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1-83,共3页
儒家学说是在孔子“仁学”基础上,由孟子与历代大儒加以完善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在孔子的仁学中,“仁”是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礼”既是道德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作为道德范畴,“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综观儒学... 儒家学说是在孔子“仁学”基础上,由孟子与历代大儒加以完善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在孔子的仁学中,“仁”是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礼”既是道德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作为道德范畴,“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综观儒学的理论体系,“礼”更重要的地位是作为伦理原则呈现的,道德之“仁”与伦理之“礼”是一种表里体用关系。在儒家“仁本礼用”思想中最有活力、最具永恒价值的东西,是它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形上本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文主义
下载PDF
从孔孟仁学到民主仁学——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8-25,共8页
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 ,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现代儒学和当代新儒学等六种型态变化。但其基本思想模式可归纳为三种理论型态 :一为“传统型的古代儒学” ;二为“应对型的近现代新儒学” ;三... 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 ,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现代儒学和当代新儒学等六种型态变化。但其基本思想模式可归纳为三种理论型态 :一为“传统型的古代儒学” ;二为“应对型的近现代新儒学” ;三为“变革型的后现代新儒学”。这种新儒学从民主化、多元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寻求儒学的定位 ,它既非“中体西用” ,亦非“西体中用” ,而是“新体新用”的革新儒学 ,其思想模式 ,可以概括为“民主仁爱为体 ,科技法制为用”的民主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维新 道德人文主义 民主 孔子 孟子 经学 理学 实学 儒学
下载PDF
从道德仁学到民主仁学——儒家仁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共13页
文章梳理了从孔子到。/当代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演变简史,并对当代儒学发展前景及其理论形态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代儒学、现代新儒学和当代新儒学七种形态变化。不同时期... 文章梳理了从孔子到。/当代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演变简史,并对当代儒学发展前景及其理论形态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代儒学、现代新儒学和当代新儒学七种形态变化。不同时期的儒学在本质上都是仁学思想的不同表现形态。它在先秦时期是"仁本礼用"的道德仁学,在汉唐时代是"德主刑辅"的经典仁学,在宋明时代是"修己治人"的经世仁学,在清代中前期是"经世致用"的力行仁学,在清末近代是"中体西用"的维新仁学,在现代是"开新外王"的心性仁学,在当代则是"新体新用"的创新仁学。当代仁学从民主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寻求儒学的当代定位。其具有理论雏形的形态是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论、牟钟鉴的"新仁学"论和吴光的"民主仁学"论。民主仁学的基本思想架构,可以概括为"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体用论,"一元主导,多元和谐"的文化观和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信和敬"为常用大德的"一道五德"价值观。"民主仁学"对确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沛的思想资源,在建立民主仁政、提升公民人文素质、辅助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己治人 中体西 当代新儒学 民主
原文传递
简论荀子的“仁本礼用”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段丽丽 《教育文化论坛》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仁"与"礼"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荀子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下载PDF
从孔子仁学到当代新仁学——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光 《儒藏论坛》 2014年第1期75-115,共41页
本文从对中国儒学演变史的回顾性论述中,梳理了从孔子到现当代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简史,并对当代儒学发展前景及其理论形态作了创造性的探索。作者认为,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 本文从对中国儒学演变史的回顾性论述中,梳理了从孔子到现当代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简史,并对当代儒学发展前景及其理论形态作了创造性的探索。作者认为,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现代儒学和当代新儒学等六种形态变化。但从思想本质而言,则不同时期的儒学在本质上都是仁学思想体系的不同表现形态而已。它在先秦时期是'仁本礼用'的道德仁学,在汉唐时代是'德主刑辅'的经典仁学,在宋明理学时代是'修己治人'的经世仁学,在清末近现代是'中体西用'的维新仁学,在当代是'新体新用'的创新仁学。当代仁学从民主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寻求儒学的当代定位。其中,具有理论雏型形态的是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论、牟钟鉴的'新仁学'论和吴光的'民主仁学'论。民主仁学的基本思想架构,可以概括为'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体用论,'一元主导,多元和谐'的文化观和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信和敬'为常用大德的'一道五德'核心价值观。'民主仁学'为确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充沛的思想资源,在当代政治实践上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多元化。它在建立民主仁政、提升公民道德人文素质、辅助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己治人 民主 中国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