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041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干线引起的线路沉降规律分析 被引量:144
1
作者 吕培林 周顺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干线引起的上方铁路线路沉降规律与一般情况下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有较大的不同。基于某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下穿铁路的施工期及其后续阶段的线路沉降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从沉降发展的时间历程...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干线引起的上方铁路线路沉降规律与一般情况下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有较大的不同。基于某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下穿铁路的施工期及其后续阶段的线路沉降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从沉降发展的时间历程、施工各阶段沉降量所占比例和地面沉降槽的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工程的地表沉降规律特点主要是后续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并且其沉降达到稳定需要的时间远比通常情况要长,最终沉降量的大小几乎完全由后续沉降决定;此外,其沉降变形槽的深度和广度也更大,而且后推进的隧道上方沉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线路沉降 沉降观测 下穿铁路 盾构隧道 软土
下载PDF
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6
2
作者 荣朝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7-104,共8页
运输业的网络特性决定了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复杂性 ,也造成了这个极端多产品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常密不可分。以往的研究和文献在运输业的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及幅员经济等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并... 运输业的网络特性决定了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复杂性 ,也造成了这个极端多产品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常密不可分。以往的研究和文献在运输业的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及幅员经济等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并不清楚和明确 ,以至造成一定混淆。本文提出运输业的网络经济由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它们的转化形态运输密度经济和幅员经济共同构成 ,又各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判明不同运输行业及各种运输类别的市场结构、对建立合理和有效的运输业管理体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对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也有理论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业 网络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密度经济 幅员经济 多产品 市场结构
下载PDF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3
作者 黄方林 王学敏 +2 位作者 陈政清 曾储惠 何旭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回顾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介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内容功能及特点。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传统谱分析方法与小波变换、希尔波特黄变换(Hilbert Huang)进行比较。介绍最新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具体算法,及其在... 回顾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介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内容功能及特点。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传统谱分析方法与小波变换、希尔波特黄变换(Hilbert Huang)进行比较。介绍最新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具体算法,及其在结构参数识别、损伤识别、消除实测南京长江大桥应变信号中的对讲机干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动力指纹分析法、模型修正与系统识别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5种损伤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动态进行概述和总结,指出神经网络技术结合遗传算法是结构损伤检测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健康监测 信号分析与处理 损伤检测 综述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和定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60
4
作者 董聪 丁辉 高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9-94,共6页
对以应变类参数 (应变、应变模态、曲率模态等) 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和以位移类参数 (位移、位移模态、柔度矩阵等) 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本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指出后者理论上存在错误定位的隐忧。鉴于损伤的... 对以应变类参数 (应变、应变模态、曲率模态等) 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和以位移类参数 (位移、位移模态、柔度矩阵等) 为基础的损伤定位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本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指出后者理论上存在错误定位的隐忧。鉴于损伤的局域特征, 提出了一种以局域特征变化为依据的损伤定位公式。强调损伤的扩展并不是结构的内禀属性, 而是环境和结构细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 在进行实际结构的损伤定位时, 考虑环境因素和结构细节的共同影响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模态 损伤定位 公铁两用桥 悬索桥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04
5
作者 江成 范佳 王继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7,共6页
简述国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发展概况,论述我国无碴轨道选型及关键技术。对我国高速铁路前期选用的三种结构型式无碴轨道(长枕埋入式、板式和弹性支承块式)进行室内实尺模型铺设及各项性能试验,对前两种结构型式进行桥上和隧道内试铺及现... 简述国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发展概况,论述我国无碴轨道选型及关键技术。对我国高速铁路前期选用的三种结构型式无碴轨道(长枕埋入式、板式和弹性支承块式)进行室内实尺模型铺设及各项性能试验,对前两种结构型式进行桥上和隧道内试铺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无碴轨道具有线路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和耐久性好、平顺性高、显著减少线路维修工作量等特点。无碴轨道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强度、横向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减振性和耐久性。为确保无碴轨道线路长期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桥梁及基础的变形、确保隧道基底稳固与合理设置线桥过渡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碴轨道 设计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结构智能健康诊断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6
6
作者 董聪 范立础 陈肇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4,共14页
对近 2 0年来国际上在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健康诊断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扩展了目前流行的一些结构健康诊断方法 ,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结构健康诊断公式。从中发现 :①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 [K],模态特征值λj 和模态振... 对近 2 0年来国际上在基于动力学参数的结构健康诊断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扩展了目前流行的一些结构健康诊断方法 ,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结构健康诊断公式。从中发现 :①结构的总体刚度矩阵 [K],模态特征值λj 和模态振型 [Φ]j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δλj=[Φ]Tj [δK][Φ]j 和δλj≤ 0。②对于损伤结构 ,[δΦ]=0和 {δλ}=0同时发生的情况一定不存在。也就是说 ,结构损伤必然会在结构的内禀动力特征 {Φ ,λ}上得到完整的反映。这一发现回答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项争论 ,即结构的内禀动力特征 {Φ ,λ}是否足以作为结构损伤识别和定位的充分条件 ,答案是肯定的。③通常应变类结构动力学参数比位移类结构动力学参数对结构损伤更敏感。④利用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学习功能和广义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功能 ,设计一个基于广义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型结构智能健康诊断演化系统是可行的 ,且该系统的知识库可实现自主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健康诊断 损伤识别 定位 在线风险预警 广义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构体系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用冷却路基的方法修建青藏铁路 被引量:106
7
作者 程国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青藏铁路将要穿越的多年冻土大多属高温冻土,其中近一半为高含冰量冻土。在全球转暖的情况下,青藏铁路的修建必须考虑50年~100年的气候变化。最近的预测认为,至2050年青藏高原将升温2 2℃~2 6℃。因而对该铁路修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 青藏铁路将要穿越的多年冻土大多属高温冻土,其中近一半为高含冰量冻土。在全球转暖的情况下,青藏铁路的修建必须考虑50年~100年的气候变化。最近的预测认为,至2050年青藏高原将升温2 2℃~2 6℃。因而对该铁路修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护多年冻土,使其不融化。分析了世界上在冻土区筑路百年以上的历史,根据国内外在多年冻土区筑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在青藏铁路的设计中应该改变单纯依靠增加热阻(增加路堤高度,使用保温材料)的消极的保护冻土的思路,全面采用"冷却路基"的积极的"降低地温"原则,特别在高温、高含冰量地段必须如此。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改变路堤的结构和材料来调控辐射,调控对流和调控传导,以达到"冷却路基"目的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冷却路基 多年冻土 全球转暖 综述
下载PDF
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 被引量:63
8
作者 朱永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83,共4页
本文明确了隧道稳定性及其位移极限状态的概念 ,提出了隧道稳定性可通过隧道位移来体现和判别。以隧道位移为判据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极限值的确定。根据隧道的变形动态信息反推围岩参数和支护结构实际... 本文明确了隧道稳定性及其位移极限状态的概念 ,提出了隧道稳定性可通过隧道位移来体现和判别。以隧道位移为判据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极限值的确定。根据隧道的变形动态信息反推围岩参数和支护结构实际所受荷载为输入参数 ,进行隧道极限位移的计算模拟 ,辅以室内模拟试验验证和现场资料调查整理的综合手段来确定 ,更能反映隧道的现场实际。本文还介绍了实测位移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分析、位移随机反分析、位移随机插值的方法。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 ,建立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以及设计体系。它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 ,建立反馈系统实施控制 ,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稳定性 位移判别准则 围岩 支护结构 极限位移
下载PDF
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研究 被引量:80
9
作者 黄崇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要求 ,结合我国目前接触线的生产现状 ,研讨了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可能性 ,在综合分析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矛盾 ,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强度、最大截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技术特性 ,国产化的可能性和... 根据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要求 ,结合我国目前接触线的生产现状 ,研讨了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可能性 ,在综合分析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矛盾 ,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强度、最大截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技术特性 ,国产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后 ,指出应研究开发镁铜合金、锡铜合金和铜包钢接触线。另外 ,对现有的银铜类合金接触线应改善它的平直度 ,以降低离线率 ,使质量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并建议及时组织机械和铁道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工作协调 ,做好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前期工作 ,为国产化统一和明确方向 ,以赶上京—沪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国产接触线的需要 ,加速高速、准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国产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接触线 研制 国产化
下载PDF
路基的填料冻胀分类及防冻层设置 被引量:101
10
作者 叶阳升 王仲锦 +1 位作者 程爱君 罗梅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冻土区铁路路基表层的冻胀病害严重,且没有相应的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标准。在分析路基的冻胀特性、影响路基冻胀的因素、路基冻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并结合铁路路基填料分类的特点、铁路线路... 我国冻土区铁路路基表层的冻胀病害严重,且没有相应的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标准。在分析路基的冻胀特性、影响路基冻胀的因素、路基冻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并结合铁路路基填料分类的特点、铁路线路冻胀限高和维修标准,提出铁路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方案,并建议在冻土区设置路基防冻层。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方案以各类土的细粒含量、冻前含水量和冻胀高度为指标,进行冻胀敏感性和冻胀等级两级分类。路基防冻层应用细粒含量<5%的砂类和细粒含量<15%的砾类、碎石类不冻胀土填筑,防冻层的厚度根据路基的标准冻深。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冻层 冻结深度 冻胀 填料 冻胀性分类 路基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周清跃 田常海 +3 位作者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朝阳 俞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打磨 轨头廓面设计 走行光带 打磨周期 打磨参数
下载PDF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被引量:95
12
作者 张成平 张顶立 +1 位作者 吴介普 骆建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监测结果表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缝处沉降量最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超前管幕起到了防塌作用,但其自身施工引起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9.52mm,选用时应慎重;侧洞管幕施工完成时,变形缝处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且道床与隧道间发生严重脱离。采用抬升注浆和充填注浆分别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及道床与隧道间脱离进行处理,最终将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量控制在16.75 mm以内,道床与隧道间脱离区域被有效填充,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下穿施工 浅埋暗挖法 隧道沉降 道床沉降 抬升注浆
下载PDF
铁路轨道刚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84
13
作者 赵国堂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对轨道合理刚度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轨道容许变形量与轨道部件容许应力相互平衡关系以及维修工作量与行车舒适性相互制约关系。给出三种确定轨道整体刚度的方法,钢轨允许应力法、轨道允许变形法和临界速度法。论述部件刚度合理匹配关系。... 对轨道合理刚度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轨道容许变形量与轨道部件容许应力相互平衡关系以及维修工作量与行车舒适性相互制约关系。给出三种确定轨道整体刚度的方法,钢轨允许应力法、轨道允许变形法和临界速度法。论述部件刚度合理匹配关系。从安全和控制维修的角度,提出基于合理变形确定轨道部件刚度的方法,即变形分配法。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轨道刚度问题进行探讨,建议采用轨道允许变形法和变形分配法确定高速铁路轨道整体刚度和部件刚度。给出我国高速铁路在车辆轮载作用下轨道刚度的建议值,轨道整体刚度100kN·mm-1、钢轨支座刚度37kN·mm-1、轨下垫板和道床刚度74kN·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刚度 允许应力法 允许变形法 临界速度法 变形分配法
下载PDF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 被引量:92
14
作者 王继军 尤瑞林 +1 位作者 王梦 江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黏结方法处理;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进行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结果表明: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在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翘曲变形大于模筑法施工;采用模筑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而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温差越大,轨道板翘曲变形的变化幅度越大。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结果与环形铁道轨道板的翘曲变形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 温度荷载 翘曲变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城际铁路地基加固方案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1
15
作者 霍军帅 王炳龙 周顺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7,共7页
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沪宁城际铁路施工时,原有铁路地基加固方案产生的沉降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因此,结合原加固措施,采用板+桩组合结构的形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对此方案,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应力释放率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 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沪宁城际铁路施工时,原有铁路地基加固方案产生的沉降量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因此,结合原加固措施,采用板+桩组合结构的形式对地基进行加固。对此方案,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应力释放率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当应力释放率为30%时,盾构下穿处板+桩组合结构的沉降量为3.9mm,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但此时板+桩组合结构中的加固板将与其下方土体脱离。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进行静、动应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加固板与其下部土体脱离时,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钢轨轨面的最大变形为0.582mm,满足轨道不平顺的要求;在最大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和加固板的最大拉应力分别为0.93和1.02MPa,均小于规范中所要求的疲劳强度修正值。由此可知,在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城际铁路地基采用板+桩组合结构形式的加固方案,是能够保证运营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应力释放率 地表沉降 地基加固 疲劳强度
下载PDF
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被引量:54
16
作者 郑捷奋 刘洪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共5页
分析了香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开发营运、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采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密度发展模式 ,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进行发展 ,却能保证城市... 分析了香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开发营运、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采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密度发展模式 ,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进行发展 ,却能保证城市交通的高度能达性 ,产生最少的污染 ,经济发展的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其他国际先进城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综合开发 香港 公共交通
下载PDF
铁路常用材料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与应用 被引量:76
17
作者 项彬 史建平 +3 位作者 郭灵彦 刘学文 刘淑华 林吉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6,共5页
介绍修正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 ;给出指定存活率和置信度时 ,确定材料对称循环疲劳极限的 5个步骤 ;说明我国铁路常用材料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是通过先确定材料具有存活率、置信度双 95 %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后 ,借助修正... 介绍修正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 ;给出指定存活率和置信度时 ,确定材料对称循环疲劳极限的 5个步骤 ;说明我国铁路常用材料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是通过先确定材料具有存活率、置信度双 95 %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后 ,借助修正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简单几何作图而得 ;针对我国铁路常用材料疲劳极限线图的试验绘制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 绘制 使用方法 工程材料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早期离缝研究 被引量:86
18
作者 刘钰 赵国堂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现场观测CA砂浆灌注施工时的轨道板温度,得到实测的轨道板温度梯度。建立轨道结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轨道板在实测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温度翘曲变形及应力。研究表明:气温和太阳辐射是影响轨道板温度梯度的主要因素;板面温...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现场观测CA砂浆灌注施工时的轨道板温度,得到实测的轨道板温度梯度。建立轨道结构力学计算模型,计算轨道板在实测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温度翘曲变形及应力。研究表明:气温和太阳辐射是影响轨道板温度梯度的主要因素;板面温度对温度梯度起控制作用;CA砂浆水化热对温度梯度有一定影响;在1d中,轨道板正、负温度梯度的交替变化引起温度翘曲压、拉应力的交替变化,是产生轨道结构层间早期离缝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早期温度场控制中,可采用有效的隔热或保温措施控制轨道板板面温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轨道板温度梯度,导致产生较大的温度翘曲应力,并根据CA砂浆强度增长规律,尽量延长扣压装置和精调千斤顶的拆除时间,从而有效地减少轨道结构层间早期离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轨道板 CA砂浆 离缝 温度场 温度梯度 温度翘曲变形
下载PDF
板式无碴轨道用CA砂浆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69
19
作者 金守华 陈秀方 杨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5,共6页
从对CA砂浆(水泥-沥青砂浆)垫层的要求出发,比较国产和日本的CA砂浆性能,阐述CA砂浆及专用乳化沥青的关键技术。我国的无碴轨道研究开发已经有了多年的基础,完成了一系列从试验室试验到现场试验、改进试验、再上道试验的过程,确立“从... 从对CA砂浆(水泥-沥青砂浆)垫层的要求出发,比较国产和日本的CA砂浆性能,阐述CA砂浆及专用乳化沥青的关键技术。我国的无碴轨道研究开发已经有了多年的基础,完成了一系列从试验室试验到现场试验、改进试验、再上道试验的过程,确立“从最终的使用性能要求出发”这一新概念进行CA砂浆的设计;通过对CA砂浆集料性质的反演,研究集料的特性,进行混合料设计和性能分析,确定新材料的合理配方;按照使用性能要求研究CA砂浆的质量检验方法。采用阳离子乳化剂进行沥青的乳化,增强合成材料的包容性;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添加剂进行沥青改性,改进沥青的结构—力学性能;设计适应不同温度地区使用的材料配方和添加剂;指出CA砂浆的制备和施工设备必须专业化,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施工时稳定CA砂浆质量的要求。建议从使用性能出发,建立CA砂浆的质量检验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碴轨道 CA砂浆 乳化沥青 乳化技术 性能指标
下载PDF
钢轨打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85
20
作者 刘月明 李建勇 +1 位作者 蔡永林 聂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7,共9页
综述钢轨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其预测方法、钢轨打磨机理、打磨策略、打磨方式、打磨模式、打磨周期、质量评价和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研究钢轨打磨策略由修复性打磨向预防性打磨转变带来的新要求.由于钢轨表层材料的去除厚度由1.0~1.... 综述钢轨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其预测方法、钢轨打磨机理、打磨策略、打磨方式、打磨模式、打磨周期、质量评价和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研究钢轨打磨策略由修复性打磨向预防性打磨转变带来的新要求.由于钢轨表层材料的去除厚度由1.0~1.5 mm减小为0.1~0.2 mm,打磨周期缩短为原来的1/4,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打磨效率;包络式打磨作业速度低但材料去除厚度大,轮廓式打磨与之相反,建议根据线路维护的实际需求在不同打磨周期内交替采用这2种方式进行钢轨打磨;钢轨打磨目标廓型的优化可以钢轨标准廓型或钢轨磨损廓型为基础进行;针对我国列车运行密度大、“天窗时间”短、线路客货两用等实际路况,建议制定区域线路打磨周期的长期规划以降低钢轨维护成本;研究30~80 km·h^-1高速打磨技术以提高打磨效率;细化打磨模式可满足按照目标廓型打磨钢轨的要求;钢轨打磨作业的智能化、信息的集成化和装备的柔性化是钢轨打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打磨机理 打磨策略 打磨方式 打磨周期 打磨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