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甲酚降解假单胞菌MeP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1
作者 董星辰 潘明阳 +3 位作者 龙燕 王黎明 于萍 谢志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1-55,共5页
焦化废水是钢铁冶炼等行业所产生的占比高、毒性大的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治理这类污染物最理想的方法,同时也是目前最具潜力和研究价值的技术。从湖北黄石某焦化厂土样中,分离出1株能高效降解邻甲酚等酚类污染物的菌株(命名为MeP)... 焦化废水是钢铁冶炼等行业所产生的占比高、毒性大的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治理这类污染物最理想的方法,同时也是目前最具潜力和研究价值的技术。从湖北黄石某焦化厂土样中,分离出1株能高效降解邻甲酚等酚类污染物的菌株(命名为MeP),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可在7 d内完全降解200 mg/L邻甲酚,为后期研究其在降解酚类污染物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代谢通路及相关中间产物等奠定良好基础,也有助于后期对菌株的定向改造,这将极大地拓展菌株的应用潜力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酚 假单胞菌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滩涂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凤莲 张寒冰 +2 位作者 夏北成 戴欣 陈桂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在换水周期的初期细菌数量开始增长,至第4~6周时达到最大值,换水末期细菌的数量又有所下降。种植红树林的处理塘的细菌数量变化比不种红树林的对照塘明显要小。水质的变化... 通过对种植—养殖系统换水周期内细菌的消长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在换水周期的初期细菌数量开始增长,至第4~6周时达到最大值,换水末期细菌的数量又有所下降。种植红树林的处理塘的细菌数量变化比不种红树林的对照塘明显要小。水质的变化与细菌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水质相对稳定,细菌的数量变化相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养殖系统 细菌 换水周期 消长动态
下载PDF
鞘丝藻和颤藻对污水净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孔进 张克峰 +2 位作者 邢丽贞 张彦浩 张向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5期39-40,45,共3页
在反应器中装满填料并接种鞘丝藻和颤藻,经培养驯化后填料上生长藻类膜。藻类膜能大大提高藻类的浓度,其处理效果优于普通 的悬浮藻系统。藻类利用污水中的氮源和磷源来合成细胞物质,3d 时间对氨氯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1. 5%,对磷酸... 在反应器中装满填料并接种鞘丝藻和颤藻,经培养驯化后填料上生长藻类膜。藻类膜能大大提高藻类的浓度,其处理效果优于普通 的悬浮藻系统。藻类利用污水中的氮源和磷源来合成细胞物质,3d 时间对氨氯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1. 5%,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 4%,同时使出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提高,水质大大改善。藻类在填料上挂膜容易,易于脱落以保持活性,并易于和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颤藻 鞘丝藻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微生物对太湖沉积物总磷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忠 杨柳燕 +2 位作者 宋炜 肖元庚 林必桂 《河南科学》 2007年第5期839-841,共3页
利用柱状采泥器采集太湖沉积物,在室内通过辐照灭菌研究微生物对柱状沉积物总磷分布的影响.沉积物混匀装柱后经辐照、添加可溶性淀粉等处理后放置一段时间,分析结果表明:辐照柱状沉积物的pH值比未辐照的柱状沉积物pH值高,说明沉积物中... 利用柱状采泥器采集太湖沉积物,在室内通过辐照灭菌研究微生物对柱状沉积物总磷分布的影响.沉积物混匀装柱后经辐照、添加可溶性淀粉等处理后放置一段时间,分析结果表明:辐照柱状沉积物的pH值比未辐照的柱状沉积物pH值高,说明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活动会影响沉积物的pH值;4个柱状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值的变化十分相似,7~30 cm的沉积物均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在沉积环境下微生物活性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较小,决定氧化还原状态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沉积物的压实作用;4个混匀柱状沉积物经处理放置一段时间后均在表层出现磷的聚集,而4~10 cm的总磷含量却低于平均值,这种变化表明在柱状沉积物表层出现了磷素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沉积物 辐照 太湖
下载PDF
混合培养对沼泽红假单孢菌产氢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姜瑜 刘婧 廖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混合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将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厌氧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PCM 532的混合培养,并进行生长代谢、产氢及正交实验、Biolog碳源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迅速,在好... 混合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将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厌氧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PCM 532的混合培养,并进行生长代谢、产氢及正交实验、Biolog碳源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迅速,在好氧黑暗条件下也有一定生长;混合培养的产氢量高于纯培养;正交实验得到,对混合培养产氢影响最大的是底物和混合比例;Biolog微孔板代谢中混合菌可以利用纯菌种培养不能利用的碳源。混合培养表现为协同作用,促进细菌生长和提高产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混合培养 BIOLOG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DBP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为中 朱擎 +3 位作者 冯菁 高航 谢辰琦 王建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0-515,共6页
采用小容量全萃取方法,研究了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BDP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对DBP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当DBP浓度为400mg/L,投菌量为2g/L时,t1/2为3.60d;其降解过程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DBP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时,其降解过程包括... 采用小容量全萃取方法,研究了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BDP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对DBP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当DBP浓度为400mg/L,投菌量为2g/L时,t1/2为3.60d;其降解过程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DBP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时,其降解过程包括快速生物吸附、解析、降解等几个阶段.实验还确认了存在邻苯二甲酸单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种中间产物,从而验证了DBP在双加氧水解酶作用下2步水解变为邻苯二甲酸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生物吸附 生物降解 动力学 铜绿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污染物排放高度与最大落地浓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秦丽平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叙述了对污染物排放高度和最大落地浓度的关系。指出,增加排放高度可减小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要彻底消除或减轻对大气污染,须从根源入手,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关键词 污染物 排放高度 浓度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微生物降解 被引量:22
8
作者 曾锋 傅家谟 +1 位作者 盛国英 杨惠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51,共3页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处理石化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FS1,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菌FS1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降解特性.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FS1降解最适酸度为pH6.5~8.0,温度为20~35...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处理石化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FS1,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酯菌FS1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降解特性.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FS1降解最适酸度为pH6.5~8.0,温度为20~35℃.菌株FS1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降解反应速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二丁酯 微生物降解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的评价和选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向兰 熊运实 +1 位作者 王绍玲 郑远扬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1995年第1期24-30,共7页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作为生物治理方案的两大类型,已日益受到环保工作者的重视。这两种类型的治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污染场所中污染形成的时间长短、污染程度、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中是否含有污水、...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作为生物治理方案的两大类型,已日益受到环保工作者的重视。这两种类型的治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污染场所中污染形成的时间长短、污染程度、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中是否含有污水、是否需要快速治理等。应明确指出的是,采用生物治理法虽可在多种情况下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但从长远来看,还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而是应从低浓度污染物对人和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着眼,制定出一套治理标准,这样才能准确评价生物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石油污染 生物防治 细菌控制 评价 优化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的离体鳃灌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2-775,共4页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有毒蓝藻的频繁暴发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自1878年Francis报道了世界上首例由于接触有毒蓝藻而引发的牲畜中毒事件以来,已经有许多关于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接触蓝藻而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摄取 排泄 鳃灌流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检测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进宏 王晓昌 张崇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6-682,共7页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呈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36.6%.经过核苷酸测序鉴定,人类星状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为HAst V-1和HAst V-4.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7×104和1.03×103copies/mL,污水处理厂对人类星状病毒的去除率为93.15%.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人类星状病毒浓度呈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这一分布规律与该地区历年人类星状病毒的流行规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星状病毒 常规PCR 实时定量PCR 城市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底物浓度对微生物电解池阳极膜形成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和临 李建昌 +1 位作者 邵琼丽 郑金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2,共6页
通过改变乙酸底物浓度(10、15、20、25 g/L)在35℃培养温度下运行单室微生物电解池(MEC),研究底物浓度对形成阳极生物膜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MEC阳极产电效果、氢气产率以及进一步的膜生物量。结果表明,在阳极膜形成过程中,随着底物... 通过改变乙酸底物浓度(10、15、20、25 g/L)在35℃培养温度下运行单室微生物电解池(MEC),研究底物浓度对形成阳极生物膜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MEC阳极产电效果、氢气产率以及进一步的膜生物量。结果表明,在阳极膜形成过程中,随着底物浓度增加,电流先增高随后有所下降;产氢特性试验中,底物浓度在15~25 g/L范围内形成MEC阳极膜都具有产氢能力,但随浓度升高,氢气产率下降;循环伏安法测试阳极膜电化学活性得出产电效果与循环伏安图中氧化峰值电流呈正相关;对比膜生物量测定,产电和产氢效果最好的15 g/L实验组阳极膜微生物含量达4.04×10~6/mL,并且阳极膜磷含量与循环伏安氧化峰值电流正相关性。综上,底物浓度在15~20 g/L范围内有利于快速高效形成具有产氢能力的MEC阳极膜,为MEC阳极膜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浓度 MEC阳极膜 电活性微生物 产氢
下载PDF
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工艺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子瑞 黄龙 +2 位作者 陈志强 温沁雪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原核微生物在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作为储备碳源而在细胞内存储的聚合脂类物质,因其与普通塑料物理化学性质相近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可节约石化资源,成为生物合成可降解材料研究的热点.近年...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原核微生物在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作为储备碳源而在细胞内存储的聚合脂类物质,因其与普通塑料物理化学性质相近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可节约石化资源,成为生物合成可降解材料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市政污泥的混合菌群合成PHA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有利于PHA合成产业化发展及废物资源化利用.本文总结了利用活性污泥合成PHA工艺中产PHA混合菌群富集阶段和PHA合成阶段的相关研究进展.阐明PHA菌群的筛选阶段工艺(从厌氧-好氧交替模式到好氧动态排水模式)和PHA积累的工艺过程(从批次实验到连续流);重点阐述合成PHA的富集和积累阶段给料模式的工艺优化;并对合成PHA工艺研究的新思路及现有PHA合成工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总结.基于现有混合菌群合成PHA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未来PHA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脂 混合菌群 PHA菌群的富集与合成
下载PDF
4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的深度驯化及联合降解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晓君 于凯 +1 位作者 魏金枝 冯玉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3-1538,共6页
从含聚污泥中分离出4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分别命名为PM1、PM2、PM3和PM4,经16S r DNA鉴定,4种菌分别属于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霍米奇肠杆菌(Ent... 从含聚污泥中分离出4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分别命名为PM1、PM2、PM3和PM4,经16S r DNA鉴定,4种菌分别属于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霍米奇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为了提高菌种对高浓度、高分子量含聚污水的适应能力及降解聚丙烯酰胺的效率,将其进行深度驯化并混合培养。结果表明:经过驯化,菌种的OD值明显高于驯化之前,4种降解菌对400 mg/L溶液中聚丙烯酰胺的降解率分别由驯化前的29.8%、30.9%、40.1%和33.4%提高到36%、40.1%、54.7%和42.7%;并且混合菌PM2&PM3在投加体积分数为4%时对聚丙烯酰胺降解率最高能达到67%,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红外图谱结果显示,生物降解后聚丙烯酰胺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链上的酰胺基被氧化为羧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生物降解 深度驯化 混合培养
原文传递
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政 高艺文 +1 位作者 顾贵洲 杨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14-2718,共5页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含油污水中筛选获得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M-9,经过16S r DNA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M-9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含油污水中筛选获得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M-9,经过16S r DNA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M-9所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以表面张力(ST)和乳化指数(E24)为指标对菌株BM-9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碳源为2%葡萄糖、初始p H值为7.0、发酵温度为35℃。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提纯获得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淡黄色固体粉末,产量为108.7 mg/L,临界胶束浓度为85.82 mg/L,能将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6.6 m N/m,对柴油的乳化指数为72.6%,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条件优化 糖脂类 表面张力 乳化指数
原文传递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海乐 温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0-77,共8页
试验介绍了一种高效降解柴油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等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生长条件,即以1 g/L NH_4Cl为氮源、5 g/L NaCl为盐度、温度30℃、pH6.0、接种量20%.在此最佳条件下培养时间72h后测得该... 试验介绍了一种高效降解柴油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等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生长条件,即以1 g/L NH_4Cl为氮源、5 g/L NaCl为盐度、温度30℃、pH6.0、接种量20%.在此最佳条件下培养时间72h后测得该菌株的柴油降解率为2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柴油 生理生化试验 最佳生长条件 降解率
下载PDF
嗜吡啶红球菌GF3降解1-氨基蒽醌-2-磺酸的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臧苗苗 吕红 +4 位作者 周集体 管玉江 王竞 关小凡 郭婉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3-3650,共8页
从受溴氨酸污染的泥土中分离出1株蒽醌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2-磺酸(简称ASA-2)降解菌株GF3.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嗜吡啶红球菌.研究了该菌对ASA-2脱色的特性,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仪初步分析了ASA-2降解终产物... 从受溴氨酸污染的泥土中分离出1株蒽醌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2-磺酸(简称ASA-2)降解菌株GF3.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嗜吡啶红球菌.研究了该菌对ASA-2脱色的特性,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仪初步分析了ASA-2降解终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外加蛋白胨、酵母膏和水解酪蛋白均能促进ASA-2的生物脱色,其中蛋白胨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多种氨基酸可加速ASA-2的生物脱色过程,其中L-亮氨酸促进效果最好.ASA-2脱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p H 8.0、30℃和150 r·min^(-1).最适条件下,菌株GF3可使108 mg·L-1的ASA-2在30 h内脱色率达95%以上,TOC去除率为62%.紫外-可见波谱显示,当ASA-2水溶液由红色褪成无色时,ASA-2的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并在340 nm产生了新峰.进一步分析发现,ASA-2降解终产物质荷比为260,初步推测产物为3-氨基-4-磺酸基邻苯二甲酸.此外,菌株GF3还可以降解溴氨酸、蒽醌-2-磺酸钠和蒽醌-2-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蒽醌-2-磺酸 嗜吡啶红球菌GF3 降解
原文传递
4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甘小蓉 王超 杨超慧 《四川环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究青蒿素、壬酸、没食子酸和邻苯二酚4种化学物质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937)的胁迫效应,分析了同一质量浓度下4种化感物质对藻细胞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个实验周期内,邻苯... 为探究青蒿素、壬酸、没食子酸和邻苯二酚4种化学物质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937)的胁迫效应,分析了同一质量浓度下4种化感物质对藻细胞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个实验周期内,邻苯二酚处理组的铜绿微囊藻生长被显著抑制,叶绿素a含量减少了2.25%~89.7%;邻苯二酚、青蒿素和壬酸都通过降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对强光的耐受能力从而抑制其生长;没食子酸增强了铜绿微囊藻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但抑制了其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壬酸 没食子酸 邻苯二酚 铜绿微囊藻
下载PDF
小黑麦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细菌群落与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拓 唐璐 +3 位作者 栾玥 张淼 陈佳欣 郭长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143-9151,共9页
为了研究小黑麦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与石油烃降解率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设置0 g/kg,1 g/kg和5 g/kg三个石油浓度,以未种植小黑麦的土壤作为对照,对6组不同处理的盐碱土壤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测定,并分... 为了研究小黑麦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与石油烃降解率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设置0 g/kg,1 g/kg和5 g/kg三个石油浓度,以未种植小黑麦的土壤作为对照,对6组不同处理的盐碱土壤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土壤石油浓度为1 g/kg和5 g/kg时,小黑麦根际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相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67%和33.20%。从6个土壤样品中分别获得21398—27899条测序序列。在石油污染土壤中,小黑麦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大于对照组的土壤。同时,在“门”,“纲”,“属”的分类水平上,小黑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一些根际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了,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烷烃降解菌科-未命名菌属(Alcanivoracaceae_norank)、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亚硝化单胞菌-不可培养菌属(Nitrosomonadaceae_unculture)等。有一些相对丰度增加的根际细菌是以石油及石油分解物为碳源的微生物。本研究证明种植小黑麦改变了石油污染盐碱土壤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促进了降解石油微生物群落的构建,显著提高了盐碱土壤石油污染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为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植物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盐碱土壤 细菌群落 小黑麦 石油烃降解率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的筛选及其菌种组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鑫 青格尔 +5 位作者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张必周 韩升才 冯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5-1574,共10页
为筛选适用于北方高寒区玉米秸秆低温降解的复合菌系,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原位腐解,本研究以内蒙古不同地区采集的57份菌源样品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和以玉米秸秆为碳源的低温(15℃)继代培养技术,以不同培养代数秸秆降解率和酶活性为筛... 为筛选适用于北方高寒区玉米秸秆低温降解的复合菌系,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原位腐解,本研究以内蒙古不同地区采集的57份菌源样品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和以玉米秸秆为碳源的低温(15℃)继代培养技术,以不同培养代数秸秆降解率和酶活性为筛选指标,选择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系,并明确其玉米秸秆降解特性及菌种组成多样性。结果表明:57份菌源材料经多层次递进式筛选后获得3个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编号分别为M44、M14和M2,15℃培养20 d后,玉米秸秆降解率分别为35.33%、33.34%和31.33%。其中M44的玉米秸秆降解率较对照(GF-20)高12.25%,秸秆组分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较对照高5.47%和23.13%;滤纸酶、内切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活性较对照分别高7.41%、1.44%、13.85%和17.88%。由高通量测序可知,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为各菌系中的优势菌门,M44中的优势属为Trichococcus、Acinetobacter;M14主要由Azospirillum、Enterococcus组成;M2主要由Delftia、Sphingobacterium组成。综上所述,以玉米秸秆为碳源筛选获得的复合菌系M44在低温(15℃)条件下具有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玉米秸秆 复合菌系 降解特性 菌种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