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万俊 李虎 +1 位作者 凌厉 林士霞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34-437,共4页
观察应用布地奈德、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用布地奈德0.25mg/kg和固尔苏(肺表面活... 观察应用布地奈德、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用布地奈德0.25mg/kg和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100mg/kg混合液气管内滴入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31例:用固尔苏100mg/kg混合液气管内滴入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固尔苏重复使用情况及并发肺炎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31例中29例治愈,2例改用机械通气,1例合并肺部严重感染,无重复使用固尔苏。对照组31例中22例治愈,9例改用机械通气,7例合并肺部严重感染,重复使用固尔苏6例。说明布地奈德、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好,减少机械通气,减少重复用药,减轻病人的负担,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布地奈德 固尔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新生儿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国庆 唐少玲 余宝珠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6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调查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历特点,寻找与流行病相关因素,筛选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结果:感染与孕周、...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调查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历特点,寻找与流行病相关因素,筛选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结果:感染与孕周、体重、出生时出现早破水、羊水污染,气管插管、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早产、低体重、胎膜早破、侵袭性操作(气管插管)、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示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应加强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重点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林春哥分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36例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敏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4期2673-2674,共2页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其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样儿 新生儿期 行为神经发育 行为神经测定
下载PDF
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李曼莎 邹宝玉 +2 位作者 黄小霞 陈葵带 王晓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对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医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4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42例),前者予以常规治疗,后者予... 目的对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医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4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42例),前者予以常规治疗,后者予以苯巴比妥治疗,观察两组肌张力异常、激惹等疗效指标及脑瘫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疗效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HIE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苯巴比妥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显著改善疗效指标,减少脑瘫,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苯巴比妥 安全性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秦昕宇 徐文秀 +1 位作者 张天阳 毕玫荣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14-719,共6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可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活性,促进组蛋白和非组蛋白酰化修饰,以激活转录、增强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可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活性,促进组蛋白和非组蛋白酰化修饰,以激活转录、增强基因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DACIs在HIE中具有强大的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兴奋性毒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并能促进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显著缩小脑梗死面积。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HDACIs在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为新生儿HIE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 神经保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平均相似性方法的蛋白质天然构象预测模型质量评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娟 方慧生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蛋白质预测模型质量评估方法。通过近几年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建立一种新的蛋白质天然构象预测模型质量的预测方法——平均相似性方法,选取3种不同种类总共104个数据集分析平均相似性与模型质量之间的关系。平均相似性...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蛋白质预测模型质量评估方法。通过近几年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建立一种新的蛋白质天然构象预测模型质量的预测方法——平均相似性方法,选取3种不同种类总共104个数据集分析平均相似性与模型质量之间的关系。平均相似性方法要明显好于聚类分析方法,但改善的程度不很高。建议在平均相似性方法与聚类分析方法两个方法中,首选平均相似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天然构象预测 平均相似性 模型质量评估
原文传递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新生儿湿疹中的意义研究
7
作者 吴中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2期183-184,共2页
目的:分析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湿疹检出情况,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样本为98例新生儿湿疹患儿;样本入选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所有患儿均实施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食物混合过敏原sIgE、牛奶sIgE、... 目的:分析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湿疹检出情况,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样本为98例新生儿湿疹患儿;样本入选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所有患儿均实施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食物混合过敏原sIgE、牛奶sIgE、总免疫球蛋白E(IgE)、混合吸入性过敏原sIgE以及鸡蛋蛋白sIgE。对以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鸡蛋蛋白sIgE、混合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中,98例患儿均为阴性。总IgE阴性(<2.3 kU/L)患儿50例、阳性(2.8~216.0 kU/L)48例;总IgE阳性患儿中,30例患儿食物混合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其中牛奶sIgE阳性为27例(浓度级数:Ⅰ~Ⅴ级),表示总IgE与牛奶sIgE分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结论: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效果显著,对新生儿湿疹检测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新生儿湿疹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