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 |
宋德孝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9
|
|
2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统文化语言 |
罗世平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5
|
|
3
|
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 |
李一鸣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5
|
|
4
|
时代精神的玩偶──对西方接受道家思想的评述 |
卜松山
赵妙根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0
|
|
5
|
近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的一代”和金斯伯格 |
文楚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6
|
第六代:一次文化预谋 |
赵宁宇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7
|
论黑色幽默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蕴含 |
郭昌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9
|
|
8
|
爵士乐精神与“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的爵士乐主题初探 |
陈杰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9
|
逃逸与反叛——评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
李征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0
|
难忘金斯堡 |
贺祥麟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1
|
《飞越疯人院》中的疯癫与权力 |
徐丛辉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0 |
8
|
|
12
|
寒山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禅宗精神的契合 |
王维倩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3
|
反英雄与亚文化——美国战后避世时代作家与王朔比较研究 |
朱世达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4
|
妥协与收编:青少年亚文化的终结方式?——以中国“80后”亚文化为例 |
田钿
宋雁慧
|
《思想理论教育》
|
2010 |
8
|
|
15
|
“80后”写作与青年文化反叛 |
苏文清
罗之慧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3
|
|
16
|
愤懑与疯狂表象后的反叛与希冀——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与“垮掉派文学”探析 |
倪方
|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7
|
艾伦·金斯堡现象 |
布鲁斯.博尔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8
|
为什么有人总爱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该反思的是“大人的偏见”》导读 |
石云雷(译)
|
《读写月报》
|
2024 |
0 |
|
19
|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
李子诚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6
|
|
20
|
一个流浪少年的内心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辨析 |
李晶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