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页岩油分布规律及成藏特点 被引量:25
1
作者 边瑞康 武晓玲 +1 位作者 包书景 聂海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4,共10页
分析美国页岩油分布规律及成藏特点认为,美国目前的页岩油区带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地区、落基山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西南地区和中陆地区,盆地类型涵盖了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和断陷盆地,发育地层以上古生界密西西比系和中生界白垩... 分析美国页岩油分布规律及成藏特点认为,美国目前的页岩油区带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地区、落基山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西南地区和中陆地区,盆地类型涵盖了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和断陷盆地,发育地层以上古生界密西西比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居多。成藏特点分析认为,美国页岩油具有岩性组合多样、有机质丰度高(TOC质量分数一般大于2.0%)、有机质类型好(以易生油的Ⅱ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适中(Bakken和Barnett为0.6%~1.0%,Eagle Ford为1.0%~1.3%)、储层致密(页岩段孔隙度一般为2%~3%,夹层或互层一般小于10%)、脆性矿物含量高(石英体积分数一般大于40%)或碳酸盐岩含量高(EagleFord体积分数大于60%)、地层压力高(压力系数0.99—1.80)和油质轻(密度小于0.8448g/m^3)等特点。根据页岩油成藏特点,将页岩油划分为纯页岩型页岩油和混层型页岩油2种类型。分析我国中生界和新生界陆相页岩层系页岩油形成的条件,提出了页岩油勘探的主要前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页岩油 分布规律 成藏特点 页岩油类型
下载PDF
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天然气成因及其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加 王力 +5 位作者 姚宜同 黄囿霖 路俊刚 刘超威 张焕旭 张潇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高气油比油井广泛分布,大安寨段油井也主要分布在高气油比井较多的地区,研究天然气成因对认识川中大安寨段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天然气与其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和... 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高气油比油井广泛分布,大安寨段油井也主要分布在高气油比井较多的地区,研究天然气成因对认识川中大安寨段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天然气与其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对比分析,并结合大安寨段凝析油轻烃特征研究表明:川中西部大安寨段高气油比井的天然气呈现腐殖型或偏腐殖型天然气特征,与下伏须家河组天然气特征相似,认为川中西部大安寨段高气油比井形成原因是大安寨段烃源岩生成的腐泥型天然气与须家河组腐殖型天然气混合的结果。在存在断穿大安寨段地层的断裂区域内,下伏须家河组天然气沿断裂侵入:一方面溶解了大安寨段原始油藏中的轻组分,并沿断裂运移到大安寨段以上地层散失;另一方面引起脱沥青作用充填靠近断裂处的大安寨段储层孔隙及裂缝,从而使得紧邻断裂处大安寨段储层勘探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西部 大安寨段 碳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脱沥青作用 勘探效果
原文传递
热解参数 S1的轻烃与重烃校正及其意义--以渤海湾盆地大民屯凹陷E2 s4(2)段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进步 卢双舫 +5 位作者 陈国辉 单俊峰 胡英杰 毛俊莉 薛海涛 王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5,共8页
利用热解参数S1(游离烃含量)对页岩油进行资源评价时存在轻烃和重烃损失的现象,导致计算资源量偏小。针对重烃损失,将相同泥页岩样品经抽提前、后热解实验所得的S2(热解含量)进行对比,二者之差即为S1损失的重烃含量。针对轻烃损失,基于... 利用热解参数S1(游离烃含量)对页岩油进行资源评价时存在轻烃和重烃损失的现象,导致计算资源量偏小。针对重烃损失,将相同泥页岩样品经抽提前、后热解实验所得的S2(热解含量)进行对比,二者之差即为S1损失的重烃含量。针对轻烃损失,基于未熟泥页岩样品Rock-Eval和PY-GC实验以及对原油进行的金管实验,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求取各动力学参数,结合Easy Ro模型计算出不同成熟度时生成的C6-13与C13+的比值,将此值作为烃源岩内残留的C6-13与C13+比值,并在经重烃恢复之后的S1基础上进行轻烃恢复。使用轻烃与重烃恢复前、后的S1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参数,在资源量计算方面差别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大民屯凹陷E2s4(2)段为例,其恢复前资源量为2.26×108t,恢复后资源量为6.47×108t,恢复后资源量为恢复前的2.86倍。因此在利用S1对页岩油进行资源评价时,对S1的轻烃和重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参数S1 轻烃与重烃校正 页岩油 资源评价 大民屯凹陷 渤海湾盆地 free HYDROCARBON content ( S1 )
下载PDF
页岩纳米孔隙分形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磊 姜振学 +4 位作者 温暖 高凤琳 王朋飞 纪文明 姜伟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9,共9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纳米孔隙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五段的6个页岩样品进行了分形分析。通过对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的分析表明,页岩在相对压力为0~0.5和0.5~1时具有不同的吸附特征。利用Frenkel-Halsey-Hill... 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纳米孔隙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五段的6个页岩样品进行了分形分析。通过对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的分析表明,页岩在相对压力为0~0.5和0.5~1时具有不同的吸附特征。利用Frenkel-Halsey-Hill(FHH)方程计算得到两个分形维数D_1和D_2。甲烷的吸附性能随着D_1和D_2的增加而增强,其中D_1对吸附有着更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D_1代表由于页岩表面不规则性产生的孔隙表面分形特征;而D_2代表的是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其主要受页岩组分(有机碳含量、石英、黏土矿物等)和孔隙参数(平均孔径、微孔含量等)控制。更高的分形维数D_1对应更不规则的孔隙表面,为甲烷吸附提供更多的空间。而更高的分形维数D_2代表更复杂的孔隙结构以及孔隙表面更强烈的毛细凝聚作用,进而增强甲烷的吸附能力。因此,页岩孔隙表面越不规则,孔隙结构越复杂,甲烷吸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分形维数 吸附性能 氮气吸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从源盖时空匹配关系预测徐家围子断陷的天然气远景 被引量:15
5
作者 付广 孙建军 徐淑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0-583,共4页
在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源岩发育、地球化学、生气特征和盖层发育、封闭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气源岩与盖层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匹配关系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徐家围子地区登二段泥岩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之间和... 在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源岩发育、地球化学、生气特征和盖层发育、封闭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气源岩与盖层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匹配关系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徐家围子地区登二段泥岩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之间和徐家围子泉一、二段泥岩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之间时间匹配关系均较好,但前者略好于后者,这是造成该区登二段盖层之下天然气分布多于泉一、二段盖层之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徐家围子地区登二段和泉一、二段泥岩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在空间配置关系上以徐家围子地区中心处登二段源岩和沙河子组—营城组源岩质量为最好,这可能是能在升平、汪家屯和昌德构造多个层位上获得工业气流的重要原因。登二段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泥岩质量空间匹配关系好于泉一、二段盖层与沙河子组—营城组气源岩质量空间匹配关系,这是造成登二段之下天然气聚集多于泉一、二段盖层之下的又一重要原因。认为从盖源时空匹配关系上可以判断徐家围子断陷中心处应是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源岩 盖层 时空匹配
下载PDF
王庄地区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丽荣 翟永库 吴东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4,共3页
分析了王庄地区第三系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学特征,研究了油气运移的形式和充注成藏期次.结果表明:王庄地区发育多种圈闭,具有两种输导体系和两期成藏的动力学特征;该储层属于它源型油气藏,输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油层多沿输导层分... 分析了王庄地区第三系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学特征,研究了油气运移的形式和充注成藏期次.结果表明:王庄地区发育多种圈闭,具有两种输导体系和两期成藏的动力学特征;该储层属于它源型油气藏,输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油层多沿输导层分布,形成上下叠置的复式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庄地区 油气成藏 输导体系 充注期次
下载PDF
酮——有机酸盐生烃过程中的重要产物 被引量:8
7
作者 雷天柱 夏燕青 +3 位作者 郑建京 王有孝 孟仟祥 靳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对有机酸盐进行热模拟,以研究有机酸盐生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酸盐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生烃母质的演化特征——液态产物中有高含量的酮。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在自然界有机酸盐生成的酮化合物主要是酮-2,烃源岩中0.45×... 通过对有机酸盐进行热模拟,以研究有机酸盐生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酸盐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生烃母质的演化特征——液态产物中有高含量的酮。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在自然界有机酸盐生成的酮化合物主要是酮-2,烃源岩中0.45×10^-3TOC或0.11×10^-3岩样酮含量是有机酸盐生烃的判识底线,酮作为评价有机酸盐生烃贡献强度的指标主要适合于中-低温演化阶段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盐 热演化 碱性地层
下载PDF
浅析探井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玉满 杨涛 +2 位作者 张国生 张世焕 范文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57-62,76,共7页
以西部三大盆地12个重点探区(领域)探井成本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陆上油气探井成本的构成、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提出了探井成本由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7种39项构成的基本模式。其次,根据三大盆地近几年的勘探实... 以西部三大盆地12个重点探区(领域)探井成本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陆上油气探井成本的构成、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提出了探井成本由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7种39项构成的基本模式。其次,根据三大盆地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定量分析了地质、价格、市场与关联交易、工程管理、政策五大主控因素(共9项)对探井成本的影响方式和程度。第三,应用敏感性分析模型对12个重点探区(领域)开展了关键影响因素优选,并总结出试油是影响中浅层低渗透—致密性砂岩油气藏探井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及井深和试油是导致深层碎屑岩、火山岩油气藏探井成本上升的关键因素等5项启示。最后,针对如何控制探井成本,提出了优化套管结构、减少管材等相关材料费用,以及加强钻井工程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缩短钻井周期等4条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成本 成本构成 敏感性分析 成本控制
下载PDF
SAGD井微压裂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森 林伯韬 +2 位作者 金衍 张磊 黄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对超稠油SAGD井储层进行微压裂能够快速建立上下水平井连通,提高启动效率。为了掌握微压裂储层渗透率演变规律及评价微压裂效果,通过实验获取了新疆风城不同物性油砂储层的孔渗参数,研究了油砂的孔隙体积、各向异性及温度对渗透率的影... 对超稠油SAGD井储层进行微压裂能够快速建立上下水平井连通,提高启动效率。为了掌握微压裂储层渗透率演变规律及评价微压裂效果,通过实验获取了新疆风城不同物性油砂储层的孔渗参数,研究了油砂的孔隙体积、各向异性及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原位还是剪切扩容后的状态,风城陆相油砂的绝对渗透率及水的有效渗透率随孔隙度或体应变的变化均遵从Kozeny Carman或Kozeny Poiseuille方程;同时,该油砂绝对渗透率为水平方向大于垂直方向,而水的有效渗透率则为垂直方向大于水平方向。同时,微压裂的注液温度对水的有效渗透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从机理出发探讨了微压裂和注蒸汽循环阶段的渗流差异,进一步运用有限元模拟手段,通过案例计算证实了微压裂模拟过程应采用水的有效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裂 陆相 油砂 孔隙度 渗透率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断陷盆地洼槽聚油理论的发展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为例 被引量:30
10
作者 赵贤正 周立宏 +5 位作者 蒲秀刚 金凤鸣 姜文亚 肖敦清 韩文中 时战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2-1102,共11页
依据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三维连片地震数据、钻井、测录井、试油及分析测试数据,对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洼槽区构造演化、沉积储集层、烃源岩成烃演化进行研究,进一步发展了断陷盆地洼槽区常规-非常规油气聚集模式。沧东凹陷洼槽区成藏... 依据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三维连片地震数据、钻井、测录井、试油及分析测试数据,对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洼槽区构造演化、沉积储集层、烃源岩成烃演化进行研究,进一步发展了断陷盆地洼槽区常规-非常规油气聚集模式。沧东凹陷洼槽区成藏要素储集层与烃源岩具有分区性特征,具有原型洼槽和改造型洼槽两种常规-非常规油气成藏模式。洼槽形成及演化控制了常规油到非常规油的有序分布。洼槽上部构造油气藏发育,洼槽外环带为三角洲前缘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场所,中环过渡带为致密油发育有利区,而内环带细粒沉积相区为页岩油气勘探区。断陷盆地洼槽聚油理论的发展为老油田开展二次勘探开辟了新的建产增储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洼槽聚油 地层-岩性油气藏 页岩油 有序成藏 渤海湾盆地 沧东凹陷 古近系孔店组
下载PDF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古河道展布特征与演变过程——以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少川 李令喜 +3 位作者 刘懿 袁波 尹青 张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2,I0005,I0006,共13页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利用沿层地层切片的高分辨率纵向演化特征与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研究川东北地区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的古河道展布、古河道定量化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期发育4期古河...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利用沿层地层切片的高分辨率纵向演化特征与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研究川东北地区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的古河道展布、古河道定量化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期发育4期古河道(湖侵体系域两期曲流河河道、高位体系域早期顺直型河道与晚期辫状河河道),古河道为厚层砂岩沉积,测井响应为幅度较大的箱型特征,地震响应为同向轴强振幅不连续,河道内部(沿河道)地震响应为强振幅连续反射。基准面上升旋回时期(自流井组),发育2套曲流河沉积体系,可容空间增大,以垂向加积为主,河网密度小(0.050~0.060 km/km^(2)),河道弯曲因数高(1.31~1.48)。基准面下降旋回早期(千佛崖组),物源供给速率增加缓慢,可容纳空间快速减小,沉积动力响应以河道垂向加积为主、侧向迁移为辅,河网密度增加(平均为0.247 km/km^(2)),河道弯曲因数减小(平均为1.07),形成高位体系域早期多河道体系的顺直型河道。随基准面的持续下降,沉积物供给快速增加,可容空间持续减小,河道侧向加积与迁移加强,河网密度增加(平均为0.263 km/km^(2)),河道弯曲因数增加(平均为1.32),河道由顺直河网体系演变为曲流河网体系。该结果为定量研究基准面旋回变化对古河道演变的影响提供技术方法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INPEFA 分频RGB融合 古河道特征 古河道演变 中下侏罗统 通南巴背斜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南国际合作区开发效果、关键技术及重要启示
12
作者 王国亭 贾爱林 +3 位作者 孟德伟 韩江晨 邵辉 冀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6,共13页
苏里格气田勘探发现以后效益开发面临极大挑战,为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开发突破,确立了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开发、中方担任作业者的国际合作开发模式。10余年的合作开发实践表明,在相同的储层地质条件下国际合作... 苏里格气田勘探发现以后效益开发面临极大挑战,为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开发突破,确立了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开发、中方担任作业者的国际合作开发模式。10余年的合作开发实践表明,在相同的储层地质条件下国际合作区单井开发指标明显高于自主开发区,系统梳理关键开发技术并进行系统总结对提升自主开发区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与自主开发区追求规模效益与低成本控制的开发理念不同,国际合作区以经济效益、正现金流策略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经过多年集中攻关与实践检验,形成了三维地震—地质融合储层评价、网格分区棋盘丛式标准化井网部署、批量实施工厂化钻完井作业、TAP Lite分层压裂储层改造、适度放压间歇生产气井管理、速度管柱主导的措施增产6项关键核心特色开发技术,通过与自主开发区技术对比,落实了5项可供借鉴的特色开发技术,并总结了3条重要启示:(1)持续深化地质研究支撑高质量部署;(2)加强顶层优化设计支撑科学有序实施;(3)强化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助推开发效果提升。国际合作区关键核心开发技术与重要经验的吸收借鉴可对致密气新区开发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国际合作区 开发效果 关键技术 重要启示
下载PDF
我国页岩气富集成藏机理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大锰 李俊乾 李紫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70,74,共6页
为寻找页岩气有利富集区,就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正所处起步阶段所获得页岩气富集成藏机理以及形成条件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成藏过程兼具典型煤层气、典型,根缘气和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特点,并受总有机碳(... 为寻找页岩气有利富集区,就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正所处起步阶段所获得页岩气富集成藏机理以及形成条件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成藏过程兼具典型煤层气、典型,根缘气和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特点,并受总有机碳(TOE)含量、有机质成熟度、矿物组成、孔裂隙和裂缝、页岩层厚度、埋深以及地层压力等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其中前4种为主要控制因素;TOC含量越大,生烃潜力越大,且气体储集能力越大,越有利于页岩气富集;热成因气藏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有利于气体富集,最大镜质组反射率R0为1.1%~3.0%;生物成因气藏页岩R0越大,越不利于成藏;矿物成分反映了页岩的沉积环境,其对气体含量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有机碳含量;微小孔隙影响吸附气含量,粒间孔隙及裂隙影响游离气含量;裂缝对页岩气藏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储层 成藏机理 成藏条件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南部煤系发育区煤成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池银 于学敏 +3 位作者 刘岩 滑双君 姜文亚 邹磊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2,共10页
近几年,在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发育区发现了多个"古生古储"型煤成气藏,表明黄骅坳陷煤成气勘探具有很大潜力。从黄骅坳陷的潜山类型、生气条件、储层特征、供储关系及保存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煤系发育区煤成气的成藏条件... 近几年,在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发育区发现了多个"古生古储"型煤成气藏,表明黄骅坳陷煤成气勘探具有很大潜力。从黄骅坳陷的潜山类型、生气条件、储层特征、供储关系及保存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煤系发育区煤成气的成藏条件,同时对典型气藏的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成藏条件和区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黄骅坳陷存在羊二庄—埕海潜山、孔店潜山、乌马营潜山、东光潜山和泊镇潜山5个煤成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古生界 石炭系—二叠系 碳酸盐岩 碎屑岩 煤成气
原文传递
麻黄山地区延安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友利 冯一波 +2 位作者 刘璇 丁晓琪 吴青银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低渗透油藏开发,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背散射技术(BSE),通过物性测试及压汞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麻黄山地区延安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储层砂体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储集... 为了更好地进行低渗透油藏开发,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背散射技术(BSE),通过物性测试及压汞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麻黄山地区延安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储层砂体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同时孔径分布具有大孔喉数量多、孔喉大小分布不均匀、分选性较差特点.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将储层分为三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好、喉道粗,储集性最好,主要发育在刚性颗粒含量高的中砂岩中;Ⅱ类储层物性一般、喉道较粗,储集性一般,在各层段普遍发育,以延5段、延9段最为发育;Ⅲ类储层物性差、喉道极细,不具有储集能力,以延6段ND101井区和延10段ND13井区为代表.造成孔隙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沉积和成岩作用,其中沉积作用提供的碎屑物质中刚性颗粒含量不同是引起差异压实的主要因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孔隙结构破坏的直接原因,溶蚀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建设性改造是发育优质孔隙结构的关键,裂缝能够沟通不同地层并为地层流体流动提供良好通道,从而对储层孔隙结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延安组优质的孔隙结构发育在刚性颗粒含量高的弱压实、弱胶结、强溶蚀的中粒石英砂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毛细管压力 成岩作用 延安组 麻黄山地区
下载PDF
煤系中金刚烷类化合物演化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房忱琛 吴伟 +1 位作者 刘丹 刘金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随着金刚烷类化合物在原油和烃源岩评价方面的广泛应用,它们在原油和烃源岩中的来源、演化、分布等特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五段煤系泥岩进行热裂解模拟实验中发现,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 随着金刚烷类化合物在原油和烃源岩评价方面的广泛应用,它们在原油和烃源岩中的来源、演化、分布等特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须五段煤系泥岩进行热裂解模拟实验中发现,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asyRO)为1.0%~1.5%时生成,在EasyRO〉1.5%之后开始裂解。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金刚烷参数MAI、EAI、TMAI-1分别在EasyRO值为1.5%~2.5%、1.0%~2.5%、1.5%~2.5%时与成熟度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都在0.784 4以上,说明这些参数可以在此范围内进行成熟度评价。另外,产率比值A/D、MA/MD、DMA/DMD和As/Ds在EasyRO值为1.2%~2.5%时也与成熟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都在0.923 6以上,说明这些比值也可作为成熟度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泥岩 热裂解 金刚烷 演化特征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晓波 隆轲 +1 位作者 王琼仙 许国明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碳酸盐岩浅水缓坡相沉积,高能浅滩亚相颗粒岩发育。茅口组沉积末期,研究区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中二叠统发育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梁山组泥质岩等多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品质较好...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碳酸盐岩浅水缓坡相沉积,高能浅滩亚相颗粒岩发育。茅口组沉积末期,研究区古表生岩溶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中二叠统发育栖霞组和茅口组碳酸盐岩、梁山组泥质岩等多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品质较好;各套烃源岩从中三叠世末起相继达到生烃高峰,资源潜力大。茅口组中上部发育两类储层:裂缝-孔洞型(或裂缝型)储层和白云岩孔隙型储层。钻井及露头剖面揭示茅口组含气性好。高能滩相沉积区与岩溶斜坡带叠合区是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茅口组之上的区域盖层发育,保存条件好。认为川西地区茅口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茅口组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25
18
作者 赵建华 金之钧 +4 位作者 金振奎 温馨 耿一凯 颜彩娜 聂海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2-586,共15页
沉积物的搬运过程和环境条件控制着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根据矿物学、岩石组构、生物组成及沉积构造的不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黏土质页岩、灰质页岩、含介壳灰岩泥质/泥灰岩、粉砂岩—细砂... 沉积物的搬运过程和环境条件控制着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根据矿物学、岩石组构、生物组成及沉积构造的不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黏土质页岩、灰质页岩、含介壳灰岩泥质/泥灰岩、粉砂岩—细砂岩和斑脱岩。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并不是一直在低能的水动力条件下以悬浮的形式沉积,大量硅质生物化石、具粒序特征的生物碎屑、粉砂纹层、透镜状层理及沙纹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表明,还存在生物沉积、风暴沉积和底流沉积作用。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部硅质页岩形成于贫氧/缺氧环境,富含有机质;随后海平面逐渐下降,同时受到底流的影响,岩相类型向粉砂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转变,贫氧/缺氧环境受到破坏,有机质的保存条件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富有机质页岩 岩相类型 沉积过程 缺氧环境
下载PDF
超压源岩天然气扩散特征及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保林 王洪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6,32,共3页
以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源岩为例,分析了超压源岩含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及天然气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超压源岩较正常压实源岩具有异常高的含气体积分数;超压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既可向上扩散,又可向下扩散,且向上扩散的作用强于其向下扩散的作用... 以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源岩为例,分析了超压源岩含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及天然气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超压源岩较正常压实源岩具有异常高的含气体积分数;超压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既可向上扩散,又可向下扩散,且向上扩散的作用强于其向下扩散的作用;天然气向上或向下的扩散量受控于异常含气体积分数极值点的位置;超压源岩较正常压实源岩天然气向上扩散的作用强;超压源岩天然气的扩散可抑制其下扩散相天然气向上的运移,有利扩散相天然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源岩 天然气 扩散 含气体积分数
下载PDF
苏北盆地烃类流体包裹体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象春 王明镇 刘玉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应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两大凹陷不同层位样品进行了成藏流体剖析。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与宿主矿物成岩作用具有正相关关系。烃类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存在母源输入、成熟度变化,多种生物标志物反映出... 应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两大凹陷不同层位样品进行了成藏流体剖析。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与宿主矿物成岩作用具有正相关关系。烃类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存在母源输入、成熟度变化,多种生物标志物反映出沉积环境以盐度较高的还原环境为主。源岩成烃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在同层位油气充注方面,高邮凹陷早于金湖凹陷,同地区阜一段早于其他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油气充注 烃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