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浸散体颗粒结构对溶浸液渗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爱祥 王少勇 杨保华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6,共5页
分析了高泥浸堆的堆体结构,运用CT扫描技术对溶浸柱浸出前后进行扫描,构建了二值化图像,将堆体孔隙率计算直观地转化为图像的几何运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颗粒与堆体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均匀性差的堆体,其松散颗粒容易在浸出过程中... 分析了高泥浸堆的堆体结构,运用CT扫描技术对溶浸柱浸出前后进行扫描,构建了二值化图像,将堆体孔隙率计算直观地转化为图像的几何运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颗粒与堆体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均匀性差的堆体,其松散颗粒容易在浸出过程中发生迁移,导致溶浸柱下部颗粒结构变致密,浸出后的平均孔隙率降低2.63个百分点,浸出5 h后的渗透系数降低37.5%;提高入堆颗粒结构的均匀性,浸堆渗透系数可增大2~100倍,对高泥氧化矿采取水洗-分级浸出,浸出率可从1%提高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结构 CT扫描 堆体结构 堆浸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外加电场对细粒散体浸堆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少勇 吴爱祥 +2 位作者 尹升华 缪秀秀 胡凯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64-1870,共7页
基于电渗理论,提出利用外加直流电场强化细粒散体浸堆中溶浸液渗流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探讨电场作用对细粒散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作用能够降低双电层厚度,使渗流通道的截面积增加,溶液渗流阻力降低,溶浸液的渗流... 基于电渗理论,提出利用外加直流电场强化细粒散体浸堆中溶浸液渗流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探讨电场作用对细粒散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作用能够降低双电层厚度,使渗流通道的截面积增加,溶液渗流阻力降低,溶浸液的渗流速度增大;其次,电场对颗粒微孔隙间及渗流盲区的毛细水起到电渗驱动作用,促进不动液的流动;浸堆的渗透系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高电场强度下容易发生电解现象及电渗固结现象,存在能够使渗流系数达到极值的最优电场强度;颗粒粒径越小,最优电场强度越低,浸堆的导电能力就越好,电场作用对浸堆的渗透性影响越明显,渗透系数的增加幅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呈指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电场 细粒散体 电渗理论 渗透性
下载PDF
堆浸矿堆溶液渗流规律初探 被引量:21
3
作者 尹升华 吴爱祥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36,共4页
溶液渗流规律对堆浸技术的浸出率、浸出速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堆浸矿堆可划分为矿石颗粒、空气、不可动溶液和可动溶液,矿石颗粒是组成矿堆的骨架,颗粒表面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是促使溶液进入矿堆的重要因素,在非饱和渗流状态下,矿堆相... 溶液渗流规律对堆浸技术的浸出率、浸出速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堆浸矿堆可划分为矿石颗粒、空气、不可动溶液和可动溶液,矿石颗粒是组成矿堆的骨架,颗粒表面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是促使溶液进入矿堆的重要因素,在非饱和渗流状态下,矿堆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有关。矿堆中颗粒尺寸小的区域渗透系数小,导致最大极限流速小,易达到局部区域饱和渗流,随着喷淋强度的增大,饱和区范围逐渐扩大,直至整个矿堆达到饱和渗流。采用假想渗流代替实际渗流,推导了溶液渗流的基本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 溶液渗流规律 连续性方程 浸出反应
下载PDF
微粒渗滤沉积作用对铜矿排土场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贻明 吴爱祥 +1 位作者 左恒 杨保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74-2078,共5页
针对排土场堆浸过程中微粒渗滤沉积作用对矿堆孔隙率的影响,建立微细颗粒沉积和堆体渗流数学模型。在一维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微粒的渗滤沉积降低浸堆的孔隙率,增大溶液的渗透阻力;... 针对排土场堆浸过程中微粒渗滤沉积作用对矿堆孔隙率的影响,建立微细颗粒沉积和堆体渗流数学模型。在一维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微粒的渗滤沉积降低浸堆的孔隙率,增大溶液的渗透阻力;在常流量动水头条件下,渗滤沉积首先发生在模型注液端的20 cm以内,沿渗流方向上,流体压力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在常水头条件下,随时间的推移,渗流速度逐渐降低,表明堆体的渗透性降低,与排土场浸堆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微粒渗滤沉积,这对于改善堆体的渗透性和提高浸出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渗滤沉积 排土场 渗流特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尹升华 吴爱祥 +1 位作者 胡凯建 王洪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2-1098,共7页
针对堆浸溶质运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揭示溶质运移规律为目的,首先通过对其运移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矿堆理想渗流假设给出溶质运移均匀流模型,同时考虑矿堆内可流动溶液和不可流动溶液区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建立溶质迁移流动-不流... 针对堆浸溶质运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揭示溶质运移规律为目的,首先通过对其运移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矿堆理想渗流假设给出溶质运移均匀流模型,同时考虑矿堆内可流动溶液和不可流动溶液区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建立溶质迁移流动-不流动模型。采用标记物穿透曲线法,进行溶质运移室内管柱实验,主要研究矿石粒径和喷淋强度对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矿样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均比较大,可流动溶液在大孔隙的传导作用而快速流出,因此,溶质初期浓度升高相对较快;而小粒径矿石比表面积大,不可流动溶液比率大,溶质须通过分子扩散运移进入不可流动溶液区,因此,其浓度上升速度较缓;矿堆内不流动溶液是影响溶质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控制矿石颗粒级配和喷淋强度以优化溶质运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 溶质运移 均匀流模型 流动-不流动模型 管柱实验
下载PDF
堆浸过程溶质运移机理与模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爱祥 尹升华 +1 位作者 王洪江 苏永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5-389,共5页
针对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由于受各种物理、化学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溶质的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并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将矿堆中溶液分为可流动和不可流动溶液两类,将矿石浸出过程和浸出核收缩模型划分为3个界面,并分析其在划分溶质... 针对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由于受各种物理、化学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溶质的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并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将矿堆中溶液分为可流动和不可流动溶液两类,将矿石浸出过程和浸出核收缩模型划分为3个界面,并分析其在划分溶质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对可流动将和不可流动溶液中溶质运移机理分别进行剖析,并给出运移表达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堆浸过程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并结合溶液的分类方法,建立堆浸可动和不可动区溶质运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溶质在不同类型溶液中的运移机理截然不同,在不可流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扩散形式运移;在可流动溶液中,以机械弥散和对流传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 溶质 运移机理 可流动溶液 不可流动溶液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