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洲茶树精油的成分分析及美白抗氧化功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亚军 陶萍芳 +3 位作者 李秀英 陈志林 黄国保 李芸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澳洲茶树枝叶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澳洲茶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运用斑马鱼活体试验和人皮肤组织试验检测澳洲茶树精油的美白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中分析出19种主要成分,其中桉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澳洲茶树枝叶中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澳洲茶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运用斑马鱼活体试验和人皮肤组织试验检测澳洲茶树精油的美白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精油中分析出19种主要成分,其中桉叶油素含量最大,为51.40%;0.01μg/mL澳洲茶树精油对斑马鱼体内黑色素合成和活性氧(ROS)的生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美白抗氧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茶树精油 成分分析 美白 抗氧化功效
下载PDF
Lovibond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茶叶籽油色泽测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靖 李德宝 黄惠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1期114-116,110,共4页
研究了Lovibond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茶叶籽油色泽测定的差异,并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到如下结论:茶叶籽油色泽的常规检测可用Lovibond法;若要准确检测可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在669nm的波长下检测;另脱色剂等会对茶叶籽油中的的红色最... 研究了Lovibond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茶叶籽油色泽测定的差异,并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到如下结论:茶叶籽油色泽的常规检测可用Lovibond法;若要准确检测可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在669nm的波长下检测;另脱色剂等会对茶叶籽油中的的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产生影响,其一般在640~690nm的波长范围内偏移,故精确检测茶叶籽油中的色素含量可通过测定640~690nm波长扫描图下与X轴所围的吸光度面积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ibond测色法 分光光度法 茶叶籽油
下载PDF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茶油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遂 黄景晟 +2 位作者 张帅 管晓盛 曹庸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192,共5页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工艺萃取茶油,茶油得率为25.19%,提取率为97.62%,萃取后茶粕的含油率仅为0.63%。当油茶籽水分含量控制在3.8%以下时,茶油得率可维持在25.5%以上。茶油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瓶贮藏、避光贮藏和冷藏(4℃)均可在不...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工艺萃取茶油,茶油得率为25.19%,提取率为97.62%,萃取后茶粕的含油率仅为0.63%。当油茶籽水分含量控制在3.8%以下时,茶油得率可维持在25.5%以上。茶油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瓶贮藏、避光贮藏和冷藏(4℃)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缓贮藏期间茶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上升,延缓茶油酸败。其中,冷藏可明显降低茶油的酸败速度;而光照对茶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与避光贮藏相比无明显区别。另外,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茶油的贮藏稳定性,发现压榨工艺的茶油酸败程度最为严重,而低温连续相变茶油品质维持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 贮藏 酸值 过氧化值
原文传递
茶油中脂肪酸指纹图谱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召滢 桂丽静 +5 位作者 曹冰 吴妹杰 付宇新 贺义昌 雷小林 徐林初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8-12,共5页
为了对茶油的质量进行评价,对茶油掺伪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30个不同地点的油茶脂肪酸组成进行采集,利用SPSS软件对脂肪酸组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评价... 为了对茶油的质量进行评价,对茶油掺伪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30个不同地点的油茶脂肪酸组成进行采集,利用SPSS软件对脂肪酸组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评价,构建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表明:聚类分析阈值取10.0时,把茶油样品分为两大类,剔除了一个差异性较大的吉安市安福县茶油样品,主成分分析得出四个主成分表达式,代表了茶油脂肪酸含量84.27%的信息,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出不同来源茶油样品脂肪酸组成有9个共有峰,并生成了茶油脂肪酸的标准指纹图谱,各样品脂肪酸组成相似度均达到90%以上,进一步验证了茶油样品脂肪酸组成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结果可为茶油的评价及质量监控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脂肪酸组成 聚类分析 相似度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茶籽油精炼各工段油品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闯 华娣 +2 位作者 李龙英 张金亮 孙铭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通过对茶籽油精炼各工段油品的指标进行检测,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精炼技术生产的茶籽成品油的各项理化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加工过程中对油品脂肪酸的影响较小,各脂肪酸含量比仍然... 通过对茶籽油精炼各工段油品的指标进行检测,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精炼技术生产的茶籽成品油的各项理化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加工过程中对油品脂肪酸的影响较小,各脂肪酸含量比仍然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留了茶籽油的特有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精炼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复合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琴 黄伙水 +1 位作者 陈明 陈晓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3-608,共6页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84+0.719A+2.994B+4.829C+3.475D+0.015AB+0.075AD+0.045BC+0.065BD-0.122A2-0.040B2-0.913C2-0.663D2;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8 h、料液比1∶5.3(g∶mL)、果胶酶添加量7.3 mL(0.2%),验证试验茶叶籽油得率为27.0%,为茶叶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水酶法 果胶酶 茶皂素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的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继光 吴万富 吕世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7-25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的特征差异物。结果表明,在14个茶籽油(7个茶叶籽油和7个油茶籽油)中检出脂肪酸14种,共有成分12种,成分均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余脂肪酸含量均较低;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在茶籽油中平均占81.8%,在油茶籽油中平均占89.9%。利用统计学的手段,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能较好地区分2种的茶籽油,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十七烷酸、花生一烯酸、二十四碳一烯酸可能是区别2种茶籽油的特征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模式识别分析
下载PDF
茶油生产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应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26,共2页
叙述了茶油生产中物料易粘结、成团的原因,并就保证正常生产所采取的烘培、流化床干燥等低温脱水以及榨油、脱溶的低水分生产,阐明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茶油 烘焙 流化床干燥 低温脱水 低水分生产
下载PDF
不同压榨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雪辉 龙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探讨适宜的油茶籽油提取方法,采用古法压榨、螺旋压榨、液压压榨3种方式制取油茶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压榨方式对油茶籽油感观品质、特征指标、理化指标、营养功能成分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方式能显著影响油茶籽油的感官... 为探讨适宜的油茶籽油提取方法,采用古法压榨、螺旋压榨、液压压榨3种方式制取油茶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压榨方式对油茶籽油感观品质、特征指标、理化指标、营养功能成分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方式能显著影响油茶籽油的感官品质、特征指标、理化指标以及营养功能成分,对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灰色关联度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3种压榨方式以古法压榨所得油茶籽油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最好,营养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 油茶籽油 感官品质 特征指标 理化指标 营养功能成分 脂肪酸
下载PDF
油茶籽油加工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费学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9-452,共4页
分析了我国油茶籽油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并从新技术推广应用、质量控制和企业发展等方面讨论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加工 质量安全 技术
下载PDF
高质量菜籽蛋白分离物中苯酚化合物的去除
11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2003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菜籽蛋白 分离物 苯酚化合物 去除
下载PDF
浙江攻克茶叶籽食用难关
12
《中国农村科技》 2009年第12期14-14,共1页
浙江省历经20年进行茶叶籽油综合利用的科研攻关,终于实现了茶叶籽油经纯物理压榨并进行精炼从而制成高级木本植物油。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专家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食用油消费大国,但当前自给率不足40%,这一状况将因国产高档食... 浙江省历经20年进行茶叶籽油综合利用的科研攻关,终于实现了茶叶籽油经纯物理压榨并进行精炼从而制成高级木本植物油。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专家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食用油消费大国,但当前自给率不足40%,这一状况将因国产高档食用油异军突起而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食用油 浙江省 综合利用 植物油 茶文化 自给率 中国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加工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云龙 周中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主要介绍了2种不同工艺(物理浸提法:样品1;化学浸提法:样品2)提取的菜籽油样品,通过检测其脂肪酸组成,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油脂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测定、油脂氧化诱导时间(OIT)测定以及热重(TGA)分析法等温试... 主要介绍了2种不同工艺(物理浸提法:样品1;化学浸提法:样品2)提取的菜籽油样品,通过检测其脂肪酸组成,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油脂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测定、油脂氧化诱导时间(OIT)测定以及热重(TGA)分析法等温试验,观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脂肪酸组成变化和加工性质的角度研究2种菜籽油的稳定性变化,以期从本质上解释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为油脂产品稳态化的研究及储存期的保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脂肪酸 营养价值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怒江山茶籽油主要理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云 阚欢 +1 位作者 王连春 陆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4,共2页
以白花油茶籽油为参考,采用索氏法提取怒江山茶籽中油脂,运用常规方法、气相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分析测定怒江山茶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质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怒江山茶籽油比重为0.916(1d20/20),折光系数为1.4612(n40),酸... 以白花油茶籽油为参考,采用索氏法提取怒江山茶籽中油脂,运用常规方法、气相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分析测定怒江山茶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质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怒江山茶籽油比重为0.916(1d20/20),折光系数为1.4612(n40),酸值为1.12 mg/g,过氧化值为3.42mmol/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5%左右,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白花油茶籽油;富含硫、磷、钾、铁、锌等矿质元素,其含量均高于白花油茶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山茶籽油 脂肪酸 矿质元素
下载PDF
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紫外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三萍 权婷 +2 位作者 肖新生 唐满生 欧光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不同波长下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茶籽油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 L、0. 1~1 mg/m L、10~100μg/m L、1~10μg/m L时,测定波...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不同波长下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茶籽油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 L、0. 1~1 mg/m L、10~100μg/m L、1~10μg/m L时,测定波长分别取240、215、210、200 nm,此时吸光度与样品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及吸光度均与样品质量浓度具有对数关系。同时,将此方法与传统混合油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所得到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紫外吸收光谱法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专利采撷
16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8-89,共2页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①去除油茶籽中的茶皂素;②对油茶籽残渣进行预处理;③酶解;④回收油茶籽油。从油茶籽中先去除茶皂素,有利于提高后序游离油的得率。该工艺具有...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①去除油茶籽中的茶皂素;②对油茶籽残渣进行预处理;③酶解;④回收油茶籽油。从油茶籽中先去除茶皂素,有利于提高后序游离油的得率。该工艺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污染少、游离油得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可得到高品质的成品油茶籽油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采撷 专利 有机溶剂残留 酶法提取 工艺步骤 大规模生产 工艺设备
下载PDF
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莹 罗彦玉 +2 位作者 王磊 秦礼康 贾玉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
本文以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通过分析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血脂影响的关键因子TG、TC、LDL-C、HDL-C的相对含量及肝脏氧化代谢调控关键酶活力水平,综合评价油茶籽油微胶... 本文以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通过分析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血脂影响的关键因子TG、TC、LDL-C、HDL-C的相对含量及肝脏氧化代谢调控关键酶活力水平,综合评价油茶籽油微胶囊对高脂饮食小鼠的降脂作用。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微胶囊实验组和普通饲料对照组的脏器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的脏器指数(P<0.05);油茶籽油微胶囊实验组能够抑制小鼠高脂饮食引起的血清中TG、TC和LDL-C含量的升高;油茶籽油微胶囊提高CAT活力的能力高于油茶籽油,表明油茶籽油微胶囊能有效提高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力。剖析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分布情况变化,喂养油茶籽油微胶囊能提高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和另枝菌属(Alistipes)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微胶囊 小鼠高脂模型 降血脂
下载PDF
野山茶籽油脂对改善机体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超 常晓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2,共3页
以野山茶籽为原材料,提取野山茶籽油脂,用以缓解运动员运动后出现的机体疲劳现象。通过30 d分组测试后,得出服用野山茶籽油脂能明显延长负重游泳力竭时间,降低运动前后血乳酸值和血清尿素水平,但是随着野山茶油脂食用时间的增加,效果呈... 以野山茶籽为原材料,提取野山茶籽油脂,用以缓解运动员运动后出现的机体疲劳现象。通过30 d分组测试后,得出服用野山茶籽油脂能明显延长负重游泳力竭时间,降低运动前后血乳酸值和血清尿素水平,但是随着野山茶油脂食用时间的增加,效果呈缓慢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野山茶籽油脂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开发成为抗疲劳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山茶籽油脂 机体疲劳 负重游泳 血清尿素 血乳酸含量
下载PDF
茶油水化脱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钟海雁 张余权 +1 位作者 孙汉洲 李忠海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研究了6种茶油水化脱胶工艺效果及该工艺对茶油品质的影响,并对中温水化脱胶工艺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常规水化脱胶和湿法脱胶工艺能满足茶油的脱胶要求,对酸价、过氧化值和碘价的影响较小,并有较高的工艺得率;中温水化脱胶的最... 研究了6种茶油水化脱胶工艺效果及该工艺对茶油品质的影响,并对中温水化脱胶工艺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常规水化脱胶和湿法脱胶工艺能满足茶油的脱胶要求,对酸价、过氧化值和碘价的影响较小,并有较高的工艺得率;中温水化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化温度为60℃,加水量占茶油质量的30%,水化时间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水化脱胶工艺 工艺条件 水化温度
下载PDF
菜籽油营养与健康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英政 梁强 +5 位作者 熊伟 宣朴 刘培 黎剑 徐霞 赵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9期101-103,共3页
菜籽油是我国第一大自产食用植物油。菜籽油为人体提供的营养包括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两大类。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其组成合理,适宜人体营养健康需求。菜籽油是多酚、植物甾醇、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脂溶... 菜籽油是我国第一大自产食用植物油。菜籽油为人体提供的营养包括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两大类。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其组成合理,适宜人体营养健康需求。菜籽油是多酚、植物甾醇、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菜籽油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健康食用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多酚 植物甾醇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