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籽壳制菇菌种新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盛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8年第10期36-36,共1页
棉籽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是众多食用菌的优质培养基质,但接入蘑菇菌种,菌种不吃料或生长缓慢。据分析,棉壳中含有抑制蘑菇菌丝生长的物质,因此通过生物发酵来降解抑制物质,并将其转化成菌体蛋白而被蘑菇菌丝吸收... 棉籽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是众多食用菌的优质培养基质,但接入蘑菇菌种,菌种不吃料或生长缓慢。据分析,棉壳中含有抑制蘑菇菌丝生长的物质,因此通过生物发酵来降解抑制物质,并将其转化成菌体蛋白而被蘑菇菌丝吸收或分解。棉籽壳发酵的技术关键是创造一个有益放线菌等高温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加快高温微生物生长速度,通过高温微生物的繁殖来达到降解抑制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壳 菇菌种 制种 堆制法
下载PDF
侧耳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子实体
2
作者 林懿宁 《国外科技》 1991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侧耳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实体
下载PDF
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
3
作者 宋士良 《生物与特产》 1990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食用菌 液体制种
下载PDF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
4
作者 张子峰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3期28-29,共2页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理还不太了解。为此我们对塑料袋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处理 塑料袋 制种 菌种成品率
下载PDF
酶在食、药用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5
作者 沈业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39,共4页
食、药用菌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工栽培,它们都依赖于自身分泌出来的胞外酶,分解基物材料中的多聚体纤维素和木素作为自己的营养源。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受基物诱导而产生的胞外纤维素酶和漆酶的能力的差异,就必然表现出在适应... 食、药用菌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工栽培,它们都依赖于自身分泌出来的胞外酶,分解基物材料中的多聚体纤维素和木素作为自己的营养源。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受基物诱导而产生的胞外纤维素酶和漆酶的能力的差异,就必然表现出在适应性和对基物的降解利用能力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菌种选育
下载PDF
侧耳属种间原生物质体融合与杂交育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春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4年第3期306-314,共9页
本研究首次利用侧耳属佛罗里达(Pleurotusflorida)和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种间原生质体融合进行杂交育种,获得了较亲本有突出优势的杂种子实体.综合利用拮抗实验,锁状联合观察及子实... 本研究首次利用侧耳属佛罗里达(Pleurotusflorida)和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种间原生质体融合进行杂交育种,获得了较亲本有突出优势的杂种子实体.综合利用拮抗实验,锁状联合观察及子实层表面的电镜扫描观察,对杂交融合子进行了详尽的检测和鉴定.并通过出菇实验和品比实验,从低温型与中高温型的杂交子中筛选出了高产优良菌株,其平均产量比两个亲本分别高出70.7%和106.5%.本文还对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与杂交优势利用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属 原生质体 杂交育种 亲本
下载PDF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实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炳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采用溶壁酶(Lyuvllzyme)、蜗牛酶(Snailase)、纤维素酶(Cellulase)制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生质体.比较了酶的浓度、渗透压稳定剂、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1%蜗牛酶和1.5%溶壁酶酶... 本文采用溶壁酶(Lyuvllzyme)、蜗牛酶(Snailase)、纤维素酶(Cellulase)制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生质体.比较了酶的浓度、渗透压稳定剂、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1%蜗牛酶和1.5%溶壁酶酶解金针菇菌丝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无机盐(kcl,Nacl,Mgso_4)和甘露醇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有效稳定剂.35℃、酶解1小时、菌龄3~4天的菌丝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不同的再生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形成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原生质体 再生菌丝 食用菌
下载PDF
食用真菌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
8
作者 李名扬 陈作红 《农业科技情报(西南农学院)》 1991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培养
下载PDF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成一 路等学 +1 位作者 卢洪英 王秉峰 《食用菌学报》 1994年第1期10-16,共7页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 侧耳、香菇皆属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其异核双核菌丝体均具“锁状联合”形态标记。本研究以PEG-Ca^(++)为诱导剂,以紫孢侧耳和香菇Cr-20的原生质体再生单核体为亲株,进行侧耳与香菇的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从1022个融合再生体中镜检出16个具锁状联合遗传标记的融合株。对1~4号融合株与亲株进行的拮抗反应、双单交配、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分析及菇形特征对比皆证明融合株确具双亲杂合体特征。出菇验证表明,融合株菌丝体长速均快于亲株,出菇期早,菇产量近于或高于亲株侧耳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 香菇 原生质体融合 育种 诱导
下载PDF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丝状真菌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士旺 刘爱英 梁宗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丝状真菌育种中的应用刘士旺刘爱英梁宗琦(贵州农学院虫生真菌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25)MUTAGENIZATIONTECHNIQUEOFPROTOPLASTANDITSAPPLICATIONTOFI...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丝状真菌育种中的应用刘士旺刘爱英梁宗琦(贵州农学院虫生真菌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25)MUTAGENIZATIONTECHNIQUEOFPROTOPLASTANDITSAPPLICATIONTOFILAMENTOUSFUNGIB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原生质体 诱变育种 食用菌
下载PDF
胶质菌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试验
11
作者 夏温澍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6期26-27,共2页
胶质菌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菌种),国内外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食用菌专著,都认为胶质菌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难以成功.笔者根据胶质菌子实体的结构,于1978~1989年进行了多次黑木耳、毛木耳和银耳的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的试验,并... 胶质菌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菌种),国内外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食用菌专著,都认为胶质菌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难以成功.笔者根据胶质菌子实体的结构,于1978~1989年进行了多次黑木耳、毛木耳和银耳的组织分离培养菌丝体的试验,并将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胶质菌 组织分离 菌丝体
下载PDF
平菇与香菇细胞融合研究简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振岳 董毓琨 +3 位作者 泰立芳 庞国新 赵世民 徐金相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6-127,共2页
香菇在食用菌总产中占第二位,由于味美并有独特香味,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但因生长期长,栽培管理复杂,抗逆性差,我国北方很少栽培。平菇生长期短,栽培管理粗放,产量高,因此,平菇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栽培,但品质差。长期以来,人们设想把... 香菇在食用菌总产中占第二位,由于味美并有独特香味,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但因生长期长,栽培管理复杂,抗逆性差,我国北方很少栽培。平菇生长期短,栽培管理粗放,产量高,因此,平菇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栽培,但品质差。长期以来,人们设想把两者优点结合起来,由于杂交方法和手段未能解决,一直未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香菇 细胞融合 PEG
下载PDF
改革菌种制作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
13
作者 陈为平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4期40-41,共2页
改革菌种制作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352200)近年来随着香菇市场的活跃,生产量逐年扩大。制种工作除了科研部门提供母种之外,一般专业户都进入自行制原种和栽培种。然而在制种工艺中,常发生杂菌污... 改革菌种制作工艺提高菌种成品率陈为平(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352200)近年来随着香菇市场的活跃,生产量逐年扩大。制种工作除了科研部门提供母种之外,一般专业户都进入自行制原种和栽培种。然而在制种工艺中,常发生杂菌污染,尤其是“点绿霉”初期仅现白色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高产 制种 菌种成品率
下载PDF
中国颗粒菌种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俊明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
中国颗粒菌种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李俊明(陕西省城固县东方真菌研究所723200)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技术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菌种制作技术从法国路易十四(1683~1715年)蘑菇栽培初期至今已经历了漫长的三个多世纪... 中国颗粒菌种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李俊明(陕西省城固县东方真菌研究所723200)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技术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菌种制作技术从法国路易十四(1683~1715年)蘑菇栽培初期至今已经历了漫长的三个多世纪。从“法国菌种”、“英国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颗粒菌种 制种
下载PDF
食用菌异宗结合种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芳灿 朱勤钊 《中国食用菌》 1993年第5期14-16,共3页
导言借助单核化方法得以从一个双核体中重新找到组成该双核体的两个单核成员。到现在为止,已经采用过三种单核化的方法: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菌丝饥饿。在机械处理方法中(Fries &Aschan,1952),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存活而且仅能重... 导言借助单核化方法得以从一个双核体中重新找到组成该双核体的两个单核成员。到现在为止,已经采用过三种单核化的方法: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菌丝饥饿。在机械处理方法中(Fries &Aschan,1952),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存活而且仅能重新找到一种核型。在化学处理方法中(Miles &Raper,1956;Takemaru,1964a1964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单核化
下载PDF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小平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3期49-53,共5页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诱变技术、单核化技术以及转化技术等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子的几种选择方法。
关键词 食用菌 原生质体 育种 融合 诱变 单核化
下载PDF
猴头菌栽培基质最佳配方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双田 钟雪美 刘林丽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比率设计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猴头菌人工栽培中6种常用基质的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各基质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猴头菌的产量,得出了各种基质在生产中实用的比率范围及... 采用比率设计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猴头菌人工栽培中6种常用基质的用量及其交互作用与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各基质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猴头菌的产量,得出了各种基质在生产中实用的比率范围及最佳栽培配方,即麸皮19.3%,玉米粉1.43%,黄豆饼粉2.86%,过磷酸钙2.86%,生石膏2.14%,棉子壳71.4%。其生物学效率可达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栽培基质 最佳配方
下载PDF
食用菌育种中的有性杂交与无性杂交 被引量:8
18
作者 潘迎捷 汪昭月 +2 位作者 白韵琴 马爱民 贺冬梅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共2页
食用菌生活史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性世代的质配阶段是生活史中的主要过程,而有性世代的核配和减数分裂则发生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因此,在食用菌的杂交育种中,根据亲本材料的来源,可分为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两种方式.以担... 食用菌生活史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性世代的质配阶段是生活史中的主要过程,而有性世代的核配和减数分裂则发生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因此,在食用菌的杂交育种中,根据亲本材料的来源,可分为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两种方式.以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体或同核体做为亲本的杂交方式称为有性杂交.其主要特点是这些单核体或同核体均是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有性后代;而以无性孢子或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形成的单核体或同核体做为亲本的杂交方式称为无性杂交,其主要特点是这些材料均是有丝分裂形成的无性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育种 杂交育种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明 赵呈裕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22,共1页
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 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随机扩增 多态DNA 杂交育种
下载PDF
菇体组织分离简便实用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伟 《食用菌》 1998年第4期10-10,共1页
在食药用菌收集种质资源过程中,常常需尽快获得纯培养菌株,并加以保藏或作为育种研究材料。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组织分离、菇(耳)木分离、单孢分离等。菇体组织分离具有能保持原菌株种性、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是食药用菌菌种分离... 在食药用菌收集种质资源过程中,常常需尽快获得纯培养菌株,并加以保藏或作为育种研究材料。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组织分离、菇(耳)木分离、单孢分离等。菇体组织分离具有能保持原菌株种性、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是食药用菌菌种分离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多年分离实践证明该技术简便易行、高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体 食用菌 药用菌 菌种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