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唐碑亭”即鸿胪井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酒寄雅志 姚义田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1期108-120,107,共14页
日本对渤海史的研究启始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旅顺口的“鸿胪井碑”。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鸿胪井碑”与战后发现的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就成为研究渤海史的重要金石文献。但是,“鸿胪井碑”现深藏在日本皇... 日本对渤海史的研究启始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旅顺口的“鸿胪井碑”。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鸿胪井碑”与战后发现的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就成为研究渤海史的重要金石文献。但是,“鸿胪井碑”现深藏在日本皇宫内,人们看不到。所以关于“鸿胪井碑”是个什么样子,碑文书写在碑石的哪个地方,总是弄不清楚。笔者有幸在近年新看到了关于这个碑石的资料,以此为素材,再次探讨“鸿胪井碑”的实体,及应给与什么的历史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碑亭” 鸿胪井碑 文物考古 渤海史 中国 史料价值
下载PDF
关于在东海岸一带渤海遗迹发掘中取得的成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柳炳兴 李云铎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97-98,112,共3页
在对高句丽人于旧高句丽版图建立的繁荣昌盛、强大有力达200余年的封建国家渤海的深化研究中,东海岸一带的渤海遗迹的考古发掘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东海岸一带遗迹的发掘中,我们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以考古资料更清楚地阐明这一带的遗迹是... 在对高句丽人于旧高句丽版图建立的繁荣昌盛、强大有力达200余年的封建国家渤海的深化研究中,东海岸一带的渤海遗迹的考古发掘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东海岸一带遗迹的发掘中,我们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以考古资料更清楚地阐明这一带的遗迹是渤海的遗迹,是渤海的坚强有力的国家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东海岸 渤海遗迹 朝鲜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关于辽宁省本溪市出土的金总领提控所印——从出土官印看金末东北的混乱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桥学而 姚义田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99-112,共14页
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控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 1986年6月辽宁省本溪市出土一方金代总领提控所印。在本文,笔者对此印提出一些看法,并试考察一下几个焦点问题。罗福颐对现存的官印有三点看法:第一,多数军官印是阵亡将士们生前佩带的;第二,是作为随葬品放在墓内的;第三,一王朝末期混乱期间(亡国乱离时)散失的。本文考察的金代官印,其特征与汉、魏有别,郡不是墓葬出土的,特别是金末元初的官印,虽很难说所有的官印都用过,但金朝是模仿宋朝的典章制度,仍可从已使用的官印中了解印、牌的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本溪市 官印 金代 总领提控所印 典章制度 中国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渤海的王都和管辖地区 被引量:2
4
作者 酒寄雅志 姚义田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2期92-104,共13页
东北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集团割据的地方。公元3世纪,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到沿海南部有沃沮,在今江原道至咸镜道的广大地域有秽人居住。西边的鸭绿江中游有高句丽,其北有夫余,东北千里有挹娄^①。挹娄又称肃填、或勿吉,当中国北魏、... 东北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集团割据的地方。公元3世纪,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到沿海南部有沃沮,在今江原道至咸镜道的广大地域有秽人居住。西边的鸭绿江中游有高句丽,其北有夫余,东北千里有挹娄^①。挹娄又称肃填、或勿吉,当中国北魏、北齐时,曾派使朝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王都 管辖地区 东北亚地区 朝鲜 管辖范围 中国
全文增补中
《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总目索引(1984~1999年)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蕾 马延萍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2期105-120,共16页
全文增补中
高句丽的山城 被引量:2
6
作者 田中俊明 顾铭学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1期81-103,共23页
高句丽,经广开土王开疆拓土,到五世纪后半长寿王时代,已将版图扩展到最大限度。此时,王都已迁至平壤,如果以它为中心,则西北已抵辽河,东北已达现今吉林省农安与延边地区珲春相连一线,南方及于韩国的忠南北部至庆北北部相连一线... 高句丽,经广开土王开疆拓土,到五世纪后半长寿王时代,已将版图扩展到最大限度。此时,王都已迁至平壤,如果以它为中心,则西北已抵辽河,东北已达现今吉林省农安与延边地区珲春相连一线,南方及于韩国的忠南北部至庆北北部相连一线,领土异常辽阔。之后,南方境界以新罗的成长而逐渐后退,但西北、东北的领土则几乎维持到最后。在统治如此广大领土的基础上,高句丽在各地构筑了山城,以之为据点和防御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山城 苏子河 浑河流域 地理研究 朝鲜
下载PDF
朝鲜支石墓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梦龙 张玉春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1期9-16,共8页
作为史前石制坟墓被营造的支古墓是世界范围内巨石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古墓,糙石柱(立石),集团墓,石圆圈和石阵。在欧洲,巨石建筑物,如支石墓、石圆圈和石阵于法国、英格兰、瑞典南部、葡萄牙、丹麦和荷兰都有发现。... 作为史前石制坟墓被营造的支古墓是世界范围内巨石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古墓,糙石柱(立石),集团墓,石圆圈和石阵。在欧洲,巨石建筑物,如支石墓、石圆圈和石阵于法国、英格兰、瑞典南部、葡萄牙、丹麦和荷兰都有发现。欧洲的支石墓过去一直被认为建造于公元前2500--2000年左右。但最近建立在对放谢性碳元素年代重新核算的基础上,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Colin Refrew得出这样的结论:支古墓在欧洲的建筑时间可早至公元前五千年(比埃及金字塔早1500年)。英法两国最早的支石墓目前定于公元前4800(Refrew,1973.93—120),并且就欧洲支石墓出现最晚不迟于公元前四千前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成这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支石墓 文化传统 文物考古 历史起源 分布范围
下载PDF
高句丽的中期王都 被引量:1
8
作者 田中俊明 慕容棘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47-57,共11页
国内与丸都集安在吉林省的西南端,市区以老岭山脉分为东南的岭前和西北的岭后。岭前为中心部,以鸭绿江流域而拥有更广阔的平原。岭后面对浑江。清朝时尚为封禁之地,1887年成立怀仁县、通化县时,岭前和岭后各自分属两县,到1902年才... 国内与丸都集安在吉林省的西南端,市区以老岭山脉分为东南的岭前和西北的岭后。岭前为中心部,以鸭绿江流域而拥有更广阔的平原。岭后面对浑江。清朝时尚为封禁之地,1887年成立怀仁县、通化县时,岭前和岭后各自分属两县,到1902年才作为辑安县而独立出来。据说取“抚绥安辑”之意而为名。1965年改为集安,1991年升格为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中期王都 朝鲜 文物考古 防御体制 交通路线
全文增补中
三世纪后期~四世纪前期高句丽的交通道与地方统治组织——以南道和北道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余昊奎 李慧竹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58-80,共23页
对高句丽地方统治组织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的。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高句丽地方统治组织的设置形态呈大、小城相接的层叠式;至高句丽后期,以五部为最上层单位分做四层或三层级段。这种地方统治组织最早至四世纪左右... 对高句丽地方统治组织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的。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高句丽地方统治组织的设置形态呈大、小城相接的层叠式;至高句丽后期,以五部为最上层单位分做四层或三层级段。这种地方统治组织最早至四世纪左右就已开始建立,最晚也不超过五世纪,而完成时期大约在六世纪中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交通道 地方统治组织 朝鲜 历史研究
全文增补中
发掘峨嵯山高句丽堡垒城遗址的成果和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宗泽 李公羽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81-82,80,共3页
峨嵯山第四堡垒城遗址,在行政区划上,处于京畿道九里市峨川洞山49之4番地一带。在南北相连的峨嵯山山脊中它是最后的一座山峰,相当于向西北方与龙马山连接的地点。最初知道峨嵯山一带的遗址是日帝占领时的1916年,并被推断为百济或... 峨嵯山第四堡垒城遗址,在行政区划上,处于京畿道九里市峨川洞山49之4番地一带。在南北相连的峨嵯山山脊中它是最后的一座山峰,相当于向西北方与龙马山连接的地点。最初知道峨嵯山一带的遗址是日帝占领时的1916年,并被推断为百济或新罗的古坟。直到1994年由九里市九里文化院进行地表调查,采集到多件高句丽陶器,并被推断为类似九宜洞遗址的军事遗址,而引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嵯山 高句丽 堡垒城遗址 朝鲜 文物考古 出土遗物
全文增补中
关于渤海初期的城和墓 被引量:1
11
作者 承圣浩 吕双林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93-96,F003,共5页
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继承了高句丽的渤海,从七世纪末到十世纪初存在两百余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很大发展,以海东盛国而闻名于世。”正确理解渤海初期的城制和墓制,对阐明渤海的继承高句丽以及渤海的强大国力,具有重... 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继承了高句丽的渤海,从七世纪末到十世纪初存在两百余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很大发展,以海东盛国而闻名于世。”正确理解渤海初期的城制和墓制,对阐明渤海的继承高句丽以及渤海的强大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又与如下情况相牵涉,即在一部分人当中把渤海的城制和墓制同落后的靺鞨搅在一起而予以说明,便极大地歪曲了渤海初期的发展史相,于是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初期 文物考古 城堡 朝鲜 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乐浪、带方二郡的兴亡和汉人遗民的去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西本昌弘 姚义田 谷丽芬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1期17-28,共12页
乐浪郡是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的汉代殖民地,王莽新及东汉、魏、晋诸王朝也相继承,直到西晋末年313年灭亡,共约420年,作为半岛上汉人势力的一个大据点而存续下去。这期间,3世纪初在乐浪郡的南方分置了带方郡,韩族... 乐浪郡是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的汉代殖民地,王莽新及东汉、魏、晋诸王朝也相继承,直到西晋末年313年灭亡,共约420年,作为半岛上汉人势力的一个大据点而存续下去。这期间,3世纪初在乐浪郡的南方分置了带方郡,韩族、秽族、直至海东的倭人都知道汉人的威势。在远离中央权力的边地,420年这么长的时间,汉人的统治是不可能一贯安泰的。早在1世纪前后,高句丽和秽族就开始不断骚动,在中国王朝交替的混乱时期,势必要出现原住民对汉人统治的激烈反抗。本文着眼于半岛原住民的反抗,在考证乐浪、带方郡历史的同时,也追寻一下与这二郡的兴亡共命运的汉人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浪郡 带方郡 汉人遗民 中国 历史发展 西汉时期
下载PDF
第五章 文化 被引量:1
13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2期88-114,共27页
高句丽,不仅是东方的军事强国,而且是文化发展到很高水平的先进文明国。本章试对前述诸章不曾处理的高句丽文化中的壁画墓、体育竞赛、雕刻工艺进行考察,最后还拟考察高句丽文化对邻国文化发展所给予的影响。
关键词 壁画墓 考古工作 石室封土墓 墓室结构
下载PDF
高句丽的后期王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中俊明 孙玄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2期39-57,共19页
高句丽由继承广开土王的长寿王于427年将都城迁至现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这里开始成为朝鲜的王朝,其意义自是巨大。这是从鸭绿江流域中尚可谓广的狭小平原的贫瘠集安,南迁于拥有大平原的大农耕地带,作为它的背景则... 高句丽由继承广开土王的长寿王于427年将都城迁至现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这里开始成为朝鲜的王朝,其意义自是巨大。这是从鸭绿江流域中尚可谓广的狭小平原的贫瘠集安,南迁于拥有大平原的大农耕地带,作为它的背景则被认为急于提高生产力。而且还可看出,旨在确保广开土王所扩大的南方领土,以及积极对抗百济和新罗。高句丽在这里开始了它的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后期王都 朝鲜 平壤 历史发展 考古发现
全文增补中
箕子与箕子朝鲜是一个历史存在——评今西龙《箕子朝鲜传说考》
15
作者 张碧波 历史考古信息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子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子并未到过朝... 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子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子并未到过朝鲜,在朝鲜的箕子遗迹及世系家谱等都是后人伪造的,是不可信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今西龙这篇“奇文”,我们应认真对待,何况它巳流传80多年,谬种流传,很有澄清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西龙 《箕子朝鲜传说考》 《史记》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日本旧石器文化时期民居和群落结构
16
作者 安导 关芙戈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1-10,共10页
从莫斯特期文化到旧石器时代后期文化这一时期的过渡过程,是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苏联对莫斯特期洞穴和石洞的居住形式到旧石器时代后期的穴居制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近对阿尔泰山地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 从莫斯特期文化到旧石器时代后期文化这一时期的过渡过程,是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苏联对莫斯特期洞穴和石洞的居住形式到旧石器时代后期的穴居制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近对阿尔泰山地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日本,类似洞穴、石洞和穴居这样聚集处是很少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旧石器文化时期 民居 群落结构 文物考古 空间格局 分布特征
全文增补中
关于刻有星座的支石墓
17
作者 金东日 常白衫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11-16,10,46,共8页
伟大的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历史的遗址和遗物,乃是表明祖先们创造了怎样的文化,从事了怎样的生活,走过了怎样的道路,从而发展下来的实物资料。”我们在发掘了檀君陵之后,又在平壤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大量调查发掘了以支石墓、石... 伟大的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历史的遗址和遗物,乃是表明祖先们创造了怎样的文化,从事了怎样的生活,走过了怎样的道路,从而发展下来的实物资料。”我们在发掘了檀君陵之后,又在平壤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大量调查发掘了以支石墓、石棺墓及住居址为主的古朝鲜时期的新遗址。在此过程中,仅在平壤一带便调查了14000余座支石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石墓 朝鲜 文物考古 结构形制 历史遗迹
全文增补中
高句丽积石冢的形成与发展——前期中期墓制
18
作者 东潮 季公羽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17-46,共30页
作为高句丽前期中期墓制的积石冢,分布于从鸭绿江及秃鲁江流域、浑江流域、清川江,直至大同江流域,乃至汉江流域。下面,按每一河川流域,以积石冢为中心,掌握古坟的分布状况;当然,在年代上也包括国内城、平壤城时代的古坟。
关键词 高句丽积石冢 墓制 朝鲜 文物考古 分布范围
全文增补中
乐浪郡的文化
19
作者 金元龙 陈平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83-87,共5页
乐浪郡是汉的殖民地。因其墓制、文物等都是中国汉代的,所以虽然在我国境内,但在考古学或美术史上应该除外,这是笔者的想法。但乐浪郡的文化实质上对我国初期铁器时代或原三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当然对于以后的三国时代文化也有很大影... 乐浪郡是汉的殖民地。因其墓制、文物等都是中国汉代的,所以虽然在我国境内,但在考古学或美术史上应该除外,这是笔者的想法。但乐浪郡的文化实质上对我国初期铁器时代或原三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当然对于以后的三国时代文化也有很大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没有对乐浪文化的理解和知识,就不能希望对我国考古学有正确的理解,这样说并不过分。基于这样的观点,把重点放在与我国古代文化的关联上,以此对乐浪文化进行概述似乎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浪郡 墓制 朝鲜 文物考古 三国时期
全文增补中
统一新罗时代
20
作者 金元龙 陈平 历史考古信息 2000年第1期88-92,F003,共6页
庆州地区的统一新罗时代的古墓以双床探,路西里133号墓,忠孝洞古墓群,西岳里石室古坟,政来洞方形墓等石室墓为代表,另外还有火葬墓。
关键词 统一新罗时代 庆州地区 韩国 文物考古 火葬墓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