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吉林地区苦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延生
董丽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1,共3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吉林地区常见的苦瓜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定期对各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及特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长白1号"苦瓜出苗期较晚(4月25日),采收期较长(26d),瓜横径最长(30.0cm),瓜纵径位居第3(6.4c...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吉林地区常见的苦瓜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定期对各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及特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长白1号"苦瓜出苗期较晚(4月25日),采收期较长(26d),瓜横径最长(30.0cm),瓜纵径位居第3(6.4cm),瓜肉厚最薄位居第5(0.9cm),单果重最重(0.352kg),单株产量最高(1.134kg),单株结果数较多(3.22个),小区产量最高(20.412kg),霜霉病发病率最低(34.7%),发病指数最低(4.3%)。综合来看,"长白1号"苦瓜品种各种性状相对较好,最适合在吉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比较
苦瓜
“长白1号”
吉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2
作者
刘玲
钟玉娟
+5 位作者
谢大森
徐颖超
林越
林惠境
郑晓明
薛舒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为促进苦瓜种质资源的优势利用,对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L-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等品质成分的含量,统计...
为促进苦瓜种质资源的优势利用,对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L-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等品质成分的含量,统计变异幅宽以及资源分布规律,进行成分相关性分析和资源聚类分析,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价值评价,构建标准化值加权法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异性较强且多呈近似偏/正态分布。其中,脱氢抗坏血酸、莽草酸和总抗坏血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13、0.83、0.79,各品质指标除果糖、脱氢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含量外均呈近似偏/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率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富马酸含量显著正相关,总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苹果酸含量及富马酸含量显著负相关。系统聚类分析将苦瓜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一类群口感佳(糖酸含量高),二类群干物质含量高、口感适中,三类群营养物质抗坏血酸丰度高。依据构建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别筛选出4份综合品质较好及10份单项品质性状优良的资源。综上,苦瓜资源多样性丰富,基于品质分析及模型构建,为选育口感佳、营养足的新品种奠定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宿秀丽
陈丹
+1 位作者
刘先斌
温海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156-156,161,共2页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份苦瓜种质中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香苦2、玉妃、如玉5,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苦瓜
不同品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地区苦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5
1
作者
胡延生
董丽华
机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分院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1,共3页
文摘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吉林地区常见的苦瓜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定期对各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及特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长白1号"苦瓜出苗期较晚(4月25日),采收期较长(26d),瓜横径最长(30.0cm),瓜纵径位居第3(6.4cm),瓜肉厚最薄位居第5(0.9cm),单果重最重(0.352kg),单株产量最高(1.134kg),单株结果数较多(3.22个),小区产量最高(20.412kg),霜霉病发病率最低(34.7%),发病指数最低(4.3%)。综合来看,"长白1号"苦瓜品种各种性状相对较好,最适合在吉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品种比较
苦瓜
“长白1号”
吉林地区
Keywords
Varieties comparison
Mernor, dica charantia L
"Changbai 1"
Jilin area
分类号
S642.50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2
作者
刘玲
钟玉娟
谢大森
徐颖超
林越
林惠境
郑晓明
薛舒丹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67,共8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B0202090002,2020B020220003,30112335713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经费项目(编号:XTXM202205)
+2 种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01010231)
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项目(编号:NT202100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创新基金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106)。
文摘
为促进苦瓜种质资源的优势利用,对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L-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等品质成分的含量,统计变异幅宽以及资源分布规律,进行成分相关性分析和资源聚类分析,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价值评价,构建标准化值加权法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异性较强且多呈近似偏/正态分布。其中,脱氢抗坏血酸、莽草酸和总抗坏血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13、0.83、0.79,各品质指标除果糖、脱氢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含量外均呈近似偏/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率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富马酸含量显著正相关,总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苹果酸含量及富马酸含量显著负相关。系统聚类分析将苦瓜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一类群口感佳(糖酸含量高),二类群干物质含量高、口感适中,三类群营养物质抗坏血酸丰度高。依据构建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别筛选出4份综合品质较好及10份单项品质性状优良的资源。综上,苦瓜资源多样性丰富,基于品质分析及模型构建,为选育口感佳、营养足的新品种奠定材料基础。
关键词
苦瓜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模型
分类号
S642.50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宿秀丽
陈丹
刘先斌
温海霞
机构
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156-156,161,共2页
文摘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份苦瓜种质中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香苦2、玉妃、如玉5,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苦瓜
不同品种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642.50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吉林地区苦瓜品种比较试验
胡延生
董丽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刘玲
钟玉娟
谢大森
徐颖超
林越
林惠境
郑晓明
薛舒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
宿秀丽
陈丹
刘先斌
温海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