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均亮 林春华 杭文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搞清大庆长垣的发育过程,根据断层走向的统计结果和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分析,从大庆长垣的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及应力分布出发,论述了大庆长垣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北东向的局部构造、近南北向的大庆长垣、北东向的逆断... 为了搞清大庆长垣的发育过程,根据断层走向的统计结果和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分析,从大庆长垣的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及应力分布出发,论述了大庆长垣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北东向的局部构造、近南北向的大庆长垣、北东向的逆断层和北西向的正断层,均为白垩纪末期北西一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不同序列及不同方向的具有成生关系的各结构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规律地按一定序列排列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大庆长垣构造体系;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经历了北东向局部构造发育、近南北向大庆长垣统一、北东向逆断层发育和北西向正断层发育的过程,整体来看具有递进变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构造体系 挤压应力 递进变形 北东向局部构造 北西向正断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油气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伟利 王毅 +4 位作者 杨晓影 云金表 蔡习尧 刘忠宝 解国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1期1-6,共6页
在分析塔里木盆地钻井、地震、野外露头、古生物、同位素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层的重新厘定,以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沉积地貌和沉积环境为核心,参考盆地周缘构造背景,编制了寒武纪各世岩相古地理图。纽芬兰世,盆地中南部发育古中央隆起,... 在分析塔里木盆地钻井、地震、野外露头、古生物、同位素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层的重新厘定,以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沉积地貌和沉积环境为核心,参考盆地周缘构造背景,编制了寒武纪各世岩相古地理图。纽芬兰世,盆地中南部发育古中央隆起,隆起北部发育潮坪-瀉胡相、陆棚相,为快速海侵下的碎屑岩沉积,经推测,南部具有相似沉积环境;第二世,满加尔坳拉槽快速沉降,形成东盆西台的古地理格局;第三世和芙蓉世沉积环境具有很好的继承性,都代表了稳定沉降背景下的格局。结合野外露头和钻井揭示,预测了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结果表明其主要分布在古中央隆起的北部广大地区,厚度一般在10~30m之间;推测古隆起南部也发育该套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烃源岩 寒武纪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45
3
作者 余和中 吕福亮 +3 位作者 郭庆新 卢文忠 武金云 韩守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受构造演化控制,古生代—中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由“开”到“合”,华北板块南缘也从被动大陆边缘(Z—O2)到抬升剥蚀(O3—C1)再到前陆复理石沉积盆地(C2—P2);晚三叠—早侏罗世,两大板块碰撞造山形成...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受构造演化控制,古生代—中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由“开”到“合”,华北板块南缘也从被动大陆边缘(Z—O2)到抬升剥蚀(O3—C1)再到前陆复理石沉积盆地(C2—P2);晚三叠—早侏罗世,两大板块碰撞造山形成著名的中央造山带,与造山藕合形成磨拉石沉积盆地;中侏罗—早白垩世,造山期后造山带内部拆沉的同时,造山带边缘拆离,形成后缘伸展与前缘冲断的复杂构造类型;后期受古太平洋板块(库拉、伊则奈奇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形成伸展断陷和坳陷盆地。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类型不同,对于油气勘探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复理石沉积盆地 前陆磨拉石沉积盆地 拆离构造 原型盆地 华北板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被引量:33
4
作者 祁利祺 鲍志东 +2 位作者 吴博然 李维锋 元立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造层序(JTS1,JTS2)、7个层序(I—VII)和10个体系域。煤的发育在层序划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物源供应、湖平面升降、气候条件,其中构造运动和湖平面升降是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体系域 煤层 控制因素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复合砂体构型理论及其生产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胡光义 范廷恩 +4 位作者 陈飞 井涌泉 宋来明 梁旭 肖大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中海油提出并形成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系统介绍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提出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表征方法和实践应用,探讨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的意义。运用探地雷达证实了常见的构型单... 近年来中海油提出并形成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系统介绍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提出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表征方法和实践应用,探讨了复合砂体构型理论的意义。运用探地雷达证实了常见的构型单元往往是点坝复合体,当达到地震可分辨尺度时,一般对应于单一河道带或复合河道带,相当于小层或砂层组级别,这个级次的砂体定义为"复合砂体",在油田开发中作为一个独立开发单元。复合砂体是由于河谷盆地构造变化从而造成可容空间和物源供给之间突变而引起的,地貌学上的阶地地貌证明了沉积作用和复合砂体构型样式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复合砂体构型界面、构型单元、构型模式、规模特征以及控制因素,明确了构型界面的现代沉积地貌标志。如何进行精细复合砂体构型表征关系到能否正确描述剩余油分布和量化开发指标,进而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加密调整井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阶地 构型级次 表征方法 复合砂体构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川东北旺苍地区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运周 徐胜林 +4 位作者 陈洪德 林良彪 董翼昕 余瑜 张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川东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期古环境,对川东北旺苍地区鹿渡坝剖面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开展了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19件样品δ^(13)C和δ^(18)O呈现离散型,不具有线性关系,且均满足δ^(18)O>-6‰... 为研究川东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期古环境,对川东北旺苍地区鹿渡坝剖面进行了野外露头观察,开展了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19件样品δ^(13)C和δ^(18)O呈现离散型,不具有线性关系,且均满足δ^(18)O>-6‰,Mn/Sr≤0.6、Fe/Sr<3、MgO/CaO<0.125,可作为古环境分析的可靠对象。陆源元素Al_2O_3和TiO_2含量低,且呈强烈正相关,REE与(Al_2O_3+TiO_2)有较强烈的正相关,结合其他相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V/(V+Ni)和U/Th的相关性等)表明,栖霞组形成于缺氧—贫氧环境;Sr/Ba介于21.9~261.9之间,说明海平面相对较高,故陆源物质含量稀少,且沉积时期陆源碎屑物受古水深的控制;碳、氧同位素揭示古海洋温度介于17.62~28.43℃,古盐度介于129.07~135.21,MgO/CaO比值介于0.007~0.029,揭示沉积古环境主体为相对温暖的热带潮湿气候,水深在小范围内呈震荡式变化,经历过2次海侵—海退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东北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晚渐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层序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曼莉 林畅松 +2 位作者 何敏 张忠涛 李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5-885,共11页
南海北部上渐新统珠海组广泛发育外陆架-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斜坡扇体系,它们构成了区内最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前三角洲斜坡扇的层序结构、沉积成因类型、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 南海北部上渐新统珠海组广泛发育外陆架-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斜坡扇体系,它们构成了区内最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前三角洲斜坡扇的层序结构、沉积成因类型、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珠海组为一个复合层序,其内可进一步分为4个层序。通过追踪坡折点变化建立了滨岸迁移轨迹,划分了各层序内的沉积成因单元(水进、略上行正常水退、明显上行正常水退、局部下行强制性水退等)。外陆架三角洲以发育厚约100~150 m的前积层为特征,地震上多表现为切线型反射结构;而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斜坡复合前积层厚达200~1 000 m,具S型、切线斜交型等地震反射结构,以发育厚层的三角洲前缘砂坝和大规模的滑塌变形堆积为特征,并与前三角洲-斜坡扇共生。研究区可识别出6套三角洲前积体,其面积具有逐渐变大、并沿走向扩展的趋势。区内晚渐新世层序的发育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区域性沉积旋回还受到构造沉降作用叠加的影响。大量沉积物的供给和区域性海平面下降是导致陆架边缘三角洲和前三角洲斜坡扇广泛发育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结构 构造沉降 海平面变化 沉积成因类型 斜坡扇 陆架边缘三角洲 晚渐新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单长安 王胜涛 +2 位作者 陈越 刘治成 张奇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44-51,共8页
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分为两段,总厚度115.11 m。该剖面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岩和硅岩。石灰岩进一步分为生屑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生屑灰岩以及泥晶生屑灰岩。结合野外剖面、显... 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分为两段,总厚度115.11 m。该剖面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岩和硅岩。石灰岩进一步分为生屑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生屑灰岩以及泥晶生屑灰岩。结合野外剖面、显微分析和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栖霞组一段下部沉积环境为深缓坡的上带,栖霞组一段上部沉积环境为浅缓坡的上带,栖霞组一段顶部为局限台地亚相的泻湖微相,栖霞组二段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亚相的生屑滩微相和台内洼地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溪口 栖霞组 沉积相 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
下载PDF
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娟 康仁东 +1 位作者 邢凤存 刘晓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在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及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出以雅克拉断凸为界,地层整体具有顶薄翼厚、南北分带的特点,从南、北两侧向隆起超覆,隆起顶部部分地层缺失... 在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及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出以雅克拉断凸为界,地层整体具有顶薄翼厚、南北分带的特点,从南、北两侧向隆起超覆,隆起顶部部分地层缺失。该区源汇体系明显受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北部、南部和东部三大物源区,塔河和库车两大物源汇聚中心,围绕塔河汇聚中心形成了雅克拉断凸带短物源形成的扇三角洲群,亚肯、于奇、吉拉克、阿克亚苏及托普台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群。雅克拉断凸对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亚格列木组 上白垩统 塔河-天山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博兴洼陷风暴-滩坝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升兰 姜在兴 刘晖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9,共3页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录井及地震资料对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及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伴生关系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并且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较深水的过渡沉积环境中的滩坝砂岩与... 综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录井及地震资料对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风暴岩及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伴生关系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并且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较深水的过渡沉积环境中的滩坝砂岩与风暴岩具有良好的伴生关系,其理想的垂向层序自下而上包括6个部分:1)半深湖泥岩段;2)底部滩砂段;3)风暴岩沉积段;4)坝砂沉积段;5)顶部滩砂沉积段;6)滨浅湖泥岩段。风暴岩属于事件沉积,其在湖盆中分布较广,同时亦有较好的时间对比性,风暴-滩坝沉积模式的提出,对于在滨浅湖到半深湖过渡区域较深水沉积环境中寻找滩坝储集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岩 滩坝 风暴-滩坝模式 沙四上亚段 博兴洼陷
下载PDF
杭锦旗锦58井区早石炭世古地貌特征对盒1段沉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照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9期80-83,共4页
通过开展古地貌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锦58井区早石炭世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早石炭世古地貌呈"一凸、一沟、一斜坡"特征,通过储层发育特征及天然气成藏规律的研究,明确了盒1段沉积相类型,并系统研究了古地貌与沉... 通过开展古地貌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锦58井区早石炭世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早石炭世古地貌呈"一凸、一沟、一斜坡"特征,通过储层发育特征及天然气成藏规律的研究,明确了盒1段沉积相类型,并系统研究了古地貌与沉积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盒1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古地貌控制沉积类型及展布特征,在斜坡地区发育的冲积扇扇中砂体上,储层砂体向上倾方向尖灭并形成透镜体岩性气藏,该认识对今后该地区岩性气藏的勘探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旗区块 早石炭世 古地貌 沉积体系
下载PDF
基于EEMD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应 杨巍 朱仕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7,共9页
划分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的地层旋回信息的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的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 划分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的地层旋回信息的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的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旋回类型的判别。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带的本征模态分量,结合Hilbert变换获取各分量的频率特征。最后根据各分量的周期性波动和频率变化特征与不同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各级层序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划分地层层序。在东营凹陷沙三段的应用中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短期、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分量 HILBERT变换 层序地层 时频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地震相分析及沉积体系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常迈 韩军 +2 位作者 刘震 梁全胜 关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首次进行了系统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他参数,划分出6种具有重要指相意义的地震相.依据沉积体系展布的基本模式以及少量井孔资料,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预测了石树...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首次进行了系统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他参数,划分出6种具有重要指相意义的地震相.依据沉积体系展布的基本模式以及少量井孔资料,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预测了石树沟群沉积体系的分布,指出三角洲前缘相带是最有利的岩性圈闭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带 地震相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技术在三角洲沉积砂体形态刻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春 魏勇 +3 位作者 张凯 陈杨 李宁 魏跃程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52-56,共5页
根据倾角及方位角属性信息检测出地层同相轴,在常规分界面的限制范围内对整个地震数据体进行追踪,生成高于地震分辨率的地层界面,并将其排列到地层层序中以形成年代地层。由于年代地层的分辨率高于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因而能够清楚的从... 根据倾角及方位角属性信息检测出地层同相轴,在常规分界面的限制范围内对整个地震数据体进行追踪,生成高于地震分辨率的地层界面,并将其排列到地层层序中以形成年代地层。由于年代地层的分辨率高于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因而能够清楚的从地震等时体上分析沉积层序地层和雕刻出等时地质体,所以可以用来追踪各种地质沉积背景下的砂体。在年代地层算法及计算参数优选基础上建立年代地层格架,结合测井解释标定砂体顶底界面,在多条线道号剖面上完成砂体年代地层追踪,最终完成砂体形态刻画,同时建立了一套用于三角洲沉积砂体形态刻画研究的年代地层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导向 年代地层 砂体追踪
下载PDF
滇西楚雄盆地上三叠统云南驿组二段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亚男 肖渊甫 +3 位作者 李洪孝 白海铃 郑琅 张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151-156,共6页
上三叠统云南驿组二段发育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海相碳酸盐岩,对研究此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本套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将树苴水泥厂处的云南驿组二段沉积归纳为8种微相:砂屑砾屑灰岩... 上三叠统云南驿组二段发育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海相碳酸盐岩,对研究此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本套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将树苴水泥厂处的云南驿组二段沉积归纳为8种微相:砂屑砾屑灰岩、含生物碎屑砂砾屑灰岩、介壳灰岩、含完整化石的泥-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砂屑球粒灰岩、含有机质纹层状泥晶-微晶灰岩、无纹层无化石泥晶-微晶灰岩。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的垂向序列指示了此处云南驿组二段形成于海相斜坡环境及盆地边缘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微相 沉积环境 云南驿组二段 上三叠统 楚雄市树苴
下载PDF
永安复杂断裂带断裂特征及构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力耘 葛玉德 +3 位作者 唐在秋 卞炜 马宏 王珊 《复杂油气藏》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在总结断裂带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对断裂几何学及运动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断层生长指数、古落差的研究,证明了汉留断层的走滑性质及其既有持续生长的特点又有幕式活动的特点。理顺了该区的断层级别序次和组合样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本文在总结断裂带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对断裂几何学及运动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断层生长指数、古落差的研究,证明了汉留断层的走滑性质及其既有持续生长的特点又有幕式活动的特点。理顺了该区的断层级别序次和组合样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构造模式,即汉留断层和真武分支断层的几何形态以及两者的搭配关系产生的不同应力场,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断层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留断层 走滑断层 断层生长指数 断层古落差 构造模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潮流砂脊的分布、形态和水动力机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俊良 王海荣 +2 位作者 张建新 李琦 刘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综合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一段上部泥质粉砂岩低阻油层砂体为潮流砂脊砂体,对潮流砂脊的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潮流砂脊的水动力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在珠江组一段上部识... 综合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一段上部泥质粉砂岩低阻油层砂体为潮流砂脊砂体,对潮流砂脊的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潮流砂脊的水动力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在珠江组一段上部识别出四期水道,分析了潮流水道的分布及井震特征。指出水道内潮流砂脊构造-岩性圈闭和水道侧向遮挡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有利的潮流砂脊隐蔽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潮流砂脊 珠江组 文昌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同沉积生长断层的控砂作用研究——以北部湾福山凹陷永安—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苗 黄传炎 +2 位作者 左宗鑫 林正良 王保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9,205,共7页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指导,对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以及同沉积断层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区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9种沉积微...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指导,对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进行了沉积体系的精细研究以及同沉积断层的综合分析。总结出研究区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包括9种沉积微相。福山凹陷永安—白莲地区流沙港组一段同沉积断裂可划分为西部伸展调节断裂系、东部走滑调节断裂系和中部变换调节断裂系。中央调节断裂带两侧断层在流沙港组一段的差异性活动,导致地层厚度中心从早期到晚期具有一个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通过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分析得出,三角洲砂体展布范围在流沙港组一段也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的过程。研究表明,同沉积断层对沉积体系展布具明显的控制性,并提出了3种断层控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 沉积微相 断裂控砂 流沙港组一段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杜坡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安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03X期190-193,共4页
结合岩心观察与岩相特征,对核桃园组三段(Eh3)岩石类型、沉积结构类型、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标志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Eh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泥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 结合岩心观察与岩相特征,对核桃园组三段(Eh3)岩石类型、沉积结构类型、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标志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Eh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泥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席状砂微相、水下分支间湾微相以及前三角洲泥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坡油田 核三段 沉积微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琳霖 浮昀 方诗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9-525,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石类型和原生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家沟组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主量元素中CaO和MgO含量较高且变化大,...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石类型和原生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家沟组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主量元素中CaO和MgO含量较高且变化大,SiO_2、Al_2O_3、Fe_2O_3、K_2O和Ti_2O等主要代表陆源组分氧化物的含量较低,反映马家沟组沉积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为正常的海相沉积。微量元素中Sr、U的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略富集,Ba、Rb、Zn、Cr等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亏损,指示奥陶纪时期研究区远离陆源碎屑。MgO/CaO、Rb/Sr、Sr/Cu和Sr/Ba等比值综合指示,马家沟组整体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咸水介质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干热气候背景下的海相沉积且存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演化,在马二段、马四段和马五段沉积的中晚阶段,经历了短暂的干热气候向相对湿润气候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沟组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古气候 奥陶纪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