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电半导体陶瓷材料电声成像中电声信号的产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冰阳 江福明 +3 位作者 惠森兴 杨阳 姚烈 殷庆瑞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3-57,共5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声显微镜成像技术对铁电半导体陶瓷材料进行了无损成像观察和分析。通过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电声像的讨论,得出在这种材料的电声成像中,热波耦合机制和压电耦合机制对电声信号的产生均有着贡献,但热波耦合机制占主导地... 本文利用扫描电声显微镜成像技术对铁电半导体陶瓷材料进行了无损成像观察和分析。通过对不同条件下获得的电声像的讨论,得出在这种材料的电声成像中,热波耦合机制和压电耦合机制对电声信号的产生均有着贡献,但热波耦合机制占主导地位。另外扫描电声显微镜在对材料的亚表面缺陷无损观察方面有着其它观察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半导体陶瓷 电声信号 缺陷
原文传递
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电荷转移模型
2
作者 田晓语 周亮 +2 位作者 陈茜 孟妍 张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1-167,共7页
有机材料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由于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观点采用电荷转移模型来解释激子裂变过程,即认为2个参与裂变的分子之间通过两次的电荷转移来实现分子状态的改变.而在电荷转移的物... 有机材料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由于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观点采用电荷转移模型来解释激子裂变过程,即认为2个参与裂变的分子之间通过两次的电荷转移来实现分子状态的改变.而在电荷转移的物理图像中,又包括双空穴转移方式和双电子转移方式两种可能性.为了检验电荷转移模型的合理性,将能够发生激子裂变过程的红荧烯分子分别混合于其他4种有机分子中,这4种有机分子被当作间隔分子,用来分离混合膜中掺杂的红荧烯分子.对红荧烯分子与间隔分子,二者间HO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空穴转移的隧穿势垒,而二者间LU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电子转移的隧穿势垒.对4个样品发光衰减曲线的测量与分析表明,激子裂变的速率与电子隧穿势垒的高度具有明显的关联,这从实验角度首次印证了双电子转移模型而否定了双空穴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荧烯 激子裂变 瞬态荧光 电荷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