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东拟沙丁鱼保鲜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乔庆林 徐柏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4-50,共7页
本文研究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s)海上冰鲜、冰盐微冻、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TVB-N和FFA值的变化与鱼货质量的感官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TVB-N值为24mg%和... 本文研究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s)海上冰鲜、冰盐微冻、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TVB-N和FFA值的变化与鱼货质量的感官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TVB-N值为24mg%和FFA为11umole/g,是冰鲜和冰盐微冻保鲜的拟沙丁鱼质量新鲜与否的临界值,而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临界值为:TVB-N14mg%,FFA11umole/g。89种保鲜方法的有效保鲜期分别为:冰鲜7天、冷海水6天、冰盐微冻17-18天、冷海水微冻11-12天。有效保鲜期内微生物的数量在103-105/g之间变化。冰盐微冻会使鱼体产生脱水作用,冷海水保鲜会使鱼体产生吸水作用,而微冻保鲜和冷海水保鲜会使合体渗入部份食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鱼 远东拟沙丁鱼 保鲜 微冻保鲜
下载PDF
四种淡水鱼在冻藏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的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夏达金 叶清如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阐述了四种淡水鱼在- 5℃、-12℃及-18℃下冻藏近二个月,测定其冻藏期间鱼肌肉蛋白质变性程度。结果表明,四种鱼蛋白质变性大小顺序为:鳙鱼>鲢鱼>草鱼>鲤鱼。
关键词 淡水鱼 冻藏 蛋白质变性
下载PDF
冰鲜渔获物贮运中品质工序控制的探讨
3
作者 常仁亮 郑福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56-260,共5页
一、工序控制的意义质量管理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渔获物品质管理的工序控制,就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运用数字方法检验进程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清除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诸因素,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从而提高渔获物... 一、工序控制的意义质量管理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渔获物品质管理的工序控制,就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运用数字方法检验进程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清除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诸因素,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从而提高渔获物的合格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渔获物品质变异的原因与幅度,合理地选择、配制与研究各项生产技术条件和措施,对于提高品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获物 冰鲜渔获物 贮运 品质
下载PDF
鲤在-20℃冻藏过程中的质地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秋宽 Dr.M.Hole Dr.G.Smith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73-82,共10页
镀冰衣和用低密度塑料袋包装的鲜鲤经七个月的冻藏(-20℃)仍被感官检验所能接受,而未经包装的鲤体表却出现了白霜。鲤肌肉蛋白质在冻藏过程中发生了变性:盐溶性蛋白质、蛋白质保水性下降,ATP酶相对活力降低,鱼肉质地变性。蛋白质的物理... 镀冰衣和用低密度塑料袋包装的鲜鲤经七个月的冻藏(-20℃)仍被感官检验所能接受,而未经包装的鲤体表却出现了白霜。鲤肌肉蛋白质在冻藏过程中发生了变性:盐溶性蛋白质、蛋白质保水性下降,ATP酶相对活力降低,鱼肉质地变性。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变化与鱼肉质地的感官变化具明显相关性。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和PH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蛋白质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藏 质地变化 鲤鱼
下载PDF
白鲢冷却保鲜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卓强 《制冷》 1996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研究白鲢的冷却保鲜方法,冰冷却、水冰冷却、稀盐水冷却。实验结果表明,冰冷却贮藏期为7天,稀盐水贮藏期为11天以上,用稀盐水与冰、水冰冷却试样相比,VBN值与pH值等上升缓慢,感官质量佳。
关键词 淡水鱼 白鲢 冷却 保鲜
下载PDF
不同磷酸盐对冻白鲢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包建强 缪松 冯志哲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6-81,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磷酸盐处理对冻结白鲢品质的影响。通过质地、持水能力和EPN值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多聚磷酸钠(3%)+氯化钠(3%)溶液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添加剂。
关键词 白鲢 磷酸盐 质地 持水能力
下载PDF
鲢、鳙、罗非鱼在冰温保鲜过程中的几个鲜度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成业 叶玫 +2 位作者 王勤 张农 陈冰 《福建水产》 1993年第3期11-14,共4页
冰温保鲜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食品保藏技术。它保鲜食品的机理是,在0℃以下利用各种食品的冰点,在负温范围不结冰的状态下保藏或熟成食品。保藏温度介于冰藏和微冻之间,而经保鲜的食品品质比冰鲜或微冻保鲜更接近生鲜状态。本文通过鱼肉... 冰温保鲜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食品保藏技术。它保鲜食品的机理是,在0℃以下利用各种食品的冰点,在负温范围不结冰的状态下保藏或熟成食品。保藏温度介于冰藏和微冻之间,而经保鲜的食品品质比冰鲜或微冻保鲜更接近生鲜状态。本文通过鱼肉中几个鲜度指标的分析测定,探讨了鲢、鳊、罗非鱼在冰温保鲜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冰温保鲜技术,3天后,鲢鱼、罗非鱼的K值均在20%以下,处在生鲜状态,可供生鱼片食用。12~15天内,鳙鱼及罗非鱼K值还都在60%左右,还处在一般鲜品(K=40-60%)水平。如果以VBN的指标来衡量,贮藏12天内,鲜度均还处于一纵鲜度(VBN<15%)。贮藏25天后,还均处于二级鲜度(VBN<25%)的水平。在贮藏中游离氮基酸态氨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冰温保鲜 鲜度指标
下载PDF
用两种蒸发温度对鱼品速冻的制冷工艺
8
作者 王新龙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应用测定,全面阐述了用两种蒸发温度对鱼品进行速冻的制冷系统。该系统投资少、见效快、节电幅度大(每吨冻鱼7.84 kw·h),改造方便,在水产、食品冷冻行业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蒸发温度 鱼制品 冷冻 制冷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