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725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58
1
作者 周开达 马玉清 +1 位作者 刘太清 沈茂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8在壮苗稀植栽培下,能比油化63增产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重穗型
下载PDF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3
2
作者 杨世民 廖尔华 +2 位作者 袁继超 陶永清 李代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密度不宜超过 876 0 8株 /hm2 ,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 80 0 0 0~ 85 0 0 0株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4
3
作者 王昌全 魏成明 +1 位作者 李廷强 孙凤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达 5 0 8g/kg ,全氮含量高达 3 1g/kg ,速效磷提高 95 8% ,速效钾提高 6 1 0 %。同时能增加土壤孔度和促进团聚体的形成 ,达到高产节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理化性状 水稻 小麦
下载PDF
猪肉品质特征的形成原理 被引量:105
4
作者 陈代文 张克英 胡祖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0-66,共7页
肌肉的化学组成及代谢是肉质特征形成的生化基础。肌肉颜色取决于肌红蛋白的氧化还原状态及氧结合量 ;肌肉嫩度与肌纤维状态、结缔组织的含量和组成、肌内脂肪含量以及肌肉内蛋白分解酶等因素有关 ;肌肉风味取决于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肌肉的化学组成及代谢是肉质特征形成的生化基础。肌肉颜色取决于肌红蛋白的氧化还原状态及氧结合量 ;肌肉嫩度与肌纤维状态、结缔组织的含量和组成、肌内脂肪含量以及肌肉内蛋白分解酶等因素有关 ;肌肉风味取决于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肌内脂肪的性质 ,膻味来源于雄烯酮和粪臭素 ;肌肉系水力是影响猪肉的颜色、风味和嫩度的重要因素。系水力的高低取决于肌肉 pH和肌肉脂质的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品质特征 形成原理 肉质 代谢机理
下载PDF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被引量:141
5
作者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55-358,368,共5页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苦荞 营养价值 药用功能 开发应用 荞麦
下载PDF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8
6
作者 杨文钰 王兰英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作物 秸秆还田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中国杨梅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7
作者 李兴军 吕均良 李三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概述了我国杨梅种和品种资源及分类、生态要求、区划及效益、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丰产优质栽培、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贮藏运输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杨梅 研究进展 品种资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红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8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红花是传统的药用植物 ,也是新型的油用和工业用资源。本文综述了红花在遗传资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红花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关键词 红花 遗传资源 细胞和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梨外植体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53
9
作者 晏本菊 李焕秀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研究了苍溪梨、金花梨外植体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酚含量和组培褐变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两品种的PPO活力在1~9月间变化都成一单峰曲线,活力高峰出现在4月份。苍溪梨为111u,金花梨为150u,总酚含量两品种在... 研究了苍溪梨、金花梨外植体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酚含量和组培褐变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两品种的PPO活力在1~9月间变化都成一单峰曲线,活力高峰出现在4月份。苍溪梨为111u,金花梨为150u,总酚含量两品种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金花梨总酚含量高峰期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出现在4月份。同期组培褐变率表现为:两品种的褐变高峰均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为54%,金花梨为71%。分析三者的相关性表明:PPO活力、总酚含量与组培褐变率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其组培褐变率的高低取决于PPO活力和总酚含量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由其中之一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褐变率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62
10
作者 张克英 陈代文 胡祖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7-74,共8页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及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猪的基因型、性别、年龄、饲粮营养水平、矿物质、维生素、生长促进剂及屠宰条件对肉质的影响规律 。
关键词 猪肉品质 肉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杨梅花芽孕育期间叶片酸性蔗糖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7
11
作者 李兴军 李三玉 +1 位作者 汪国云 吕均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盛果期荸荠种杨梅花芽发端前 ,叶片内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均明显地积累 ,而在发端期被消耗。GA3 处理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水平而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孕育期间 ,蔗糖水平变化过程与酸性转化酶呈相反趋势。花芽发端前 ,蔗糖水平先降低 ... 盛果期荸荠种杨梅花芽发端前 ,叶片内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均明显地积累 ,而在发端期被消耗。GA3 处理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水平而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孕育期间 ,蔗糖水平变化过程与酸性转化酶呈相反趋势。花芽发端前 ,蔗糖水平先降低 ,后明显地积累 ,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则先升高 ,再降至最低。发端期 ,蔗糖水平降低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GA3 处理提高酸性转化酶活性而降低蔗糖水平 ,引起新梢旺长而消耗还原糖 ,且显著地降低成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花芽孕育 蔗糖 酸性转化酶 赤霉素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潘康成 何明清 刘克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68-371,共4页
本文观察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20、40天后,试验组家兔的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较对照组迅速、成熟快;试验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活性(A... 本文观察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20、40天后,试验组家兔的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较对照组迅速、成熟快;试验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活性(ANA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饲喂30天后,植物血凝素(PHA)腹部皮内试验,试验组发生的变态反应强度均强于对照组。表明地衣芽孢杆菌能促进家兔的免疫器官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态制剂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荞麦中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5
13
作者 唐宇 赵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52-354,共3页
荞麦花中的黄酮含量最高 ,平均含量达 7 4 % ,开花后逐渐下降 ;其次是叶 ,黄酮的平均含量为 5 3% ,并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峰 ,后期下降 ;茎中的含量较低 ,平均值为 1 0 % ,生育期中无明显变化。籽粒中 ,以苦荞的黄酮含量高 ,平均值为 2 0... 荞麦花中的黄酮含量最高 ,平均含量达 7 4 % ,开花后逐渐下降 ;其次是叶 ,黄酮的平均含量为 5 3% ,并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峰 ,后期下降 ;茎中的含量较低 ,平均值为 1 0 % ,生育期中无明显变化。籽粒中 ,以苦荞的黄酮含量高 ,平均值为 2 0 2 % ,甜荞的黄酮含量平均值仅为 0 2 3%。放射线对荞麦进行辐射可使其黄酮含量增加。荞麦中黄酮化合物的形成主要受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黄酮 PAL 黄酮含量
下载PDF
不同比例小肽与游离氨基酸对来航公鸡氨基酸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施用晖 乐国伟 杨凤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37-45,共9页
为了研究小肽(SP)在总体氨基酸(TAA)吸收中的作用,试验在麻醉条件下,测定了来航公鸡十二指肠分别灌注小肽(SmallPeptide,SP;平均链长2.76)、相同组成的游离氨基酸(FAA)和SP+FAA(SP占4... 为了研究小肽(SP)在总体氨基酸(TAA)吸收中的作用,试验在麻醉条件下,测定了来航公鸡十二指肠分别灌注小肽(SmallPeptide,SP;平均链长2.76)、相同组成的游离氨基酸(FAA)和SP+FAA(SP占41.38%)前、后门静脉去蛋白血浆的TAA含量。结果表明,灌注后SP组的TAA吸收显著地(P<0.05)高于FAA组,SP+FAA组的吸收速度介于SP和FAA组之间,游离精氨酸对赖氨酸的吸收似有抑制作用。一些氨基酸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肠道吸收底物中SP比例越高,氨基酸的吸收越迅速。灌注SP和FAA后,门静脉血浆中肽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 氨基酸[45EB] 吸收[9ZE] 灌注 鸡肽[45EB]
下载PDF
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0
15
作者 张克英 陈代文 +2 位作者 罗献梅 李学伟 胡祖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猪肉的色泽、多汁性、风味和嫩度是影响猪肉消费的重要感官品质。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饲粮氨基酸模式相同的 5个不同理想蛋白质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饲粮理想蛋白水平按猪体重分 3个阶段 2 0~ 35kg(8%、11%、14 %、17%、2... 猪肉的色泽、多汁性、风味和嫩度是影响猪肉消费的重要感官品质。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饲粮氨基酸模式相同的 5个不同理想蛋白质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饲粮理想蛋白水平按猪体重分 3个阶段 2 0~ 35kg(8%、11%、14 %、17%、2 0 % )、35~ 6 0kg(8%、11%、14 %、17%、2 0 % )、6 0~ 10 0kg(7 5 %、10 %、12 %、15 %、17 5 % )配制 ,3个阶段饲粮的Dlys/CP分别为 5 0 %、4 75 %和 4 5 7%。试验用大白×长白杂交猪 6 0头 ,按体重随机分配到各处理 ,每个处理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3头。试验从 2 0kg体重开始 ,至 10 0kg体重结束 ,每个处理屠宰 3头 ,用于测定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提高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趋于增加 ,皮脂率和背膘厚趋于下降 ,肌肉 (尤其是鲜肉 )脂肪含量和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下降 ,对肌肉 pH值、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无明显影响。生长肥育猪 6 0kg重前后饲粮的理想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 %和 12 % ,可获得较好的猪肉品质 ,在此基础上 ,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和嫩度 ,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 理想蛋白水平 猪肉品质 生长肥育猪
下载PDF
一个改良的染色体C带技术 被引量:53
16
作者 任正隆 张怀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作者改良的C带技术。这一改良的技术的特点是:1.利用自制的一套种子发芽装置和改良的发芽程序,制备健壮的富含分裂相的根尖材料;2.改良的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压片技术;3.控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处理强度;4.使...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作者改良的C带技术。这一改良的技术的特点是:1.利用自制的一套种子发芽装置和改良的发芽程序,制备健壮的富含分裂相的根尖材料;2.改良的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压片技术;3.控制氢氧化钡饱和溶液处理强度;4.使用Giemsa和Leishman染色剂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使用这一改良的技术,可以达到鉴定分离群体中单个植株C带核型的水平,从而为细胞遗传学和染色体工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在分带研究中完全使用国产试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带技术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工程 分带
下载PDF
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7
作者 张猛 张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概述了林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研究情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林地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 概述了林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研究情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林地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土壤酶
下载PDF
植物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8
作者 李廷强 王昌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将植物钾素营养研究进程分成三个阶段 ,从钾的生理作用研究 ,钾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逆境胁迫与钾素营养研究 ,生物钾肥的研究 ,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等五个方面入手 ,对钾素研究作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并对近年来我国钾素研究取得的... 将植物钾素营养研究进程分成三个阶段 ,从钾的生理作用研究 ,钾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逆境胁迫与钾素营养研究 ,生物钾肥的研究 ,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等五个方面入手 ,对钾素研究作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并对近年来我国钾素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述。认为生物钾肥的研制和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素 作物品质 生物钾肥 低钾基因 植物 钾素营养
下载PDF
梨芽和茎尖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李焕秀 王乔春 李春秀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本文研究了梨五个品种3-9月芽和茎尖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苹果梨和南果梨的PPO活性在3-9月间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4月和5月;苍溪梨和日面红的PPO活性呈单峰曲... 本文研究了梨五个品种3-9月芽和茎尖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苹果梨和南果梨的PPO活性在3-9月间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4月和5月;苍溪梨和日面红的PPO活性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五个梨品种PPO活性最大峰值大小依次是南果梨>鸭梨>日面红>苹果梨>苍溪梨。在3-9月中五个梨品种总酚含量均以9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在3月、4月、6月和8月中,苍溪梨的总酚含量均为五个品种中最低者,而在5月、7月和9月则以日面红的总酚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总酶 组织培养 育种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昌全 李廷强 +2 位作者 夏建国 张锡洲 项虹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在豇豆和小白菜上 ,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提高Zn、Fe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肥 玉米 水稻 豇豆 小白菜 农产品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