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渤海低平原区青贮玉米垄作覆膜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震 王秀领 +1 位作者 徐玉鹏 闫旭东 《作物研究》 202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为探索环渤海低平原区青贮玉米最佳种植模式,本试验以等行距露地平作为对照,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对青贮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耕层土壤水分、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起垄覆膜均能提高青贮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 为探索环渤海低平原区青贮玉米最佳种植模式,本试验以等行距露地平作为对照,研究了6种种植模式对青贮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耕层土壤水分、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起垄覆膜均能提高青贮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同时各覆膜处理均能提高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其中40/70垄作膜侧模式效果最优,较对照增产30.5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认为,40/70垄作膜侧模式具有土壤增温、集雨保墒、促进光合、稳产增产作用,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滨海平原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栽培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密度对甜玉米鲜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志俊 徐仁政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5,共2页
甜玉米以采收果穗鲜销或加工成产品上市为目的 ,因此在大田生产上既要考虑鲜穗的总体产量 ,同时又要兼顾单个果穗的商品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种植密度幅度内 ,甜玉米鲜穗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提高 ,而果穗的商品质量随密度的提高... 甜玉米以采收果穗鲜销或加工成产品上市为目的 ,因此在大田生产上既要考虑鲜穗的总体产量 ,同时又要兼顾单个果穗的商品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种植密度幅度内 ,甜玉米鲜穗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提高 ,而果穗的商品质量随密度的提高则变劣。结合两方面因素考虑 ,甜玉米的种植密度以 5 2 5万~ 6 0 0万株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甜玉米 鲜穗产量 鲜穗质量
下载PDF
辽北地区玉米优化栽培技术
3
作者 王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55-56,共2页
从品种优化、群体结构优化、田间管理优化3个方面总结辽北地区玉米优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品种优化 群体结构 田间管理 辽北地区
下载PDF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赵丽民 《种子科技》 2018年第1期35-35,37,共2页
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广大玉米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玉斌 马忠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玉米单株叶面积随着施氮量与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 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玉米单株叶面积随着施氮量与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耗水量呈上升趋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灌水量大于2 700 m^3/hm^2、施氮量大于200 kg/hm^2时,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不在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灌水量为2700 m^3/hm^2,施氮量为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水氮利用 干物质积累
原文传递
麦、玉、薯旱三熟春玉米连作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明荣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年第9期6-6,共1页
我市常年有麦、玉、苕三熟带状种植春玉米地200多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根据光温条件,在麦、玉、苕三熟基础上,利用春玉米收后到播种小麦的3个月间隙时间,增种增收一季秋大豆(干豆),并筛选出适宜连作的秋大豆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甘薯 带状种植 旱地 大豆 连作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多雨年寒地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传永 赵明 +2 位作者 董志强 张宾 朱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研究了多雨年间不同熟期品种四密25与郑单958在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高于露地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品种间茎、叶、鞘等玉米器官干物质转移量与转移率存在差异,转移率四密25>郑单958,... 研究了多雨年间不同熟期品种四密25与郑单958在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高于露地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品种间茎、叶、鞘等玉米器官干物质转移量与转移率存在差异,转移率四密25>郑单958,转移量郑单958>四密25;覆膜条件下玉米产量高于露地栽培产量,而且郑单958>四密25。中熟品种产量受覆膜影响小,晚熟品种覆膜增产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寒地覆膜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南涧县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
8
作者 杨国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88-89,共2页
介绍了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施足底肥、栽培模式、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玉米 立体栽培 移栽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适时收获 云南南涧
下载PDF
渗水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海善 姚建民 杨瑞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和普通地膜覆盖相比,渗水地膜覆盖更能够促进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早出苗、早成熟;在生育前期,渗水地膜玉米茎秆粗壮,植株高、鲜重大;在生殖生长阶段,渗水地膜玉米成穗节位低;渗水地膜玉米单产提高近20%,提高途径为百粒重、单穗重和成穗... 和普通地膜覆盖相比,渗水地膜覆盖更能够促进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早出苗、早成熟;在生育前期,渗水地膜玉米茎秆粗壮,植株高、鲜重大;在生殖生长阶段,渗水地膜玉米成穗节位低;渗水地膜玉米单产提高近20%,提高途径为百粒重、单穗重和成穗数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地膜 覆盖 玉米 生理发育 茎秆 植株 生殖生长
下载PDF
长治地区旱地玉米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俊龙 王文巧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53-53,59,共2页
分析了长治地区旱地玉米的生态适应性及影响旱地玉米高产的限制因子,提出了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深耕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玉米 生育特点 高产栽培 山西长治
下载PDF
鲜食玉米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11
作者 孙法军 鲍继友 +2 位作者 谢玲 杨静 吴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90-90,共1页
从土壤及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虫害防治、采收及采收后处理等方面介绍了鲜食玉米立体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鲜食玉米的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高效栽培 播种 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 采收
下载PDF
长泰县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建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为筛选出食用口感好、经济效益更高的适合长泰县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长泰县农业农村局引进10个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永珍7号、闽甜6855、闽糯811和彩糯17322等4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上... 为筛选出食用口感好、经济效益更高的适合长泰县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长泰县农业农村局引进10个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永珍7号、闽甜6855、闽糯811和彩糯17322等4个玉米品种均比对照上品超甜精选明显增产,每667m^2鲜玉米产量均超1 580 kg,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长泰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新品种 产量 比较试验
下载PDF
后河镇玉米生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宋爱芹 王国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54-54,共1页
从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后河镇玉米生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当地农户生产。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河南卫辉 后河镇
下载PDF
黔东南州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李星 龙九洲 +3 位作者 王飞 伍名龙 王建平 张卫书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91-92,共2页
分析了黔东南州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基于超高产田栽培技术示范情况,总结了黔东南州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整地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化控抗倒、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玉米高产栽... 分析了黔东南州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基于超高产田栽培技术示范情况,总结了黔东南州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整地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化控抗倒、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限制因素 超高产栽培 黔东南州
下载PDF
淮北地区鲜食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59-59,64,共2页
从选种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科学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淮北地区鲜食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促进鲜食糯玉米的高产。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标准化栽培 淮北地区
下载PDF
西北旱区碎麦秸垫式膜上灌对玉米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金霞 贾生海 成自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1,共5页
针对西北旱区秸秆覆盖的生态适应性和地膜覆盖的残膜难回收问题,设置了覆盖方式和灌水定额两个主导因素,研究了碎麦秸垫式膜上灌对玉米出苗和产量的影响。覆盖方式设有四个水平:无覆盖(N),秸秆覆盖(S),地膜覆盖(F),碎麦秸垫膜覆盖(SF);... 针对西北旱区秸秆覆盖的生态适应性和地膜覆盖的残膜难回收问题,设置了覆盖方式和灌水定额两个主导因素,研究了碎麦秸垫式膜上灌对玉米出苗和产量的影响。覆盖方式设有四个水平:无覆盖(N),秸秆覆盖(S),地膜覆盖(F),碎麦秸垫膜覆盖(SF);灌水定额设有高(H,900 m3·hm^(-2)、中(M,750 m3·hm^(-2)、低(L,600m3·hm^(-2)三个水平;结果表明:SF明显提高了出苗率和产量,与S相比,出苗率提高了49.50%,子粒产量提高了4 415.79 kg·hm^(-2),所以SF使解决秸秆覆盖在西北旱区的出苗低和产量低等问题有了可能。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组合为FL、SFM,分别可将灌水定额降至L(600 m3·hm^(-2)和M(750 m3·hm^(-2)水平,这凸显了SF和F的节水增产效果。SF中的碎麦秸有利于土膜剥离回收,解决了地膜覆盖中残膜难回收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麦秸垫膜覆盖 膜上灌 玉米 出苗率 产量
下载PDF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土壤含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屈俊成 蒋傲楠 +3 位作者 闫静琦 卢海博 赵海超 黄智鸿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探究冀西北寒旱区不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了宣化区旱地不同地膜类型(白色、黑色)和覆膜方式(半膜覆盖、全膜覆盖)与露地栽培方式下主要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收获期随机测... 为探究冀西北寒旱区不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了宣化区旱地不同地膜类型(白色、黑色)和覆膜方式(半膜覆盖、全膜覆盖)与露地栽培方式下主要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收获期随机测量不同处理方式的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覆膜效果,白膜覆盖>黒膜覆盖>无膜,全膜覆盖>半膜覆盖>无膜,覆膜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产量。苗期黑色全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较其它覆膜处理分别增加了0.72%、1.35%、1.36%、2.63%;成熟期白色全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较其它覆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36%、0.1%、2.13%、2.91%。白色全膜产量最高为1 219.4 kg,较白色半膜、黑色全膜、黑色半膜和对照分别增产20.8%,11.7%,16.5%和22.9%。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且白色全膜覆盖适宜在冀北寒旱区推广,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方式 春玉米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50-51,共2页
阐述了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介绍了夏玉米种植前的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玉米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并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 夏玉米 农机农艺融合 生产技术 淮北地区
下载PDF
沿江地区鲜食糯玉米双季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培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93-93,97,共2页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抢季播种、合理控制密度、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沿江地区鲜食糯玉米双季栽培技术,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选地整地 抢季播种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沿江地区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莉莉 《种子科技》 2018年第1期40-40,42,共2页
玉米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牲畜粮食。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畜牧业以及经济的综合发展。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原因,包括种植密度、化肥使用、种子选择、气候影... 玉米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牲畜粮食。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畜牧业以及经济的综合发展。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原因,包括种植密度、化肥使用、种子选择、气候影响等方面,并以宇玉30号和郑单958两个品种为例,研究了玉米栽培技术,提出了高产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 技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