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金丝猴食源地衣长松萝生长、存活与生理学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荛祯 王明 王传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6,共10页
【目的】探讨氮沉降对长松萝生长、存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为理解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神农架地区树生地衣群落的演替趋势、科学管理川金丝猴的地衣食物供应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野外对长松萝个体和繁殖体模拟施加不同强度的氮沉降... 【目的】探讨氮沉降对长松萝生长、存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为理解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神农架地区树生地衣群落的演替趋势、科学管理川金丝猴的地衣食物供应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野外对长松萝个体和繁殖体模拟施加不同强度的氮沉降,测定其个体生长速率和繁殖体存活率;同时开展室内试验,测定地衣体对铵态氮和硝酸盐氮吸收速率、地衣体的氮磷含量及其比值以及氮磷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氮沉降影响长松萝生长、存活的规律及其生理学指标响应机制。【结果】低强度氮沉降(<20.94 kgN ·hm -2 a -1 )能促进长松萝个体生长,高强度氮沉降(>32.99 kgN ·hm -2 a -1 )则对长松萝生长与繁殖体存活均有显著不利影响( P ≤0.05);与硝态氮相比,长松萝偏向于吸收铵态氮,且吸收量随氮沉降强度增加而增加;长松萝地衣体氮磷比、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氮沉降强度显著正相关( P ≤0.05);随氮沉降强度增加,长松萝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结论】低强度氮沉降(<20.94 kgN ·hm -2 a -1 )促进长松萝生长和存活,而高强度氮沉降(>32.99 kgN ·hm -2 a -1 )抑制长松萝生长和存活。过量氮沉降损伤长松萝地衣健康是多种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选择性吸收铵态氮导致的长松萝体内铵态氮的积累、铵态氮积累引起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以及铵态氮积累导致地衣磷限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长松萝 氮沉降 生长与存活率
下载PDF
毛竹和伴矿景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和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卞方圆 钟哲科 +2 位作者 张小平 杨传宝 苏文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116,共11页
【目的】研究毛竹与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对长期受重金属污染(Cu,Zn和Cd)的土壤,设置毛竹纯林(SM)、毛竹与伴矿景天间... 【目的】研究毛竹与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对长期受重金属污染(Cu,Zn和Cd)的土壤,设置毛竹纯林(SM)、毛竹与伴矿景天间作林(IMS)2种模式,以无栽培土壤作为对照(CK),测试土壤化学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并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种植4年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均为CK>SM>IMS。与CK相比,Cu、Zn和Cd全量含量在IMS土壤中分别下降47.8%、21.6%和23.7%,在MS土壤中分别下降39.0%、12.5%和23.0%;Cu、Zn和Cd有效态含量在IMS土壤中分别下降65.0%、28.7%和48.4%,在MS土壤中分别下降52.8%、24.8%和45.5%。在门分类水平上,3类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度高于1%的有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和WS3等共10个门,其中变形菌门为最优势的菌,其相对丰度占30%以上。2种种植模式(SM和IMS)及对照的土壤在放线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等4个门水平上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微生物丰度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全量及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与硝化螺旋菌门、放线菌门(有效Zn除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拟杆菌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虽然3类土壤微生物经α-多样性分析无显著差异,但基于β-多样性分析发现它们存在显著差异(ANOSIM,P<0.05)。【结论】IMS和SM种植模式有效降低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表现出较好的土壤修复效果。同时,不同种植模式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SM和IMS均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SM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土壤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伴矿景天 植物修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毕节地区松材线虫病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3
作者 万艳 杨晋 +4 位作者 肖萧 王方 王晓霞 郑红军 李永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264-266,共3页
文章通过对毕节地区松材线虫病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其风险评估值R=2.51,属于特别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并且提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毕节地区 松材线虫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 被引量:4
4
作者 戴玉成 徐梅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67-568,共2页
本文报道了中国多孔菌-新记录,柽柳纤孔菌Inonotustamaricis,采自北京中国林科院内柽柳树干上,引起白色腐朽。
关键词 多孔菌 柽柳纤孔菌 柽柳 新记录
下载PDF
不同森林土壤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漳 黄耀坚 马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林分土壤生态系中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特征及某些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链霉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链霉菌各类群在不同林分土壤中分布差异较大,土壤含水量、C/N和速效磷含量与链霉菌的数量分布呈... 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林分土壤生态系中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特征及某些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链霉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链霉菌各类群在不同林分土壤中分布差异较大,土壤含水量、C/N和速效磷含量与链霉菌的数量分布呈正相关,在被试验的五种林分中,绿霉拮抗菌仅在杉木林、毛竹林和楠木林土壤中有分布,而以毛竹林土壤中分布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土壤链霉菌 拮抗菌 分布 土壤因子
下载PDF
中国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海义 周绍春 +3 位作者 卢向东 吴景才 李林 郎建民 《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51-54,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网络足迹信息监测收集的东北虎数据,分析研究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38年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1975~2000年,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数量从81只下降到5~7只,吉林省东北虎群数量从70只下降到7~9只;2000—2013年,黑... 基于野外调查和网络足迹信息监测收集的东北虎数据,分析研究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38年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1975~2000年,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数量从81只下降到5~7只,吉林省东北虎群数量从70只下降到7~9只;2000—2013年,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数量上升到12—14只,吉林省东北虎种群数量上升到11—13只;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在完达山、大龙岭和老爷岭南部发现了母虎带领幼虎活动的足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种群数量 监测方法 网络监测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春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3-34,37,共3页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综述了PGPR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PR的特征,从PGPR促生长作用、PGPR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PR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PR应...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综述了PGPR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PR的特征,从PGPR促生长作用、PGPR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PR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PR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 特征 林业 作用
下载PDF
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5种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某些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链霉菌类群分布差异明显,以楠木林下分布的数量和类群最多。②链霉菌各种群在不同林分中有其一定的谱带,且各类群的组成和优势类群的组... 研究了5种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某些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链霉菌类群分布差异明显,以楠木林下分布的数量和类群最多。②链霉菌各种群在不同林分中有其一定的谱带,且各类群的组成和优势类群的组合有一定的差异。③土壤放线菌的分布与土壤肥力因素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林地 土壤放线菌 分布 土壤环境
下载PDF
惠东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软体动物分布及群落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宿明 张超 +3 位作者 郑钰婷 王文卿 王瑁 陈国贵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43-46,共4页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极高,能为该系统内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地及丰富的食物来源。软体动物是红树林底栖生物的重要类群,种类与数量大,对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红树林...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极高,能为该系统内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地及丰富的食物来源。软体动物是红树林底栖生物的重要类群,种类与数量大,对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软体动物分布及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软体动物共9科17种,优势种主要为黑口滨螺(Littoraria melanostoma)、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和斑肋滨螺(Littoraria ardouiniana)等;不同生活型软体动物的调查结果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保护区 底栖动物 分布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