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吸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金生 代孟元 +2 位作者 李丽华 张叶红 甘跃华 《化学与粘合》 CAS 2006年第6期429-434,共6页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在吸油机理上与传统的吸油材料完全不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原理、热力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对影响树脂合成与性能的聚合单体、交联方式、聚合工艺、温度与时间等都进行了...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在吸油机理上与传统的吸油材料完全不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原理、热力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对影响树脂合成与性能的聚合单体、交联方式、聚合工艺、温度与时间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当前高吸油性树脂在环境保护、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了综述。最后展望了高吸油性树脂的发展方向,指出其在理论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领域拓展这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性树脂 理论研究 聚合单体 交联方式 聚合工艺
原文传递
致孔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海亚 张熙 +2 位作者 代华 谢静思 江献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实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作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三氯甲烷(CHCl_3)为致孔剂,以悬浮聚合法合成丙烯酸短碳链酯吸油树脂。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及单体配比与用量等合成... 实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作引发剂,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三氯甲烷(CHCl_3)为致孔剂,以悬浮聚合法合成丙烯酸短碳链酯吸油树脂。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及单体配比与用量等合成工艺条件对树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MA):m(BMA)=1:1,w(DVB)=0.5%,w(BPO)=1.0%,w(CHCl_3)=50%时,所得树脂吸油率可达13.9 g/g。在吸油树脂的溶胀过程中溶剂遵循Non Fickian扩散规律,吸油树脂质量(W_t)与时间(t)的关系为:(W_t-1)/13.5=0.081 8t^(0.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三氯甲烷 吸油树脂 合成 悬浮聚合 溶胀动力学
下载PDF
乙醇对HIPEs法制备吸油憎水树脂及其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许旺发 孙发孟 张发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7,331,共5页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采用油包水型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合成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多孔树脂。考察了相对于分散相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乳液稳定性及PSD的密度、吸...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采用油包水型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合成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多孔树脂。考察了相对于分散相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乳液稳定性及PSD的密度、吸(释)液性、溶胀率等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反应体系难以形成稳定的乳液,其密度、吸液性、溶胀性下降,而对甲苯的释放速率增加;PSD多孔材料经水一乙醇抽提后吸水率降低至0.26cm3/g,而吸甲苯率仍达15.60~18.42cm3/g,表现出明显的吸油憎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 吸油憎水树脂 乙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高吸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柳颖 徐明 柳婧 《化学与粘合》 CAS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漏油事故愈来愈多,含油污水问题日益恶化,对环境造成了极大迫害。如何高效净化含油污水,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制备高吸油树脂是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水的主要策略,并且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油污...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漏油事故愈来愈多,含油污水问题日益恶化,对环境造成了极大迫害。如何高效净化含油污水,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制备高吸油树脂是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水的主要策略,并且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油污染现状。介绍了高吸油材料的分类,综述了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高吸油树脂性能特点、性能影响因素、合成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材料 吸油机理 性能 合成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有机硅改性棉纤维制备油水分离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群 苑成策 +2 位作者 董巍 徐云鹤 徐慧芳 《化学与粘合》 CAS 2014年第4期251-256,260,共7页
为获得应用更为广泛的疏水亲油材料,用有机硅树脂溶胶浸润棉纤维,继而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复合了大量有机硅树脂的棉纤维。应用宏观亲油疏水性测试,研究反应条件和参数对疏水性的影响,应用电镜测试,并对试样进行元素分析,可发现树脂... 为获得应用更为广泛的疏水亲油材料,用有机硅树脂溶胶浸润棉纤维,继而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得到复合了大量有机硅树脂的棉纤维。应用宏观亲油疏水性测试,研究反应条件和参数对疏水性的影响,应用电镜测试,并对试样进行元素分析,可发现树脂在纤维表面形成包裹层,从微观上解释了疏水性的原因,并讨论反应物不同配比对复合效果的影响,以及有机硅复合量对疏水亲油性的影响,最终得到3.5mol/L,5mL氨水催化凝胶的条件下得到的棉纤维样品,其复合增重倍数为2.87,质地最为松软,纤维间孔隙完整,吸油增重倍数为196.0%,吸油比最大,可以作为最佳配比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棉纤维 溶胶凝胶反应 反应配比 疏水亲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