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泄漏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郝向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某公司裂解装置配套的新三循循环冷却水系统出现水质异常,浊度持续大幅度超标,冷却塔填料、明渠的格栅等部位黏泥滋生十分严重,格栅频繁堵塞,对换热器及其相关工艺过程造成严重影响。经排查,裂解装置EA-502D换热器出现丙烯泄漏,泄漏初... 某公司裂解装置配套的新三循循环冷却水系统出现水质异常,浊度持续大幅度超标,冷却塔填料、明渠的格栅等部位黏泥滋生十分严重,格栅频繁堵塞,对换热器及其相关工艺过程造成严重影响。经排查,裂解装置EA-502D换热器出现丙烯泄漏,泄漏初期为了抑制微生物及黏泥滋生,大量投加氧化性杀菌剂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产生的游离氯与丙烯反应,生成物为1-氯-2-丙醇和盐酸,前者可溶于水成为微生物营养源,加剧微生物及黏泥的异常滋生,后者会导致循环冷却水pH值下降,加剧腐蚀。经综合分析并通过试验筛选,停止使用氧化性杀菌剂,选用戊二醛配合生物分散剂协同使用替代之前的其他非氧化性杀菌剂,微生物及黏泥异常滋生、pH值下降的现象得到控制,水质逐渐恢复正常,保障了裂解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丙烯泄漏 微生物及黏泥滋生 非氧化性杀菌剂 戊二醛
下载PDF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6-58,73,共4页
MOOC以学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微课程形式呈现的教学方式等特征冲击和挑战着高校思政课,引发了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即教学目标体系贯彻不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思政课被边缘化困境。针对... MOOC以学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微课程形式呈现的教学方式等特征冲击和挑战着高校思政课,引发了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即教学目标体系贯彻不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思政课被边缘化困境。针对这一现状,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将传统课堂教学与MOOC教学相融合,积极构建MOOC教育资源平台以及教学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高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应对
3
作者 陈昌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应对新形势下价值观激烈较量的新态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价值多元化、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以及传播渠道多元化等众多挑战。因此,...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应对新形势下价值观激烈较量的新态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价值多元化、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以及传播渠道多元化等众多挑战。因此,要在分析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路径,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求 困境 应对路径
下载PDF
社区减灾知识资本的形成与投入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璨 祝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6-199,共4页
将知识资本理论引入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社区减灾生产与供给中,基于我国社区减灾政策工具实践构建社区减灾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并利用该工具提出当前我国社区减灾知识资本的形成不足已成为社区减灾主要障碍之一的问题。问题表现为源头上... 将知识资本理论引入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社区减灾生产与供给中,基于我国社区减灾政策工具实践构建社区减灾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并利用该工具提出当前我国社区减灾知识资本的形成不足已成为社区减灾主要障碍之一的问题。问题表现为源头上知识资本的存量不足和过程中整合创造的力度不足,而根本原因在于正式部门知识资本形成不足。建议包括政府部门、志愿部门和市场部门在内的正式部门充分链接合作打造中间产品、形成知识资本,以供社区投入再创造形成最终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知识资本 形成 投入
下载PDF
憎水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中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迪云 尤兴豹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00-405,共6页
针对憎水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的非线性吸附行为还不完全清楚的状况,通过研究菲、萘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以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腐殖质、腐殖酸和碱提取后的土壤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讨论非线性吸附的机制.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按... 针对憎水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的非线性吸附行为还不完全清楚的状况,通过研究菲、萘和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以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腐殖质、腐殖酸和碱提取后的土壤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讨论非线性吸附的机制.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按如下顺序变化:腐殖酸<土壤<腐殖质<碱提出土.脂肪碳富集的腐殖质的等温吸附行为表现出很强的吸附亲和性含量以及高的非线性.文章最后采用了无定型脂肪碳的固结概念模式来解释这些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碳 非线性吸附机制 HOCS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迟雪华 代飞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2期82-86,共5页
江苏省作为全国制造业的领跑者,其绿色发展对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双碳背景,在分析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推力、市场拉力与技术驱动力三个方面探讨其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深化绿色发展理... 江苏省作为全国制造业的领跑者,其绿色发展对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双碳背景,在分析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推力、市场拉力与技术驱动力三个方面探讨其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构建低碳技术体系、完善融资服务体系等绿色发展提升路径,以期为江苏省制造业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制造业 绿色发展 驱动机制 提升路径 江苏省
下载PDF
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催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艳 邢波 +4 位作者 晏伟 杨郭 范凤艳 张华芳 汤鲲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 以提高钢渣资源化利用和深度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氨气煅烧温度制备了系列钢渣/氮掺杂改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过硫酸钠处理罗丹明B(RhB)废水。同时采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元素的引入可改善复合材料中活性金属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以最优复合材料60%GZ/AC-N800为研究对象,在反应温度为35℃、PS加量为2 g/L和宽pH(3~11)操作条件下,反应30 min后罗丹明B(100 mg/L)的去除率可达88.7%~92.2%。动力学分析发现,60%GZ/AC-N800复合材料催化PS降解RhB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自由基掩蔽实验发现,该降解过程是自由基途径(SO_(4)^(·-)和·OH)和非自由基途径(^(1)O_(2))共同参与反应的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活性炭 氮掺杂 罗丹明B 过硫酸盐
下载PDF
武汉市碳排放波动特征与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8
作者 袁洋 《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2期5-7,10,共4页
测算的武汉市1996-2011年碳排放量基于14个主要碳源,包含三次产业。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武汉市碳排放呈现"平稳-上升-平稳-波动"的四阶段特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四个影响因进... 测算的武汉市1996-2011年碳排放量基于14个主要碳源,包含三次产业。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武汉市碳排放呈现"平稳-上升-平稳-波动"的四阶段特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四个影响因进行分析,发现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对武汉市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则对武汉市碳排放有较强推动作用。最后据此提出推进武汉市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模型 碳排放 武汉市 因素分解
下载PDF
台风灾害避难所服务区优化研究——以海南省万宁市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洪建 郭桂祯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40-44,共5页
通过构建以最短距离为目标的避难所选址模型,对海南省万宁市台风灾害避难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万宁市132个候选避难所中,61个台风灾害避难所被中,单个避难所平均服务3.34个居民点,居民点平均避难距离为5 464 m;(2)在仅考虑学校型... 通过构建以最短距离为目标的避难所选址模型,对海南省万宁市台风灾害避难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万宁市132个候选避难所中,61个台风灾害避难所被中,单个避难所平均服务3.34个居民点,居民点平均避难距离为5 464 m;(2)在仅考虑学校型的候选避难所的情景方案中,21个避难所被选,单个避难所平均服务4.76个居民点,居民点的平均避难距离为593 m;(3)在选取全部类型的候选避难所方案中,30个避难所被选中,单个避难所平均服务1.85个居民点,居民点的平均避难距离为530 m。本研究可为台风灾害避难所服务区优化提供参考,为万宁市避难所选址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所 服务区 优化 台风灾害 万宁市
下载PDF
城市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双重失灵与长效供给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服务于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经济目标。在城市高风险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城市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面临市场失灵和个人认知失灵的双重失灵,以及相应的激励问题。在设置形...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服务于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经济目标。在城市高风险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城市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面临市场失灵和个人认知失灵的双重失灵,以及相应的激励问题。在设置形式、平台、目标、人群和成本五个维度分析当前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的基础上,为建立长效供给,建议整合资源,健全政府投入机制,推动多元参与;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展产品服务的供给;根据传播形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比,并提出产品服务建议清单;重点推动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防灾减灾 宣传教育 公共物品 双重失灵 长效供给
下载PDF
绿色矿山建设问题与对策思考——以S矿山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世城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7期182-183,共2页
指出了在环境保护高压态势下,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矿山建设的有效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述了绿色矿山的内涵,以... 指出了在环境保护高压态势下,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矿山建设的有效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述了绿色矿山的内涵,以S矿山为例,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条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促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建设策略 绿色理念
下载PDF
丘陵近郊康养游憩地的开发设计研究
12
作者 陈果 陈文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57-163,共7页
丘陵地形在全国地形中极为常见,其地形具有天然开发优势,是近郊游憩地理想开发地。在目前开发利用中,以农业为基础,常见开发模式有观光、休闲、乐园、民宿等。本文以遂宁“中华养生谷”为例,认为该项目基于人文地理特征,以生态康养为开... 丘陵地形在全国地形中极为常见,其地形具有天然开发优势,是近郊游憩地理想开发地。在目前开发利用中,以农业为基础,常见开发模式有观光、休闲、乐园、民宿等。本文以遂宁“中华养生谷”为例,认为该项目基于人文地理特征,以生态康养为开发主线,带动周边休闲娱乐、宗教旅游、有机农业、生态宜居等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丘陵 康养
下载PDF
1939年的天津水灾及天津市的防洪减灾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迎堂 《灾害学》 CSCD 1993年第4期78-81,共4页
本文回顾了天津市历史上的几次大洪水,对1989年天津水灾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天津市今后的防洪减灾对策。
关键词 水灾 天津 对策 减灾 防洪
下载PDF
太行山东麓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洁帆 胡向峰 +3 位作者 雷恒池 段英 吕峰 赵利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106,共19页
本文利用"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的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研究分析了2018年5月21日一次典型西风槽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5℃层的过冷水含量低于0.05 g m^-3,冰粒子数浓度量级10^1... 本文利用"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的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研究分析了2018年5月21日一次典型西风槽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5℃层的过冷水含量低于0.05 g m^-3,冰粒子数浓度量级10^1~10^2 L^-1。冰粒子数浓度高值区主要以针状和柱状冰晶为主。这可能低层是Hallett-Mossop机制和其他冰晶繁生机制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冰晶碎片在冰面过饱和条件下凝华增长所形成的。冰粒子数浓度低值区的冰晶形状基本以片状或枝状为主。-5℃层的冰雪晶增长主要以凝华和聚并增长为主,凇附过程很弱。零度层附近云水含量峰值区的液态水占比达到70%以上。云水含量峰值区的粒子主要以直径10~50μm的云滴为主,伴随着少量聚合状冰晶。零度层其他区域的过冷水含量维持在0.05 g m^-3左右,冰晶形态主要以聚合状、凇附状及霰粒子为主。液水层则主要以球形液滴及半融化状态的冰粒子为主。垂直探测表明:零度层以上的冰雪晶数浓度呈现随高度递增的趋势。在发展稳定的层状云内,混合层的过冷水含量很低,冰粒子主要通过凝华和聚并过程增长,云体冰晶化程度较高。而在发展较为旺盛的层状云区里过冷水含量也较高,大量液滴的存在也表明混合层冰-液相之间的转化不充分。不同温度层的粒子谱显示,冷水含量高值区的冰粒子平均浓度比过冷水低值区高,但平均直径比过冷水低值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东麓 层状云 云微物理 降水机制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潭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探究光伏并网发电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设计了光伏并网发电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模型。在建模前,要预处理函数和相关数据,归一化处理环境改善的评价指标数据,构建包含光伏并网发电和传统燃料发电的相互制约模型,用改进的LSTM神经网络完... 为探究光伏并网发电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设计了光伏并网发电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模型。在建模前,要预处理函数和相关数据,归一化处理环境改善的评价指标数据,构建包含光伏并网发电和传统燃料发电的相互制约模型,用改进的LSTM神经网络完成模型求解,使用激活函数映射数据,根据相关环境核算及模型的动态化计算完成实际应用中模型函数的设置,最后采用上述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得出结论:当光伏并网发电扩建规模增速越大,对抑制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效果越好,光伏并网发电占比的增大,可明显降低污水排放和碳排放量,也可抑制有害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发电 模型分析 环境污染 LSTM神经网络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五常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群策群防体系建设
16
作者 马冲 谢昆亮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分析了五常市山洪灾害成因的特点,阐述五常市山洪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县乡(镇)级监测站网的布设、预案编制及群测群防组织体系的建设等防御山洪灾害措施。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防治 监测站布设 体系建设 五常市
下载PDF
基于灾害演化网络的沿海核电站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丽满 陈长坤 +2 位作者 赵冬月 阳富强 姬露露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基于灾害演化网络分析理论,从沿海核电站爆炸危机事件演化系统中的关键危机事件和关键危机事件演化链的角度出发,对沿海核电站爆炸危机事件的演化特征及其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核泄漏是沿海核电站爆炸灾害系统中的关键危机... 基于灾害演化网络分析理论,从沿海核电站爆炸危机事件演化系统中的关键危机事件和关键危机事件演化链的角度出发,对沿海核电站爆炸危机事件的演化特征及其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核泄漏是沿海核电站爆炸灾害系统中的关键危机事件。沿海核电站爆炸灾害系统存在直链式、发散式、集中式和循环式四种灾害演化方式,其中循环式灾害演化造成的事故后果更为严重,是灾害演化系统中的关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灾害 危机事件 灾害演化网络 出入度 衍生灾害 沿海地区
下载PDF
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建模研究
18
作者 徐金秀 单璐璐 冀小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7期145-150,共6页
考虑到当前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由于指标选取不当,导致特征分析结果与真实时空走向相差较大的问题,构建新型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模型。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对真实降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型所需的数据... 考虑到当前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模型由于指标选取不当,导致特征分析结果与真实时空走向相差较大的问题,构建新型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模型。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对真实降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型所需的数据基础。提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模型参数,获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参考条件。将相关数据导入相关计算软件中,构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模型。构建实验分析环节,对此模型的使用效果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的所得时空分布特征与真实降水走向一致,由此可知此模型的使用效果优于当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降水 锋面降水 全球气候变暖 时空分布特征 降水成因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宗权 周亮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0-375,共6页
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气象、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旱灾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旱灾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对该区2000—2010年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进行了评价。研... 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气象、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旱灾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措施4个方面选取了8个指标构建旱灾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对该区2000—2010年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由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更为客观的赋权,因而使研究区旱灾风险等级的区分度更加明显;时间上,2000—2010年江淮分水岭旱灾风险等级有降低的趋势,较低以上的干旱风险等级地区面积增加了约19.8%;空间上,高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南部地区(来安、滁州、全椒、合肥、肥西、金安、裕安等)风险等级整体上低于北部地区(凤阳、定远、淮南、寿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风险评估 主成分分析 江淮分水岭地区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性能及其再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存胜 王文娟 +2 位作者 苏海佳 王振斌 王恩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2,共4页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沼气中硫化氢的脱除性能,研究了改性剂(FeCl_3)对活性炭处理的影响和改性活性炭的再生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活性炭再生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FeCl_3溶液改性效果最佳,对应单批次H_2S吸附量为8.51 mg/g。载水...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沼气中硫化氢的脱除性能,研究了改性剂(FeCl_3)对活性炭处理的影响和改性活性炭的再生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活性炭再生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FeCl_3溶液改性效果最佳,对应单批次H_2S吸附量为8.51 mg/g。载水率为10%时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可达14.2 mg/g。经过26次干燥法再生,改性活性炭的H_2S吸附量高达127.9 mg/g,是单批次H_2S吸附量的9倍。硫酸溶液法可显著提高活性炭活性,可作为再生过程的强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活性炭 沼气脱硫 硫化氢 活性炭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