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著作权法》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完善——以“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侵权认定为视角 被引量:43
1
作者 焦和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150,共8页
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因不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上任何一项专有权的规定而游离于法律规则之外,原因在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当缩小了国际条约中"向... 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因不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上任何一项专有权的规定而游离于法律规则之外,原因在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当缩小了国际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的范围,将规范的对象仅限定于"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我国应当在保留现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名称的基础上完全依循国际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的内容,使其能够适用于所有网络传播行为并达到国际条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与广播权的界限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银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14,共18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和向公众提供权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国际法渊源,在立法目的指引下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界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并厘清其与广播权的界限。WCT和著作权法规定的向公众提供作品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和向公众提供权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国际法渊源,在立法目的指引下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界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并厘清其与广播权的界限。WCT和著作权法规定的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应依据法律本文进行解释,不宜附加额外要求。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属基本平行的两种传播权,其界定应以承载作品的信号在传播介质中保留的时间长短为依据。网络实时直播或转播属广播权范畴,而把作品提供于互联网空间使公众可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之行为,包括网络定时循环播放影视作品,属信息网络传播权范畴。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宜扩展广播权,使之包括有线广播及对有线广播的有线转播等传播方式,藉以弥补我国著作权法下广播权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 广播 公众提供 公众传播
原文传递
著作权法中传播权的体系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迁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75,共21页
传播权体系化的缺失导致了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而交互式传播与非交互式传播的分类只适用于部分传播权中的专有权利,并未实现传播权的体系化。传播权应被区分为现场传播权和远程传播权,前者针对面向传播发生地的公众进行的传播,... 传播权体系化的缺失导致了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而交互式传播与非交互式传播的分类只适用于部分传播权中的专有权利,并未实现传播权的体系化。传播权应被区分为现场传播权和远程传播权,前者针对面向传播发生地的公众进行的传播,包括著作权法中的表演权、放映权、展览权和广播权中播放接收到的广播作品的权利;后者针对向不在传播发生地的公众进行的传播,包括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中的初始传播及转播的权利。"传播发生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物理概念,当传播涉及利用技术手段将作品从一处传输至另一处时,就发生向不在传播发生地的公众进行的传播。对传播权的体系化有助于立法的科学化和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我国2020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重新定义及对录音制作者获酬权的规定用语不当,可能导致传播权中各项专有权利之间的混淆,同时广播权混搭了远程传播权和现场传播权,应当对其进行修改,以构建科学的传播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公众传播 公开传播 表演 广播
原文传递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评价与完善 被引量:17
4
作者 乔生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24,共10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略别于WIPO公众传播权的一项权利创设。中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尚未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设置,权利所涉各方的利益衡平,技术措施保护及权利限制等种...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略别于WIPO公众传播权的一项权利创设。中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尚未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设置,权利所涉各方的利益衡平,技术措施保护及权利限制等种种问题,均有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洞彻,并联系国内外司法与立法实践甄别酌明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利创设 利限制 中国 著作
原文传递
新传播权概念下图书馆服务的困境及法律调整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珂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6,共5页
阐述向公众传播权的内涵和特点,指出向公众传播权对图书馆服务所造成的制约,认为在新传播权概念下,应对法律作出调整。
关键词 公众传播 公共提供 数字图书馆 合理使用 集体管理 制度 图书馆服务
原文传递
加框链接直接侵权判定的“新公众标准”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长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8,共17页
目前学界与实务界对加框链接如何进行规制存在分歧。WC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为规制加框链接提供了统一的法律框架。应适用"新公众标准"将加框链接纳入向公众传播行为的范围,即在加框链接产生了著作权人授权首... 目前学界与实务界对加框链接如何进行规制存在分歧。WC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为规制加框链接提供了统一的法律框架。应适用"新公众标准"将加框链接纳入向公众传播行为的范围,即在加框链接产生了著作权人授权首次传播所预计公众范围之外的公众(新公众)时,其属于向公众传播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从法历史学角度考察,"新公众标准"经由德国著作权法与欧盟版权法的冲突与协调而产生,在向公众传播权能协调实现法的安定性与灵活性的一般化问题上获得了普遍意义。经法政策学评价,该标准成为协调排他利用与开放获取之社会理性冲突的基石,其适用范围能保障责任风险的合理分担、社会成本的适度维持与著作权人适当地参与利益分享,也不会因技术措施而显多余,有助于互联网基本功能的发挥。在法教义学层面,从法官司法裁判的角度来看,该标准可与"实质替代标准""服务器标准"融洽共存。这意味着对著作财产权的界定从以作者为中心转换为以利用人为中心。适用该标准将加框链接纳入著作权法一般条款式权利的规制范围,而不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予以规制,这有利于廓清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框链接 公众传播 直接侵 公众标准
原文传递
网络环境下版权的侵权与保护 被引量:10
7
作者 牛学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
叙述了国际上和我国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新权利以及版权限制 ,就网络环境下版权侵权责任归责 ,特别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予以探讨 ,提出了保护版权人的版权利益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 保护 行为 法律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商 公众传播 信息网络传播
下载PDF
《著作权法》传播权修改建议 被引量:13
8
作者 万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2,共9页
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传播权的规定,体系杂乱,各项权利涵盖范围之间存在重叠,文字表述过于僵化,不具弹性,无法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建议对现行的传播权类型进行整合,引入技术中立、涵盖范围广泛的"向公众传播权"的... 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传播权的规定,体系杂乱,各项权利涵盖范围之间存在重叠,文字表述过于僵化,不具弹性,无法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建议对现行的传播权类型进行整合,引入技术中立、涵盖范围广泛的"向公众传播权"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著作 国际著作公约 公众传播
下载PDF
体育赛事节目流媒体传播的著作权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友华 朱蕾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流媒体技术改变了体育赛事节目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广播电视运营商的利益,打破了著作权法设置的利益平衡。近期欧洲法院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实践中分别对"公开表演权"和"向公众传播权"作...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流媒体技术改变了体育赛事节目的传播方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广播电视运营商的利益,打破了著作权法设置的利益平衡。近期欧洲法院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实践中分别对"公开表演权"和"向公众传播权"作了新的阐释,重申了技术中立原则,确立了整体效果原则。在我国著作权法第3次修改中,应借鉴发达国家协调新旧技术传播者间冲突的经验,将体育赛事节目纳入著作权法保护的视听作品范畴。针对网络实时直播,立法上应摒弃技术思维,确立传播权;司法上借鉴技术中立和整体效果原则;管理上为新旧传播技术运营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体育赛事节目 公众传播 公开表演
下载PDF
广播权与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伟君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0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与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相互交叉和边界不清的问题。扩音器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实质上是机械表演权;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实质上是向公众传播权;对作品的网络广播或网络转播并不受广播权控制。建... 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与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相互交叉和边界不清的问题。扩音器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实质上是机械表演权;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实质上是向公众传播权;对作品的网络广播或网络转播并不受广播权控制。建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重新确立公开表演权和公开传播权的各自范围,完善我国著作权人享有的无形传播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表演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下载PDF
从网络广播看我国网络传播著作权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伟君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12期44-46,88,共4页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网络广播已经成为向公众传播文艺作品的新方式。但网络广播不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广播行为,也不完全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由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同于世界版权公约(WCT)...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网络广播已经成为向公众传播文艺作品的新方式。但网络广播不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广播行为,也不完全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由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同于世界版权公约(WCT)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因此无法全面保护著作权人的网络广播权利。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更加全面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著作权法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应该遵循WCT关于向公众传播权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广播 广播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下载PDF
数字图书馆引发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唯嵘 《电子知识产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网上作品 法定许可 著作
下载PDF
“小影吧”传播电影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迁 《中国版权》 CSSCI 2015年第5期5-9,共5页
"小影吧"容纳的人数虽然有限,但已超出了家庭和相互之间存在正常社会交往的圈子,构成"公众"。"小影吧"经营者提供由电视机和机顶盒组成的装置,供公众获取他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电影,也属于对作品的公开传... "小影吧"容纳的人数虽然有限,但已超出了家庭和相互之间存在正常社会交往的圈子,构成"公众"。"小影吧"经营者提供由电视机和机顶盒组成的装置,供公众获取他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电影,也属于对作品的公开传播,对其应适用放映权而非表演权。即使电影权利人已授权机顶盒服务提供者传播电影,"小影吧"仍然应当就其传播电影的行为获得许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影吧 公众传播 表演 放映
原文传递
向公众传播权的立法构想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文敏 《时代法学》 2016年第1期61-72,共12页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法过程中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修改几易其稿,而司法实践中这两项权利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无论是广播权还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实际上都属于法理上的向公众传播权。虽然我国并没有规定一项总的向公众传播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法过程中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修改几易其稿,而司法实践中这两项权利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无论是广播权还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实际上都属于法理上的向公众传播权。虽然我国并没有规定一项总的向公众传播权,但该项权利在《伯尔尼公约》和WCT等国际公约中已经得以确立。参考各国的相关立法模式,美国用发行权和公开表演权来规制向公众传播行为的立法模式太过繁杂,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采用的相关立法模式最具可行性,根据后者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界定"向公众传播权"的范围需要考虑两个要件,即"传播"和"公众"。应当尝试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设立总括性的"向公众传播权",同时可以在该项权利之下将一些较为成熟且类型化的子权利进行列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传播 广播 信息网络传播 传播 公众
下载PDF
体育赛事直播画面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7
15
作者 项杨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4,共8页
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下,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网络实时盗播问题愈发凸显,由此引起的侵权诉讼和法律纠纷也频频出现。通过梳理近十年司法判例发现,司法实践中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保护存在多样的法律适用情形,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定性为作品以著... 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下,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网络实时盗播问题愈发凸显,由此引起的侵权诉讼和法律纠纷也频频出现。通过梳理近十年司法判例发现,司法实践中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保护存在多样的法律适用情形,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定性为作品以著作权法相关权利给予保护,或定性为录像制品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予以规制,再或者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判罚。但以信息网络传播权、反不正当竞争法或以广播组织权进行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保护皆存在一定法律适用困境。透过比较法视角考察英美法系国家对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侵权的规制情况,并鉴于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独创性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提议扩张著作权范围,明确体育赛事直播画面的“作品”性质,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划归“视听作品”序列,同时采取技术中立原则,创设“向公众传播权”,实现体育赛事直播画面权益主体的切实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直播画面 著作 独创性 公众传播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海君 骆嘉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30-37,共8页
随着基础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走向实施阶段。三网融合的发展,导致作品传播途径的巨大改变,也将对现有的网络传播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立法的局限,现行网络传播权在三网融合初步实施的环境下已经出现了重大漏... 随着基础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走向实施阶段。三网融合的发展,导致作品传播途径的巨大改变,也将对现有的网络传播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立法的局限,现行网络传播权在三网融合初步实施的环境下已经出现了重大漏洞,即:互联网上的"非交互式"传播手段无法律来规制。在未来的立法之中应当通过扩充并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而实现对现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重构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考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旭 《网络法律评论》 2009年第1期3-15,共1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成为一项新颖的、独立的著作权利,彰显出著作权法已步入网络时代。然而,著作权法一定要以此方式来应对技术与社会的变化吗?从历史脉络看,著作权法总是在失衡的博弈中恣意发展,结果造成了今天著作权利体系的繁杂混乱。本... 信息网络传播权成为一项新颖的、独立的著作权利,彰显出著作权法已步入网络时代。然而,著作权法一定要以此方式来应对技术与社会的变化吗?从历史脉络看,著作权法总是在失衡的博弈中恣意发展,结果造成了今天著作权利体系的繁杂混乱。本文通过历史的考证、法域的比较和逻辑的分析,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实无必要,我国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上存在明显漏洞,并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对法律漏洞提出了填补性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 信息网络传播 公众传播 发行 复制
原文传递
探析链接版权法律责任在欧盟和英国的新发展——兼评中国相关版权司法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井瑢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132,共8页
欧盟法院于2014年2月在Svensson案件中作出里程碑式判决,认定设置超文本链接,使用户可以访问目标网站中的版权内容的行为不构成"向公众传播"行为,除非该链接使"新的公众"可以接入目标网站的版权内容。英国最高法院... 欧盟法院于2014年2月在Svensson案件中作出里程碑式判决,认定设置超文本链接,使用户可以访问目标网站中的版权内容的行为不构成"向公众传播"行为,除非该链接使"新的公众"可以接入目标网站的版权内容。英国最高法院也在2013年将暂时复制例外规则适用于链接中的缓存复制。文章追溯欧盟以及英国在链接问题上的争论,分析了"新的公众"标准以及暂时复制例外规则在链接版权责任问题中的适用,指出欧盟和英国在链接法律责任问题上仍有遗留问题需要将来司法明确。与中国相关司法比较,分析路径显然不同:欧盟和英国追究设链者责任的直接侵权责任,而中国主要依据间接侵权规则来追究设链者的责任。孰优孰劣,有待时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接 公众传播 暂时复制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版权修订:对公众利益的最大维护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静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6年第11期54-59,共6页
文章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观点出发,介绍了新技术环境下澳大利亚版权修订的背景与过程,对版权修正法中提出的公共传播权、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图书馆权利例外的规定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澳大利亚版权体系对公众使用者利益的维护,力图为我... 文章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观点出发,介绍了新技术环境下澳大利亚版权修订的背景与过程,对版权修正法中提出的公共传播权、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图书馆权利例外的规定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澳大利亚版权体系对公众使用者利益的维护,力图为我国数字版权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利益平衡 公众利益 澳大利亚 公众传播
下载PDF
由“向公众传播权”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均光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3期44-46,共3页
2003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联合分别在上海、成都、北京召开了"向公众传播权"巡回研讨会,就"数字环境下的版权和相关权的国际最新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在向公众传播权方面的保护状况"、&qu... 2003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联合分别在上海、成都、北京召开了"向公众传播权"巡回研讨会,就"数字环境下的版权和相关权的国际最新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在向公众传播权方面的保护状况"、"数字环境下版权和相关权在经济上的重要性"等问题做了主题演讲.与会代表和外国专家还就新技术环境下的"复制权"、"临时复制"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此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家还表达了期待中国能够早日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这两个国际版权条约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传播 世界知识产组织 作品 数字化 制度 网络版作品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