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筋祠传说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保华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从扬州江都区邵伯镇沿运河东堤北行三十里,江都区与高邮市分界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渡过运河在运河西堤还可看到一座枕湖面河的祠庙的部分遗存,这就是著名的露筋祠,又称贞应祠,俗称露筋娘娘庙。明代文学家徐渭则称其谓'萧... 从扬州江都区邵伯镇沿运河东堤北行三十里,江都区与高邮市分界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渡过运河在运河西堤还可看到一座枕湖面河的祠庙的部分遗存,这就是著名的露筋祠,又称贞应祠,俗称露筋娘娘庙。明代文学家徐渭则称其谓'萧荷花祠',说内中供奉的女神曾是一位清纯美丽的民女,俗名萧荷花。露筋娘娘的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著名笔记《酉阳杂俎》续集卷之四中。故事说:'相传江淮间有驿,俗呼露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都 民女 运河 传说 白鸟 荷花 祠庙
原文传递
乾嘉学者宋保生平及治学考论——以《谐声补逸》为中心
2
作者 余沛壹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65-77,共13页
活跃于乾嘉时期的高邮学者宋保,早年受业于大儒汪中,之后又师从训诂大家王念孙研习小学。嘉庆初,宋保撰成《谐声补逸》十四卷,还试作《尔雅集注》。宋保深得戴震为学要义,继承、阐发“因声求义”思想,又汲取段玉裁、王念孙学说之长,以... 活跃于乾嘉时期的高邮学者宋保,早年受业于大儒汪中,之后又师从训诂大家王念孙研习小学。嘉庆初,宋保撰成《谐声补逸》十四卷,还试作《尔雅集注》。宋保深得戴震为学要义,继承、阐发“因声求义”思想,又汲取段玉裁、王念孙学说之长,以古音理论补正《说文》谐声字。其生平及治学,实乃乾嘉年间小学研究盛况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宋保 王念孙 因声求义 古音
原文传递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系年辨正
3
作者 陈功文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是研究清代知名学者汪中生平、交游、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然是书在系年方面存在诸多失误。由于该书成于汪喜孙年轻之时,又因汪喜孙九岁而孤,对父亲汪中事迹知之甚少,且汪中留存于世的文章及书信多未署写作时...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是研究清代知名学者汪中生平、交游、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然是书在系年方面存在诸多失误。由于该书成于汪喜孙年轻之时,又因汪喜孙九岁而孤,对父亲汪中事迹知之甚少,且汪中留存于世的文章及书信多未署写作时间,故讹误难免。今依据《年谱》系年之顺序,对其中的失误一一进行考辨,以正鱼鲁。对《年谱》系年进行辨正,有助于接近汪中真实的一生及其学术思想、交游的真实情况。唯有如此,对汪中生平事迹的深入研究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喜孙 《容甫先生年谱》 辨正
原文传递
汇通求实:阮元《广陵诗事》文学价值探微
4
作者 张益铷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70-177,共8页
清阮元的《广陵诗事》辑录广陵耆旧之诗事,其对“诗”和“事”二者的结合秉持着清代地域诗话之撰写特色,或记山川名胜,或传人物义举,条条行文中彰显乡土风情、乡贤善举。其以求实的态度将广陵扬州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地理与文... 清阮元的《广陵诗事》辑录广陵耆旧之诗事,其对“诗”和“事”二者的结合秉持着清代地域诗话之撰写特色,或记山川名胜,或传人物义举,条条行文中彰显乡土风情、乡贤善举。其以求实的态度将广陵扬州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地理与文学相结合,“人”“地”相依,“诗”“事”相连,对于彰显扬州地域特色,弥补该地文献不足,丰富地域诗话,挖掘其中文学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扬州 地域诗话 《广陵诗事》
原文传递
江恂生平履历著述考略
5
作者 霍洪波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江恂为乾隆年间扬州“东园题咏”“韩江雅集”诗歌唱和与卢见曾幕府活动的重要成员。然关于其生平履历,诸文献皆置存疑。笔者通过查阅《歙北江村济阳族谱》、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及江恂子江德量墓志铭等资料,考... 江恂为乾隆年间扬州“东园题咏”“韩江雅集”诗歌唱和与卢见曾幕府活动的重要成员。然关于其生平履历,诸文献皆置存疑。笔者通过查阅《歙北江村济阳族谱》、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及江恂子江德量墓志铭等资料,考订出江恂生卒年的准确时间,修正了《履历档案》所记卒年之误。以其族叔江登云《橙阳散志》与《家谱》为基础,通过检录其为官地域诸方志对之记载,对其履历失载及误记处进行了辨析订正,并对其著述状况加以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恂生平 蔗畦 广陵二江 蔗畦诗稿
原文传递
申遗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扬州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顾风 刘尚杰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0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文化线路成为近年来国际遗产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是线型遗产的两个关注点。海上丝路因为线路本身的广域、内涵的丰富,以及历史考证、学术成果的不确定性,在其遗产申报过程中必将面临一番各地学界、政界的纠缠和争执... 文化线路成为近年来国际遗产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是线型遗产的两个关注点。海上丝路因为线路本身的广域、内涵的丰富,以及历史考证、学术成果的不确定性,在其遗产申报过程中必将面临一番各地学界、政界的纠缠和争执。就像终点港口一样,海上丝路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向不同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 历史 遗产 热门话题 时期 线路 丝路
原文传递
中华书局本《论语正义》订误两则
7
作者 潘炜旻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清代扬州学者刘恭冕受晚清以《公羊》说解《论语》思潮影响,在续撰其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时,引用宋翔凤《论语说义》(又名《发微》)26条说法。中华书局点校本《论语正义》“樊迟问仁”章,未能发现刘恭冕抄录《论语说义》时将“子夏... 清代扬州学者刘恭冕受晚清以《公羊》说解《论语》思潮影响,在续撰其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时,引用宋翔凤《论语说义》(又名《发微》)26条说法。中华书局点校本《论语正义》“樊迟问仁”章,未能发现刘恭冕抄录《论语说义》时将“子夏”误作“子贡”,又误将《论语说义》内容当作《论语正义》的文字;而在“管仲非仁者与”章中,点校者又将并非《论语说义》的刘恭冕考论文字误作该著内容。此误源于《论语正义》博采清人注解、体量庞大,而点校者未能仔细核对《论语说义》原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正义》 刘恭冕 《论语说义》 宋翔凤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金石志整理的典范——评孟凡港校证《山左金石志》
8
作者 张艳红 邹镇明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阮元所撰《山左金石志》将山东金石碑刻汇于一编,是清代金石学发展史上的“启后空前之作”。孟凡港教授对《山左金石志》进行标点整理,并对其序文、目录、录文、跋文等存在的讹误、脱漏、增衍、重复等进行全面而详审的校证、删补;同时... 阮元所撰《山左金石志》将山东金石碑刻汇于一编,是清代金石学发展史上的“启后空前之作”。孟凡港教授对《山左金石志》进行标点整理,并对其序文、目录、录文、跋文等存在的讹误、脱漏、增衍、重复等进行全面而详审的校证、删补;同时在尽可能保留原碑异体字的情况下,使文字使用较为规整,便于读者识读使用。孟教授的精心校证,大大提高了《山左金石志》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左金石志》 标点 校证 用字
原文传递
坚持历史自信拥抱辉煌未来——《扬州通史》序
9
作者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扬州通史》正式出版,这是扬州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上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文明、文化... 《扬州通史》正式出版,这是扬州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上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分量。”扬州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早在距今约7000—5000年间,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于其间,新石器时代的龙虬庄文化成为江淮大地的文明之光。夏商周时期,扬州先是作为南北文化交流的走廊和过渡地带,继有干(邗)国活跃于此,虽然至今尚缺少充分的干(邗)国考古资料,但历朝历代众多的遗存器物、制度无不打上“邗”的印记,可见影响之巨。而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则成为扬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历史古城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文化名城 夏商周时期 通史 文明之光 江淮大地
原文传递
传统与近代:晚清两淮盐商慈善事业初探
10
作者 汪颖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有清一代,围绕两淮盐业的生产、收购、运销而生的两淮盐商包揽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六省的食盐销售,成为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晚清时期“一批新的盐商资本集团”。两淮运商、食商、场商的资本流向之一是慈善事业,其善款经淮... 有清一代,围绕两淮盐业的生产、收购、运销而生的两淮盐商包揽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六省的食盐销售,成为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晚清时期“一批新的盐商资本集团”。两淮运商、食商、场商的资本流向之一是慈善事业,其善款经淮南总局经收存储,再由盐务按引定捐,用于救灾赈济、重修义仓及各类专门性、综合性善堂。两淮盐商积极投身备荒救灾、水上救生与抚恤孤嫠等善举,为晚清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作出了贡献。其慈善行为反映出的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纠结是近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难以克服的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盐商 扬州盐商 慈善 善堂善会
原文传递
乾隆时期扬州府水灾初步研究
11
作者 韦力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清代乾隆一朝,水灾频仍。作为淮河流域内里下河水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扬州府属亦是如此。目前学界对于这一地区灾害的关注较少。本文从乾隆时期扬州水灾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灾害类型、成灾原因、严重程度以及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影... 清代乾隆一朝,水灾频仍。作为淮河流域内里下河水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扬州府属亦是如此。目前学界对于这一地区灾害的关注较少。本文从乾隆时期扬州水灾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灾害类型、成灾原因、严重程度以及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对相关历史资料做了初步的梳理与研究,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深入展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扬州府 水灾 里下河
原文传递
刘恭冕《论语正义补》抄本述论
12
作者 刘建臻 周天天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南京图书馆藏《论语正义补》抄本,卷首为王颂蔚《叙》,末有刘文兴《跋》,抄录工整,时见校勘之处。全书计有186条,以补释字义、异文及补引资料、学说为主。从中,可探究刘恭冕《论语》学成就,亦有裨于总结刘文兴之学。该抄本保存刘毓崧研... 南京图书馆藏《论语正义补》抄本,卷首为王颂蔚《叙》,末有刘文兴《跋》,抄录工整,时见校勘之处。全书计有186条,以补释字义、异文及补引资料、学说为主。从中,可探究刘恭冕《论语》学成就,亦有裨于总结刘文兴之学。该抄本保存刘毓崧研治《左传》资料及成蓉镜《经义骈枝》等已佚文献,更凸显其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正义补》 抄本 内容 价值
原文传递
扬州新出明蒋珎夫妇墓志考略
13
作者 孙晨 周赟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84-95,共12页
2022年6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前杨庄墓地发掘过程中清理出明代盐商蒋珎及其夫人谷氏墓志一方。志文近千字,较详尽地记录了其生平事略、家族世系等信息。本文通过对志文内容的梳理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基本厘清其家族世系... 2022年6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前杨庄墓地发掘过程中清理出明代盐商蒋珎及其夫人谷氏墓志一方。志文近千字,较详尽地记录了其生平事略、家族世系等信息。本文通过对志文内容的梳理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基本厘清其家族世系、生平经历、婚配习俗等情况,同时结合考古和文献资料对其葬地“金柜山”的地理位置、“寿官”的身份及从事盐业的行为进行了考释。该墓志的发现为研究明代盐商家族的社会面貌、扬州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明代 墓志 盐商 金柜山
原文传递
陈伯陶《儒林传》辑纂旨趣与收录扬州学者的意义
14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35-53,共19页
本文将缪荃孙《儒林传》与陈伯陶《儒林传》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二传上卷2篇《朱泽沄传》,以分析陈伯陶等是如何增删修改缪传理学传稿的,比较二传上卷同名24人正传字数,从数据得出陈传旨在增补理学;比较二传下卷2篇《汪中传》,... 本文将缪荃孙《儒林传》与陈伯陶《儒林传》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二传上卷2篇《朱泽沄传》,以分析陈伯陶等是如何增删修改缪传理学传稿的,比较二传上卷同名24人正传字数,从数据得出陈传旨在增补理学;比较二传下卷2篇《汪中传》,以分析陈伯陶等是如何增删修改缪传汉学传稿的,比较二传下卷同名47人正传字数,从数据得出陈传旨在删削汉学。陈伯陶《儒林传》收录17省94府州学者,正传203人、附传317人,以府州为单位,收录扬州学者,正传17人、附传23人,收录人数为全国第一。在删削汉学的旨趣下,经学重镇扬州被收录人数仍然高居全国第一,证明了清代扬州学界的厚度,这对评估清代扬州学术的地位、实力有重大意义。附录陈伯陶《儒林传》未被沿袭的11位扬州学者传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伯陶《儒林传》 辑纂旨趣 收录扬州学者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李斗乾隆五十五年赴京献赋考
15
作者 许建中 吴庭宏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通过细读李斗《永报堂诗集》卷四乾隆五十五年(1790)所作24首诗和同乡友人张居寿的《题李二〈画舫录〉》,结合相关史料,大致可以确定:李斗当年第二次赴京乃是得到新任扬州知府马慧裕的举荐,为乾隆八旬寿诞庆典献赋,并谋求出身;但由于朝... 通过细读李斗《永报堂诗集》卷四乾隆五十五年(1790)所作24首诗和同乡友人张居寿的《题李二〈画舫录〉》,结合相关史料,大致可以确定:李斗当年第二次赴京乃是得到新任扬州知府马慧裕的举荐,为乾隆八旬寿诞庆典献赋,并谋求出身;但由于朝廷不接受敬献诗赋,不予恩赏,且李斗不符合例行贡生朝考的资格,最终无成。这有利于深刻认识李斗的生平和思想,也为认识清代市井布衣文士如何谋求立身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斗 《永报堂诗集》 乾隆五十五年 万寿盛典 献赋
原文传递
前言
16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扬州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何对扬州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中抽绎出区域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为镜鉴,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这是时代赋予扬州学人的历史责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 扬州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何对扬州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从中抽绎出区域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为镜鉴,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这是时代赋予扬州学人的历史责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扬州大学王永平教授为主编的一支专业、精干的研究与写作队伍,几经寒暑,捧出了扬州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著作《扬州通史》。这是扬州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 王永平 区域社会发展 中华文明 人的历史 通史 发展史
原文传递
晚清致仕官员方濬师的居家生活——以《安宜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李思静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安宜日记》记录了方濬师在光绪十年、光绪十二年寓居扬州府宝应县期间的日常生活及往来信函。乞归养亲的方濬师依靠其社交网络打探朝政与社会信息,了解官场动向、中法战争及社会状况,为家庭成员的官缺候补寻找更多的办法。通过管理家... 《安宜日记》记录了方濬师在光绪十年、光绪十二年寓居扬州府宝应县期间的日常生活及往来信函。乞归养亲的方濬师依靠其社交网络打探朝政与社会信息,了解官场动向、中法战争及社会状况,为家庭成员的官缺候补寻找更多的办法。通过管理家族房屋田产、遵循礼俗孝义开展家庭活动、延请医生治疗疾病,主导着家庭的日常运行。对《安宜日记》记载的方濬师及其家庭生活的考察,能够从个体角度探析晚清居家官员在局势动荡的社会中的生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炉桥方氏 方濬师
原文传递
何园何世桢与持志大学的法学教育(1924—1940)
18
作者 陆涵洁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从扬州何园走出的著名法学家、教育家何世桢在1924年辞去上海大学教务长后,在江湾路体育会西路创办了持志大学,并担任校长、法政科法律系主任、法律系教授等职,在持志大学法科设立、法学教学以及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扬州何园走出的著名法学家、教育家何世桢在1924年辞去上海大学教务长后,在江湾路体育会西路创办了持志大学,并担任校长、法政科法律系主任、法律系教授等职,在持志大学法科设立、法学教学以及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上海法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今天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法律人才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世桢 持志大学 法学教育
原文传递
吴让之年表 被引量:4
19
作者 祝竹 朱天曙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0年第1期115-140,共26页
吴让之(1799~1870),初名廷飏,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以愤世嫉俗故,又改字攘之。别署晚学生、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仪征人,长期居扬州、泰州。为近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吴让之与稍晚的赵之谦、吴昌硕、黄穆甫合称... 吴让之(1799~1870),初名廷飏,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以愤世嫉俗故,又改字攘之。别署晚学生、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仪征人,长期居扬州、泰州。为近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吴让之与稍晚的赵之谦、吴昌硕、黄穆甫合称篆刻艺术的'晚清四大家',引领近现代艺术潮流,吴让之实为中国近代篆刻艺术兴盛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学 字行 篆刻 居士 字熙 江苏 艺术
原文传递
刘毓崧佚文《丁萍绿词集序》述论
20
作者 韩艺文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78-182,共5页
扬州市图书馆所藏刘毓崧《丁萍绿词集序》,未收于《通义堂文集》,属刘毓崧佚文;该序撰成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不仅有补于刘毓崧与丁至和的学术交游,而且对《萍绿词》做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两方面的评价,是探究刘毓崧词学旨趣... 扬州市图书馆所藏刘毓崧《丁萍绿词集序》,未收于《通义堂文集》,属刘毓崧佚文;该序撰成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不仅有补于刘毓崧与丁至和的学术交游,而且对《萍绿词》做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两方面的评价,是探究刘毓崧词学旨趣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毓崧 《萍绿词》 佚文 撰写时间 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