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谈蓓芳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1年第2期385-404,共20页
把1949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在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中间几乎已经成了定论。直到现在为止,一般的《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都把1949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当代文学的开始;在大学中文系普遍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 把1949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在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中间几乎已经成了定论。直到现在为止,一般的《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都把1949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当代文学的开始;在大学中文系普遍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同样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分期 现代文学 中国 研究者 文学史
原文传递
也谈无穷会藏本《水浒传》——兼及《水浒传》版本中的其他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谈蓓芳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0年第1期234-293,共60页
在《水浒传》版本史上,日本无穷会藏李卓吾评百回本《全像忠义水浒传》(下文简称'无穷会藏本')是一个国内已佚却又非常重要的本子,这一点范宁先生在《〈水浒传〉版本源流考》中已经提到(载《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四辑)。王利... 在《水浒传》版本史上,日本无穷会藏李卓吾评百回本《全像忠义水浒传》(下文简称'无穷会藏本')是一个国内已佚却又非常重要的本子,这一点范宁先生在《〈水浒传〉版本源流考》中已经提到(载《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四辑)。王利器先生的《李卓吾评郭勋本〈忠义水浒传〉之发现》(载《河北师院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忠义 会藏 版本 师院 论丛 日本 下文 会藏本
原文传递
《孔雀东南飞》的系列结构与中国叙事诗的书写传统 被引量:6
3
作者 林宗正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1期29-47,共19页
一、前言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研究,学者向来最感兴趣而投入最多心力的,都是有关小说的叙事,尤其是明清小说与唐传奇,以及史传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与《史记》。而有关诗歌的研究,因为长期受了古典诗学理论的影响,... 一、前言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研究,学者向来最感兴趣而投入最多心力的,都是有关小说的叙事,尤其是明清小说与唐传奇,以及史传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与《史记》。而有关诗歌的研究,因为长期受了古典诗学理论的影响,向来所关注的焦点都是在抒情主义(1yricism)以及与抒情相关的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有关 中国 诗歌 抒情 主义 评家
原文传递
论民国女词人创作状态与观念的新变 被引量:5
4
作者 曹辛华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1年第2期390-409,共20页
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词人,成为民国词史上的炫目'风景',尤其值得我们研究。目前,关于民国女性词的全面而整体的研究课题尚属于词学研究的一大空白点。时至民国,由于各种新思想、新生活、新事物的出现,女词人的主体身份表... 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词人,成为民国词史上的炫目'风景',尤其值得我们研究。目前,关于民国女性词的全面而整体的研究课题尚属于词学研究的一大空白点。时至民国,由于各种新思想、新生活、新事物的出现,女词人的主体身份表现出了不少与前代不同的特点。正由于处于新旧交替、更迭的新时期,民国女词人的创作状态也是我们必须予以深究的。归纳起来,民国女词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学词方式的'多样化'、切磋词学途径的'多样化'、词作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三个方面。与民国男性词人相比较而言,民国女词人在词学见解与创作主张方面基本上处于'失声'状态,而其创作主旨方面则也有其独特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女词人 创作状态 观念新变
原文传递
文士治生视域下明清江南运河区域通俗文学的兴盛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永斌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20年第1期95-107,共13页
文士从事治生最集中、最明显的江南运河沿岸和毗邻地域也是明清戏曲小说创作和传播的重镇。文士治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作品特别是明清戏曲小说的大量诞生,二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一方面文士通过治生获得了薪酬,改善了明清文士的生... 文士从事治生最集中、最明显的江南运河沿岸和毗邻地域也是明清戏曲小说创作和传播的重镇。文士治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作品特别是明清戏曲小说的大量诞生,二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一方面文士通过治生获得了薪酬,改善了明清文士的生活环境,为以后的明清戏曲小说创作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市场的反馈,又对作家的创作提出了切近读者和市场的文学编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戏曲小说题材和艺术性的变化,这尤以《红楼梦》《儒林外史》表现得很明显。可以说是江南或者可以说是京杭大运河这块沃土孕育了这些文学艺术巨擘和传世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运河 文士治生 江南通俗文学 《儒林外史》 《红楼梦》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诗乐关系及其历史变迁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尚勇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19-36,共18页
中国古代诗乐关系大致先后经历了诗乐相对独立而以诗歌为主导、诗乐产生配合关系而相互独立、诗乐初步结合而音乐逐渐居于主导、音乐完全主导、诗乐平等结合,以及诗乐结合而音乐占据绝对优势等复杂的演进过程,这六大演进类型大致分别关... 中国古代诗乐关系大致先后经历了诗乐相对独立而以诗歌为主导、诗乐产生配合关系而相互独立、诗乐初步结合而音乐逐渐居于主导、音乐完全主导、诗乐平等结合,以及诗乐结合而音乐占据绝对优势等复杂的演进过程,这六大演进类型大致分别关联于人声歌唱、弦歌、歌弦、曲子、声诗和词曲等六类主要的音乐文学品种。诗乐关系的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而口头吟诵的诗、独立的人声歌唱、受制于音乐的歌唱、音乐、口说的散文和动作表演六者相互之间有选择的局部或全面合作,造就了中国音乐文学的众多复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关系 诗歌史 音乐文学
原文传递
德国汉学家孔好古的《天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亮 徐美德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孔好古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是汉学界莱比锡学派的创始人,擅长用社会学、宗教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方法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文化。他对《天问》作了翻译和注释,是最早运用西方语言完整翻译《天问》的学者。他基于对王逸《天问》序的重新解读... 孔好古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是汉学界莱比锡学派的创始人,擅长用社会学、宗教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方法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文化。他对《天问》作了翻译和注释,是最早运用西方语言完整翻译《天问》的学者。他基于对王逸《天问》序的重新解读,开展《天问》与古代艺术关系的多方面研究。他认为《天问》是由屈原对宗庙祠堂的壁画铭文再加工而成,并试图恢复古代庙堂铭文的原貌,还认为《天问》创作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好古 天问 壁画 印度文化
原文传递
袁宏道年谱 被引量:4
8
作者 沈维藩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1999年第1期146-352,共207页
说明一、本谱所引时事,皆本《明史》、《明实录》、《明通鉴》有关条目,谱中不复注明出处。一、袁宏道平生著作,计有:《敝箧集》万历十年至二十二年间为诸生、举人及初第进士时作。《锦帆集》(附《去吴七牍》)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间... 说明一、本谱所引时事,皆本《明史》、《明实录》、《明通鉴》有关条目,谱中不复注明出处。一、袁宏道平生著作,计有:《敝箧集》万历十年至二十二年间为诸生、举人及初第进士时作。《锦帆集》(附《去吴七牍》)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间任吴县知县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谱 进士 条目 著作 年谱 时作 吴县
原文传递
谭元春年谱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广宏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5年第1期260-373,共114页
谭元春(1586-1673),与钟惺(1574-1625)并为竟陵派代表作家。早年与钟惺共同编纂《诗归》,在确立并传播竟陵一派主张与风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天启、崇祯间,以其湖海声气日广,独立领导该派后期的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影响,一时以物宗推之... 谭元春(1586-1673),与钟惺(1574-1625)并为竟陵派代表作家。早年与钟惺共同编纂《诗归》,在确立并传播竟陵一派主张与风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天启、崇祯间,以其湖海声气日广,独立领导该派后期的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影响,一时以物宗推之。然而,明末清初以来,随着对竟陵诗风的批判成为批评界的主流,对于钟、谭的关注逐渐趋于沉寂,迄今为止,尚无谭元春年谱一类的著述行世。本谱从搜辑、排比谭氏存世的诗文作品及各类文献中有关材料入手,力求廓清谭元春的行年事迹,文学活动及交游尤详,并藉以清理其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元春 年谱
原文传递
菅原道真与杜甫逐臣思君主旨诗歌中的意象同质性——以《九月十日》和《至日遣兴二首》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京钰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日本平安期伟大诗人菅原道真(845-903年)的诗歌《九月十日》和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712-770年)的诗歌《至日遣兴二首》,均为逐臣思君之作。道真的《九月十日》诗创作于昌泰四年(901年)九月十日,杜甫的《至日遣兴二首》创作于乾元元年(... 日本平安期伟大诗人菅原道真(845-903年)的诗歌《九月十日》和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712-770年)的诗歌《至日遣兴二首》,均为逐臣思君之作。道真的《九月十日》诗创作于昌泰四年(901年)九月十日,杜甫的《至日遣兴二首》创作于乾元元年(758年)冬至,时间相隔一个半世纪;道真的诗歌创作于日本的太宰府,杜甫的诗歌创作于中国的华州,创作地为异国异域。但令人注目的是,这两首异时异地创作的诗歌,无论是诗歌表层结构还是深层蕴藉的意象营造上都具有鲜明的同质性。具体体现为同韵、同语、同句式,及其共同作用下的同氛围、同主题等在各层次的、近乎全方位的同质。其表现是直接的、显性的、张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菅原道真 杜甫 断肠 意象 同质
原文传递
晋安诗派:万历间福州文人群体对本地域文学的自觉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广宏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8年第2期82-117,共36页
本文试图对明万历间福州文人群体文学活动骤盛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梳理、考察,揭示其在与中心文坛及它地域文学互动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重新构建本地域文学系谱等方式,一方面确立并守持自身的文学特性,一方面改变并张大自身的文学地位,终于... 本文试图对明万历间福州文人群体文学活动骤盛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梳理、考察,揭示其在与中心文坛及它地域文学互动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重新构建本地域文学系谱等方式,一方面确立并守持自身的文学特性,一方面改变并张大自身的文学地位,终于令福建文学在完成自身建设的同时突破区域局限,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安诗派 福州文人群体 万历福建文学
原文传递
晚清女权话语与民族主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联芬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9年第1期295-316,共22页
中国女权言论,是在晚清借助强国保种的民族主义思潮得以呈现的,兴女学与不缠足的最初诉求,在'国民之母'、'女国民'等民族主义修辞中被表述。本文论证晚清女性主义是如何被植入民族主义话语中,并由此获得其理论合法性;... 中国女权言论,是在晚清借助强国保种的民族主义思潮得以呈现的,兴女学与不缠足的最初诉求,在'国民之母'、'女国民'等民族主义修辞中被表述。本文论证晚清女性主义是如何被植入民族主义话语中,并由此获得其理论合法性;进而理解中国女性主义的特殊处境及其与民族主义的依存关系。本文还将通过对秋瑾性别焦虑的剖析,呈现晚清女权话语男性主体的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女权话语 民族主义 秋瑾
原文传递
诗风、世风之变与艳诗在明代及江户的创作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啸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2期90-103,共14页
艳诗在明代大致经历了由衰到盛的发展过程,其在复古诗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处于低谷,后在诗歌题材及风格趋于多样化的晚明走向了兴盛,其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则主要呈现为平缓的、渐进式的发展。这两个时期艳诗的创作与当时的诗风宗尚存在... 艳诗在明代大致经历了由衰到盛的发展过程,其在复古诗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处于低谷,后在诗歌题材及风格趋于多样化的晚明走向了兴盛,其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则主要呈现为平缓的、渐进式的发展。这两个时期艳诗的创作与当时的诗风宗尚存在着或正或负的相关性,又跟世风及与其相应的文艺理念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因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此外艳诗在江户诗坛的创作情况则显示出日本本土的文化背景及文学传统对汉诗这一外来的文学形式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因而具有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对这两个时期艳诗发展情况的考察有助于弥补其在当前诗歌研究中的缺位状态,亦可为其自身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户 艳诗 诗风 世风
原文传递
出土墓志与唐代河东薛氏文学家族考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可先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8-43,共26页
河东薛氏家族是六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也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世家之一。隋代产生了大文学家薛道衡,初唐则有大文学家兼政治家薛元超,薛元超的成就也影响了他的子孙辈薛曜、薛奇童、薛稷等。薛氏家族新出石刻史料甚多,以此切入,可... 河东薛氏家族是六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也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世家之一。隋代产生了大文学家薛道衡,初唐则有大文学家兼政治家薛元超,薛元超的成就也影响了他的子孙辈薛曜、薛奇童、薛稷等。薛氏家族新出石刻史料甚多,以此切入,可以对薛氏文学家族的诸多方面进行新的探讨:一、新出土墓志与薛氏文学世家;二、薛稷撰书碑志及其书画与文学;三、由《薛儆墓志》看薛氏与皇室姻缘;四、新出土《薛贻矩墓志》考论。综合起来,可以彰显影响这一文学家族政治兴衰、文化传承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氏家族 文学世家 《薛元超墓志》 《薛儆墓志》 《薛贻矩墓志》
原文传递
子产年谱(上)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高年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6年第1期1-17,共17页
子产,姓公孙,名侨,子产为其字,一字子美,为郑穆公之孙,其父公子发,字子国。他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春秋第一人'~①。子产生当春秋中叶,熟知掌故,精通礼仪,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思想深刻,老于文学,年弱冠... 子产,姓公孙,名侨,子产为其字,一字子美,为郑穆公之孙,其父公子发,字子国。他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春秋第一人'~①。子产生当春秋中叶,熟知掌故,精通礼仪,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思想深刻,老于文学,年弱冠即参与郑国政事,后以少正代子皮执政。执政期间,据郑国国情,锐意革新:对内整齐民赋,完治城郭道路,立谤政,铸刑书,用法深,为政严;对外则不依附强国,审时度势,以礼自持,凡朝聘会盟,均以周礼为主导,实行弹性外交。遂使郑国虽处强国之间而不亡,各国相继效法。其思想对先秦诸子及后世均有影响。子产事迹,详见《左传》襄公八年至昭公二十年,亦散见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新序》等,《史记》入《循吏列传》。宋人王当《春秋臣传》有'郑子产传',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马骕《左传事纬》,近人吴闿生《左传微》卷七、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卷九均有'子产相郑'节录其事。诸书所辑子产事迹,取材多重政事,且多有遗漏,无法全面展现子产在文学及思想等方面之造诣。笔者不揣谫陋,夷考《左传》《国语》及先秦诸子,旁搜类书,兼采清华简等新出材料,详加考辨,撰年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产 生平 思想
原文传递
时间中的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流变和表演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远桥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2期63-74,共12页
开元间,唐玄宗创有法曲《霓裳羽衣曲》,不杂夷音,清雅婉转,杨敬述献《婆罗门曲》,歌舞急促。天宝改乐,以玄宗所创为散序和中序部分,以《婆罗门曲》为曲破部分,形成新《霓裳羽衣曲》。文史资料中'霓裳羽衣曲'这一名称的所指错综... 开元间,唐玄宗创有法曲《霓裳羽衣曲》,不杂夷音,清雅婉转,杨敬述献《婆罗门曲》,歌舞急促。天宝改乐,以玄宗所创为散序和中序部分,以《婆罗门曲》为曲破部分,形成新《霓裳羽衣曲》。文史资料中'霓裳羽衣曲'这一名称的所指错综复杂,与摘遍的表演方式有关。《霓裳羽衣曲》是一个变化的个体,当把它视为时间中的歌舞放回历史长河,便会发现,其创制、流变,是前世遗存与后来者的改编、表演等相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裳羽衣曲》《婆罗门曲》 改乐 摘遍
原文传递
高启三辨——以《四库全书总目》高启诗文提要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宗美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3年第2期51-63,共13页
文学史研究既需要不断创新和发现,也需要对研究史、接受史本身作适时的盘点、清理、考辨、反思和还原。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大步推进,后一方面的工作就变得更为重要。伴随文学思想史乃至社会思潮史而发生、发展的文学史,每一个对象... 文学史研究既需要不断创新和发现,也需要对研究史、接受史本身作适时的盘点、清理、考辨、反思和还原。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大步推进,后一方面的工作就变得更为重要。伴随文学思想史乃至社会思潮史而发生、发展的文学史,每一个对象的批评史、接受史都充满了复杂性、多元性,特别是那些本身就牵动文学史演进的经典作家及其创作尤其如此。所以,迄今为止即使一些堪称'定论'的看法,我们仍有必要'回过头去'再作掂量,重新思考和评判。以高启为例,自明初以来六百多年的接受史,既产生过许多真知灼见,也夹杂着一些特殊批评语境下的偏见,如'拟似'说、'沿袭元体'说、'天限'说等,都有必要重新提出讨论。这种讨论不仅有助于高启研究的促进,也能为明代文学史、批评史研究提供一个重要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拟似”说 “沿袭元体”说 “无限”说
原文传递
钱惟善生平事迹若干问题献疑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仁生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5年第1期48-57,共10页
钱惟善是元末明初铁雅诗派重要作家,但因其晚年所作诗文大多散佚,早年结集的《江月松风集》也从未刊刻过,因而其人其诗长期湮没不彰。本文从其别号、生卒年、乡试所作赋名、会试之行的得失、'应辟藩阃'生涯、'官至副提举&#... 钱惟善是元末明初铁雅诗派重要作家,但因其晚年所作诗文大多散佚,早年结集的《江月松风集》也从未刊刻过,因而其人其诗长期湮没不彰。本文从其别号、生卒年、乡试所作赋名、会试之行的得失、'应辟藩阃'生涯、'官至副提举'、'退隐筒川'、'晚年寓居松江'等八个问题进行了考证,为搜集整理钱惟善诗文和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钱惟善 生平事迹 “铁雅诗派” 考证
原文传递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守正出新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霖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CSSCI 2017年第1期3-9,共7页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以下简称'《文论史》')在十二位编写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出版了。这里想谈谈我所体会的这本书是怎样努力守正出新的问题。当这个项目立项时,我首先考虑的是,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书?... '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以下简称'《文论史》')在十二位编写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出版了。这里想谈谈我所体会的这本书是怎样努力守正出新的问题。当这个项目立项时,我首先考虑的是,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书?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教中国文论史?学生要学中国文论史?这是一个'教'与'学'的根本性的问题。目的不明,方向就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学 文论 序志 问题 中国 目的 谈谈 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吴伟业佚作十八篇 被引量:3
20
作者 邬国平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2年第1期229-250,共22页
近年来,吴伟业相当一部分散佚的作品得到了研究者搜集和整理。如叶君远《吴梅村诗辑佚》(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明清诗文研究资料》第一辑)、《吴梅村的一首重要佚诗》(载《文献》季刊2001年第3期)、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 近年来,吴伟业相当一部分散佚的作品得到了研究者搜集和整理。如叶君远《吴梅村诗辑佚》(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明清诗文研究资料》第一辑)、《吴梅村的一首重要佚诗》(载《文献》季刊2001年第3期)、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卷六十'辑佚'(1990年12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刊 全集 资料 文献 研究者 标校 诗余 部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