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CuCr触头材料对真空灭弧室投切背靠背电容器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小军 刘凯 +5 位作者 王文斌 艾璇 张颖瑶 杨和 李永辉 刘志远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5期3-7,共5页
为研究三种不同触头材料(真空熔渗CuCr50、真空熔铸CuCr40Te0.005、电弧熔炼CuCr50)对真空灭弧室投切背靠背电容器组性能的影响,将采用三种不同材料制备的触头各装配在三只相同的12kV等级真空灭弧室中,每只真空灭弧室经过80次背靠背电... 为研究三种不同触头材料(真空熔渗CuCr50、真空熔铸CuCr40Te0.005、电弧熔炼CuCr50)对真空灭弧室投切背靠背电容器组性能的影响,将采用三种不同材料制备的触头各装配在三只相同的12kV等级真空灭弧室中,每只真空灭弧室经过80次背靠背电容器组合分操作,高频涌流设定为幅值8 kA、频率3.8 kHz。结果表明:真空熔渗CuCr50、真空熔铸CuCr40Te0.005以及电弧熔炼CuCr50的平均重击穿概率分别为6.7%、5.8%、8.3%,重击穿现象主要发生于恢复电压持续时间的1/4T与10T之间(T表示恢复电压周期20 ms);复燃现象多次出现,真空熔铸CuCr40Te0.005(1次)<电弧熔炼CuCr50(9次)<真空熔渗CuCr50(1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触头材料 背靠背电容器 高频涌流 重击穿
下载PDF
由第27届国际电接触会议评述电接触领域研究新进展
2
作者 任万滨 陈宇 《电工材料》 CAS 2014年第5期8-10,共3页
本文以第27届国际电接触会议论文为参考,简要评述了电接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新型电接触材料、电接触材料模拟实验技术、电接触失效分析技术等。
关键词 电接触 触点材料 模拟实验 失效分析
下载PDF
高压开关柜触点温度的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代洁 周玉妍 《信息与电脑》 2016年第9期53-55,共3页
时间序列长度、背景值优化及残差序列修正均是影响灰色预测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笔者以采集到的高压开关柜触点温度为实例数据集,首先通过逆序法选取建模的最优时间序列长度,其次采取分段线性Newton插值法和积分重构法构建模型背景值,... 时间序列长度、背景值优化及残差序列修正均是影响灰色预测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笔者以采集到的高压开关柜触点温度为实例数据集,首先通过逆序法选取建模的最优时间序列长度,其次采取分段线性Newton插值法和积分重构法构建模型背景值,然后对预测结果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最后对比预测精度得出积分重构法构建背景值的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开关柜的触点温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触点温度 灰色预测模型 温度预测
下载PDF
大载流高速滑动电接触表面瞬态温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玉燕 李海龙 +2 位作者 王振春 温银堂 战再吉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4-842,共9页
高速滑动过程中接触表面瞬态高温会改变接触表面环境,烧蚀接触表面,加重摩擦磨损.本文针对大载流下高速滑动电接触表面瞬态温度场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合传热学和有限元基本理论,对接触表面瞬态温度场进行热分析,建立温度场计算模型,... 高速滑动过程中接触表面瞬态高温会改变接触表面环境,烧蚀接触表面,加重摩擦磨损.本文针对大载流下高速滑动电接触表面瞬态温度场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合传热学和有限元基本理论,对接触表面瞬态温度场进行热分析,建立温度场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热源对接触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利用高速滑动电接触试验机,采用非接触式辐射测温方法,对大载流高速滑动电接触瞬态温度进行测量,并将实际测量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结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滑动速度及电流载荷的变化对接触表面温度场的影响.本文对大载流高速滑动电接触表面温度场的研究结果,为如何降低接触表面温度、选择合适接触材料以及减小损耗等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滑动电接触 大载流 瞬态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HCMAC神经网络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培永 周夫 徐丽平 《低压电器》 2013年第20期17-20,共4页
低压故障电弧电流的有效值往往小于热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导致传统的电路保护装置失效。模拟低压电气线路中的故障电弧,利用电流采样装置对故障电弧电流进行采样。在分析故障电弧电流波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HCMAC神经网络对电流波形的各周... 低压故障电弧电流的有效值往往小于热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导致传统的电路保护装置失效。模拟低压电气线路中的故障电弧,利用电流采样装置对故障电弧电流进行采样。在分析故障电弧电流波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HCMAC神经网络对电流波形的各周期均值、斜率和小波变换高频系数三个判据进行综合评判,有效克服了单一判据的局限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CMAC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可有效识别故障电弧特征,提高辨识故障电弧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弧 HCMAC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触头燃弧特性分析
6
作者 魏梅芳 阳靖 +1 位作者 李震彪 吴细秀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17,共5页
触头分合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波形能综合判断触头的工作可靠性,在频域中,利用小波变化的时频局部化能力,对分断电弧电流波形进行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带,提取了模极大值和功率谱重心指标两个故障特征来分析触头的燃弧特性。结果... 触头分合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波形能综合判断触头的工作可靠性,在频域中,利用小波变化的时频局部化能力,对分断电弧电流波形进行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带,提取了模极大值和功率谱重心指标两个故障特征来分析触头的燃弧特性。结果表明:模极大值出现在触点分离时刻附近,且其随操作次数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也与分断电流时间无关;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功率谱重心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功率谱重心指标
下载PDF
50/400Hz频率下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靖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利用电光分析天平、扫描电镜与能谱仪,测量并分析了CAgCdO与AgSnO2In2O3触头材料在交流50/400 Hz和小电流通断试验的重量、表面形貌及组分的变化,探讨了两种频率下AgMeO触头侵蚀机理。结论指出,在设计时可适当减少中频开关电器体积。
关键词 开关电器 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下载PDF
低压电器用稀土合金触头材料的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涛 王景芹 +2 位作者 朱艳彩 刘帼巾 赵靖英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新型银-稀土氧化物触头材料Ag/SnO2-La2O3-Bi2O3,并用电接触触点材料综合参数测试仪对其电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得到了燃弧能量、时间曲线。将结果与Ag/CdO的燃弧能量、时间曲线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触头材料 稀土合金 化学共沉淀法 电性能
下载PDF
50Hz和400Hz下银镍合金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靖 马志瀛 +1 位作者 黄绍平 李建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66,共5页
为研究低压、小电流、纯阻性负载下银基合金触头材料在交流400Hz的电弧侵蚀特性,通过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触头通断微机测试系统、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50Hz和400Hz下触头开断过程中AgNi、AgC和AgW触头材料燃弧特征值,分析了AgNi触... 为研究低压、小电流、纯阻性负载下银基合金触头材料在交流400Hz的电弧侵蚀特性,通过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触头通断微机测试系统、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50Hz和400Hz下触头开断过程中AgNi、AgC和AgW触头材料燃弧特征值,分析了AgNi触头材料的表面形貌与微区组份,探讨了50Hz和400Hz两种交流频率下AgNi合金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Hz 400Hz 低压 小电流 银镍合金 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下载PDF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对电接触过程中负阻现象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宗汉 孙健 +3 位作者 王茂祥 陈维 孙承休 章继高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在电接触过程中,金属 氧化物 金属和金属 氧化物 氧化物 金属的接触界面上会出现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PP有两种存在状态:不产生辐射状态和可以产生辐射状态.文中着重讨论了前一种状态SPP对电接触过程中的负阻现象等... 在电接触过程中,金属 氧化物 金属和金属 氧化物 氧化物 金属的接触界面上会出现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PP有两种存在状态:不产生辐射状态和可以产生辐射状态.文中着重讨论了前一种状态SPP对电接触过程中的负阻现象等相关问题,并对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结构 电接触 负阻现象 多层膜 SPP 电子输运
下载PDF
钙基脂对高压设备接线端连接面的影响
11
作者 洪圣烈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47,共2页
电力系统中各高压设备间的连接面的处理好坏跟高压设备本身一样地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各连接端面接触电阻的大小和导电的效果,关系到接线端连接面的发热、会直接影响到高压设备安全运行。 接线端连接面一般为铝排与铝排间的相接、铜排与... 电力系统中各高压设备间的连接面的处理好坏跟高压设备本身一样地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各连接端面接触电阻的大小和导电的效果,关系到接线端连接面的发热、会直接影响到高压设备安全运行。 接线端连接面一般为铝排与铝排间的相接、铜排与铜排间相接、高压设备接线端连接面与铝排或铜排间相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脂 高压设备 接线端 连接面
下载PDF
Ag/LaNi_(x)Co_(1-x)O_(3)触点材料的制备及电接触性能研究
12
作者 邵紫阳 杨芳儿 +4 位作者 王大帅 刘振武 沈涛 李跃 郑晓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电寿命服役能力的影响,对其电弧侵蚀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SnO2粉体增强Ag基触点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NCO纳米颗粒粒径为20-30 nm,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电学性能和电寿命都优于Ag/SnO_(2)触点材料,其电阻率低至2.10μΩ∙cm,电寿命性能达到51287次。表明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性能较佳,是一种可以取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点材料 力学性能 电弧侵蚀 电寿命 La_(2)Ni_(1-x)Co_(x)O_(3)
下载PDF
电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及其在小电流继电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坚石 倪文平 《贵州科学》 1992年第4期55-62,16,共9页
本文论述了轻电可分合接触热过程有限元模型的构造,系统论述了精密机电元件电接触热过程计算模型的构造方法,并给出了小电流继电器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小电流继电器 电接触
下载PDF
基于弓网电接触界面电阻模型的受流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金花 火文辉 李忠学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1-15,共5页
接触电阻是衡量弓网受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希望弓网接触表面具有较小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依据弓网电接触界面的微观电阻特性,详细分析了影响弓网受流质量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斑点数,建立了量化电接触界面电阻的表面特... 接触电阻是衡量弓网受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机车运行过程中,希望弓网接触表面具有较小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依据弓网电接触界面的微观电阻特性,详细分析了影响弓网受流质量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斑点数,建立了量化电接触界面电阻的表面特征统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受流质量 滑动电接触 接触界面电阻 表面特征统计模型
下载PDF
添加物Bi对AgSnO_2触头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景芹 朱艳彩 +1 位作者 王海涛 赵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AgSnO2是最有可能替代AgCdO的新型材料,在其制备方法中,合金内氧化法是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制备过程中合金粉末氧化速度较慢且不能完全内氧化,添加金属元素促进合金内氧化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Bi与Ag、Sn粉经机械合金化得到AgSnBi... AgSnO2是最有可能替代AgCdO的新型材料,在其制备方法中,合金内氧化法是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制备过程中合金粉末氧化速度较慢且不能完全内氧化,添加金属元素促进合金内氧化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Bi与Ag、Sn粉经机械合金化得到AgSnBi合金粉末,将合金粉末压制成型、烧结、致密化加工后置于电阻炉中在大气气氛中进行粉末内氧化。采用内氧化物增重法分析Bi对AgSn合金内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PhilipsXL30W/TMP型扫描电镜观察试样AgSnO2-Bi2O3的显微组织及形貌,并用其能谱仪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i元素大大地提高了AgSn合金的内氧化速度,并且氧化得到的AgSnO2-Bi2O3材料组织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2 触头材料 内氧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电连接器绝缘失效建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坤 许军 +2 位作者 张新喜 周银 王蒙蒙 《机电元件》 2011年第4期43-46,56,共5页
针对多芯电连接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经常出现的绝缘材料老化所导致的电子系统故障问题,对绝缘失效的电连接器建立了电路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绝缘电阻性能退化会在两个接触对之间形成电流泄漏通路,从而导致相邻接触对之间的信... 针对多芯电连接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经常出现的绝缘材料老化所导致的电子系统故障问题,对绝缘失效的电连接器建立了电路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绝缘电阻性能退化会在两个接触对之间形成电流泄漏通路,从而导致相邻接触对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其相互干扰的结果是,原本通过一个接触对传输的信号会受到相邻接触对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信号按某种规则的叠加,而且随着绝缘电阻的减小,信号失真会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绝缘失效 电流泄漏 接触对
下载PDF
改进麻雀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接触电阻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回立川 张晓泽 李欢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68,共9页
针对接触电阻常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ASSA)优化支持向量(SVM)的接触电阻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经验模态(EMD)对接触电阻的时序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特征的本征模函数(IMF);其次,在... 针对接触电阻常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ASSA)优化支持向量(SVM)的接触电阻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经验模态(EMD)对接触电阻的时序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特征的本征模函数(IMF);其次,在对分解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建模时,采用一种多策略混合改进的麻雀算法去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参数,该改进算法具有全局探索能力强、精度高等优点,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支持向量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最后建立EMD-IAS-SA-SVM模型对每个IMF分量进行预测,在得到每个分量的预测结果后并进行重构,最终得到接触电阻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模型对接触电阻非平稳时间序列有较高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 接触电阻 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低压开关电器触头系统试验装置的设计
18
作者 董金龙 张国钢 +1 位作者 张鹏飞 耿英三 《低压电器》 2013年第2期21-24,37,共5页
开发了一套参数可调控的低压开关电器触头系统的试验装置。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来驱动动触头执行相应动作,实现了参数可调、触头运动状态可控。分析了触头传动连杆机构的传动关系,并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装置的触头运动特... 开发了一套参数可调控的低压开关电器触头系统的试验装置。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来驱动动触头执行相应动作,实现了参数可调、触头运动状态可控。分析了触头传动连杆机构的传动关系,并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装置的触头运动特性测试结果声明,其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开关电器 触头系统 步进电机 连杆机构
下载PDF
基于电接触接触热阻的传热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博 王晓娟 +1 位作者 张琦 刘强 《电工材料》 CAS 2019年第3期21-24,共4页
电接触元件的传热性能是影响电能传输稳定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多点接触电热耦合模型,建立了接触热阻的接触面传热新模型,利用ANSYS接触单元模拟接触电导生热和接触热阻生热现象,并考虑接触点随机性的存在对接触面温升有影响... 电接触元件的传热性能是影响电能传输稳定性、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多点接触电热耦合模型,建立了接触热阻的接触面传热新模型,利用ANSYS接触单元模拟接触电导生热和接触热阻生热现象,并考虑接触点随机性的存在对接触面温升有影响的因素,建立新的传热模型,并对新的模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 多点接触 接触热阻 ANSYS接触单元
下载PDF
电阻钎焊银触点钎着率、强度及接触电阻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荣 陈乐生 +2 位作者 甘可可 祁更新 陈晓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19,共4页
以电阻钎焊AgCdO触头和H62黄铜触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焊接触点的结合强度和接触电阻来验证超声检测的结果。试验发现,由于超声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钎着率与焊接强度和接触电阻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性,而焊接强度和接触电阻间呈非线性... 以电阻钎焊AgCdO触头和H62黄铜触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焊接触点的结合强度和接触电阻来验证超声检测的结果。试验发现,由于超声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钎着率与焊接强度和接触电阻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性,而焊接强度和接触电阻间呈非线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钎焊 钎着率 结合强度 接触电阻 触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