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田压耙整地技术的综合评价
1
作者 曲经玲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5期5-5,共1页
水田压耙整地技术是秋天收割不需翻地,春天在原茬的基础上灌水2~3cm,浸泡1~2d,然后就可直接用压耙机械压耙的一种新的水田免翻耕作新技术。1 压耙整地的作业程序1.1 压耙土质的选择 一般采用压耙的土壤有草炭土、粘土、中壤土,因其土... 水田压耙整地技术是秋天收割不需翻地,春天在原茬的基础上灌水2~3cm,浸泡1~2d,然后就可直接用压耙机械压耙的一种新的水田免翻耕作新技术。1 压耙整地的作业程序1.1 压耙土质的选择 一般采用压耙的土壤有草炭土、粘土、中壤土,因其土质粘重,保水力强,地下水位较高,灌水后土壤很快变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压耙整地技术 综合评价 作业程序 特点
下载PDF
深松技术在农田实践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刚 董向辉 +2 位作者 刘戈 国委文 张旭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3年第11期60-61,共2页
深松是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从深松的概念、优点、技术要求及机具选择等方面,针对深松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效用发挥。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 深松 实践 问题
下载PDF
旋耕技术效果研究
3
作者 徐文富 潘万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研究了旋耕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旋耕能有效地提高整地质量、改善耕层构造、促进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温度和有效氮、磷、钾含量,并使作物出苗数增加,生长良好,产量提高;旋耕比耕翻的耕作次数减少,亩耗油量和... 通过田间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研究了旋耕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旋耕能有效地提高整地质量、改善耕层构造、促进蓄水保墒、增加土壤温度和有效氮、磷、钾含量,并使作物出苗数增加,生长良好,产量提高;旋耕比耕翻的耕作次数减少,亩耗油量和机耕费用降低,机耕效率明显提高。旋耕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少耕方法,同时指出了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 整地 质量
下载PDF
数字三农
4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6年第1期10-10,共1页
深松整地是农业部近年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是继农机购置补贴后又一重大政策举措。2015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农机深松整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来抓。据统计,全国共完成深松整地面积2.03亿亩,超额完... 深松整地是农业部近年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是继农机购置补贴后又一重大政策举措。2015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农机深松整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来抓。据统计,全国共完成深松整地面积2.03亿亩,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机深松整地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深松整地 农机购置补贴 农机化 增产潜力 主管部门 新技术 农业部
下载PDF
水稻收获时期对稻米淀粉RVA特性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旭 毛艇 +6 位作者 张睿 王宇 隋新 任海 吕小红 李宝军 付立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7,共3页
为盘锦稻区优质米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以辽宁滨海稻区主栽品种盐丰47、盐粳218、盐粳456以及新品系H50及H199为试材,针对实际收获期于2011—2012年进行两年分期收获试验(9月27日、10月4日及10月11日),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 为盘锦稻区优质米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以辽宁滨海稻区主栽品种盐丰47、盐粳218、盐粳456以及新品系H50及H199为试材,针对实际收获期于2011—2012年进行两年分期收获试验(9月27日、10月4日及10月11日),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及RVA特征谱(稻米黏滞特性),分析稻米食味值影响因素及分期收获对水稻RVA特征谱和营养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谱中消碱值及崩解值均与食味值达到显著相关;不同收获期消碱值、崩解值及食味值存在显著差异,10月4日收获食味值最高,影响分期收获食味值的因素主要是RVA特征谱中的消碱值及崩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期收获 RVA淀粉谱 营养食味品质
下载PDF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金堂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现状 耕层结构 耕作方法 深耕改土 增加产量 提高地力 蓄水保墒 土壤孔隙
下载PDF
机械全方位深松综合增产技术
7
作者 郭长明 魏广山 薄艳玲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1年第5期110-110,共1页
机械全方位深松综合增产技术是利用机械手段对耕地实现超过常规耕层深度(深松深度30~40 cm)作业,增强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的农机化技术措施。作业后具有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 机械全方位深松综合增产技术是利用机械手段对耕地实现超过常规耕层深度(深松深度30~40 cm)作业,增强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的农机化技术措施。作业后具有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深松深度大,犁耕阻力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深松 综合增产技术 机械手 耕层土壤 农机化技术 自然灾害 粮食产量 农民增收
下载PDF
一种破除秋起垄板结层的作业方法
8
作者 马易明 曾平 +2 位作者 郭庆久 张凤虎 阎路建 《现代化农业》 1995年第8期11-11,共1页
一种破除秋起垄板结层的作业方法马易明,曾平,郭庆久,张凤虎,阎路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秋起垄夹肥,是大豆、玉米、甜菜等中耕作物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但常因起袭后至播种前的涝和旱,土壤水分失调,地表干燥变硬形成板结层,... 一种破除秋起垄板结层的作业方法马易明,曾平,郭庆久,张凤虎,阎路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秋起垄夹肥,是大豆、玉米、甜菜等中耕作物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但常因起袭后至播种前的涝和旱,土壤水分失调,地表干燥变硬形成板结层,给播种造成极大困难.1993年八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作物 起垄 作业法
下载PDF
稻田耕后土壤结构的描述方法与指标——以南京江浦农场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启朔 潘根兴 丁为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稻麦生产体系的制约因素来自于两种作物对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要求,提升其系统产出需要有效的手段实现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转化,而对耕后土壤结构状态的准确描述又是其基本问题。尺度划分是描述土壤结构的基础,耕作力学的土壤结构起点尺度... 稻麦生产体系的制约因素来自于两种作物对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要求,提升其系统产出需要有效的手段实现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转化,而对耕后土壤结构状态的准确描述又是其基本问题。尺度划分是描述土壤结构的基础,耕作力学的土壤结构起点尺度为2mm,且以2倍频的尺度分割规则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模型表达。实验表明,粘性水稻土耕后的土壤破碎体主要以大于2mm结构体为主,平均土块径在50mm以下,分形维数为2。不过,平均土块径无法提供准确的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信息。而模型描述可以直观且准确反映耕作生成的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状况。但是,模型描述仍然不利于提供基于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信息的土壤功能及作物生长模型,因此对分布模型进一步参数化是提供高阶土壤结构——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结果分析发现,分形维数D能够将耕后土壤结构参量化,从而这一携带尺度分布信息的单一参量有利于建立高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 土壤破碎体 分形维数 土壤结构
原文传递
陕西农机深松整地信息化远程监测率突破90%
10
作者 单健侧 《当代农机》 2017年第9期9-9,共1页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的通知》的“深松作业任务150万亩以上的省份,今年力争实施信息化远程监测的作业面积占实际补助面积的85%以上”的要求,陕西省狠抓农机深松整地信息化远程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的通知》的“深松作业任务150万亩以上的省份,今年力争实施信息化远程监测的作业面积占实际补助面积的85%以上”的要求,陕西省狠抓农机深松整地信息化远程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测 深松整地 信息化 陕西省 农机 农业部办公厅 作业面积 深松作业
下载PDF
土地深耕合墒有新法
11
作者 刘保良 《山东农机化》 1995年第4期16-16,共1页
大家都知道,土地深耕有利于作物增产,减少病虫害,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但机械深耕墒沟大,整地难,影响了机械化深耕技术的推广。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采用深耕后直接用犁合墒的方法,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 开始合墒时,将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 大家都知道,土地深耕有利于作物增产,减少病虫害,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但机械深耕墒沟大,整地难,影响了机械化深耕技术的推广。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采用深耕后直接用犁合墒的方法,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 开始合墒时,将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上拉杆缩短,使双铧犁的前铧耕深加深,后铧的耕深变浅(根据经验可将耕深调至原耕深的2/3左右),拖拉机沿着墒沟行走,液压手柄处在下降位置,完成第一次翻垡合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深 墒沟 上拉杆 拖拉机 深耕技术 液压悬挂系统 机械深耕 土壤蓄水能力 调整液 手柄
下载PDF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应用(续8)
12
作者 殷志辉 《当代农机》 2012年第10期49-50,共2页
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是一种同时具有深松和整地功能,对农田进行深层翼形松土铲深松、浅层旋耕或碎土磙整地的耕作机械。1.结构特点1SZL—200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主要由梁架... 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是一种同时具有深松和整地功能,对农田进行深层翼形松土铲深松、浅层旋耕或碎土磙整地的耕作机械。1.结构特点1SZL—200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主要由梁架、深松装置、整地装置和限深调节机构等组成(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整地 整地技术 机械化 联合作业机 应用 200型 安装调试 耕作机械
下载PDF
三江平原耕地微地貌差异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系统分析
13
作者 杨恕平 柴文森 +3 位作者 孙青彬 张秋英 赵殿臣 张春英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了解决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粮食生产经常受水害的问题,提出了垅平台栽培法。并对此法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证实这种微地貌的差异,在涝年对作物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多层次(地上、地下部)的正向影响,为推广实施这一农业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 为了解决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粮食生产经常受水害的问题,提出了垅平台栽培法。并对此法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证实这种微地貌的差异,在涝年对作物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多层次(地上、地下部)的正向影响,为推广实施这一农业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低湿耕地 微地貌差异 作物产量
下载PDF
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冬梅 张伟 +6 位作者 姜春霞 王晓娟 刘化涛 杨柯 闫六英 刘恩科 翟广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7,共12页
为解决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4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设置4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的土壤水、肥、热及产量效应... 为解决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4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阳曲县河村,设置4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的土壤水、肥、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秋深耕+秸秆还田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明显提高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3年平均分别提高1.1和1.3℃。覆膜处理3年平均较不覆膜处理增加苗期5 cm日平均地温和日最低平均地温1.7和1.2℃;2)秋深耕+秸秆还田苗期0~10 cm土壤含水量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3)玉米苗期秋深耕+秸秆还田0~12.5 cm土壤紧实度平均为春旋耕+无秸秆还田的3.0倍,从15.0 cm开始2个处理土壤紧实度基本一致。4)连续3年耕作覆盖处理后,秋深耕+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明显得到改善,其中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磷和全钾都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有显著(P<0.01)增加,增幅分别为5.8%、6.4%和6.1%,覆膜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覆膜,增幅为8.6%。5)秋深耕+秸秆还田有显著(P<0.01)增产作用,4年平均增加经济产量12.2%,4年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经济产量平均增加25.3%。所有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产量最高。6)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5.4%;而不覆膜处理中,秋深耕+秸秆还田WUE平均较春旋耕+无秸秆还田增加12.0%。因此,目前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增温稳温、培肥地力和高产高效的土壤耕作覆盖措施为秋深耕+秸秆还田+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耕作覆盖 土壤环境 产量
原文传递
砾石土壤施用保水剂的蓄水保墒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迟宏 白云岗 +1 位作者 张江辉 刘洪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采用滴灌灌水技术,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保水剂下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葡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征以及对葡萄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在0—100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对照处理明显低于保水...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采用滴灌灌水技术,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保水剂下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葡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征以及对葡萄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在0—100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对照处理明显低于保水剂处理;叶片水势在水前与水后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B100最大,其次B200和B50,对照最小;各处理葡萄叶片蒸腾速率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期快速下降,其中CK和B100蒸腾速率小而B200和B50略高;在光合速率上,B200明显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B100最低,B50在颗粒成熟期高于B100和对照。对葡萄施用保水剂的经济评价中得出,B100处理虽然在葡萄产量上稍低于B200,但相比B200减少了一倍投资,使其最终获得了最大的收益。说明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保水剂 滴灌 叶片水势 光合特性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89
16
作者 王允青 郭熙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7-610,共4页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秸秆还田的3种方式,探索研究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20d腐解后,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土埋处理的59.5%-60.3%、露天处理的40.2%-49.8%和水泡处理的24...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秸秆还田的3种方式,探索研究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20d腐解后,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土埋处理的59.5%-60.3%、露天处理的40.2%-49.8%和水泡处理的24.6%-29.8%被腐解。作物秸秆的腐解速度为土埋〉露天〉水泡。经过120d腐解后,露天处理、水泡处理和土埋处理的小麦、油菜秸秆中的氮有58.7%-61.3%、63.9%-74.9%、50.8%-58.2%释放出来,磷有92.1%-96.5%、98.6%-100%、66.5%-81.3%释放出来,钾有56.0%~64.3%、74.3%~77.6%、41.9%~46.5%释放出来。作物秸秆磷的释放率最大,氮次之,钾最小。3种还田方式作物秸秆养分释放率为水泡〉露天〉土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和油菜 作物秸秆 秸秆还田方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率
下载PDF
长春市耕地3年深松一遍
17
作者 李社潮 《农业机械》 2010年第23期22-22,共1页
吉林省长春市从2008年开始,把秋季农机深松作为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之一,提出3年宜机耕地实现秋季深松整地一遍的目标。到2010年11月,全市又完成34万hm^2深松整地任务,这样,3年时间长春市秋季深松整地超过80万hm^2,使玉米硬茬地基... 吉林省长春市从2008年开始,把秋季农机深松作为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之一,提出3年宜机耕地实现秋季深松整地一遍的目标。到2010年11月,全市又完成34万hm^2深松整地任务,这样,3年时间长春市秋季深松整地超过80万hm^2,使玉米硬茬地基本深松一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整地 长春市 耕地 吉林省 秋季 粮食 农机 硬茬
原文传递
耕地后备资源分析与评价——以县级行政辖区为例
18
作者 刘慧敏 冯哲 《进展》 2024年第13期1-3,共3页
根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部分省份耕地数量呈减少趋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很多地方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某县年度变更调查数据,搜集整理资料数据,构建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 根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部分省份耕地数量呈减少趋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很多地方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某县年度变更调查数据,搜集整理资料数据,构建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研究区域范围内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制约因素,为耕地开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实现研究区域的耕地保有量目标,提供了合理性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分析评价 耕地后备资源 限制性因子
下载PDF
耕地质量保护若干问题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 赵宝苹 +2 位作者 邓京虎 毛志芳 许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9期15-17,2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耕地质量保护的实质、保护措施以及重大意义4个方面对耕地质量保护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并从中得到几点认识和启发:(1)耕地质量保护最重要、最终的目标是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即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2)通过土...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耕地质量保护的实质、保护措施以及重大意义4个方面对耕地质量保护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并从中得到几点认识和启发:(1)耕地质量保护最重要、最终的目标是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即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2)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后备资源开发等措施,继续加强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尤其是质量平衡;(3)通过目前拥有的各种手段,提高各行为主体如农民、政府及村集体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识;(4)制定相关耕地质量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5)采用"用""养"地相结合方式,采取技术措施等长远方式保护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政策措施 存在问题 综述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土壤中Cry1Ac毒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耘 刘贤进 +3 位作者 刘媛 张存政 张霄 徐重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7-1162,共6页
为了建立快速监测土壤中Cry1Ac毒素的方法,本试验利用Cry1Ac多克隆抗体和铕标记的羊抗兔IgG,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TRFIA)法快速检测5种典型土壤(黑土、黄壤、红壤、紫色土、潮土)中Cry... 为了建立快速监测土壤中Cry1Ac毒素的方法,本试验利用Cry1Ac多克隆抗体和铕标记的羊抗兔IgG,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TRFIA)法快速检测5种典型土壤(黑土、黄壤、红壤、紫色土、潮土)中Cry1Ac毒素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3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0.3~500.0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5种土壤中Cry1Ac毒素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5.03%,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黑土的添加回收率最低,且随着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添加回收率逐渐升高。间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的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 7。因此,本试验建立的TRFIA方法可为土壤中Cry1Ac残留检测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ry1Ac毒素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