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609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事件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 被引量:75
1
作者 邓晋福 吴宗絮 安徽地质 2001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建立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地质事件序列的基础上,论证了大别山和下扬子地区印支期和燕山期存在两次相对独立的造山运动,并着重分析了下扬子地区燕山期出现大规模岩石减薄作用的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并为区内开展深部找矿... 在建立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地质事件序列的基础上,论证了大别山和下扬子地区印支期和燕山期存在两次相对独立的造山运动,并着重分析了下扬子地区燕山期出现大规模岩石减薄作用的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并为区内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做了某些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事件序列 岩石圈减薄 金属巨量堆积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平移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68
2
作者 徐嘉炜 朱光 +2 位作者 吕培基 郑学信 孙世群 安徽地质 1995年第1期1-12,共12页
郯庐断裂带经过长期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但在年代学上还存在严重的分歧及缺乏严格定时的证据,尤以确定走滑剪切运动的时限争纷更甚。走滑剪切运动是一个非瞬间又非均匀的过程。依据作者近年内进行的专门工作及现有的各种材料,从地... 郯庐断裂带经过长期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但在年代学上还存在严重的分歧及缺乏严格定时的证据,尤以确定走滑剪切运动的时限争纷更甚。走滑剪切运动是一个非瞬间又非均匀的过程。依据作者近年内进行的专门工作及现有的各种材料,从地质年代学及同位素年代学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郯庐断裂带在晚侏罗世末期(140Ma左右)开始产生剪切破裂井大规模左行平移,直至早白垩世晚期(110Ma左右)又有一次重要的走滑剪切运动。左行走滑运动延续约30Ma。随后郯庐断裂带进入以伸展为主的构造运动。从始新世中期(45Ma左右),它又转化为多次受挤压兼小幅度右滑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年代学 走滑剪切 同位素
下载PDF
安徽沿江江南晚中生代岩浆-成矿年代学格架 被引量:61
3
作者 陈江峰 喻钢 +1 位作者 杨刚 杨胜洪 安徽地质 200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根据新的较为可靠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段(安徽段)的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可大致分为3期:135到145 Ma一期包括铜陵、月山以及江南广大地区的侵入岩和与之有关矿床,也包括江北的属于A型花岗岩带的大龙山石英正长... 根据新的较为可靠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段(安徽段)的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可大致分为3期:135到145 Ma一期包括铜陵、月山以及江南广大地区的侵入岩和与之有关矿床,也包括江北的属于A型花岗岩带的大龙山石英正长岩.庐枞和宁芜盆地的火山岩形成于127到131 Ma,但赋存于火山岩中的铁矿床中钠长石给出的40Ar-39A,年龄却在122到126 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约126到120Ma,包括江南广大地区的花岗岩和宁芜地区的辉长质小侵入体.晚侏罗世以来的突发性岩石圈去根作用以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扬子与华北间的岩石圈边界的南北向拉张,都可能引发地幔上涌,并进一步导致地壳熔融和大规模的复杂的岩浆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岩浆岩 成矿 长江中下游 安徽 晚中生代 安徽段 成矿年代学 岩浆 江南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岩石圈边界 格架 沿江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57
4
作者 张怀东 史东方 +1 位作者 郝越进 王波华 安徽地质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初步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勘查工作成果,对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体)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对矿床的成因以及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金寨县沙坪沟 斑岩型钼矿 围岩蚀变 找矿标志
下载PDF
论岩浆矽卡岩——一种新类型矽卡岩 被引量:45
5
作者 吴言昌 安徽地质 1992年第1期12-26,81,共16页
岩浆矽卡岩,成因上与钙矽卡岩浆或矽卡岩质熔流体的贯入结晶作用和隐爆固结作用有关。按其成岩方式不同,分为贯入矽卡岩和隐爆矽卡岩一角砾岩。前者主要呈脉状,亦呈小岩床、不规则岩枝产出;后者呈角砾岩筒产出。还有一种过渡类型,即贯... 岩浆矽卡岩,成因上与钙矽卡岩浆或矽卡岩质熔流体的贯入结晶作用和隐爆固结作用有关。按其成岩方式不同,分为贯入矽卡岩和隐爆矽卡岩一角砾岩。前者主要呈脉状,亦呈小岩床、不规则岩枝产出;后者呈角砾岩筒产出。还有一种过渡类型,即贯入一交代矽卡岩,主要呈脉状产出。这类矽卡岩比较稀少,但常含有与其成岩过程直接相关的,由特殊成矿作用形成的富铜(金、银)矿床(体)。它的发现和确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岩浆成因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 被引量:41
6
作者 吴言昌 邵桂清 吴炼 安徽地质 1996年第2期30-39,共10页
岩浆矽卡岩是由钙硅酸盐熔(流)体或钙矽卡岩质岩浆贯入结晶或/和隐爆团结(结晶)形成的。主要呈脉状体,少数呈角砾岩筒(带),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可产于各类不同岩石(层)中。岩浆矽卡岩与富碱中基-中酸性侵入岩密切共生,... 岩浆矽卡岩是由钙硅酸盐熔(流)体或钙矽卡岩质岩浆贯入结晶或/和隐爆团结(结晶)形成的。主要呈脉状体,少数呈角砾岩筒(带),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可产于各类不同岩石(层)中。岩浆矽卡岩与富碱中基-中酸性侵入岩密切共生,两者在主化学成分上具共轭、互补关系,组成特征的岩浆矽卡岩 -富碱(中基-中酸)侵入岩对。它们是深部高位岩浆房受钙质强烈混染的富碱闪长质岩浆发生不混溶分 离所衍生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熔(流)体或岩浆的产物。与岩浆矽卡岩有关的各类矿床,主要是含同生铁氧 化物/硫化物液体的钙矽卡岩(矿)浆,伴随其成岩演变的产物,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岩)浆矽卡岩矿床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矽卡岩 矿床系列 安徽沿长江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岩浆岩及铜铁成矿带的深部构造背景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曙光 安徽地质 200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地球物理和中、新生代幔源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北和华南陆块的深部岩石圈地缝合线较地表地缝合线南移。在郯庐断裂带以东南移至南京—镇江一线,并从南京往西呈南西走向延伸至桐城一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大别山区,深部地缝... 地球物理和中、新生代幔源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北和华南陆块的深部岩石圈地缝合线较地表地缝合线南移。在郯庐断裂带以东南移至南京—镇江一线,并从南京往西呈南西走向延伸至桐城一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大别山区,深部地缝合线至少南移至岳西以南。这一贴近长江中下游的深部地缝合线,有可能在郯庐断裂系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作用下而导致引张,从而诱发了地幔上隆和大规模岩浆事件及铜铁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华北和华南陆块碰撞带 中国东部中生代地幔 ND同位素
下载PDF
凹凸棒石吸附性能应用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天虎 安徽地质 199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凹凸棒石是链层状硅酸盐, 具有3-8?×6-3?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但是由于凹凸棒石孔道直径小于大多数分子及水合离子的直径, 除少数简单分子和离子外, 多数分子和离子都不能进入凹凸棒石孔道, 而且凹凸棒石选... 凹凸棒石是链层状硅酸盐, 具有3-8?×6-3?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但是由于凹凸棒石孔道直径小于大多数分子及水合离子的直径, 除少数简单分子和离子外, 多数分子和离子都不能进入凹凸棒石孔道, 而且凹凸棒石选择性吸附水分子, 因而在多数情况下, 凹凸棒石对吸附质的吸附不是内表面吸附, 而是外表面吸附。并且外表面吸附是胶体和离子交换吸附。本文阐述了凹凸棒石的孔道直径、吸附选择性、体系pH 值及凹凸棒石和蒙脱石胶体颗粒的互相作用对凹凸棒石吸附性能应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粘土 吸附 孔道
下载PDF
土壤硒的赋存状态与迁移转化 被引量:36
9
作者 沈燕春 周俊 安徽地质 201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随着硒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硒在自然界赋存形态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土壤中硒赋存状态与转化富集特征进行了归结,并据此分析了影响土壤硒赋存状态的环境因子,可为土壤硒的研究和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硒 赋存状态 迁移转化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微动勘探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盛勇 贾慧涛 刘杨 安徽地质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微动探测技术以其无需人工源、抗干扰能力强、便捷环保等优点,在城镇附近干扰较强、不可破坏的物探环境中优势突出。我们对微动理论及野外工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自主编制了高分辨率频率-波数法处理软件,本文介绍了微动勘探技术应用... 微动探测技术以其无需人工源、抗干扰能力强、便捷环保等优点,在城镇附近干扰较强、不可破坏的物探环境中优势突出。我们对微动理论及野外工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自主编制了高分辨率频率-波数法处理软件,本文介绍了微动勘探技术应用的案例,通过提取频散曲线及视S波速度分层,刻画了地层的速度结构和地热异常特征,证实了微动勘探在地热资源勘查上有着较好的勘探效果,具有一定的方法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探 高分辨率频率-波数法 地热勘探
下载PDF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铅锌矿找矿前景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陆三明 彭海辉 盛中烈 安徽地质 200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分析总结了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铅锌矿产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矿床形成时代集中于燕山期,空间上矿床多分布在NE向隆坳边界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且矿化具一定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根据该区区域成矿条件及地质、物化探等多元找矿信息预测了... 分析总结了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铅锌矿产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矿床形成时代集中于燕山期,空间上矿床多分布在NE向隆坳边界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且矿化具一定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根据该区区域成矿条件及地质、物化探等多元找矿信息预测了北淮阳东段存在4个矿化集中区,并对近几年新发现的隐爆角砾岩筒型、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控矿条件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前景 矿化集中区 北淮阳构造带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片麻岩套的建立与成岩时代讨论 被引量:32
12
作者 周存亭 汤加富 +2 位作者 高天山 童劲松 鲁如魁 安徽地质 1995年第3期29-40,共12页
本文根据大别山地区的详细地质填图和研究资料,对“大别杂岩”、“大别片麻岩套”的建立及其产出背景,片麻岩套的主要特征(分布产状、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最后就其形成机制(岩浆起源、形成深度、温压条... 本文根据大别山地区的详细地质填图和研究资料,对“大别杂岩”、“大别片麻岩套”的建立及其产出背景,片麻岩套的主要特征(分布产状、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最后就其形成机制(岩浆起源、形成深度、温压条件等)、成岩时代(晋宁晚期到华力西期)作了分析,为正确认识大别山变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高压一超高压岩石形成的“高压釜”说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杂岩 大别片麻岩套 形成机制 成岩时代
下载PDF
安徽金矿主要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3
13
作者 储国正 安徽地质 2010年第4期255-259,共5页
安徽省金矿目前不算优势矿产,但却是特色矿产。安徽金矿分布普遍、类型多样,但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不能满足矿产开发业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工作,金矿勘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文中指出了今后要重点寻找的金矿类型和重点地区。
关键词 金矿特征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安徽
下载PDF
皖南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轮廊 被引量:33
14
作者 马荣生 王爱国 安徽地质 1994年第Z1期14-22,共9页
本文从浅变质岩系与震旦系休宁组底砾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以及这一构造面之下浅变质岩的大量同位素测龄成果资料和晚元古代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带的形成等地质事实,论证了江南古陆晚元古代造山作用。提出皖南地区晚元古代造山运动经历了... 本文从浅变质岩系与震旦系休宁组底砾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以及这一构造面之下浅变质岩的大量同位素测龄成果资料和晚元古代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带的形成等地质事实,论证了江南古陆晚元古代造山作用。提出皖南地区晚元古代造山运动经历了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阶段,晚期碰撞造带可以划分为羊栈岭前陆褶冲带、障公山构造混杂岩带、白际岭岛弧仰冲带三个构造单元和若干个次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元古代 江南古陆 碰撞造山带 皖南
下载PDF
大别山区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层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5
作者 汤加富 钱存超 高天山 安徽地质 1995年第2期29-36,共8页
大别山区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一碎屑岩层组合,及其中相当于震旦晚期孢粉组合的发现,为确定大别山区表壳岩的时代,及其与邻区的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区内标志岩层组合的系统追索,所确定的构造变形特征,对正确认识该造山... 大别山区榴辉岩带中浅变质火山一碎屑岩层组合,及其中相当于震旦晚期孢粉组合的发现,为确定大别山区表壳岩的时代,及其与邻区的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区内标志岩层组合的系统追索,所确定的构造变形特征,对正确认识该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带 火山碎屑岩层组合 震旦晚期
下载PDF
皖南中生代花岗岩类Nd、Sr、Pb同位素特点 被引量:32
16
作者 邢凤鸣 徐祥 安徽地质 1993年第1期35-41,共7页
皖南大面积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同位素年龄为137Ma(花岗闪长岩)和122Ma(花岗岩)左右。它们均为正常系列岩石,A/NKC=0.98-1.07和σ=1.70-2.40;Nd、Sr、Pb同位素组成为:εNd=-5.1-7.2,I<sub>Sr</sub>=0.708-0.712... 皖南大面积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同位素年龄为137Ma(花岗闪长岩)和122Ma(花岗岩)左右。它们均为正常系列岩石,A/NKC=0.98-1.07和σ=1.70-2.40;Nd、Sr、Pb同位素组成为:εNd=-5.1-7.2,I<sub>Sr</sub>=0.708-0.712,<sup>206</sup>pb/<sup>204</sup>Pb=18.23-18.34,仅两个花岗岩侵入体的I<sub>Sr</sub>达0.723±。在εNd-I<sub>Sr</sub>图上,各投影点大致水平排列,与基底变质岩的排列方式一致并部分重叠,显示基底变质岩系深熔的特点。伏岭和黄山花岗岩的I<sub>Sr</sub>明显偏高,可能与源岩成份的较高Rb/Sr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Nd.Sr.Pb同位素 深熔作用 皖南
下载PDF
安徽省东至地区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2
17
作者 聂张星 李敏 +2 位作者 沈欢喜 熊明强 钱祥 安徽地质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安徽省东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造就了本区有利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形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型和风化壳型,工业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 安徽省东至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造就了本区有利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形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型和风化壳型,工业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微细粒浸染型及红土型。各类型金矿分类聚集,形成两个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沿赵家岭断层带以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伴有含金石英脉型,中畈—戴家一带,赵家岭—杨家山一带均具较大找矿潜力,是本区金矿勘查重点地区,九华庄等地也具一定的找矿潜力;沿高坦断裂以微细粒浸染型为主,伴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红土型,查册桥地区是其重点勘查区,铜锣尖、小河等地找矿潜力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类型 高坦断裂 赵家岭断层带 找矿方向 东至县
下载PDF
淮南煤矿塌陷区煤矸石填充复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崔龙鹏 安徽地质 1998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分析淮南矿区煤矸石和地面塌陷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用煤矸石填充塌陷区的意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煤矸石 塌陷区 填充复垦 环境影响 淮南煤矿
下载PDF
安徽省沿江地区网纹红土和下蜀土的形成环境及其年龄 被引量:29
19
作者 于振江 黄多成 安徽地质 1996年第3期48-56,共9页
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区的网纹红土和下蜀土的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古地磁和热释光测年等综合研究,认为网纹红土形成于山地、丘陵古地理景观和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中.年龄介于0.45-2.5MaB.P.之间,其底界年龄与我国... 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区的网纹红土和下蜀土的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古地磁和热释光测年等综合研究,认为网纹红土形成于山地、丘陵古地理景观和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中.年龄介于0.45-2.5MaB.P.之间,其底界年龄与我国北方午城黄土的底界基本一致;下蜀土形成于山前垅岗状倾斜平原古地理景观和干旱-半干旱的温带-暖温带气候环境中.年龄介于0.13-0.45MaB.P.之间.与我国北方上离石黄土大体相当,以往与马兰黄土对比并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江地区 网纹红土 下蜀土 沉积环境 地质年龄
下载PDF
江南东段构造格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程光华 汪应庚 安徽地质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江南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自中元古代以来多期作用形成的造山带。主体形成于晋 宁期,东段出露自北向南为九岭被动陆缘(Ⅲ),障公山弧后盆地(Ⅱ)和怀玉火山岛弧(Ⅰ)。各单元之间 以宜丰-伏川蛇绿混杂岩带和赣东北蛇绿混杂... 江南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自中元古代以来多期作用形成的造山带。主体形成于晋 宁期,东段出露自北向南为九岭被动陆缘(Ⅲ),障公山弧后盆地(Ⅱ)和怀玉火山岛弧(Ⅰ)。各单元之间 以宜丰-伏川蛇绿混杂岩带和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相拼贴。后期被赣江断裂、赣东北断裂左行平移成 西、中、东三部分。沿赣东北断裂带燕山期形成了该区重要的岩浆带和铜、金、银、铅、锌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火山岛弧 江南东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