生认为板楯蛮(亦称为賨人)是巴族,这是对的;但是文中又说:“哀牢和氐,都属巴族。”(《四川大学学报》1959年第二期22页。以后省去学报,只注页数。)又说:“板楯也是廩君之后。”(28页)又说:“賨民就是板楯蛮,他们都是廩君之后,六朝时又有巴氐之称。”(32页)又说:“古代巴族又有僚称。”(33页)这样一来,廩君蛮、哀牢、氐、僚诸族,都变成巴族了。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愿意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徐先生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巴族 大学学报 四川 商榷 僚族 悬棺 古代埃及 西南夷 李氏
下载PDF
贵阳市高坡公社苗族葬习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庭硕 张惠泉 《贵州民族研究》 1981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一九八一年二月我们对贵阳市郊的高坡公社进行了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历史考察,发现当地苗族在清代仍普遍存在着崖葬的习俗,个别情况下还有悬棺葬的例子。清代中叶以后大批汉人迁入该地,对该地苗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和习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九八一年二月我们对贵阳市郊的高坡公社进行了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历史考察,发现当地苗族在清代仍普遍存在着崖葬的习俗,个别情况下还有悬棺葬的例子。清代中叶以后大批汉人迁入该地,对该地苗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和习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剌激了该地苗族社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当地苗族的葬习也逐步发生了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 苗族 汉族 布依族 贵阳市郊 公社 历史考察 二次
原文传递
捡骨葬——壮族主要的葬制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敏 《民族研究》 1982年第6期63-68,共6页
“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共骨”。(《墨子》节葬下) 关于“炎人国”的情况,其他古籍没有什么记载,所以我们知之不多。但《墨子》一书治学态度严谨,绝非一般“志怪”之书可比,书中记述大都有较翔实的根据。“... “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共骨”。(《墨子》节葬下) 关于“炎人国”的情况,其他古籍没有什么记载,所以我们知之不多。但《墨子》一书治学态度严谨,绝非一般“志怪”之书可比,书中记述大都有较翔实的根据。“楚之南”按方位考之,当在今湖南南部和广东、广西、贵州一带,这正是古代壮族先民居住的地方。“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正是壮族捡骨葬的真实写照,故《墨子》这段记载,无疑是壮族的主要葬制——捡骨葬的最早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地区 悬棺 广西 二次 百越民族 汉族 贵州 壮族先民 死者
原文传递
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向 《文物》 1981年第8期24-29,84,共7页
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一种葬俗。两、三千年来,流行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东南亚等地亦有发现,甚至远播至太平洋诸岛。对悬棺葬的研究,是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解决上述地区民族史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悬棺 武夷山 学术讨论会 长江流域 古代民族 民族史 春秋战国 重要课题 船棺
原文传递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被引量:9
7
作者 傅举有 《民族研究》 1983年第5期75-79,81,共6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 史书对于錞于的记载甚少,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地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 史书对于錞于的记载甚少,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地官·鼓人》说:“以金錞和鼓”。郑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族 民族风格 《周礼》 乐器 百越 文化生活 国语 郑注 史书 悬棺
原文传递
四川珙县洛表公社十具“焚人”悬棺清理简报 被引量:9
8
《文物》 1980年第6期32-41,100,共11页
四川宜宾地区珙县的"僰人"悬棺葬,是古代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遗存。1954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普查。省人民委员会于1956年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研究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弄清悬棺葬的时代和族属问题,... 四川宜宾地区珙县的"僰人"悬棺葬,是古代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遗存。1954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普查。省人民委员会于1956年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研究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弄清悬棺葬的时代和族属问题,1974年的7月下旬至9月中旬,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共同将该县洛表公社麻塘坝的"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川南地区 悬棺 四川宜宾 公社 四川省 形制 文物保护单位 族属 青花瓷
原文传递
我国南方地区悬棺葬与崖洞葬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明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42-49,共8页
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些在崖壁上或崖穴中安葬死人遗体的葬俗遗迹,因其葬地的选择与山崖有关,所以被称之为“崖葬”或“悬棺葬”、“崖洞葬”、“崖洞墓”、“崖墓”等等。 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南方地区这些... 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些在崖壁上或崖穴中安葬死人遗体的葬俗遗迹,因其葬地的选择与山崖有关,所以被称之为“崖葬”或“悬棺葬”、“崖洞葬”、“崖洞墓”、“崖墓”等等。 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南方地区这些葬在崖上的葬俗便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自此“崖葬”一词便沿用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些葬俗与现今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上行这些葬俗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长期以来研究工作的分散和各人的研究角度不同,目前学术界对崖葬类型的划分、命名和文化内涵等许多问题存在着某些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 崖洞 悬棺 文化内涵 长江流域 研究角度 中外学者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僰人颅骨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兴宇 肖洪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测量“僰人”头颅10个(男6,女4);每例测量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僰人”与汉族、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僰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 测量“僰人”头颅10个(男6,女4);每例测量线距82项;弦、弧、周长16项;角度26项;计算指数45种;观察各颅颅型、颌型、眶型、鼻型及腭型并观察“僰人”与汉族、壮族人颅的差异,发现“僰人”与汉族人颅差异显著,表明它们各属不同民族;“僰人”与壮族人颅差异较小,似可说明他们具有共同族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Bo人 僚人 悬棺 颅骨测量
下载PDF
宜宾岩穴墓与川南古代的僚人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豫川 《四川文物》 1987年第2期39-44,共6页
1981年10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时曾在川南宜宾县的双龙、横江两区发现一百多座岩穴墓,其中主要是宋代的遗存。有关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 川南的岩穴墓1979年在高县曾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这类遗存建国前已为我国一些民族学家所注... 1981年10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时曾在川南宜宾县的双龙、横江两区发现一百多座岩穴墓,其中主要是宋代的遗存。有关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 川南的岩穴墓1979年在高县曾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这类遗存建国前已为我国一些民族学家所注意,芮逸夫所称的川南兴文县南广河流域“凿岩为圹”的岩藏遗存就是指此。过去资料零散,族属问题往往难以判断,大多认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受汉人文化影响逐渐汉化,或汉人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两者之间。1981年3月召开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对岩穴墓曾有涉及,一般认为是“与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显然已倾向是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遗存,但也设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僚人 岩穴 宜宾 川南 汉人 遗存 悬棺 石门 石刻图 发式
下载PDF
试证越与骆越同源(续)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钟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3-24,共12页
五、从风俗信仰的相同论证越与骆越是否同源越与骆越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意识信仰,表现在产翁之俗、悬棺葬、鸡骨卜、鸟田传说和仙掌崇拜等特征中。 (一)产翁之俗妇女生子三日后,即下床操作,婴儿则交其夫卧床抚育,谓之产翁。此系... 五、从风俗信仰的相同论证越与骆越是否同源越与骆越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意识信仰,表现在产翁之俗、悬棺葬、鸡骨卜、鸟田传说和仙掌崇拜等特征中。 (一)产翁之俗妇女生子三日后,即下床操作,婴儿则交其夫卧床抚育,谓之产翁。此系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遗俗,在转入父系社会的很长时期,一些民族仍然保留此种风俗。越与骆越同有产翁之俗。“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太平广记》卷483,引《南楚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越 越人 悬棺 百越 同源 中国民族史 产翁 民族学院学报 武夷山 俗信仰
下载PDF
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复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4-90,共7页
一、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 宋代“泸夷”即宋代“泸州夷人”之简称,它不是单一的民族称谓,而是指在宋代泸州及羁縻州活动的少数民族的总称。其地域大致相当于今泸州市(包括属县)及部分宜宾地区、滇东北角部分地区、黔西北部分地区。... 一、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 宋代“泸夷”即宋代“泸州夷人”之简称,它不是单一的民族称谓,而是指在宋代泸州及羁縻州活动的少数民族的总称。其地域大致相当于今泸州市(包括属县)及部分宜宾地区、滇东北角部分地区、黔西北部分地区。北宋政和年间,原隶属泸州的淯井监升建为长宁军(治今长宁县境内),辖区即原属泸州的很大部分羁縻州地。在宋代“泸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僚人 九姓 泸州地区 乌蛮 民族成分 羁縻州 悬棺 《太平寰宇记》 少数民族 义军
原文传递
宜宾地区悬棺葬调查记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万锡 《考古》 1981年第5期431-447,492,共18页
悬棺葬,在我国流行的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遍及长江流域的13个省区,自东南沿海直到川滇等地皆有发现,四川省是悬棺葬的集中地之一,宜宾地区所属高县、庆符(现均属高县)、珙县、兴文、长宁、筠连旧称"
关键词 悬棺 生产队 小方 木桩 岩画 公社 遗迹 岩壁 高县 宜宾
原文传递
道真县悬棺、岩棺、大石板墓葬族属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广正 郑继强 《贵州民族研究》 198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道真县地处黔北,位于东经107°22’至107°52’,北纬28°32’至29°13’。东、西、北分别与四川省的彭水、武隆、南川接壤;西南连接正安县,东南界务川。距贵阳372公里,境内层峦叠嶂、溪壑纵横,悬岩峭壁、溶洞密布,为岩... 道真县地处黔北,位于东经107°22’至107°52’,北纬28°32’至29°13’。东、西、北分别与四川省的彭水、武隆、南川接壤;西南连接正安县,东南界务川。距贵阳372公里,境内层峦叠嶂、溪壑纵横,悬岩峭壁、溶洞密布,为岩穴墓、石板墓等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据文献记载,正安县古为梁州之城,继后曾隶属巴郡、牂牁、夜郎、涪陵郡、南平郡、珍州、播州等直辖地。解放前八年(1941年)隶属正安县,1942年设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板 岩穴 道真县 悬棺 僚人 死者 问题探讨
原文传递
骆越之“骆”义何在 被引量:6
16
作者 谷因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4-132,共9页
越族是我国先秦和秦汉时期活动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群,因其部落众多,故史有“百越”之谓。 骆越是越族一支,分布在“今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其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和... 越族是我国先秦和秦汉时期活动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群,因其部落众多,故史有“百越”之谓。 骆越是越族一支,分布在“今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其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和桓宽《盐铁论·地广篇》,但都只称“骆”而不及“越”。到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始称“骆越”。这说明“骆”是骆越的前称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 骆越人 崖壁画 布依族 “白马” 图腾 骆人 悬棺 画马 越族
原文传递
僰人颅骨的非测量性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兴宇 肖洪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对“僰人”10个头颅 (男 6,女 4 ) 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 ,发现在额中缝等 7项指标“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有显著差异 ( P<0 .0 5或 P<0 .0 1) ,与壮族人颅之间在翼区等 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 对“僰人”10个头颅 (男 6,女 4 ) 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观察并与汉族及壮族人颅进行比较 ,发现在额中缝等 7项指标“人”与汉族人颅之间存有显著差异 ( P<0 .0 5或 P<0 .0 1) ,与壮族人颅之间在翼区等 6项指标亦存显著差异。此外发现“人”6例成年颅均缺上颌侧切牙 ,其牙槽窝消失 ,牙槽缘骨质吸收 ,表明“僰人”有与僚人相同的打牙习俗 ;“人”颅顶有冠状方向浅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人 僚人 悬棺 非测量性状
下载PDF
四川乐山地区崖穴悬棺葬调查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琦 《考古》 1988年第11期983-997,1057-1058,共17页
一、分布乐山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境内丘陵与坝子相杂,溪流纵横,峨眉山为其后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汇合。这一地区古属三蜀之地,是连接川北川南之枢纽,通往滇黔荆楚之要冲。历史上,这一地区开发很早。秦汉时期,这里... 一、分布乐山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境内丘陵与坝子相杂,溪流纵横,峨眉山为其后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汇合。这一地区古属三蜀之地,是连接川北川南之枢纽,通往滇黔荆楚之要冲。历史上,这一地区开发很早。秦汉时期,这里已是经济文化较高的地区。198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 崖墓 乐山城 石刻画像 市中区 平面图 青衣江 灯杆 进深 大渡河
原文传递
悬棺葬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云健 张忍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悬棺葬是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丧葬形式.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悬棺葬不仅反映了行悬棺葬仪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迁移等情况,其分布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地理规律性,多分布于临水的山崖上,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联系.丹霞...  悬棺葬是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丧葬形式.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悬棺葬不仅反映了行悬棺葬仪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迁移等情况,其分布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地理规律性,多分布于临水的山崖上,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联系.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在中国南方的丹霞地貌区分布了很多悬棺葬遗迹,有现存最古老的悬棺葬,也有最典型的悬棺葬.这已经成为丹霞地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悬棺葬的葬式及其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悬棺葬地区分布和地貌的关系,特别是与丹霞地貌的关系,最后就福建、江西、湖北丹霞地貌区比较集中的悬棺葬分布情况作了简要的阐述.最后文章认为丹霞地貌所特有的自然条件为悬棺葬的分布提供了基础,神秘的悬棺葬也为丹霞地貌增添了迷人的文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 丹霞 分布
下载PDF
武夷山悬棺葬族属再探——兼论东南地区悬棺葬属于“七闽”族 被引量:4
20
作者 梅华全 《广西民族研究》 1988年第1期61-66,共6页
悬棺葬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武夷山脉东西两侧的悬棺葬,以其分布密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令学术界刮目。根据福建崇安、江西贵溪悬棺葬的形制,出土文物的品种、造型、质地和同位素测定数据看,它们属于同类葬制中年代最早、... 悬棺葬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武夷山脉东西两侧的悬棺葬,以其分布密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令学术界刮目。根据福建崇安、江西贵溪悬棺葬的形制,出土文物的品种、造型、质地和同位素测定数据看,它们属于同类葬制中年代最早、历史最悠久这一点在学术界似无疑义,对武夷山山两侧的悬棺族属同属于百越系统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可在涉及两省悬棺的具体支属,分歧颇大。目前的看法就有夏代越族祖先无余后裔说,彭祖说,闽越“安家”族说,干越说,于越说,武夷族说乃至苗蛮、畲族说等等。在第一届悬棺葬学术讨论会上,我们曾以《武夷山悬棺葬年代与族属试探》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棺 武夷山脉 东南地区 学术讨论会 族属 出土文物 百越民族 闽越 福建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