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籼稻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云碧 申宗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49-54,共6页
采用简化三重测交(sTTC)分析了水稻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粒宽的变异只涉及基因的加性效应,粒长的变异涉及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单株谷重、单株草重和生物量的变异与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有关。两个... 采用简化三重测交(sTTC)分析了水稻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粒宽的变异只涉及基因的加性效应,粒长的变异涉及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单株谷重、单株草重和生物量的变异与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有关。两个测验系H1459和乐一之间可能存在控制单株草重的同效基因的分散分布。平均显性度分析表明,单株谷重接近完全显性,而粒宽几乎无显性,其余性状为部分显性,其中单株谷重、草重、生物量和穗长以单向显性为主,而穗粒数为双向显性。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粒长、粒宽的遗传率较高,其余性状具有中等大小的遗传率。涉及各性状的有效因予数以单株谷重最高(2.55),其次为粒长(1127)、粒宽(1.20),其余性状受两测验系表型差异较小的影响而不于1.分离极限的预测表明,对H1459×乐一的后代进行选择,可望获得穗粒数、百粒重、粒长、粒宽、单株草重和生物量明显超亲的重组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灿稻 产量构成 遗传 早稻
下载PDF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饶鸣钿 《三明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9-21,共3页
特优73是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水稻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57.1%,粒长6.5mm,长宽比2.7,垩白率62%,透明度3级,碱消... 特优73是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水稻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57.1%,粒长6.5mm,长宽比2.7,垩白率62%,透明度3级,碱消值4.7,胶稠度38mm,直链淀粉含量20.4%,蛋白质含量10.6%。稻米外观较好,适口性好,食味明显优于汕优63。200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适于作中稻、烟后稻、双季晚稻栽培。为了探讨其高产施肥技术,进行氮、磷、钾、有机肥配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优73 氮吸收 有机肥 产量形成 配施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杂交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下载PDF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奕松 黄丕生 +1 位作者 黄仲青 丁艳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齐穗后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指数( LAI)、矫正光合势 ( APP)等源特征指标值及总库容量、籽粒充实度、势容比、群体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齐穗后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指数( LAI)、矫正光合势 ( APP)等源特征指标值及总库容量、籽粒充实度、势容比、群体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 ;其主要差别在组合间 ,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 ,两系杂交稻未有明显的优势。两系籼型杂交稻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两系法的优势 ,不仅要选配总库容量大、千粒重高的组合 ,更要选配齐穗后高效 LAI、 APP、 CGR等源特征值高的组合 ,齐穗后有较强的干物质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源库特征 产量 籼稻
下载PDF
籼稻米粒垩白的遗传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云碧 申宗坦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8-13,共6页
13个籼稻杂交组合的研究表明,垩白差异较大的亲本间,其正反交F_1的垩白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垩白度较低的品种作母本,其垩白度较低,3个杂交组合分离世代群体中,垩白与百粒重及谷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谷粒长宽比以及出糙率呈显著... 13个籼稻杂交组合的研究表明,垩白差异较大的亲本间,其正反交F_1的垩白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垩白度较低的品种作母本,其垩白度较低,3个杂交组合分离世代群体中,垩白与百粒重及谷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谷粒长宽比以及出糙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F_2群体中出现大量正向超亲(高于高垩白亲本)的变异.以垩白度较高的材料作母本回交改良垩白度的效率较低,垩白度具有中等大小的广义遗传率.不同组合中亲本垩白度的差异分别由显性方向不同的1~3组部分显性的基因所控制,要改良稻米垩白,应选择垩白度较低的材料作母本,同时扩大分离世代的种植群体,提高选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质 垩白 遗传 相关
下载PDF
优质早籼舟903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良华 苗国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2-63,共2页
优质早籼舟903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张良华,苗国平(普陀区农林局)舟903是舟山市农科所用红突80与电41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品种。经我区3年试种,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叶色淡绿,分蘖力强,成稳率高,耐肥抗倒,后... 优质早籼舟903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张良华,苗国平(普陀区农林局)舟903是舟山市农科所用红突80与电41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品种。经我区3年试种,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叶色淡绿,分蘖力强,成稳率高,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一般亩产为400kg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舟903 高产 栽培 杂交水稻
下载PDF
五个籼型水稻品种典型性状选择标准
6
作者 金煜祥 黄发泉 +2 位作者 陆金贵 陈新林 金健康 《江西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12-13,共2页
浙辐802、垦校七号、73-07、泸红早一号和双竹粘是我省目前主要栽培的常规稻当家品种。为了保持原品种优良特征特性,提高种子纯度,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效能,我们每年进行了大量的原种提纯工作,并进一步研究其典型性状选择标... 浙辐802、垦校七号、73-07、泸红早一号和双竹粘是我省目前主要栽培的常规稻当家品种。为了保持原品种优良特征特性,提高种子纯度,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效能,我们每年进行了大量的原种提纯工作,并进一步研究其典型性状选择标准,为指导留种、选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灿稻 品种 性状 标准
下载PDF
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07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爱宏 张洪熙 +8 位作者 戴正元 谭长乐 刘广清 刘晓静 孔祥斗 刘晓斌 赵步洪 夏广宏 张宝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2,共2页
协优 50 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协青早 A与中籼恢复系 R50 7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籼稻种植。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协优 50 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协青早 A与中籼恢复系 R50 7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籼稻种植。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协优507 选育三系杂交 中籼型
下载PDF
优质稻七桂占的特性及栽培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毓璋 罗群昌 +1 位作者 藤耀何 黄汉联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早籼中稻 七桂占 品种特性 栽培
下载PDF
籼稻优质米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跃进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讨论了籼稻优质米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方法。结果认为,籼稻优质米新品种选育的重点应是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好的中档早稻优质米品种。选育以品种间杂交种为主,在杂种早代重点对粒形和米粒垩白选择,在中代对碾米品质采用简易方法... 讨论了籼稻优质米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方法。结果认为,籼稻优质米新品种选育的重点应是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好的中档早稻优质米品种。选育以品种间杂交种为主,在杂种早代重点对粒形和米粒垩白选择,在中代对碾米品质采用简易方法间接选择,产量比较时初步测定碾米品质和食味,间接测定直链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品种选育 籼稻
下载PDF
杂交籼稻新组合汕优89、威优89
10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3 位作者 黄荣华 陈顺辉 陈启军 杨仁崔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以改良IR24的抗病性和提早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采用IR50与IR24杂交,再用IR24回交的方法育成新恢复系早恢89,与珍汕97A配组成高产、抗病、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汕优89。1993和...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以改良IR24的抗病性和提早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采用IR50与IR24杂交,再用IR24回交的方法育成新恢复系早恢89,与珍汕97A配组成高产、抗病、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汕优89。1993和1994年通过全省区试;199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汕优89 威优89 特征特性
下载PDF
高产多抗中质早籼新品种浙733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11
作者 蔡国海 曹欣 严文潮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4-266,共3页
浙733是浙江省农科院于1983年秋季用优质早籼禾珍早与高产、抗谱广的晚籼赤块矮选杂交,经病区多代筛选和南繁加代,于1986年海南冬育时定型的早籼新品种.1989年起先后参加浙江、湖南、江西等省级区试和国家级南方稻区良种区域试验,表现... 浙733是浙江省农科院于1983年秋季用优质早籼禾珍早与高产、抗谱广的晚籼赤块矮选杂交,经病区多代筛选和南繁加代,于1986年海南冬育时定型的早籼新品种.1989年起先后参加浙江、湖南、江西等省级区试和国家级南方稻区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多抗性,米质好,青秆黄熟,熟期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稻 品种 浙733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籼稻落粒性QTL
12
作者 许旭明 《三明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1-18,共8页
水稻落粒性是一个与生产关系密切的重要性状。其遗传机制较复杂,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以往对落粒性的主效基因研究较多,而对微效基因的研究甚少。应用分子标记对控制水稻落粒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进行定位,将有助于较全面地... 水稻落粒性是一个与生产关系密切的重要性状。其遗传机制较复杂,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以往对落粒性的主效基因研究较多,而对微效基因的研究甚少。应用分子标记对控制水稻落粒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进行定位,将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水稻落粒性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分子标记 定位 落粒性QTL
下载PDF
籼稻品种对三个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爱农 章琦 +2 位作者 王春莲 白建法 杨文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性 遗传
下载PDF
金优402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14
作者 邓云亮 艾晓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1-81,共1页
金优402在我县作早稻栽培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中,很受农民欢迎。1998年我公司制种16.5hm2,平均单产4.86t/hm2,创我县早杂组合春制最高单产。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好授粉期,定准播差... 金优402在我县作早稻栽培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中,很受农民欢迎。1998年我公司制种16.5hm2,平均单产4.86t/hm2,创我县早杂组合春制最高单产。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好授粉期,定准播差期根据我地气候特点,一般年份于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金优402 技术总结 钙镁磷肥 高产群体 氯化钾 播始历期 进口复合肥 抽穗开花 病虫发生规律
下载PDF
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谭长乐 张洪熙 +8 位作者 戴正元 李爱宏 徐卯林 刘广青 刘晓斌 黄年生 刘晓静 王宝和 周长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扬两优 6号全生育期 14 0d ,品质优 ,产量高 ,抗逆性好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制种产量高。 2 0 0 3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关键词 两系 杂交籼稻 水稻 扬两优6号品种 产量 抗逆性 农艺性状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性状和小孢子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承和 蔡俊迈 +1 位作者 李维明 周元昌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在自然温光和人工温光的条件下,研究了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5460核不育系的植株处在叶枕距0.1~8.6cm、幼穗长7.6~14.5cm,距抽穗前9... 在自然温光和人工温光的条件下,研究了5460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植株性状表现、及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5460核不育系的植株处在叶枕距0.1~8.6cm、幼穗长7.6~14.5cm,距抽穗前9.0~13.4d之间,小孢子的发育时期正处在四分体至双核早期,是影响花粉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此时,1d的高温或常温,其花粉的育性就开始向不育或可育转变,连续处理5d,则转换成完全不育或正常可育。(2)在敏感期的植株性状指标及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范围以外,温光对花粉的育性均未见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植株性状 小孢子 花粉育性 水稻 三系配套
下载PDF
早籼稻饲料营养价值的品种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庆国 贺建华 +2 位作者 黄丰 曾淑元 唐启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了 18个不同早籼稻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的稻谷与糙米的各种饲料营养成分及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 .结果表明 ,不同早籼稻品种稻谷与糙米的各种营养成分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其中以早籼稻品种稻谷与糙米的粗蛋白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最大... 分析了 18个不同早籼稻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的稻谷与糙米的各种饲料营养成分及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 .结果表明 ,不同早籼稻品种稻谷与糙米的各种营养成分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其中以早籼稻品种稻谷与糙米的粗蛋白含量的品种间差异最大 .18个早籼稻品种糙米的粗灰分、粗纤维与钙的平均含量比其稻谷的平均含量分别低 2 .45 % ,7.75 %与 0 .0 0 9% ;而 18个早籼稻品种糙米的干物质、总能、粗蛋白、粗脂肪与磷的平均含量比其稻谷的平均含量分别高 0 .15 % ,0 .0 9MJ/kg,1.35 % ,2 .0 4%与 0 .0 1% .可见早籼稻糙米比早籼稻稻谷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与玉米的营养价值相当 .18个早籼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与其营养成分大都呈负相关关系 ,因此水稻遗传育种只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 ,打破这种产量与品质的负相关连锁 ,同时发掘新的种质资源 ,才能达到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早籼稻品种的育种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 饲料 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马协63高产制种技术
18
作者 彭斯敏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根据多年制种实践及马协 6 3的亲本特性 ,介绍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中籼 马协63 制种技术 产量
下载PDF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组份的变化(简报)
19
作者 李美茹 刘鸿先 +6 位作者 王以柔 李平 张旭 林道宣 黄农荣 孔清霓 刘彦卓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转换是受光周期及温度所调控,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为此,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光温诱导产生的生理生化等的变化与育性表达的关系来探讨两用稻的育性转换的机理。蛋白质是... 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转换是受光周期及温度所调控,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为此,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光温诱导产生的生理生化等的变化与育性表达的关系来探讨两用稻的育性转换的机理。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稳定产物,也是生物体内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两用核不育系 水稻 育性转换 可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晚籼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研究
20
作者 周清明 朱翠英 +2 位作者 戴魁根 周乐聪 伏军 《作物研究》 1991年第3期11-15,共5页
通过对生产上推广的10个晚籼品种(组合)的株叶形态、穗部性状和产量等72个性状的测定和分析。得到:(1)单株干谷重可作为综合性状好的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其次是穗曲角要大;(2)剑叶直立可作为多穗型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 通过对生产上推广的10个晚籼品种(组合)的株叶形态、穗部性状和产量等72个性状的测定和分析。得到:(1)单株干谷重可作为综合性状好的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其次是穗曲角要大;(2)剑叶直立可作为多穗型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其次是倒3~4节间要短;(3)剑叶叶面积大可作为大穗型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其次是剑叶要厚;(4)单株干谷重可作为大粒型晚籼高产品种的首要选择指标,其次是田间自然状态下穗子要长,倒三叶体积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育种 高产 选择指标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