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ST装置ICRF传输线驻波电压保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艳 邓旭 +1 位作者 赵燕平 毛玉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9-573,共5页
利用EAST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F)系统传输线驻波电压探针测量阵列,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传输线驻波电压保护系统。该系统根据传输线驻波电压分布,设置探针处驻波电压阈值和驻波比阈值,当测量数据超过阈值时,切断微波信号源,有效保... 利用EAST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F)系统传输线驻波电压探针测量阵列,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传输线驻波电压保护系统。该系统根据传输线驻波电压分布,设置探针处驻波电压阈值和驻波比阈值,当测量数据超过阈值时,切断微波信号源,有效保护1CRF发射机和传输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F系统 电压探针 阈值电压 驻波电压
下载PDF
带有外部磁过滤器的强流负氢离子源的研制
2
作者 Takei.,Y 卢大伦 《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 1996年第2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系统 强流负氢离子源 磁过滤器
下载PDF
离子源引出系统的设计方法新探
3
作者 赵玉清 张峰 余志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71-76,共6页
在多年来离子源引出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把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离子源引出系统设计中,形成离子源引出系统的专家系统.本系统即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以改变原来引出系统要靠手工设计的局面.文中着重讨论了... 在多年来离子源引出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把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离子源引出系统设计中,形成离子源引出系统的专家系统.本系统即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以改变原来引出系统要靠手工设计的局面.文中着重讨论了系统的组成模块,知识库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源 引出系统 专家系统
下载PDF
Off-line Study of a Laser Ion Source via Direct Ionization at the He-jet Outlet
4
作者 尚仁成 徐四大 +4 位作者 张书明 叶子飘 张伟 赵之正 罗亦孝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1996年第3期14-18,共5页
A laser ion source based on laser resonant ionization (RI) at the He jet outlet was proposed for the ISOL(on line isotope separator) of HIRFL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China) a few years ago . An... A laser ion source based on laser resonant ionization (RI) at the He jet outlet was proposed for the ISOL(on line isotope separator) of HIRFL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China) a few years ago . An off line test setup was built a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Initial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rrying neutral Na monoatoms to the He jet outlet and then using laser resonant ionization of Na atoms in the He jet beam are very efficient. This provides a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Z selected ions with low background and short delay time. This method is useful in the separ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particularly, refractory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source LASER He jet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源
5
作者 李兵 《等离子体应用技术快报》 2000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微波放电 微波场
下载PDF
HL-2A装置等离子体水平位移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6
作者 毛苏英 袁保山 李强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等离子体水平位移控制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中最基本的控制之一。我们所提供的垂直磁场必须随着等离子体电流、极向比压及内自感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保证等离子体柱位于真空室的中心。在HL-2A装置第一阶段的实验中,等离子体的... 等离子体水平位移控制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控制中最基本的控制之一。我们所提供的垂直磁场必须随着等离子体电流、极向比压及内自感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保证等离子体柱位于真空室的中心。在HL-2A装置第一阶段的实验中,等离子体的电流和位移控制采用PID控制,虽然PID控制能满足HL-2A装置第一阶段的实验要求,但对于今后越来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 等离子体 水平位移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东方超环中性束注入器兆瓦级强流离子源阶段性调试获得成功
7
《安徽科技》 2012年第2期31-31,共1页
本刊讯近日,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第一套中性束注入器(NBI)兆瓦级强流离子源,在进行大功率离子束引出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束能量50千伏,束流22安培,束脉宽106毫秒的引出束流。离子柬功率达... 本刊讯近日,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第一套中性束注入器(NBI)兆瓦级强流离子源,在进行大功率离子束引出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束能量50千伏,束流22安培,束脉宽106毫秒的引出束流。离子柬功率达到1.1兆瓦。测试结果圆满达到了EAST-NBI兆瓦级强流离子源研制的阶段性计划目标。这表明在安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兆瓦级强流离子源以及大功率中性束注人器实验装置.已经完成阶段性调试实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器 强流离子源 兆瓦级 核聚变实验装置 调试 东方 大功率 托卡马克
下载PDF
1.16 HL-2A装置中央逻辑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李波 王明红 +1 位作者 李立 宋显明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HL-2A装置逻辑控制系统的任务是监测装置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协调各子系统按实验要求独立运行及相互间的连锁与保护,确保装置放电时的人身和设计安全。同时中央逻辑控制系统综合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为时序控制提供与放电有关的系统... HL-2A装置逻辑控制系统的任务是监测装置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协调各子系统按实验要求独立运行及相互间的连锁与保护,确保装置放电时的人身和设计安全。同时中央逻辑控制系统综合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为时序控制提供与放电有关的系统状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 中央逻辑控制 系统设计 安全监测 数据交换 网络结构 核聚变
下载PDF
会切场离子源放电参数的变化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利明 钟光武 +3 位作者 姜韶风 雷光玖 卢大伦 曹建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介绍了HL-2A装置会切场桶式离子源在实验平台运行时某些放电参数的变化对离子源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并讨论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这对于提高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饱和离子流密度,增大引出电流和提高弧效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会切场离子源 放电参数 放电特性
下载PDF
1.17 基于PLC的HL-2A装置电源逻辑控制保护系统
10
作者 陈宇红 胡浩天 +1 位作者 姚列英 宣伟民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年报》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HL-2A装置电源主回路系统及其二次回路系统全部由我院自行研制,我们采用西门子S7—315—2DP可编程序控制器研制了二次系统中的逻辑控制保护系统。
关键词 PLC HL-2A装置 电源逻辑控制保护 以太网 现场总线 核聚变
下载PDF
JET的自适应等离子体密度控制器
11
作者 Bra.,HEO 云华 《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 1996年第4期28-36,共9页
提出了在JET中用一个自适应控制器来代替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系统中的现在常规用的控制器。装置动态特性的变化要求匹配地重调控制器以保持所要求的控制系统的性能。这种控制器调谐现在必须是人工进行的。在自适应控制器中调节过程是自... 提出了在JET中用一个自适应控制器来代替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系统中的现在常规用的控制器。装置动态特性的变化要求匹配地重调控制器以保持所要求的控制系统的性能。这种控制器调谐现在必须是人工进行的。在自适应控制器中调节过程是自动的,并与控制功能同时进行。分析了这个装置,并设计了所提出的控制器的部件来适合确定的性能并说明了模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密度控制 自适应控制 托卡马克
下载PDF
间热式大面积六硼化镧中空阴极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立群 王守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4-528,共5页
介绍了适用于强流离子源的间热式大面积六硼化镧(LaB_6)中空阴极。在15cm双潘宁离子源上放电特性研究表明,该阴极性能良好,能可靠工作。使用过程中多次暴露于大气中,发射性能并未变坏,加热功率为1.45kw时,LaB... 介绍了适用于强流离子源的间热式大面积六硼化镧(LaB_6)中空阴极。在15cm双潘宁离子源上放电特性研究表明,该阴极性能良好,能可靠工作。使用过程中多次暴露于大气中,发射性能并未变坏,加热功率为1.45kw时,LaB_6发射电流密度为20A/cm2,放电电流400A,脉冲宽度30ms,放电波形重复性很好。使用100h后,发射体尺寸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化镧 中空阴极 强流离子源
下载PDF
HL-2A装置ECRH主高压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宣伟民 姚列英 +6 位作者 李青 毛晓惠 邵葵 陈宇红 王雅丽 王英翘 徐伟东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介绍了HL-2A装置电子回旋系统主高压电源的研制。用星点控制技术实现了高压直流平台输出电压的调节;用TM-703FB大功率调制管为核心的高压调制技术实现了高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快速升降及电源的快速保护。用前馈补偿和反馈控制技术实现了输... 介绍了HL-2A装置电子回旋系统主高压电源的研制。用星点控制技术实现了高压直流平台输出电压的调节;用TM-703FB大功率调制管为核心的高压调制技术实现了高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快速升降及电源的快速保护。用前馈补偿和反馈控制技术实现了输出电压波纹小于1%。电源输出总体指标为?60kV/(25A×4)/1s,满足了ECRH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回旋管 星点控制 高压调制器 前馈补偿
下载PDF
ITER过渡馈线直线段管的优化设计与屈曲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开松 赵韩 +1 位作者 宋云涛 杨庆喜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根据强度原则,用有限元静力分析方法优化了馈线系统直线段管中的圆管和波纹管相关结构的设计参数;根据能量准则,通过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用有限元法稳定性的判据计算出长跨度的薄壳直线段管发生失稳时的临界载荷为1.21M... 根据强度原则,用有限元静力分析方法优化了馈线系统直线段管中的圆管和波纹管相关结构的设计参数;根据能量准则,通过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用有限元法稳定性的判据计算出长跨度的薄壳直线段管发生失稳时的临界载荷为1.21MPa,验证了该结构在正常工况(安全系数为12.1)和故障状态工况(安全系数为6.05)下不会发生失稳现象,为ITER馈线系统的下一步研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过渡馈线 优化设计 稳定性判据 屈曲分析
下载PDF
HL-2M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研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建勇 魏会领 +19 位作者 刘鹤 邹桂清 杨宪福 张贤明 唐立新 罗萃文 余佩炫 耿少飞 周红霞 周博文 李青 何峰 罗怀宇 周健 任磊磊 潘春花 黄高扬 雷光玖 饶军 段旭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130,共9页
为开展磁约束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正在建造的HL-2M装置拟建造3条5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简要概述了HL-2M装置NBI加热系统的总体规划,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设计,离子源调试实验,注入器核心部件的安装和测试结果。通过调试,目... 为开展磁约束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正在建造的HL-2M装置拟建造3条5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简要概述了HL-2M装置NBI加热系统的总体规划,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设计,离子源调试实验,注入器核心部件的安装和测试结果。通过调试,目前单个离子源引出束流达到36A,加速电压75kV,离子束功率达到2.4MW,脉冲宽度3s。通过测试发现:注入器的4条离子束汇聚角误差小于±0.1°,残留离子偏转磁体的磁场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偏差小于±5%,注入器静态真空值达到1.0×10^(-3)Pa。注入器采用大型非标低温泵,低温泵的抽速达到2.40×106L/s。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试装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束线能够满足HL-2M装置NBI加热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加热束线 注入器 离子源 低温泵
下载PDF
用于核聚变的大型射频负离子源的改进
16
作者 W.Kraus 王惠三 《国外核聚变》 2002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了改进产生负离子束的大面积射频(rf)源,已在利用具有rf功率达160kW,0.93MHz的371原型离子源上继续进行着此项工作,其设计是基于一个在大的磁约束的扩展体积(60×31×20cm^3)之上的小rf驱动的圆筒形驱动器源并在原理上可... 为了改进产生负离子束的大面积射频(rf)源,已在利用具有rf功率达160kW,0.93MHz的371原型离子源上继续进行着此项工作,其设计是基于一个在大的磁约束的扩展体积(60×31×20cm^3)之上的小rf驱动的圆筒形驱动器源并在原理上可放大到任何尺寸,虽然没有超过早先报导的H-产额,但在多个领域已取得了进展,为了保护驱动器的陶瓷绝缘子免受热应力,附加了一个内部铜制法拉第屏蔽,这导致了持续时间达15s的可靠的长脉冲运行,研究了用于无铯运行下作为潜在选择对象的各种不同的栅格材料,由于意想不到的从法拉北屏蔽到等离子体栅上的铜溅射,从这些实验中仍未获得明确的结论,已研究了H-产额与气压和过滤器强度的关系,利用郎缪尔探针探讨了惰性气体加入放电的影响,这些测量结果表明H-流的增高可因惰性气体的加入带来的等离子体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 大型射频负离子源 法拉弟屏蔽 朗缪尔探针
下载PDF
大功率中性束注入器供电试验台
17
作者 王德泰 徐先文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13,共5页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器 供电 试验台 大功率
下载PDF
微控制器MSP430F149在烤箱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敬岚 朱海君 +2 位作者 刘彩虹 刘亚利 高世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2-784,共3页
介绍了美国Texas Instruments新一代16位Flash型MSP430F149系列微控制器的结构、特性和功能,阐述了基于该控制器的烤箱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具有功能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不需扩展外围器件等特点,满足了烤... 介绍了美国Texas Instruments新一代16位Flash型MSP430F149系列微控制器的结构、特性和功能,阐述了基于该控制器的烤箱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具有功能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不需扩展外围器件等特点,满足了烤箱控制系统中对温度的测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器 MSP430F149 控制系统 软件架构 新一代 硬件组成 扩展 烤箱 特性 抗干扰能力
下载PDF
对CFETR射频负离子源缓冲器能量消耗的研究
19
作者 王浩伦 刘冲 +1 位作者 于琪 赵淼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7期268-270,共3页
在射频负离子源中性束放电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极表面和离子源腔体内部的状态变化,负载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打火的现象。由于供电系统与传输线路间分布杂散电容储能的存在,打火瞬间离子源电极会承受高幅值的瞬时电流与巨大的焦耳能量冲击,... 在射频负离子源中性束放电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极表面和离子源腔体内部的状态变化,负载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打火的现象。由于供电系统与传输线路间分布杂散电容储能的存在,打火瞬间离子源电极会承受高幅值的瞬时电流与巨大的焦耳能量冲击,从而造成极板永久性的损坏。为了保护中性束注入核心部件长久可靠的运行,国内外针对抑制上述打火的情况普遍采用在离子源前段添加磁性缓冲器(core snubber)的手段。本文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nsoft Maxwell对CFETR射频负离子源所采用的缓冲器进行了磁体能量损耗过程分析,同时分析其二次辅助电路在打火状态下的电压电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负离子源 中性束 缓冲器 磁滞损耗 感应电动势
下载PDF
提高铀抗氢化性能的碳氧离子组合注入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英 任大鹏 +4 位作者 郭文胜 唐洪全 张厚亮 刘卫华 姜桂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26-130,共5页
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将CO_2气体离解后的离子,在不同能量、束流下注入贫铀表面。利用俄歇能谱仪(AES)分析改性层中元素的浓度分布,用低角度X射线衍射仪(GAXRD)分析离子注入层的结构。在t=100℃、p=0.2 MPa条件下,利用铀-氢气体反应测试离... 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将CO_2气体离解后的离子,在不同能量、束流下注入贫铀表面。利用俄歇能谱仪(AES)分析改性层中元素的浓度分布,用低角度X射线衍射仪(GAXRD)分析离子注入层的结构。在t=100℃、p=0.2 MPa条件下,利用铀-氢气体反应测试离子注入C、O后贫铀的铀氢反应孕育期,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样氢化反应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注入C、O离子后,形成了结构致密的改性层。在35 kV/8~9 mA/3 h(注入能量/注入束流/注入时间)注入条件下,改性层由UO_2和石墨C组成;在65 kV/8~9 mA/3 h和3 kV/80 mA/3 h注入条件下,改性层为UO_2和少量UC。UO_2和UC为低氢渗透材料,抑制了氢向基体界面的迁移和渗透,从而降低了氢化物在界面形核和长大的几率,增强了铀抗氢化性能。氢化反应后,空白贫铀试样表面出现较多的蚀坑,并造成大面积脱落,而注入样品的表面仅出现较少孤立的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CO2 抗氢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