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髂内动脉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波 蒲永东 +8 位作者 何建苗 刘斌 董立国 曹志宇 秦荣 刘卫平 王颐 吴有军 吕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置泵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2008年3月在解放军309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16例,根据根治术后采用的不同化疗方法分为两...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置泵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2008年3月在解放军309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316例,根据根治术后采用的不同化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手术加置泵组)249例,在直肠癌根治术中于髂内动脉置入化疗泵,术后行靶区灌注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B组(手术组)6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仅在术后接受全身静脉化疗。A组靶区灌注化疗开始时间为术后12d胃肠功能恢复后,方案为氟尿嘧啶(0.5g/次)+羟喜树碱(10~15mg/次),每周2次,4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A组灌注化疗后行全身静脉化疗,采用FOLFIRI或FOLFOX方案,B组术后12d胃肠功能恢复后直接行全身静脉化疗(方案同A组)。观察患者1、3、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分析A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5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A组1、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1.68%(4/238)、3.79%(8/211),1、3、5年远处转移率为0.80%(2/249)、4.62%(11/238)、10.90%(23/211),1、3、5年生存率为100%、77.73%(185/238)、72.04%(152/211);B组1、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9.52%(6/63)、16.36%(9/55),1、3、5年远处转移率为1.49%(1/67)、15.87%(10/63)、27.27%(15/55),1、3、5年生存率为100%(67/67)、58.73%(37/63)、52.73%(29/55)。两组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3、5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较低,3、5年生存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是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置泵灌注化疗加全身静脉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降低5年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肿瘤分化程度以及Duke's分期也是影响患者疗效和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结直肠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辅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良 傅丽晖 +2 位作者 王波 冯盼盼 李琪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5期20-26,共7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辅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为MRI组(n=52),术前未行高分辨...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辅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为MRI组(n=52),术前未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为非MRI组(n=66)。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分辨率MRI检查对低位直肠癌患者T分期、N分期和环周切缘受累的诊断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和排便情况。结果高分辨率MRI T分期的诊断率为84.62%(44/52)。其中,T_(1)期和T_(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T_(2)期诊断正确率为85.71%(18/21),误诊的3例为T_(3)期,为过低分期;T_(3)期诊断正确率达77.27%(17/22),误诊的5例为T_(2)期,为过高分期。高分辨率MRI N分期的诊断率为73.08%(38/52)。其中,N_(0)期诊断正确率达66.67%(16/24),误诊的8例为N_(1)期,为过低分期;N_(1)期诊断正确率达71.43%(15/21),误诊的6例有5例为N_(0)期(过高分期),1例为N_(2)期(过低分期);N_(2)期7例诊断正确率达100.00%。高分辨率MRI对环周切缘受累的诊断率为94.23%(49/52)。其中,环周切缘未受累与环周切缘受累诊断正确率达100.00%。MR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和每次排便时间短于非MRI组,术中出血量和日排便次数少于非M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能够较好地诊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和环周切缘受累情况,并可缩短腹腔镜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排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腹腔镜 保肛手术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立 林晓华 +1 位作者 郭巍莉 张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20期172-172,185,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护理,研究组实行加强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护理,研究组实行加强预防护理。结果:本院在完成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进行加强预防和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状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对患者造口进行有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保证造口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造口并发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直肠癌手术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计艳 冯伟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396-397,共2页
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治疗对策。回顾性分析30例出现造口并发症的直肠癌手术患者,总结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治疗措施。减少造口的并发症关键是提高造口质量。重视术后对造口的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 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治疗对策。回顾性分析30例出现造口并发症的直肠癌手术患者,总结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治疗措施。减少造口的并发症关键是提高造口质量。重视术后对造口的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患者的造口知识宣教,可有效减少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并发症 病因: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照护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疏诚晨 潘旭静 陆春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DT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DT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直肠癌围术期认知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HAMA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1.69±3.43)d,短于对照组的(14.32±4.21)d(P<0.01)。结论:MDT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能提高病人对病情的认识程度,降低其紧张、焦虑情绪,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腹腔镜 并发症
下载PDF
出院后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美春 王玲燕 张惠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了解直肠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直肠癌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后3个月以上73例患者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直肠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有造口旁疝25例(34.3%... 目的了解直肠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直肠癌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后3个月以上73例患者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直肠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有造口旁疝25例(34.3%)、粪水性皮炎7例(9.6%)、造口脱垂6例(8.2%)、造口狭窄3例(4.1%)、造口回缩2例(2.7%)。年龄越大(r=0.47,P<0.01),手术后时间越长(r=0.28,P<0.05),术前未进行造口定位(r=0.29,P<0.05),有造口脱垂(r=0.27,P<0.05),便秘(r=0.25,P<0.05)的患者容易出现造口旁疝。结论造口并发症往往都是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的过程中发生的。要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造口治疗师(enterostomal the rapists,ET)对患者的术后定期随访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焦诚 王振全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它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但在手术疗效方面,部分医生及患者尚存疑虑,本文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概述自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它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但在手术疗效方面,部分医生及患者尚存疑虑,本文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概述自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发展。1990年6月,Jocobs在腹腔镜下进行了第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弧形切割吻合器和直线型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猛 黄林平 +3 位作者 刘质泽 裴东坡 邓周录 王岩 《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和直线型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直肠癌双吻合器法前切除术,按纳入与剔除标准入选60例分为弧形切割吻合器组和直线型闭合器组,每组30例。[结...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和直线型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行直肠癌双吻合器法前切除术,按纳入与剔除标准入选60例分为弧形切割吻合器组和直线型闭合器组,每组30例。[结果]弧形切割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160.7±13.4min)短于直线型闭合器组(222.3±16.8min),吻合口距齿状线的距离(1.9±0.8cm)小于直线型闭合器组(2.5±0.5cm),术中出血量(190±67.5ml)少于直线型闭合器组(353±91.9ml),住院时间(16.7±2.4d)短于直线型闭合器组(21.7±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与直线型闭合器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与直线型闭合器相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达到更低位的保肛,使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前切除术 弧形切割吻合器 直线型闭合器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69例临床诊疗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最佳诊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距肛缘7 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并观察术后效果,所有病例均使用吻合器。结果 2例术后1周内发生吻合口瘘,行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早期狭窄5例,术后... 目的探讨临床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最佳诊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距肛缘7 cm以下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并观察术后效果,所有病例均使用吻合器。结果 2例术后1周内发生吻合口瘘,行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早期狭窄5例,术后10 d扩肛痊愈。术后复发5例,局部复发率7.2%。结论由于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指征较前放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只要把握适应证,可作为手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 保肛 吻合器
下载PDF
乙状结肠两种造口方式术后排便功能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对比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培 郭云 唐宗江 《腹部外科》 2007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对两种乙状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1996年~2006年行Miles手术腹壁永久性造口5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膜外结肠造口288例,发生造口并发症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99%;经腹膜内结肠造口224... 目的对两种乙状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1996年~2006年行Miles手术腹壁永久性造口5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膜外结肠造口288例,发生造口并发症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99%;经腹膜内结肠造口224例,发生造口并发症7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93%。经腹膜外结肠造口者术后2年造口功能优良率为56.25%,经腹膜内结肠造口者为30.80%(P<0.01)。结论经腹膜外结肠造口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经腹膜内结肠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功能恢复 手术后并发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11
作者 郭英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结肠造口是结直肠肿瘤、腹部外伤、炎症性肠病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现就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巴豆生物碱调控miR-4317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2
作者 孔令甲 赵维波 +1 位作者 刘英超 李培哲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235-3238,共4页
目的探讨巴豆生物碱(crotonic alkaloids,CA)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不同浓度的CA处理SW620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C、miR-4317 mimics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将anti-m... 目的探讨巴豆生物碱(crotonic alkaloids,CA)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不同浓度的CA处理SW620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C、miR-4317 mimics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将anti-miR-NC、anti-miR-4317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后加入100μg/ml巴豆生物碱处理24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miR-4317的表达量。结果CA处理SW620细胞后,miR-4317的表达量和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转染miR-4317 mimics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转染anti-miR-4317可降低CA对SW62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论巴豆生物碱可通过上调miR-4317的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巴豆生物碱 miR-4317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结肠造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锦涛 岳德亮 王道岭 《腹部外科》 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341例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结果341例结肠造口中有99例(29.1%)出现138种造口并发症。主要为: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周围皮炎、造口回缩狭窄、造口黏膜脱垂、造口...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341例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结果341例结肠造口中有99例(29.1%)出现138种造口并发症。主要为: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周围皮炎、造口回缩狭窄、造口黏膜脱垂、造口旁疝;其它如肠梗阻、造口出血等。结论结肠造口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类型和构造,有助于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黑鹰 丁义江 +4 位作者 刘飞 叶辉 王业皇 樊志敏 沈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18-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质相关检验分析造口并发症与各个变... 目的探讨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质相关检验分析造口并发症与各个变量间关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6例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46例(43.4%)患者术后发生造口并发症,其中造口旁疝42例,造口周围炎40例,造口脱垂10例,造口狭窄8例,造口回缩8例。结论多因素分析显示总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是否腹膜外造口、体重增加和是否得到ET指导有明显关系。腹膜外造口并发症较少,术前造口定位和手术后ET的指导可以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造口 造口并发症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志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7cm以下、4cm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7cm以下、4cm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治疗,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观察组术中进行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照组不进行预防性回肠造瘘,观察患者的术后机体功能和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包括CRP、IL-6及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术后转归的影响。结果观察组Karnofsky功能评分及Zubrod-ECOG-WHO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更短(P<0.05);术后3d,两组患者TNF-α水平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d的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过程中对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瘘,可减轻患者术后的创伤应激反应,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助于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回肠造瘘 腹腔镜 低位直肠切除术 直肠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探讨臭椿皮散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
16
作者 石诺林 倪中亚 袁富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7,18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中药复方臭椿皮散(Chouchunpi San,CCPS)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臭椿皮散作用靶点和结直肠癌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预测臭...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中药复方臭椿皮散(Chouchunpi San,CCPS)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臭椿皮散作用靶点和结直肠癌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预测臭椿皮散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过富集分析预测臭椿皮散抗结直肠癌的作用途径;CCK⁃8法检测臭椿皮散对结直肠癌细胞活性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臭椿皮散处理结直肠癌细胞,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多个数据库检索到臭椿皮散的117个活性成分,920个潜在靶点,787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STAT3、MAPK1、AKT1、MYC等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臭椿皮散主要参与对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参与的通路涉及癌症通路,如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TAT3与其对应的化合物licochalcone A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显示臭椿皮散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活性,降低细胞迁移能力,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臭椿皮散处理后,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臭椿皮散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臭椿皮散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活性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降低STAT3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皮散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细胞增殖 STAT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