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隧道充填型岩溶管道突水灾变机理及演化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CHU Vietthuc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73-4180,共8页
为研究公路隧道充填型岩溶管道突水灾变机理及其演化过程,针对地质缺陷型岩溶突水构造,建立充填型岩溶管道3种力学失稳模型,对所建立的失稳模型进行力学解析推导,得到相应的失稳判据。以富安省和庆和省之间1号公路的DEO CA隧道发生岩溶... 为研究公路隧道充填型岩溶管道突水灾变机理及其演化过程,针对地质缺陷型岩溶突水构造,建立充填型岩溶管道3种力学失稳模型,对所建立的失稳模型进行力学解析推导,得到相应的失稳判据。以富安省和庆和省之间1号公路的DEO CA隧道发生岩溶突水为典型工程背景,对其突水灾变演化过程展开计算分析,采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程序RFPA和快速拉格朗日Flac3D程序分别对岩溶管道突水灾变的微、宏观演化过程实施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管道充填体的安全系数K=0.46,说明充填体将发生滑移失稳并导致岩溶突水,解析计算结果与现场突水实际相吻合。数值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岩溶管道突水的全过程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岩溶突水 灾变机制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邬立 万军伟 +1 位作者 陈刚 赵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quo...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渗-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45.5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m/h。本示踪结果为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事故 岩溶水示踪试验 水力联系 野三关隧道
下载PDF
羊角脑隧道施工时的岩溶灾害及处治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军 杨献章 《公路工程》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发生在羊角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塌陷及岩溶突水事故,通过微分电测、探地雷达探测与钻探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事故发生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岩溶的发育、赋存、出露以及规模等特征,提出地形地貌、岩溶溶蚀、上覆土压力以... 通过发生在羊角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塌陷及岩溶突水事故,通过微分电测、探地雷达探测与钻探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事故发生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岩溶的发育、赋存、出露以及规模等特征,提出地形地貌、岩溶溶蚀、上覆土压力以及地下水下降等是造成地表塌陷及岩溶突水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结合超前地质预报,采用注浆处理、改进掘进措施并控制爆破作业工法等治理措施,对羊角脑隧道岩溶地质灾害进行了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脑隧道 岩溶突水 地表塌陷 工程地质勘探 注浆
下载PDF
谈山岭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在勘察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亚军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介绍了隧道涌水量预测的主要理论及方法,结合杭黄铁路紫高尖隧道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评分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降水入渗法,预测计算了该隧道的涌水量,得到了较为客观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隧道 涌水量 评分法 降水入渗法
下载PDF
基于工程案例的隧道防水优化设计
5
作者 马玉辉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在对比分析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及相关施工经验,将某隧道工程防水设计中的防水卷材替换为防水涂料,采用该优化后,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还提高了施工质量,为该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工程经验。
关键词 隧道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