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洗手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曹素珍 魏佳宁 +3 位作者 陈星 郭倩 郑方圆 段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59-1667,共9页
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等方式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合理的洗手行为是切断暴露途径和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的有效防控措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于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 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等方式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合理的洗手行为是切断暴露途径和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的有效防控措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于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28个县(区)18岁及以上的居民,收集共计8330名成人的洗手情形及洗手时长等信息,分析不同暴露情景下的洗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女性、城市地区居民在洗手比例和洗手时长上均分别高于男性、农村地区居民.人群在一般暴露情景下的洗手比例较高,而对于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暴露情景(如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他人后等)的洗手率(分别为73.6%和83.9%)排名靠后,说明人群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有待深入理解;在洗手时间上,根据WHO规定的洗手时长标准(20 s),仅有41.7%的人群洗手时长合格(大于20 s),城区居民洗手时长的合格率(42.0%)显著高于农村地区(39.7%);总体上,具有外出经历的人群洗手比例较未曾外出的人群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住地是否存在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显著影响居民的洗手行为,但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居民的洗手时长合格率(37.2%)最低,反而疫情最轻的地区居民的洗手时长合格率(43.6%)最高,说明居民的洗手行为可能受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研究显示,相比于非疫情期间而言,疫情期间我国居民洗手行为发生率提高,洗手时长合格率提高,但是仍然水平偏低.应提高居民洗手行为意识,科学地执行洗手这一防护措施,相关政策制定以及个人防护应当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洗手行为的防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洗手情形 洗手率 洗手时间 行为模式
下载PDF
制造甲基苯丙胺现场的环境暴露风险及修复
2
作者 郑晓雨 王德高 +3 位作者 赵彦彪 胡琨 郑珲 高利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9-44,共6页
甲基苯丙胺合成路线主要包括Nagai、Moscow、Emde、Birch、Rosenmund、Leuckart和Botch法等,涉及大量原料、中间产物和废弃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暴露风险.对制毒现场的物品和环境采取不同的取样、监测和修复处理措施,并对修复效... 甲基苯丙胺合成路线主要包括Nagai、Moscow、Emde、Birch、Rosenmund、Leuckart和Botch法等,涉及大量原料、中间产物和废弃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暴露风险.对制毒现场的物品和环境采取不同的取样、监测和修复处理措施,并对修复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成为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毒工厂 环境污染 环境修复 甲基苯丙胺 毒品
下载PDF
微波Sol-Gel制备TiO_2的研究及其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燕 刘红玉 代喜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微波Sol-Gel法在石英表面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X衍射分析表征了TiO2溶胶的变化过程及锐钛型TiO2的生成。以活性艳红X-3B为模拟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微波Sol-Gel法制备... 采用微波Sol-Gel法在石英表面制备了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X衍射分析表征了TiO2溶胶的变化过程及锐钛型TiO2的生成。以活性艳红X-3B为模拟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微波Sol-Gel法制备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由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00W,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TiO2催化剂对活性艳红X-3B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30 min的脱色率达93%,TOC去除率为55%。采用中空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HF-LLLME-CE)联用技术对降解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SOL-GEL 微波 TIO2 活性艳红X-3B 降解产物 测定
下载PDF
格子波尔兹曼法在胶体潜流交换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彭道平 黄涛 贺玉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XDMT)和格子波尔兹曼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从孔隙尺度研究胶体颗粒在河流系统潜流交换(Hyporheic Exchange)中的动力学过程,量化分析了胶体沉积导致的河床介质性质... 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XDMT)和格子波尔兹曼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从孔隙尺度研究胶体颗粒在河流系统潜流交换(Hyporheic Exchange)中的动力学过程,量化分析了胶体沉积导致的河床介质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胶体颗粒通过潜流交换作用进入河床介质后,其形式分布表现出高度的非均质性,上层河床介质的孔隙率削减幅度比下层介质的大,且上游河床上下层的渗透性都比下游河床的渗透性下降幅度大。通过拟合河床介质的局部渗透率和局部孔隙率的关系,得到两者的关系式为k∝φ2.9,表明介质的局部渗透率随着局部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 格子波尔兹曼法 潜流交换 胶体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