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不同麦类作物的离体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兆印 杨文珍 冯桂岭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1期4-6,共3页
组织培养工作实践表明,在同一培养基上由于外植体的基因型、外植体来源部位及外植体生理状况的不同,培养结果不同,而培养基中的激素和不同附加物又是造成不同培养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育种者不可能对每一种基因型单独设计一种培养基,因... 组织培养工作实践表明,在同一培养基上由于外植体的基因型、外植体来源部位及外植体生理状况的不同,培养结果不同,而培养基中的激素和不同附加物又是造成不同培养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育种者不可能对每一种基因型单独设计一种培养基,因此,寻找一种能适应绝大多数基因型和外植体的培养基是育种者所期望的。普通小麦(2n—42),硬粒小麦(2n=28),大麦(2n=14)是二个属的三个不同染色体组型的种间栽培作物。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能够适合这三种麦类作物幼穗和幼胚离体培养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 育种 离体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簇毛麦染色体通过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 的雌雄配子传递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傅体华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61-361,共1页
利用“单株植物C -带技术” ,对 6x小簇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2 和回交BC1世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观察 ,研究了簇毛麦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 ,在大多数杂种组合中 ,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行为是随机的 ,并显著高于... 利用“单株植物C -带技术” ,对 6x小簇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2 和回交BC1世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观察 ,研究了簇毛麦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中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 ,在大多数杂种组合中 ,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行为是随机的 ,并显著高于通过雄配子的概率 ,但在含有小麦亲本‘J 11’的杂种组合中情况不同 ,簇毛麦染色体在这个杂种组合中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都是随机的。说明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受杂种F1中小麦亲本的影响 ,推测在小麦亲本‘J 11’中可能存在一个影响簇毛麦染色体通过雄配子传递的基因。单个簇毛麦染色体的传递与 6x小簇麦作为父本或母本有关。通过雌雄配子传递中 ,以 4V和 7V染色体的传递频率最高 ,而 3V的传递频率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用 6x小簇麦作为桥梁转移簇毛麦有利基因 ,创制杂种F1时 ,最好以普通小麦为父本 ,并且F3 和BC1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x小簇麦 普通小麦 杂种 染色体 簇毛麦 硬粒小麦 雌雄配子传递 双二倍体
下载PDF
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3
作者 宋振巧 晏本菊 任正隆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以“单体附加”法创制的82份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其醇溶蛋白带型、HMW-GS组成以及SDS-沉淀值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63个株系在醇溶蛋白的ω区不同于小麦亲本绵阳11(MY11),其中46份材料具有黑麦1RS特征带... 以“单体附加”法创制的82份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其醇溶蛋白带型、HMW-GS组成以及SDS-沉淀值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63个株系在醇溶蛋白的ω区不同于小麦亲本绵阳11(MY11),其中46份材料具有黑麦1RS特征带Gli-1Bl,属于1BL/1RS易位系,另外的17个材料在ω区不同于MY11和1BL/1RS易位系,出现了一些新谱带或缺失了亲本的某些原谱带;②SDS-PAGE的电泳结果显示,试验材料在Glu-1三位点分别具有2、3、2个等位亚基,除了小麦亲本MY11的亚基类型外,还出现了4种非MY11亚基类型和7种不同于MY11的亚基组合类型;N、7+9在相应位点上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7.56%和41.46%,由此构成的组合N、7+9、5+10类型在7种变异组合中的比例较高;③试验材料的SDS-沉淀值变化范围(5.2~21.7mL)较大,变幅为16.5mL。由此可见,由这种方法创制的材料变异广泛、类型较丰富,这对丰富小麦遗传资源以及小麦品质的改良将会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黑麦 “单体附加”法 远缘杂交 后代株系 遗传变异分析 醇溶蛋白带型 HMW-GS组成 SDS-沉淀值 遗传资源 小麦品质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证实节节麦和光稃野燕麦的六倍体与八倍体杂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立异 江龙 张庆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采用RAPD技术对节节麦、光稃野燕麦及其杂交后代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对它们进行分子标记,确定杂种的真实性。本次实验共选用72个随机引物对节节麦、光稃野燕麦及其杂种进行一次性“扫描”,发现有37个引物能够扩增出节节... 本文采用RAPD技术对节节麦、光稃野燕麦及其杂交后代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对它们进行分子标记,确定杂种的真实性。本次实验共选用72个随机引物对节节麦、光稃野燕麦及其杂种进行一次性“扫描”,发现有37个引物能够扩增出节节麦和光稃野燕麦特异的多态性DNA片段,其中包括只在节节麦和杂种中出现的特异DNA片断,只在光稃野燕麦和杂种中出现的特异DNA片断,以及同时出现在节节麦和光稃野燕麦的特异性DNA片段。第一种情况约占29%,第二种情况约占17%,第三种情况约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燕麦 RAPD 六倍体 八倍体 杂种
下载PDF
小麦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培春 王光利 +1 位作者 张薇 曹连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71-76,共6页
为构建小麦遗传图谱并对小麦主要蛋白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以普通小麦99G44×京771的178个重组自交系RIL(F2:8)为作图群体,利用721对SSR引物筛选出RIL群体双亲表现多态性的引物180对,多态性频率为24.9%。利用这180对引物对RIL群体... 为构建小麦遗传图谱并对小麦主要蛋白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以普通小麦99G44×京771的178个重组自交系RIL(F2:8)为作图群体,利用721对SSR引物筛选出RIL群体双亲表现多态性的引物180对,多态性频率为24.9%。利用这180对引物对RIL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98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利用Mapmaker 3.0 Mapdraw v2.1软件将其中的82个SSR位点绘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该图谱覆盖小麦基因组全长1532.38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RIL群体 SSR标记 连锁图谱 多态性
下载PDF
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_1及其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俞春江 贾旭 +1 位作者 胡适全 庄家骏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2个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1的减数分裂方为复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每细胞构型为19.53Ⅰ+13.47Ⅱ+0.70Ⅲ+0.06Ⅳ和19.99Ⅰ+13.42Ⅱ+0.65Ⅲ+0.04Ⅳ+0.01Ⅴ,后期Ⅰ染色体分... 2个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1的减数分裂方为复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每细胞构型为19.53Ⅰ+13.47Ⅱ+0.70Ⅲ+0.06Ⅳ和19.99Ⅰ+13.42Ⅱ+0.65Ⅲ+0.04Ⅳ+0.01Ⅴ,后期Ⅰ染色体分配不平衡,单价体并不一定排列在赤道板上,产生各种类型的异常四分体。18株花粉植株染色体组成类型多样,在2个花粉植株中分别观察到端体和等臂染色体。单倍体花粉植株中期Ⅰ染色体配对频率较高,交叉值为1.51-3.85。本文还讨论了三属杂种和花药培养的结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中间偃麦草 黑麦 小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向普通小麦导入黑麦有益性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武 徐惠君 《北京农业科学》 1996年第6期1-5,共5页
向普通小麦导入黑麦有益性状的研究进展李志武徐惠君(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育种工作的实质是优良性状的转移和集中,随着育种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栽培小麦内部的优良性状已远远不能满足育种工作的需要。利用远缘... 向普通小麦导入黑麦有益性状的研究进展李志武徐惠君(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育种工作的实质是优良性状的转移和集中,随着育种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栽培小麦内部的优良性状已远远不能满足育种工作的需要。利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将小麦近缘植物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组织培养 二倍体 交配性
下载PDF
野生二粒小麦与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庆勤 陈庆富 肖建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共2页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Con,2n=4X=28)与野生燕麦(Avena fatua L、2N=6X=42)直接杂交成功。F_1代优势强,主穗和一、二次分蘖穗基本不结实,愈到以后分蘖结实率愈高,所结种子饱满和基本饱满,F_1的穗子不断节,颖壳包裹籽粒不...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Con,2n=4X=28)与野生燕麦(Avena fatua L、2N=6X=42)直接杂交成功。F_1代优势强,主穗和一、二次分蘖穗基本不结实,愈到以后分蘖结实率愈高,所结种子饱满和基本饱满,F_1的穗子不断节,颖壳包裹籽粒不太紧。F_1花粉母细胞镜检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2组染色体与野生燕麦3组染色体中的2组基本配对。杂种F_2分离出5株燕麦型植株,经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野生燕麦的特征谱带,又具有野生二粒小麦的特征谱带,大部分小麦型植株均具有野生燕麦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野生燕麦 远缘杂交
下载PDF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4 位作者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108,113,共5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华山新麦草 异附加系 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下载PDF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元洪 黄辉耀 《小麦研究》 1997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玫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亩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差的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技术,增加父母本有效穗的技术,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的改革,使...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玫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亩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差的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技术,增加父母本有效穗的技术,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的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制种 小麦 高产
原文传递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自交和回交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洪刚 孔令让 +1 位作者 姜丽君 张德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回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回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色体丢失更快;回交后代PMC MI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平均交叉结数减少,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遗传重组;自交和回交世代中小偃麦类型、中间类型和小麦类型出现频率明显不同,回交能显著提高后代中倾小麦类型的频率,明显改善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是将偃麦草的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选育具有偃麦草优良特点的新种质和新品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 回交 八倍体小偃麦 小麦 染色体 农艺性状
下载PDF
麦类远缘杂种核穿壁现象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浩兵 姚景侠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转移大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联会时期,偶尔也有在其他时期发生的。作者在麦类远缘杂种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小孢子时期均存在核穿壁的现象,并对各种状态下的穿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 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转移大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联会时期,偶尔也有在其他时期发生的。作者在麦类远缘杂种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小孢子时期均存在核穿壁的现象,并对各种状态下的穿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核穿壁 远缘杂种
下载PDF
披碱草X球茎大麦属间杂种的减数分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宝荣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对于ElymustsukushiensisHonda(2n=6x=42,SSHHYY)和HordeumbulbosumL.(2n=4x=28,IIII)属间杂种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PCM)减数分裂进行了分析... 对于ElymustsukushiensisHonda(2n=6x=42,SSHHYY)和HordeumbulbosumL.(2n=4x=28,IIII)属间杂种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PCM)减数分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该属间杂种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稳定(2n=5x=35),但其PMC的染色体数日却有较大的变异(2n=22~2n=4n),即在该属间杂种的一些PMC中产生了部分染色体嵉亩Щ蛑馗矗唬ǎ玻└檬艏湓又郑玻睿剑担剑常担校停玫娜旧迮涠允艿停砻鳎牛簦螅酰耄酰螅瑁椋澹睿螅椋笥耄龋猓酰欤猓铮螅酰淼娜旧遄橹涞牟糠滞葱院艿停唬ǎ常龋猓酰欤猓铮螅酰淼耐慈旧遄椋á颍┑呐涠孕形谠又种忻飨允艿揭种疲唬ǎ矗┰谀承┤旧灞欢Я说模校停弥校淙旧遄榕涠允飨栽黾樱饪赡苡胩囟ㄈ旧宓亩в泄兀欢У哪程跞旧骞憧赡苄乓种茘染色体配对的因子Elymustsukushiensis,Hordeum,属间杂种,减数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球茎大麦 属间杂种 减数分裂
下载PDF
麦类作物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方法(综述)
14
作者 何中虎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89年第4期46-48,F003,共4页
本文分析和评述了几种常用亲本选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这些方法包括:向量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典范分析、距离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数学方法.向量分析法简单易行,需要确定性状的权重值和拟定理想品种,最小二乘法兼有向量分析的缺陷... 本文分析和评述了几种常用亲本选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这些方法包括:向量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典范分析、距离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数学方法.向量分析法简单易行,需要确定性状的权重值和拟定理想品种,最小二乘法兼有向量分析的缺陷,但可用于复合杂交中的亲本选配研究.典范分析在亲本选配中有两个方面的应用.距离分析研究较多,既可用遗传距离对亲本进行分类,还可用来预测杂种优势,方法的稳定性及遗传距离的生物学意义等问题还有待研究.因子分析研究较少,且多用于解释问题.模糊数学是评价亲本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育种 亲本选配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区试品种(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朝辉 李江伟 +2 位作者 蒋志凯 马华平 付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26-28,32,共4页
为了解高产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河南省2007~2012年冬水组区试前3名共57个小麦新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单位面积(66... 为了解高产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河南省2007~2012年冬水组区试前3名共57个小麦新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单位面积(666.7m^2,下同)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且产量三要素对产量(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的数值较大且接近,说明它们已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根据分析结果和河南省生态条件,小麦(半冬性品种)高产育种以选育多穗兼大穗型品种为主,同时稳定千粒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河南
下载PDF
八倍体小大麦新物种的选育 被引量:2
16
作者 戎均康 汪丽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共4页
本研究从[(Triticum aestivum c.v.、中国春×Hordeum bulbosum)F_1×T.aestivum c.v.中国春5B单体]BC_1F_1连续自交而获得的98个BC_1F_5,单株中筛选出8株染色体数为56的植株,经细胞学鉴定,这些植株是2n=8x=56的八倍体小大麦。... 本研究从[(Triticum aestivum c.v.、中国春×Hordeum bulbosum)F_1×T.aestivum c.v.中国春5B单体]BC_1F_1连续自交而获得的98个BC_1F_5,单株中筛选出8株染色体数为56的植株,经细胞学鉴定,这些植株是2n=8x=56的八倍体小大麦。按其形态差异分成二类(Ap-1、Ap-2)。两者都具有球茎大麦匍伏生长,对白粉病、小麦黄花叶病免疫和蛋白质含量高(20%)等特性,而且从苗期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杂种优势。二个八倍体的终变期配对正常。中期Ⅰ平均每细胞有2.9个单价体和4.9个棒状二价体。后期和末期出现了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和微核。二个八倍体的稳定性分别是80%和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大麦 新种 选育
下载PDF
几个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SSR标记多态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伍玲 杨恩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构建作图群体 ,利用 32个SSR标记对 7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和 3份感穗发芽小麦材料进行亲本选择。在有扩增产物的 2 4个SSR标记位点中 ,75 %的位点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 ,除SK2外的其余 6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选... 为构建作图群体 ,利用 32个SSR标记对 7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和 3份感穗发芽小麦材料进行亲本选择。在有扩增产物的 2 4个SSR标记位点中 ,75 %的位点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 ,除SK2外的其余 6份抗穗发芽小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选择了SK2×SFY2、CANK×SFY3、AUSK×SFY3 3组合构建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抗穗发芽
下载PDF
大麦和硬粒小麦属间试管受精结籽
18
作者 管启良 徐全华 +1 位作者 张毓芳 柯利明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大麦和硬粒小麦属间的三个杂交组合用试管受精的方法得到28粒试管种子,结实率为10.2~20.3%,并得到一株幼苗,其根尖染色体数为加2n=21,是属间杂种.用FDA荧光法检测了不同方法消毒的父本花粉,其生活力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麦穗... 大麦和硬粒小麦属间的三个杂交组合用试管受精的方法得到28粒试管种子,结实率为10.2~20.3%,并得到一株幼苗,其根尖染色体数为加2n=21,是属间杂种.用FDA荧光法检测了不同方法消毒的父本花粉,其生活力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麦穗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初步消毒后,再用15w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效果较好.此外描述了离体授粉后种子发育的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硬粒小麦 试管受精
下载PDF
玉米郑三3号高产制种经验
19
作者 张冬仙 乐美旺 +2 位作者 刘小明 周红英 刘家荣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16,共2页
玉米郑三3号高产制种经验张冬仙,乐美旺,刘小明,周红英,刘家荣(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莲塘330200)(江西省玉山县农科所)1991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达48.3万亩,但在发展过程中时起时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乏最... 玉米郑三3号高产制种经验张冬仙,乐美旺,刘小明,周红英,刘家荣(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莲塘330200)(江西省玉山县农科所)1991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达48.3万亩,但在发展过程中时起时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缺乏最适宜种植的高产品种。由于单交制种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郑三3号 高产 制种
下载PDF
低温和诱导时间对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春霞 廖玉才 +3 位作者 张杰 刘正位 黄涛 李和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为了优化小麦小孢子培养体系,研究了低温处理花药、幼穗及诱导培养时间对小孢子形态、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处理后,有活力的小孢子体积增大、形态变化明显,据其液泡大小、数目及其与细胞核位置的关系,可分为4种类... 为了优化小麦小孢子培养体系,研究了低温处理花药、幼穗及诱导培养时间对小孢子形态、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处理后,有活力的小孢子体积增大、形态变化明显,据其液泡大小、数目及其与细胞核位置的关系,可分为4种类型。低温处理可显著提高胚状体数和绿苗数,其中处理花药3 d、幼穗7 d的效果最好,平均每皿的绿苗数分别为59株和57株。胚状体发育速度显著影响绿苗分化能力,小孢子诱导培养28-29 d、直径约2 mm的胚状体数目较少,但绿苗分化率高;诱导培养32-38 d、直径为2 mm的胚状体数目达到了峰值,而绿苗分化率极低。在小麦小孢子培养中,应选择诱导28-29 d、直径2 mm的胚状体进行分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小孢子 低温处理 诱导时间 胚胎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