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启贤 王红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2-63,共12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实验等资料分析,利用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技术和知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结构和组分、孔喉结构和类型、孔渗分布等微观特征及其相关性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延长...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实验等资料分析,利用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技术和知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储层的岩石结构和组分、孔喉结构和类型、孔渗分布等微观特征及其相关性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延长组致密油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岩石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平均孔隙半径为10μm且孔隙连通性差,孔隙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裂缝为主,平均喉道半径为0.41μm,喉道以微细-微喉道为主。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决定了致密油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压汞曲线表现出高排驱压力、中值半径偏小、细歪度、分选中等、退汞效率低的特征显示研究区致密油储层储集能力较强,而渗流能力较差;孔隙度均值为8.5%,渗透率均值为0.69 m D,孔隙度和渗透率表现为线性正相关(R2=0.389),微裂缝的存在使部分样品表现出低孔高渗的特征,储层总体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非均质性强的致密性特点。通过相关性分析,岩石组分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度,岩石组分中(铁)方解石与孔隙度相关性最好;喉道主要影响储层的渗透率,压汞实验分析表明孔喉大小、分布和连通性特征参数中的孔隙体积、分选系数、排驱压力与渗透率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沉积作用(埋深、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和溶蚀)、构造作用等是研究区储层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是研究区"甜点"储层的指向区;压实作用对储层致密性的贡献大于胶结作用,酸性流体大量生成时储层已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接近致密,因此无法与长石等易溶组分充分接触而发生大规模的次生溶蚀;此外,后期构造运动生成的裂缝由于缺乏酸性流体而无次生溶蚀孔隙生成,储层的致密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东南部 致密油 储层微观特征 相关性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普光气藏成藏模式分析
2
作者 李贺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7期4051-4052,共2页
结合普光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普光气藏的成藏史及演化史。得出了其三期成藏模式:印支-燕山早期古原生岩性油藏阶、燕山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古气藏阶段和燕山晚期~喜山期气藏调整改造定型阶段。
关键词 普光 气藏 成藏 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相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指导意义 被引量:63
3
作者 潘文庆 陈永权 +2 位作者 熊益学 李保华 熊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4-1232,共9页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 塔里木盆地内多区块、多层系含油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内非常重要的烃源岩,然而其分布研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有利勘探区带的选择。通过野外露头、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沉积模式主要为缓坡模式,烃源岩优势发育在中下缓坡与深水陆棚相带。建立在资料点分析、地震剖面追踪基础上,识别出下寒武统烃源岩2个分布中心:其一位于北部坳陷内;其二位于塔西南坳陷的南缘,呈NW向条带展布。关于烃源岩的分布与已发现油气田/藏的平面分布吻合,为回答主力烃源岩问题提供了支撑性证据;同时结合继承性古隆起的分布,指明了满西低凸起、巴东地区与塔西南坳陷内烃源岩分布区是下一步原生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尔吐斯组 沉积相 烃源岩 勘探方向
原文传递
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良彪 钱利军 +1 位作者 郝强 余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29-34,共6页
新都地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是重要的产气层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对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沙溪庙组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新都地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是重要的产气层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对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沙溪庙组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储层的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渗性一般较好,河口砂坝砂岩孔渗性次之;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少量发育的破裂作用对砂岩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都地区 上沙溪庙组 储层特征 储层主控因素
下载PDF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有利区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帅 丁文龙 +3 位作者 胡秋嘉 刘建军 梅永贵 刘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对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有机地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岩样品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质组,稳定组分(壳质组+腐泥组)的质量分数一般低于11.2%;干酪根H/C原子比主要集中在0.20~0.85,O/C... 对山西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有机地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岩样品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质组,稳定组分(壳质组+腐泥组)的质量分数一般低于11.2%;干酪根H/C原子比主要集中在0.20~0.85,O/C原子比主要集中在0.02~0.10,属高演化Ⅲ型有机质;煤岩碳同位素普遍偏重,为-23‰^-25.6‰;沥青"A"中,饱和烃的质量分数大多数<25%,芳烃为11%~58%,饱/芳比值一般为<0.4。煤系泥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次是惰质组,壳质组较低;H/C原子比主要在0.25~0.75,O/C原子比主要在0.03~0.20,属高演化Ⅲ型有机质,小部分属于Ⅱ2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为-23.5‰^-25.9‰,饱和烃质量分数<25%,大部分<20%。太原组灰岩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碳同位素轻于山西组及太原组煤岩及泥岩,主要在-26.0‰^-30.0‰。制定了适合沁水盆地煤系地层中煤岩和泥岩的生烃潜力评价标准,对烃源岩有利生烃区进行评价。综合认为,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岩总体上是中等-好烃源岩,以盆地两翼为好,中部和南部为中等-差烃源岩;太原组煤岩总体上为中等-好烃源岩,两翼大部分为好烃源岩,沁县-祁县-榆次-榆社一带以及南部地区为差-中等烃源岩;沁水盆地山西组泥岩总体上为中等偏差的烃源岩,只有西部部分地区为好烃源岩,盆地中部地区烃源岩生烃潜力比两翼差;太原组泥岩总体上为中等偏差的烃源岩,西部局部地区为好烃源岩,盆地边缘比盆地中央的生烃潜力稍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系地层 山西组 太原组 烃源岩 生烃有利区 评价
下载PDF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广照 刘红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41-249,共9页
综合根据野外地质剖面、薄片鉴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脆性指数、有机碳含量(TOC)、生烃潜力(S1+S2)和岩石力学分析,确定了川中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为介壳灰岩和泥页岩为薄互层状岩石组合,大一三亚段为相对... 综合根据野外地质剖面、薄片鉴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脆性指数、有机碳含量(TOC)、生烃潜力(S1+S2)和岩石力学分析,确定了川中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为介壳灰岩和泥页岩为薄互层状岩石组合,大一三亚段为相对优质的储集体。其脆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三亚段,有利于产生天然裂缝和储层后期的压裂改造。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为1.2%,生烃潜力(S1+S2)为1.1 mg/g,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通过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分析发现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为孔隙-裂缝型储层。运用高压压汞资料、储层物性资料等多种技术分析大安寨段储层物性特征,结果表明大安寨段储层有低孔、低渗的特征。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明确了储层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和分布规律。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粒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最为发育,与有机质发育相关的有机质孔和晶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连通性比较好。综合分析判断大一三亚段上部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储层勘探开发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孔隙结构 有机碳含量 矿物组分 裂缝
下载PDF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7
7
作者 鲁健 吕延防 刘宗堡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4期8407-8412,共6页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确定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上,浅水三角洲的前缘亚相发育且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口坝和远砂坝不发育。垂向上构成了先水退后水进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通过油的空间分布和...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确定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上,浅水三角洲的前缘亚相发育且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河口坝和远砂坝不发育。垂向上构成了先水退后水进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通过油的空间分布和油运移的通道特征确定葡萄花油层油成藏模式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其内部超压和浮力的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上运移至葡萄花油层,然后在古鼻状构造的背景下沿断裂沟通的河道砂体侧向运移至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藏。油源断裂控制油聚集的具体部位,河道砂体发育的圈闭为油聚集成藏提供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浅水三角洲 成藏模式 葡萄花油层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烃源岩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京昌 吴疆 +2 位作者 何宏 许杰 郭忻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9,共9页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各个层系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达到对石炭系烃源岩深入研究的目的,对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厚度、分布范围以及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发育的时期是卡...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各个层系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达到对石炭系烃源岩深入研究的目的,对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碎屑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厚度、分布范围以及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发育的时期是卡拉沙依组优质烃源岩发育最重要阶段;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潟湖相分布的区域,即以玛参1井为中心的玛扎塔格构造带附近是优质烃源岩分布最好的区域,甚至优于塔西南山前带,在这一区域中有机碳含量大于2%,厚约60 m,处于低成熟-成熟的过渡阶段。但是,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卡拉沙依组优质烃源岩分布相对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卡拉沙依组 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洪德 黄福喜 +2 位作者 徐胜林 滑心爽 赵立群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9-577,共9页
以构造-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和动态演化观为指导,通过新一轮中上扬子区震旦系-古生界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分析,认为纵向上烃源岩与层序格架发育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对应于全球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的海侵体系域;主... 以构造-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和动态演化观为指导,通过新一轮中上扬子区震旦系-古生界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分析,认为纵向上烃源岩与层序格架发育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对应于全球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的海侵体系域;主力烃源岩系以泥质烃源岩占绝对优势,次为碳酸盐质、硅质烃源岩,成层性好,单层厚度较薄;烃源岩母质类型和有机质演化随时代变新具有规律性变化;陡山沱组、筇竹寺组、龙马溪组和中上二叠统烃源岩品质较好,对油气成藏贡献大。横向上层序格架中各层烃源岩发育和分布规律及其有利区具有明显差异性;四川盆地内各层烃源岩全,江汉盆地下组合烃源层残存保留,雪峰西缘地区残存下组合烃源层,黔桂地区各套烃源岩相对较发育;以泥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最宽广,其层位、厚度和岩相最稳定,有机地化指标较佳。综合分析认为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背景、盆地性质、古气候、古地理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与各种成因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密切,并且总是聚集分布于滨海含煤体系、滞留陆棚、局限海湾、局限台地、台盆、大陆斜坡以及深水盆地等低能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 古生界 成烃物质 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下载PDF
苏里格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建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443-3445,共3页
苏里格气田是目前发现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是典型的"六低"气田。储层具有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特征。苏里格庙地区是上、下古生界两套含气层系叠合发育区。山1段~盒8段为开发目的层,为一套河流相砂泥岩沉积。砂岩发育,砂地比... 苏里格气田是目前发现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是典型的"六低"气田。储层具有典型的辫状河沉积特征。苏里格庙地区是上、下古生界两套含气层系叠合发育区。山1段~盒8段为开发目的层,为一套河流相砂泥岩沉积。砂岩发育,砂地比高,地层总沉积厚度约100 m。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不等粒砂岩与绿灰色、紫红色泥岩不等厚互层。通过反复对比识别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其标志明显在全区分布比较稳定。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岩电特征和旋回组合,将目的层段划分盒8上、盒8下、山1三个层段,细分为9个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对比标志
下载PDF
辽河油田齐3-17-5块莲花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欣欣 张景军 +2 位作者 柳成志 刘洋 张新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446-3449,共4页
以沉积背景分析为基础,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地震相与测井相分析,对辽河油田齐3-17-5块沙三下段莲花油层湖底扇相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湖底扇相进一步划分内扇、中扇(辫状沟道、辫状沟道间和中扇前缘)和外扇。中扇亚相在本区块极... 以沉积背景分析为基础,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地震相与测井相分析,对辽河油田齐3-17-5块沙三下段莲花油层湖底扇相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湖底扇相进一步划分内扇、中扇(辫状沟道、辫状沟道间和中扇前缘)和外扇。中扇亚相在本区块极为发育,并以辫状沟道发育为特征,岩性主要表现为厚层砂砾岩、含砾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岩相主要由块状砂岩相、含泥质条带砂砾岩相和含泥砾砂砾岩相组成,具有深水环境和沉积物重力流搬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辽河油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003井区清水河组一段沉积微相研究及储层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原 李忠权 张秀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5-161,171,共8页
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新疆油田公司2010年重点开发建设的一个主力油区。该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稠油油藏于2007年发现,目前为该区块主力开发层系;但清水河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目前还缺乏深入了解。根据钻井... 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新疆油田公司2010年重点开发建设的一个主力油区。该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稠油油藏于2007年发现,目前为该区块主力开发层系;但清水河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目前还缺乏深入了解。根据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红山嘴油田红003井区清一段主要为冲积扇扇中亚相,可识别出辫状水道、砂坝、溢流沉积等微相;其中砂坝最有利储层发育。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和单井储层分类结果,结合各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平面分布特征,建立了该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和储层分类评价平面图,为红山嘴油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嘴油田 清水河组一段 冲积扇 沉积微相 储层分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子驿 张金川 +3 位作者 刘飏 余文武 何葳 李波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4-41,共8页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常发育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扫描电镜下常见草莓状黄铁矿;五峰组黑色页岩岩心观察无明显晶形,扫描电镜下常现呈微晶黄铁矿颗粒,以细小颗粒状分布在有机质中。草莓状黄铁矿通常由微晶颗粒聚集而来,其草莓状直径大小由硫复铁矿的形成和沉积水动力控制。根据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深度关系分析出湘鄂西地区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表现为五峰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贫氧-缺氧环境三种。由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微晶黄铁矿直径d建立D/d的关系表明:从沉积期到成岩期,五峰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强;且五峰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弱,水体更稳定。此外,D与d之间的关系能侧面反映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的变化趋势。D/d值与页岩解吸气量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龙马溪组D/d值越大,解吸气量越少。五峰组D/d值较龙马溪组普遍偏小,解吸气量远大于龙马溪组。上述结果表明水体还原环境的强弱是湘鄂西烃源岩有机质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页岩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 草莓状黄铁矿 微晶黄铁矿 解吸气量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野 柳成志 +1 位作者 胡振华 李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8期4161-4165,共5页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南屯组二段 层序 沉积相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贝尔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敬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6-332,共7页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最富油的凹陷之一。通过对贝尔凹陷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南屯组第一段存在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为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的互层,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大,排烃效率高,是形...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南部最富油的凹陷之一。通过对贝尔凹陷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南屯组第一段存在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为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的互层,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大,排烃效率高,是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的物质基础。该层段代表了白垩纪早期的缺氧事件,是贝尔凹陷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南屯组第一段优质烃源岩范围控制了贝尔凹陷油气的平面分布,优质烃源岩层上下油气最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贝尔凹陷 有机质丰度 排烃效率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异常高压分布层位及其主要成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广景 宋荣彩 +3 位作者 何亮 毛立广 郭凯伟 客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1-26,共6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各构造含有丰富的油气,目前在该地区的秋月构造、孤山构造和湖心亭构造都已经发现了油气。研究发现该地区深部地层中普遍存异常高压;但是在研究区的不同部位异常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分布的层位有所不同。...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各构造含有丰富的油气,目前在该地区的秋月构造、孤山构造和湖心亭构造都已经发现了油气。研究发现该地区深部地层中普遍存异常高压;但是在研究区的不同部位异常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分布的层位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异常高压对研究区内油气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要素有重要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该区域异常高压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分析研究区异常压力的分布层位以及它的形成机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有重要意义。主要用测井、岩心孔隙度鉴定、薄片鉴定并结合X衍射和黏土矿物成岩转化作用相关的知识对这一点进行论述,希望能对本地区及其他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三潭深凹 异常高压
下载PDF
渤海秦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定量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传超 郭瑞 +2 位作者 王富民 张震 裴小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7,共9页
研究渤海海域秦南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品质特征。以岩心地球化学分析、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为基础,定量预测秦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三维空间内的分布规律。首先,基于实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响应关系,应用Δlg R法建立... 研究渤海海域秦南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品质特征。以岩心地球化学分析、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为基础,定量预测秦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三维空间内的分布规律。首先,基于实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响应关系,应用Δlg R法建立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其次,基于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工作站软件获得测井预测有机碳含量曲线与井旁道地震属性的计算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地震属性计算获得有机碳含量三维数据体。结果表明,秦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其有机碳质量分数普遍高于2%,其中秦南凹陷东南洼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东洼和西洼。经与实钻结果对比,沙三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预测误差在20%左右,厚度预测误差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碳含量 测井预测 地震预测 秦南凹陷 边缘凹陷
下载PDF
X区块低孔渗气藏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艳娇 孙建孟 +3 位作者 高建申 张国栋 闫伟超 张洪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172,共9页
在岩心实验、物性实验、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试采资料,对X区块主要目的层H2~H6层位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以石英含量居多;储层以低孔低渗... 在岩心实验、物性实验、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试采资料,对X区块主要目的层H2~H6层位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以石英含量居多;储层以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地层为主;孔隙结构中岩石孔隙喉道对储层渗流能力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动流体饱和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受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根据储层特征,提出了孔渗关系图谱,用于描述地层流体分布特征与地层孔渗关系。应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建立了储层类型判别函数,应用效果与测井资料符合程度高。储层分类方法可为寻找研究区相对优质的储层位置提供依据,为其他区块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渗气藏 储层特征 孔渗关系模式 K-MEANS聚类 储层分类评价
下载PDF
吴旗油田长6_1储层沉积相及孔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辉 常丽娟 +1 位作者 邓波 范晓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2-445,共4页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方法,以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识别标志为依据,识别出吴旗油田长61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分流间4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资料,研究了长61储层的孔隙...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方法,以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沉积相识别标志为依据,识别出吴旗油田长61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分流间4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资料,研究了长61储层的孔隙特征。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占3.27%,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次之。通过对孔隙特征及沉积微相关系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厚度较大,粒度相对较粗,云母等片状硅酸盐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其孔隙度、渗透率相对较高,河口坝、远砂坝次之,分流间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旗油田 沉积微相 孔隙特征
下载PDF
联合反演技术在台1地区扶余油层河道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奎邦 邹亚杰 王雪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1期2435-2440,共6页
台1地区在扶余油层河流相沉积广泛发育,因此对于该区扶余油层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提高油藏开发的重要保障。就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在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频属性与Jason和Geo-office联合反演效果的分析,开展扶余油层河道砂体预测研... 台1地区在扶余油层河流相沉积广泛发育,因此对于该区扶余油层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提高油藏开发的重要保障。就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在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频属性与Jason和Geo-office联合反演效果的分析,开展扶余油层河道砂体预测研究,搞清扶余油层各油层组河道砂等储层展布规律,有效地进行油藏评价工作,为下步开发寻找新的靶区。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河道砂识别的精度,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河道识别 分频 地震属性 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